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门 >

第567章

嫡门-第567章

小说: 嫡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妃笑着福身告退离去。

    才出椒房殿,就看到几位奉命去施粥的皇子回来了,见到兰妃时,几位皇子纷纷躬身施礼,兰妃温和的道:“快去跟皇后娘娘请安,然后快些回去,晚些只怕雪会越下越大。”

    “是。”几位皇子恭敬的施礼应道。

    双方在椒房殿前分道,兰妃捧着手炉。慢慢的走回去。一旁侍候的大宫女低声道:“娘娘,方才,跟在十一皇子身边的人中,有一个好像不是宫里的人。”

    不是宫里的人?“兴许是梅妃新拨给十一皇子的人呢?”

    “那人施礼的动作不对。”大宫女摇头。能到皇子身边侍候的宫人。至少都得要在掖庭宫学过宫规及礼仪。可方才那人的动作很显然是没有学过的,而且那双眼,竟然敢直视兰妃娘娘。

    兰妃忽地想到。安王出事后,令十一皇子迟滞不归的崔氏女,“派人去查查,我记得十一皇子回京后,崔氏女也追到京里来了。”

    梅妃和方相对安王寄以重望,没想到安王竟英年早逝,方相经此事打击后,一改昔日作风,低调了不少,梅妃一夕之间老了不少,脾气不小,皇上去她那里,她除了哭诉安王死的冤,就没别的话说,把皇上惹恼了,已经许久不往她那儿去了。

    听说崔氏女住到了崔郎中府上,只是才几日,就让人接走了。

    十一皇子为了个女人,耽误皇差不说,还不顾亲兄长过世,也不赶着回京,让朝臣们为此弹劾过一阵子,皇帝不置可否,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兰妃轻叹一声,拉紧了斗篷,快步往景福殿去。

    杜府常苑,小念念坐在桌边吃着甜点,小宝则在暖呼呼的炕上,靠着小小红歪歪斜斜的坐着,奶娘守在一旁不敢轻离,范安阳坐在小念念旁边,正和墨香等人对帐。

    小念念吃完甜点,转头逗弄她弟,小宝看到她就笑开长了四颗糯米牙的小嘴,啪答,口水就顺势滑了下来,正好滴在他胸前的大红鲤鱼兜兜上。

    “哎呀,你怎么又流口水了啦!把进苑姨姨做的兜兜都弄脏了!”小念念好生心疼的样子,让屋里众人看了直笑。

    “那兜兜本来就是用来接口水的,弄脏也没什么嘛!洗过就是了。”范安阳边拨算盘边道。

    “可是这兜兜好漂亮啊!”小念念喜欢漂亮的东西,入冬后,范安阳让砚月开始教她女红,只是拿笔画画很顺溜的小念念,拿起针线却是极不顺当,学了一个多月,连条直线都缝不直,所以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兜兜来,弄脏实在太可惜了。

    “你要喜欢,我让你进苑姨姨绣条鲤鱼的帕子给你?”

    “好啊!好啊!”小念念很高兴,叽叽咕咕的跟范安阳商量,要一条什么样的帕子,说到最后,范安阳干脆让她去画出来,然后把画稿给王进苑送去,让她照着绣条帕子给她。

    “这不会给进苑姨姨添麻烦吧?”

    “不麻烦,正好让她有事可以做。”王进苑的祖父母进京了,老人家一到京城就受不住寒,病倒了,王进苑最近都不出门,在家侍候二老。

    跟着进京的,还有王进苑的叔父们,他们想着大哥在京里任京官,他们把生意做到京里来,也好互相照应。

    王老太爷想离长子长孙近一些,尤其长孙媳近来又生了个曾孙,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老太太又怎舍得离长孙太远,只是这老太太一来,就是折腾人,丁文芙要忙过年,又要忙侍候两位老人家,还要帮着安排小叔子们,能搭把手帮忙的媳妇在坐月子,直把她累得快翻过去。

    王进苑舍不得娘亲,帮着分摊家事,谁知老太太拿捏不住长媳,就改折腾这个孙女,所以王进苑近来日子很不好过。(未完待续。。)

    ps:  谢谢夜想曲童鞋宝贵的粉红票~群抱抱~

第六百六十一章 婚事昏事 一

    因着王进修和他姨娘,王老太爷对老妻极度不满,要不是老妻纵着,区区一个姨娘,哪来的胆子背着夫主在任上捞钱?要不是老妻扣着长媳,一个丫鬟抬举上来的妾室敢这么放肆?

