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207章

玩明-第207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没有遇到几次像样的抵抗,义军一路攻城拔寨拉民丁,义军壮大得很快。

    义军如星火燎原,各级首领却开始变得有些过分乐观,皆以为金陵城指日可下,取代大明江山也易如反掌,一些首领更是自大成狂,开始了争权夺利,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主要是汉明皇帝金钢奴与丞相何妙顺之间的权力之争。

    金钢奴虽然自称皇帝,不过军队的实权却握在何妙顺的手中。何妙顺积极培养个人势力,其中前来劝降北平军的李法良和圆清和尚,就是何妙顺的亲信。不过,刘夫人与她所领的东路军明确表示归服金钢奴,所以何妙顺也不敢太过枉为。

    义军方面内部出现裂痕,明军方面却也不太乐观,由于金陵城内的皇宫被刘夫人主使的人用火炮炸了一通,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地方一些手掌军权的武将们蠢蠢欲动,那些被封在外的藩王也在觊觎皇位。

    藩王或是自立,或是与武将结成派阀,明朝内部开始分裂,虽说建文帝早已传诏天下,证明他还活着,不过那些已经起兵自立的人根本就不会相信,就算是信了,也打出勤王的口号,不停地往金陵赶。

    当然,明廷不会傻到认为这些人真的是来勤王的,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所谓的勤王军一到金陵,恐就不会再走了。所以,明廷一方面要面临义军的夹击,一方面还要警惕所谓的“勤王”军,总之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

    中原和江南局势一片混乱,各大小派系都忙着争皇位,自然没功夫理会北平军,所以,北平军反倒是可以置身事外。当然,小规模的冲突总是难免的,毕竟天下大乱,四面起贼啊。

    不过对北平省来说,天下大乱好啊,不出万磊所料的话,很多百姓因为被战火波及而纷纷逃难,这个时候正是收拢流民的大好良机,毕竟辽东那一大片土地很快就会到手,需要大批难民去充实。

    “刘小姐,你们在山东山西认识的官商多吧?”万磊突然问道。

    “认识一些,不算太多。”刘绾不知道万磊为什么会问这个,不过只得老实回答。

    “有认识的就好,中原遭此战乱,百姓定会流离失所,他们虽然是明朝的子民,不过都是同祖同根,我也不忍坐视。我想派些人到山东和山西去,收拢难民,带回到咱们北平省来安置,好使他们也能安居乐业。”万磊倒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先生心系黎民百姓,是天下苍生之福,小女子马上给先生拟好一个名单,这些人都是可以用到的,不过可能有一些人品格低劣,只认钱不认人。”刘绾知道万磊要干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借用关系网,用走后门的方法来拉流民。

    “生命是无价的,只要能救民于水火,花点钱算得了什么。”

    “好的,小女子这就拟定名录。”刘绾不再多言,马上应承了下来,反正她认识的官员多,哪个贪财哪个不贪,哪个可以收买哪个是真清高,她心里早就有一本帐了,而且一些贪污官员还有把柄落到她的手上,这个关系网不用白不用。

    “先不急,你们先安好家,再拟定名单也不迟。”万磊摆摆手,对身旁一个精忠卫女卫道:“这个时候宅院应该清出来了,你带刘小姐去看看吧。对了,这一个月由你充当她们的生活指导,她们有什么事不懂的,你负责告知或代为办理。”

    “属下明白。”那女卫面无表情地出列,随即冲刘氏姐妹一拱手,道:“你们好,你们可以称呼我刘姐,现在请跟我走吧。”

    “什么生活指导,明明就是派人来监视。”一直不说话的刘绯嘴上低声嘀咕着,不过被刘绾一拉,就乖乖地跟着起身告辞。

    出了万宅,那精忠卫女卫面无表情地在前面领路,时不时地介绍着路过的街道名,有点当导游的意思。北平城内各大小街巷都是笔直分布,街道两边的商辅民居都是方方正正的宅院,街巷口一道都列有小街道牌,上有街道名。

    由于时间不早了,居民们都忙活去了,街道上也没多少行人。很快,这一行三人就来到一个立有“女红巷”小牌的小巷中。这条小巷住的多是从江南请来的高级织工和绣工,以女工居多,所以被称为女红巷。

    女红巷内有二十多户人家,由于都是高薪聘请来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些人家的收入高,生活水平当然也高,从那一扇扇临街的朱漆大门看,这些人家的富裕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刘氏姐妹的住所排在街口,是一座小四合院,两间正房四个偏房加一个厨房,够住了。院子还很大,上植两颗枣树开满了花,引来无数蜜蜂蝴蝶,一派生机昂然。

    院子里虽然没有打井,不过街口安装有自来水,用水也很方便。在北平城,那就是女红巷集贤巷将军巷勇烈巷之类的高级住宅小区才有自来水安到街口,毕竟钢管这种玩意是很贵的,而且自来水的采集和输送也是需要成本的,暂时无力搞出输水进万家的供水网络。

    “你们先进去看看吧,有什么不满意的直管提。”那带路的女卫还是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过她没有进屋,而是像门神一般地站在门口。

    “小绯,这宅子怎么样?”刘绾有些兴奋地看着自己未来的小窝。

    “凑合能住吧。”刘绯耸耸肩,她倒不是不满意这套宅子,而是不满意万磊的态度,非但没有礼贤下士的样子,还不怜香惜玉,让她们住到这种简陋的房子也就算了,还不派人来服侍,居然说让她们自力更生,真是的!

