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30章

玩明-第30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回家当二流子去。”

    “老大。。。”赵全忠更急了,他自己知道自己事,因为他已经快二十岁“高龄”了,让他跟一帮十来岁的孩子一起挤学堂,实在是丢人。

    “这事就这么定了。”万磊却不管这些,扔下这句就快步离去。

    赵家大院很长时间没这么热闹过了,赵鸿儒雇了几个女仆,这些人忙里忙外,整个赵家大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点豪门大宅的样子了,而赵鸿儒则立在门旁,拱手迎客,附近的乡绅父老都成了他的坐上宾。

    之所以搞出如此大的阵仗,是因为赵里长准备举行隆重的聘师仪式,那些乡绅父老是被请来观礼的,不过这些人不得不来,因为他们的子弟侄孙都是要入学堂就读的,这个时候不给面子,就是自找不自在。

    另外,赵鸿儒还请动了府天府儒学教授刘通,刘教授的面子更是不能不给,所以赵家大宅高朋满坐,礼物更是没少收,赵鸿儒那张老脸上流露出最灿烂的笑容。这人年纪大了,就喜欢风光热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啊!

    万磊步到赵府门口时,宾客已经来得七七八八了,他算是来得晚的,不过他与赵鸿儒心有灵犀,平时冷淡得像是仇人见面似的,暗地里才亲如忘年交,所以万磊是空手而来,赵鸿儒也只是客气两句就请他进门,屋里的人见了,都以为这赵里长跟万驿丞有疙瘩。

    其实,万磊不想在大庭广众中来赵家的,不过今个要行聘师大礼,这聘金还是他暗中资助,所以他必须来看看新聘的老夫子是不是有学问,如果是个半桶水,他肯定会撤资。

    赵宅大堂上并排坐着两位五六十岁模样的老者,一位穿着官袍,不用说,自然是教授刘通;另一位身着深衣头戴唐巾,一脸菜色,不过看起来却是一脸正气,不用说,定是将聘的塾师李道周老夫子。

    “鄙人长平驿驿丞万磊,特来谒见二位大儒。”万磊拱手一揖,这才找位子坐下,那些团坐于下首的乡绅也非常识趣,马上给他让出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位子。

    “万先生能抽空前来观礼,定是我等同道,兴鸿学堂设立之初,万事唯艰,日后还请多多关照。”刘通倒也没有多少官架子,一脸诚恳的样子像是一个想办实事的人。

    “好说好说,办学堂兴教育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利举,万某虽不才,也定会鼎力支持。”

    “好,好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先生此言大获我心。”李道周一抚山羊胡,面带喜色。

    “哎,只是由于连年战乱,赵庄一带子弟多失于教育,很多人粗鄙无礼刁蛮不驯,只怕以后要李老夫子多费心了。”万磊皱眉道,他担心的是李老夫子管不了也不想管赵庄那些玩野了的学龄儿童。

    “孔老先师有言:有教无类,老朽虽然才浅德薄,不敢以先师自比,不过也敢于任教,定不会因难而退。”

    “听李老夫子此言,万某佩服,附近的学子有福了。”万磊面露喜色,对这个老夫子比较满意,是否真有满腹经伦暂且不说,就凭有教无类这种教育精神,聘金花得一点都不冤。

    “那是,能请到李老夫子,这是我们赵庄的福气。”几个父老也附和道,李道周连连摇手表示愧不敢当。

    大伙又闲聊了几句话,赵鸿儒见吉时已到,人也来齐了,就宣布聘师仪式开始。在刘教授的见证下,双方在聘书上签字画押,言明聘期与聘金,之后观礼的众人都依次上前行尊师礼,聘师仪式才结束。

    末了,赵鸿儒还让人摆出宴席,众人纷纷入席谈欢乐饮,万磊却无心吃饭,正当他准备请辞而去时,一个家丁模样的人飞跑着进来,在刘教授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教授脸色顿变,一拱手道:“本官还有要事,先行告退!”

第044章 围点打援

    “万爷,您可算是回来了。大事,大事不好了。”万磊还没回到驿站,半道上就遇到了疯跑过来的宋金名。

    “什么事?”

    “李百户飞,飞鸽传书,北伐军,北伐军被,被重敌围于黑山口,无法突围,眼看就,就要粮绝了!”宋金名急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意料之中,鞑靼连连战败示弱,诱使北伐军深入,这一手玩得不错。”万磊却不急,对鞑靼此举很是赞赏。

    “万爷,李百户身陷重围,咱们,咱们该怎么办?”作为下属,宋金名担心的是自己的上司的平安。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祸福各安天命。”万磊淡然道,他自己知道,在千军万马面前,他不过是一个小卒,翻不了天。

    而北伐军从开拔的那一天起,就败局已定,因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好大喜功的纨绔指挥的军队,全军覆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长平之战就是明例。可怜数十万将士,葬送于一纨绔之手!

    “万爷,在下身为李大人下属,理当救护上司,现在特来请辞。”宋金名一拱手,转身就要走。

    “你这是要上哪去?”万磊一把拉住了他。

    “我要回军营,从大军北上解救被围的北伐军。”

    “糊涂!真是糊涂!”万磊摇摇头,道:“你这是去送死,鞑靼牺牲了那么多人口牲畜,就是要诱敌深入。你觉得他们想要吃掉的只是这支北伐军吗?不是,他们付出了这么多代价,就是要围住这支军队。”

    万磊顿了顿,道:“围点打援,鞑靼人玩的就是这一手,所有前去救援的军队,都不过是去送死而已。”

    “朝廷已经组织起十万大军前去救援,双方里应外合,定能反败为胜。”宋金名又强做镇定地说道。

    “什么?!”万磊这下却急了,疯狂跑向马厩,拉过两匹马就过来:“走,跟我进北平城。”