    亏得亲家不跟他们王家计较,不然光是王进修做下的事,就够他们王家喝一壸的了!一个庶子,养在嫡母跟前,他哪来那么多钱找人为难范安阳?还不是他姨娘给的,他姨娘打小就是在老妻跟前侍候,家里要是有钱财,会卖女给人当丫鬟吗?那曲姨娘这些钱都是哪来的?

    后来他才隐约得知,曲姨娘的财路不正,背着夫主对外揽事,要是背后没有靠山,一个妾室何来胆子做下这种事?她从何来得底气?还不就是仗着是妻子赐给儿子的,正室不在,她这猴子就称大王了!

    曲姨娘母子三人去了后,老妻总算是消停了些,不想没几年又来了!这回一进京,虽是水土不服赡养了几日,可是谁知这老太婆想插手管家务,没能得手,就装起病来,真是老狗玩不出新把式。

    王大老爷是长子,侍奉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弟弟们一大家子也要住进来,宅子就捉襟见肘,挤不下这么多人。

    幸好妻子请小姨子帮忙,在京里觅了两处宅子租下,暂时先让弟弟们搬过去住,二弟和四弟都是经商的能手,身上也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两也曾去考过进士,可惜都名落孙山。

    从两个弟弟住处回来。王大老爷问家里的大管事,“老太爷在哪儿?”

    “老太爷在您书房,老太太今儿又和老太爷吵了一架,老太太嚷着要回老家去,老太爷只说请便,就避到您书房去了。”陈大管事是他奶兄,自小跟他一起长大,是他的心腹之一,自是最清楚王家这对老夫妻的脾性。

    王大老爷长叹一声,“夫人呢?”

    “今儿铺子和庄子都来送年礼。夫人安排他们住下。明儿要跟他们对帐。”

    “知道了,派人跟夫人说一声,我先去见老太爷。”

    陈大管事点点头,又提醒他。“老太太把进苑姑娘扣在跟前。夫人派人去。也没能把人捞出来。”

    王大老爷苦笑,这肯定是妻子交代的,让他去救女儿。

    “我知道了。一会儿见过老太爷,我就去见老太太。”

    陈大管事笑着离去,雪花飘得更加密实,不一会儿陈大管事的身影,就让漫天飞舞的雪片给掩去了。

    王大老爷顺着回廊慢慢走向书房,有时候,他真是不懂母亲在想什么?他都一把年纪了,她还老想着往他房里塞通房和小妾,难道他和父亲跟她说的话,她全当耳边风,听了就忘不成?

    他是作官的人,之前因曲姨娘的事,已然让人记上一笔,内闱不修,虽然几位舅兄帮忙,把事情给抹得差不多了,但谁知那天会不会应景又被人翻出来呢?

    揉着额角走进书房,屋里头老太爷正在看棋谱,听到动静便抬起头来。

    “回来了?你弟他们怎么样?”

    大老爷坐到父亲面前,和父亲一起把棋盘上的棋子收好,然后开了棋局。

    直到分出胜负,大老爷才含笑喝茶,“他们都好,就是几个孩子不适应天候,哭闹着想回南边去。”

    “那几个没出息的。”老太爷嘴上数落着,却是极疼孙辈的,命人去他屋里取他在路上买的小玩意儿,给他们送去。

    父子边下棋边聊起家事,说到王进苑,父子两一起头疼不已。

    “父亲可知道,母亲为何一进京,就处处针对着阿苑?”

    “嗐!还不是她娘家那个侄孙作夭吗?”

