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257章

玩明-第257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就安排在明天,按照规程来,先考较文字,再考较学识。对了,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两个人,聘为我的助理,你们也按自己的意思,从中挑一两个助理。”

    “好,我下去安排了。”刘璟正要退出去,万磊却道:“先别急着走,我还有些私事要跟你谈谈。”

    “公子请说。”一听到说私事,刘璟就有些惶恐不安。

    “是这样的,您家小柳好像到了出阁的年纪,不知道许有人家没有?”

    “这个。。。”刘璟更是惶恐,担心万磊要强收他女儿当妾室,所以颤声道:“小女天姿鲁顿。。。”

    “呵呵,您想多了。”万磊淡然一笑,道:“是这样的,我们精忠卫一些弟兄调回来了,他们很多人因为公务长年在外,到现在还未成家,这是我这个当领导的过失。我想给他们办几场相亲会,让他们认识一些好姑娘,早点成家立业。”

    “哦,原来如此,公子有心了。”刘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强要他女儿,而是让她去相亲,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毕竟那些精忠卫们都是年轻才俊,个个都有职衔,而且前程似锦,女儿嫁入这种官家,也不吃什么亏。

    “您家小柳温柔善良,又有才学,肯定能找个好婆家。当然了,婚姻大事全凭郎情妾意,我们是不会强拉郎的。”万磊顿了顿,又道:“六月初七下午,我外父家会举办一场餐会,如肯赏光,就带家人一起过来啊。”

    “好,老夫一定带小女过去,她这么大了,也该找个婆家了。”刘璟忙应承下来,他可是知道的,这一次是万磊主持的相亲会,能参加的都是北平行省的大户名门,请到他,这是给他面子,一般人还没这个机会呢。

    万磊十分热衷于搞这种相亲会餐会什么的,这是在打友情牌,让北平行省各个名门大族在他的“主持”之下,互相联姻,结成更加团结的政治联盟,而他作为联盟的“盟主”,地位更是无可撼动。

    万磊与刘璟刚刚谈完这私事,门外就传来“董大人”来访的喊话声,刘璟倒也识趣,拱手就先告辞了。万磊正了正仪容,才对门外道:“请进。”

    其实,万磊不用想也能猜到,这位董大人过来,是要卖书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登门的,他虽然有些烦,不过也得接着虚与委以,免得撕破脸对大家都没好处。

    “万公子,听说你们‘偷’来了一批图书,这做何解释。”一进门,董伦就怒气冲冲地质问道。不过,这也难怪他这么生气,因为万磊用了阴招,在明朝廷的眼皮底下偷了几百万卷书,一面假意和谈,一面用阴招,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大人,何言一个偷字?我们这些书,大部分是向百姓平价收购的,有一些是藏书家友情贡献的。”万磊一脸正色,他既然敢让精忠卫去“窃”书,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反正精忠卫办事一向滴水无漏,明朝方面也是查无实据。

    而且,就算有实据,又能如何?撕毁和约对北平军用兵?明朝廷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与北平行省绝交?他们刚刚支付了几万两黄金,技术还没拿到手,这个时候除了哑巴吃黄连之外,他们还能怎样?

    果然,见万磊一脸正气,董伦底气就有些不足了,毕竟朝廷四处抄书,试图破坏北平行省修书义举,这也办得不怎么地道的。不过,他还是振声质问道:“你们既然向我们索要了书目,这么久了为何出资向我朝购买图书?”

    “不是不想买,而是你们要价太高,我们买不起,要不您再等等,等我们财政宽裕了,一定出资购买。”万磊打起了官腔,所谓的财政宽裕,那不过是一个托词,北平行省的财政从来就没有宽裕过,因为一有余钱,就马上投到各项大型工程之中。

    “这,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董伦可不是傻,知道万磊这么说只是在找托词,所以又道:“要不这样,我们把图书分成数份,你们分期分款购买。”

    “连分期付款都懂了,这帮家伙学得真快啊。”万磊心中暗暗一乐,嘴上却道:“这个办法倒也不错,不过有很多书我们已经收购到了,不可能再买重复的,要不这样,我们给一个书目给你们,你们能把我们所缺的书取来,我们再议价收购。”

    董伦眼珠子一转,就道:“民间没有的书,那肯定是孤本善本,这价钱可不能低。”

    “价格好商量,修书费时十几年,我们可以慢慢谈。”万磊一副万事好商量的模样,不过董伦却是被气得肺都炸了。

    因为万磊可以慢慢谈,他却不能,如果谈不成这事,弹劾他通贼卖国的奏章就能把他淹没,他这么一把年纪了,临老还遇上这事,还被一个心黑手狠的小家伙给阴了一把,真是晚节不保。

第324章 心黑手狠(十一)

    几百万卷书,别说看完了,就算是简单的分门别类就是一个大工程,动员数百人,也要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整理完。而面对这到处都堆满书的情况,万磊不得不与铁铉等人商议,从行政经费中挤出一些钱,又向私人募集了一些钱用以扩建北平图书馆,好保存这铺天盖地的书籍。

    一面整理图书,一面与明朝来使扯皮,时间很快就进入了七月。这个时候,北方传来捷报,北平军入蒙部队在擀难河一带与鞑靼部大战一场,歼灭敌军两万,俘虏一万,更缴获了牛羊无数,万磊下令,直接将这些牛马分给将士作为犒赏,另拔出五万银元,作为奖赏。

    鞑靼部经此大败,加上之前的数次小败,战损过七万,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入西北,北平军借机占领蒙古高原大部,并开始圈地养羊。而盘踞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部也趁机东进,抢占了很多牧场,并与北平军在边境问题上有过几次小摩擦。