    刘绯以前好歹也是名满江南的花魁,只要她愿意,弄个金屋来住都不是没可能,现在居然“沦落”到要自力更生的地步,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刘绾自然看出妹妹心中的不满,不过她还是难抑心中的狂喜。

第267章 先手与先机(六)

    军阀混战的时代已经开启,先动手的不一定得先机。这个时候比的是谁更有耐性,谁更懂得积蓄实力。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个诸侯国闹得很凶,出了几位霸主,最后却还是被偏居西方的秦国给相继灭掉。

    万磊对局势的认识十分清楚,所以他没有把主力放到中原战场,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攻略辽东上。只要拿下辽东的土地和资源,再从中原拉到几十万百姓去填充和开发,北平军的实力就能大大增强。等到中原的江南各“诸侯”斗残了,再海陆齐进,大举南下,夺天下易如反掌。

    四月初九,山海关那边传来捷报,赵全节所领两万多人马踏破山海关,歼灭上万辽军,辽王朱高煦带着残部不足一万人仓促北逃。赵全节留五千人驻守山海关,带着主力一直穷追猛打,只是一天的时间里,就连连攻克宁远和锦州。

    陆军高歌猛进的同时,海军也从山东沿海返回,进入了渤海,并抢占了鸭绿江和大岔河等大江大河,对辽东实行了海上封锁,配合陆军攻略辽东。不管是辽东半岛还是辽河平原一带,都在北平军的兵锋之下,原本不多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少数留守的部队纷纷溃逃。

    辽东最有价值的土地也就在辽河平原上,这一带有辽河,太子河,浑河,大小凌河等。不过由于河流的落差小,河水流速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得这一地区有很多是不可利用的沼泽盐碱地,有南大荒之称。

    不过万磊有自信能把这一片区域治理好,使之成为东北最重要的产粮基地。而且这一带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与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甚至地底下还有油田,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然而,辽东东临朝鲜,西临蒙古朵颜三卫部,北部林海之中还有蛮族部落,治安不是很好。所以,万磊决定把开发的重点先放在辽河平原和辽东半岛上,用沿河而上,划城为居,以点带面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开发和吞食北边的领地。

    其实中原王朝很早就对辽东地区进行了开发,到了明朝时期,辽东也有很多大城,比如辽阳沈阳抚顺铁岭和开原,这些都是明军在辽东的据点。当然,这些据点多是军镇,跟繁华的中原城市没法比。

    要想在辽东发展,除了要对付三面之敌外,还要克服严寒的气候。一到冬天,这里就会变成冰天雪地,人都没少出门,如果是南方人过去,那非得被冻死不可。要克服这一困难,不但要改善居住环境,还要多置衣被等御寒物。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健体魄的居民。

    为了拉到足够多百姓去填充,万磊早早就下令,凡是愿意前往辽东安家落户的居民,一律升格为公民,每人还可分到不少于二十亩耕地。并鼓励开荒,只要是新开的荒地,一律归私人所有,二十年内免税。

    这个政策一出,顺天府中应者很少,保定河间两府的应者也不多,只有几千户人家。不过这也不出万磊所料,毕竟北平行省内也是地广人稀,很多百姓家都有种不完的地,没谁愿意迁徙。所以,填辽的移民还得从流离失所的流民中拉来。

    万磊正筹谋着辽东开发的事宜,江南各省却已经变成了混乱的战场,从“起义“爆发到现在,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义军的足迹就遍及湖广江西浙江和京师,就连福建广东四川等临近省份也有叛军纷纷揭杆而起,而更多的省份的官军不是摇摆观望,就是带大军向京师进发,名为勤王,实为争天下。

    金陵城,因为皇宫被火炮一通轰击,早就被轰烂了,建文帝在原来的吴王府也就是魏国公府中暂驻,文武百官只能在狭小的行宫中议事。而此时的金陵城内也是一片混乱,以徐辉祖为首的守将一面要整军备战,一面要整治城内的治安,累得快吐血了。

    “报!”

    “说!”由于自己的公府被皇帝占用了,徐辉祖只能住到了应天顺衙,并把这里当成是平叛军指挥部。

    “湖广都指挥同知张广寿及安庆府知府胡年急报,叛军水陆齐进,猛攻安庆,城内守军不足,恐城难完,急请派军救援,迟则危殆矣。”

    “怎么这么快就到安庆了?!”徐辉祖脸色顿变,安庆是金陵的上游门户,安庆一旦被攻陷,金陵就无险可守,赤果果地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叛军集兵顺流而下,金陵城就十分危险了。

    “传令宁国府与庐州府,使两地驻军速速前往救援。”徐辉祖有些无奈地说道,因为他手上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京卫十五万人,加上临时征召的民壮,也就二十五万左右,根本无法出兵去救,只能寄希望于地方联保自救。

    当然,徐辉祖对宁国与庐州两府的援兵也不抱希望,现在这种局势下,那些卫所的驻军不投敌就值得表扬了,还想让他们去拼命?那是强人所难。而且各级地方将领都如墙头草一般观望,根本不会带人去拼命。

    地方军是指望不上的,现在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上直卫的禁军,而徐辉祖现在已经在筹划着在金陵与来攻的两路叛军决战,他知道,只有把来犯的叛军主力打垮,才有可能平定这一次叛乱。

    相比于从荆襄来的那一流民军,从浙江方向来的“海盗”军更让徐辉祖头疼。这支军队虽然兵员不多,不过有很多战船,水陆齐进,沿江各府州县纷纷沦陷。而江浙一带本就是朝廷的钱粮重地,这一带沦陷,就是端掉朝廷的饭碗。

    占有钱粮重地,“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