    原来,老太太临进京前,娘家人来送行,一个侄孙不知给她灌了什么迷汤,竟让她打定了主意,就是要把王进苑许给这个侄孙做继室。

    也不晓得这老太太是怎么想的,觉得孙女既然要给她娘家侄孙做妻,她这做姑祖母的当然要先替侄孙把王进苑给彻底压下去,不然怕她嫁进门后,会对侄孙亡妻留下的孩子不好。

    大老爷彻底无语了。

    望着他爹要求给个解释,为何他娘会亲疏不分的,想要打落亲孙女的气焰,好让她嫁去她娘家做继室时,不要欺负前人子。

    继室!

    若是嫁个有前途,有出息的,就算是做继室,只消夫妻两和美,大老爷也不反对,毕竟女儿年纪已经不小了,再拖下去,实在是不妥。

    但他娘那个侄孙有何前途可言?自小除了贪花好色逞凶斗狠,他还会什么?他那个元配是被他和他那小妾给活活气死的,这样的男人,他娘竟然要叫嫡亲的孙女去给他做继室?

    他娘脑子没问题吧?

    老太爷尴尬的呵笑了下,“那小子懂得投其所好,送了你娘一尊开了光的白玉菩萨。”

    老太爷和佛光寺走的近,在湖州住着时,时常就住到寺里去参禅,老太太想把丈夫笼在手心里,就四处找人寻佛像,想着若在家里供奉一尊佛像,丈夫就不会老往外跑,殊不知,老太爷去佛光寺,最主要听寺里的大师们说经开解,去看那山光水色自然美景,最重要的是,避开妻子对自己的念叨。

    都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老妻深怕他一出门,就招惹什么妖精回来,真是,她不许丈夫有妾室,却拚命往长子身边塞通房,动不动就抬举通房成妾室。

    儿子媳妇若有不从,就拿孝道来压人。

    遇上这种母亲,老太爷也只能同情儿子,却拿不出什么实质的对策来。

    “母亲没有擅自做主,把阿苑的亲事定下吧?”

    “没有。没有。”这点老太爷可以打包票保证。

    大老爷沉吟半晌,唤来小厮,让他去老太太那里请王进苑过来。

    “就说老太爷要找本书,书房是她整理的,只有她知道在哪。”小厮点点头很快就跑走了,不多时,就领着王进苑回来了。

    看到女儿原本红润还带点婴儿肥的脸蛋,竟然泛着青白之色,脸颊更是整个消了下去,大老爷心如刀割。这才几天啊!他的亲娘就把他的女儿折腾成这样。这还是嫡亲的祖母吗?

    老太爷看到孙女也吓了一跳,他可还记得,从马车上下来时,笑吟吟站在儿子、孙子身边的孙女。这才几天的时间。怎么这孩子就成了这个样儿了?

    “怎么会?阿苑可是病了?”

    给祖父和父亲行过礼的王进苑愣了下。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忍不住苦笑,“孙女没病。只是这几日没睡好。”

    贴身的丫鬟有些不服气想要说话,不过叫王进苑一眼瞪过去,立时老实了。

    大老爷看在眼里,转头看他爹,为了桩八字都没一撇的婚事,这样折腾他女儿,他的亲娘真真是好本事啊!

    “这老太婆,真是亲疏不分!”老太爷对着长子质疑的眼神,深感下不了台,老妻忘了自己是他们老王家的媳妇了是吧?“我来收拾她,你和你媳妇给阿苑挑个人家,赶紧把亲事定下来,我怕她那个好侄孙年后就要进京来提亲了。”

    大老爷瞠目结舌,“您怎不早说?”

    “我哪知你娘会昏聩至此啊!”

    大老爷顾不得跟老父再扯下去,带着女儿赶紧回去找老婆商量对策去。

    走回内院的路上,大老爷便把事情跟女儿交了底,听完后,女儿很是平静,反倒显得他这做爹的有些沉不住气。

    他问女儿,“你不气?”

    “气什么?从小祖母就偏疼妹妹,如若今日她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