    虽然北平军与瓦剌军之间有过一些协议,现在只是小规模的摩擦,双方都还是比较克制,暂时还没有大战事。不过局势也是十分紧张了,正是因为战局不明,北伐军主力还要留在蒙古高原上驻守,是战还是和,就等双方会谈之后才能定夺。

    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也算是个明白人,他与鞑靼部为了争夺蒙古高原的控制权,争战了多年,知道鞑靼部不好对付,而不好对付的鞑靼部居然被北平军打得落荒而逃,他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去碰北平军这块硬石头,免得落得与鬼力赤一般的下场。

    为了避免与北平军正面对抗,同时也是为了刺探北平军的虚实,马哈木派出了使团,取道蒙古高原出使北平城。万磊不但亲自接待,双方还划定了边界,万磊还与之洽谈在蒙古高原上增开互市的事宜。

    其实,万磊之所以与瓦剌部和谈,主要是因为北平军的战线拉的太长了,兵力明显不足,和谈一来可以暂缓局势,也可以借助贸易来弥补财政紧张的困局。

    虽然瓦剌部地处西北一隅的蛮荒之地,不过西接西域各国,南连亦力把里,市场依旧非常大,只要打开一条商路,就能把商品转卖到西亚甚至于欧洲去,那市场就更加广阔了。

    万磊公然接见瓦剌来使,明朝方面得知此事,自然没少出言抗议,不过万磊全然不理会,依旧礼遇瓦剌来使,最后还谈成互市之议:在蒙古高原中部建立一个叫顺宁城的互市,准许两“国”人自由贸易。

    万磊公然与瓦剌开互市一举,更是刺痛了明朝廷的神经,一直以来,明朝廷对蒙古各部都是持敌对态度的,特别是北部高原上那些不肯归服的蒙古人,更是采取军事打击加经济封锁的严厉政策。现在北平行省公然与瓦剌“勾搭”在一起,明朝廷震怒之余,更多的是后怕,怕北平行省与蒙古人联合,一起夹攻明朝。

    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明朝廷从七月初就开始向北方集结兵力,时刻准备着开战,万磊得知这些情报,却是一点都不急,只是让负责练兵的第三集团军司令李国保向民间征兵两万,马上进行集训。同时,下令海军主力南下,集结在山东沿海,随时准备南下。

    其实,万磊也知道,明军集军北边,主要还是用以威慑,还不怕主动对北平军用兵,倒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前几次对北平军用兵,都因为准备不足而失败,这一次他们肯定会吸取教训,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是不会动的。

    而且,明朝廷也见识过了北平城防卫的坚固程度,那高耸的砖墙,如果没有大型火炮,单靠人堆,那就是用三四十万人也休想攻下来。现在他们正在引进技术,在没有成功炼钢铸炮之前,他们也只能隐忍不发。

    万磊看准了这一点,所以继续在技术出让一事上做文章,迟迟不把关键技术交给明朝,只是时不时地给一点点不太关键的技术作为“诱惑”,让明朝廷抱有“富国强兵”的幻想和迷梦,不至于现在就破罐子破摔。

    温水煮青蛙,玩的就是这种心理战术。

    七月十八,明朝廷终于筹集够了资金和技术,并于金陵城外建立一个炼铁厂。这个炼铁厂依江而建,以北平炼铁厂为蓝本,规模较小,预计年产量也就几千吨生铁而已,不过这也让满朝文武都兴奋不已,毕竟他们已经憋屈太久了。

    万磊虽然心黑手狠,不过明朝廷再交出四万黄金的尾款之后,他还是把北平铁厂的设计图纸还是全部交了出来,明朝方面依样画葫芦,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这个工厂从开工建设到完工,最少也要半年。

    这也就是说,这半年之内,明朝更是不敢轻易言战,因为一旦开战,关系就破裂,以后这个铁厂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就是鸡飞蛋打。半年的时间,这对北平军来说,足够练出一支像样的军队了,自保还是绰绰有余。

    而半年之后,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因为万磊只给造厂的图纸,具体的炼铁工艺,特别是最重要的炼焦工艺还没有给明朝,他们想炼出合格的铁,还得眼巴巴地求万磊,至于炼钢的技术,那更是没影。

    总之,这个炼铁厂还是一个大陷阱,明朝不建就是落后挨打,建了也还是落后挨宰。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炼铁厂一建成,明朝只会被牵着鼻子走更。除非明朝廷咬牙奋斗十几年,不然还真赶不上北平行省的发展进度,不过以建文皇帝的性格,他是学不会卧薪尝胆的,连续吃上一两年的明亏暗亏,他肯定暴跳如雷,到时候就有得万磊乐了。因为明朝与北平行省是有和约在先的,谁先撕破和约,谁就是挑起战争的战犯,这是很不得人心的。

    可能是想收购钢铁,也可能是因为花钱买技术花得心疼,想通过贸易把这笔钱挣回去,七月十八日,明朝派出礼部尚书,来与万磊洽谈贸易事宜。这一次来谈的不是图书交易,而是“全面”的开边贸易。

    不过,明朝廷还是摆不正姿态,虽然没敢谈封贡贸易,不过他们想要进行的贸易形式上却与封贡贸易相差无几,即是明朝廷垄断边贸,用茶叶丝绸等特产与北平行省换取金银铜铁等金属。

    对于这种不对等的贸易形式,万磊当然是十分不满意,特别是当来使说要用茶叶来换钢材时,万磊就直接端茶送客了,心中还暗骂:一帮蠢货,老子搞走私,照样能挣得盆满铂满,还茶钢贸易?想得倒挺美!

    茶钢贸易没谈拢,明使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