    刚才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一转眼就比太监还急,宋金名不明白万磊要干什么,不过他也早有进北平投军的打算,所以不再多问,上马就走。两人快马加鞭,一路飞赶,终于在城门紧闭之前入了城。

    这一次,万磊没有去茶楼,也没有去思仪院,而是直奔顺天府衙。衙门的衙役不认得他们,拿起大棍子要轰,不过宋金名出示过自己的锦衣卫腰牌之后,他们才乖乖让道,并急去报老爷。

    万磊和宋金名一路闯进府衙,迎面就见大小如十个官员围坐在大堂中议事,其中万磊认识的铁府尹和刘教授都在,还有很多文官武将。他们一见到一介布衣的万磊和宋金名,就不由得怒起,铁铉还喝令道:“谁让你们进来的,快轰出去。”

    这个时候,衙役已经跑到了铁铉的身边,低语了几句,铁铉一听说是锦衣卫上门,面色顿变,忙冲万磊和宋金名道:“两位,内堂说话。”

    万磊却没有私聊的意思,他扫了在座的众官一眼,道:“在下听说北伐军被围,又听说众位准备发兵去救,所以斗胆来劝,万万不要出兵去救,去了也只是送死!”

    “你算什么东西?敢来这里胡言乱语蛊惑军心,来人啊,拖下去掌嘴二十。”一个大将怒道。

    侍立于旁的衙役正要上前拿人,万磊一手甩开不停地拉他衣袖的宋金名,急道:“众位大人,鞑靼这是在围点打援,派再多的军队前去救援也是无济于事。而北平一带有数十万大军驻防,若去了三十万,兵力空虚,长城沿线兵力不足定难御敌。鞑靼乘胜南下,长城不保,燕云不保。若北平重入鞑靼之手,只怕大明将重蹈宋之覆辙,众位可得三思啊!”

    “拉下去,掌嘴四十!”那大将更怒了。

    “且慢!”铁铉却一挥手,示意衙役别动,这才问道:“你怎知派兵去救将会无功?”

    “众位,鞑靼精于骑射,长于奔袭,不可轻敌。而此时大雪封山,军旅难行,若急行军往救,定会军乏马困。鞑靼占了地利,以逸待劳,未及交战则胜负已定。若是援军败北,北伐军更加绝望,到时就是两军皆没。”

    “一派胡言,危言耸听!我大明军威强盛,鞑靼不过是些散兵游勇,岂能与我大明数十万虎贲相抗,我援军一出,那些贼子定然闻风而逃,不战则胜负已定。”一个偏将反驳道。

    “李参将说得是,我堂堂大明天军,岂有置己军于不顾之理。”又一个偏将撇了万磊一眼,很不屑地哼道。

    “众位坚持出兵,在下无话可说,只是想提醒各位,燕云防线关乎大明国运,众位不想在青史上留下骂名,最好三思而后行,告辞!”

    万磊所言不假,燕云防线是中原防备游牧民族入侵的最紧要的防线。正是由于这条防线的丢失,北宋无险可守,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战略地位,后来还被强压到江左,丢掉了中原半壁江山,如果明朝又把这条防线丢了,定会重蹈宋之覆辙。

    按说万磊对皇帝小儿好感全无,明朝兴亡跟他都没半毛钱关系,可问题的关键是他现在就身处燕云防线下,如果这条防线失守,他第一个要倒霉,为了自家性命和财产安全计,他才急匆匆地跑来说这一通。

    不过从这些文官武将的态度上看,万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听不进去的,既然他们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了,万磊只好赶紧回驿站,打包准备逃亡吧,因为他知道,一旦踏破燕云防线,蒙古铁蹄在中原将所向披靡,短时间内无人可挡。

    “疯言疯语扰乱军心的小人,咱们不理他就是。”为首的大将见衙役都不拦万磊,只是一摆手就接着议定出征之事。

    “平大人,只怕那人说的还有些道理,咱们还是要慎重啊。”铁铉却皱眉道。

    “圣上已经明旨要我等速发兵去救,我等难道抗旨不去?若是北伐军和李都督有所闪失,你我都将难辞其咎。”

第045章 天,崩了

    从北平城回来,万磊就积极收拾行囊准备逃亡。而赵家三兄弟则被他安排去挖坑,好把各种重要的实验器材和成品都掩埋起来,以后有机会再重新开封。而宋金名不顾万磊苦劝,最后还是随援军北上。

    日子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过着,两天之后,援军传来小胜数百鞑靼的捷报,众人悬着的心放下来,暗道万老大杞人忧天。顺天府上下人等皆把万磊当成是见死不救的奸人,万磊每次送货入北平,就没少受到各种谩骂攻击。

    十一月在北风呼呼中很快就过去了,十二月初二,阴霾的天空下,北风如刀一般打在人的脸上。万磊刚刚办完货款交接,又给李家二少送去了十天的解药,其间他没少受李府家人的白眼,谁让他一力主张“见死不救”呢。

    至于李府的谩骂攻击,万磊是无视的,有邋遢道长随行相护,谅李家二少也不敢有异动了。再说了,他哥现在身陷敌人重围,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未知数,他哪里还有心思跟万磊计较。

    “李员外,快去看啊,听说有个伤兵跑回来了。”

    “伤兵?怎么回事?”

    “不清楚,隔壁的伙计说是一个伤兵,身上中了几枝箭,全身是血,正往府衙的方向跑,大伙正赶去瞧个究竟。”

    “该不会是跑回来报信的吧,难道。。。”一个中年书生一惊,也快步向北跑。

    这个时候,万磊正在逛街买些生活用品,见附近的民众纷纷向诚北的方向而去,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似乎是出了什么事,他不及多想,拉着马就汇入了人流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