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309章

玩明-第309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06章 经略江南(五)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大多数时间是非常枯燥的,不过却能看到最美的朝阳和最绚丽的晚霞,时不时地,还能看到一些奇怪的岛礁。而海上的天空也格外蓝,在晴明的夜里,总能看到璀璨的星空。

    经过近三个月的远航,一支由四十艘船组成的船队终于看到了一片陌生的陆地。这一片陆地的四周还有很多岛礁,行船更得加倍小心,免得触礁。

    一艘领头的夏级战舰上,船楼上站着几个手戴手铐之人,正遥望着远方,神情中尽是哀愁,他们正是朱允炆和方孝孺等人。而这四十艘船上装的,也都是忠于朱允炆的顽固分子以及他们的家眷,足有上万人之多。

    这些人当中一些人还行刺过万磊,被直接流放到南洲,这也算是一种从轻发落了,不过被发配到离家万里的海外,他们的心中总是十分落寞和不甘的。

    负责押送这些人的是一个海军师级编队,有战舰五艘,其他的都是普通的福船,没有蒸汽机带动,所以航速很慢,耗时三个月才穿越赤道来到南洲。而南洲西北部是荒漠地带,不适宜人居住,自然不能就地放人,还要沿着南洲沿海绕到东南部的平原地带去,这才好把人放下。

    由于而死押运的人多,这些人当然不能放出来在船上乱走,而是被关到甲板下,只有朱允炆等身份特殊的人才有资格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陛下,听说明天就能登陆了。”方孝孺低声对朱允炆道,虽然朱允炆已经退位,不过他还是忠于朱允炆,依旧将其视为君上。

    “先生,我们真能在这里立住脚跟吗?”朱允炆还是有些黯然地问道,相隔茫茫重洋,他知道此生估计要老死他乡,再也无法回归中土了。

    “陛下不必担心,现有一万多忠臣义子忠于陛下,重振大明声威又有何难。”方孝孺偷眼看了看四周,发现看守者都不搭理他,又低声道:“陛下,先在这岛上休养生息,发奋图强数十年,胜负还是未知之数。”

    “但愿如先生所言。”朱允炆低叹一声,他也知道这是方孝孺在宽慰他,要知道,在一个蛮荒的海岛上站稳脚跟有多难,更别说发展壮大最后跨洋反攻中原了,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在几十年之后,中原人恐怕早就把明朝忘得一干二净,到时候就算有能力反攻,恐怕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更别说以大华民国的发展速度,能不能迎头赶上都是个问题。

    前程茫茫,不过好歹也是保住了一条命,还有一个让他活着的渺茫希望,朱允炆有些木然地立在秋风之中,神情也舒缓了许多。

    “陛下,听人说,南洲位于赤道之南,季节与中原相反,此时正好是秋季,寒冬将至,须要及早准备过冬之物,更要早日建起城寨,严防外人来攻。”方孝孺又道。

    “这些事先生全权办理就是,以后遇事先生可与耿大人商议,便宜行事,不必再请示。”朱允炆道,经过了多次失败,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不是搞政治的料,所以索性就放权,当甩手大爷。

    而就在朱允炆等人在海上漂泊之时,万磊也乘船来到了福建。与处境凄凉的朱允炆不同,万磊得到了福建官绅最热情的迎接,因为时隔几十年,福建人终于又能光明正大地重回海上了。

    而万磊来福建,不只是给福建带了了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自发组成商队认购海船,集中起来一起下南洋经商,同时还亲自前往湄洲湾祭拜海神天妃,甚至于还捐出一千银元,用以扩建天妃宫。

    万磊亲来拜祭天妃,这无异于给福建人打了强心针。要知道,天妃就是福建人,原名林默,北宋时人,专以行善济人为己任,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lang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所以被沿海百姓尊为海神。

    从北宋到明朝,天妃就得到朝廷多次册封,从原来的夫人一直加封到圣妃,其中最晚的一次册封是洪武五年,明太祖下诏册封其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不过当地百姓还是习惯称之为天妃。

    其实,天妃作为民间神祈,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根本就无需朝廷的认证,万磊这一次来拜祭天妃,主要也是激励福建人发扬航海精神,勇于向海洋进发,甚至还鼓励福建人向隔海相望的小琉球岛进行殖民。

    所谓的小琉球,其实就是台湾,明初对这个海岛了解很少,错误地认为这个海岛比琉球岛小,所以官方才以小琉球来命名,不过福建沿海的百姓却以台员来称呼之。

    明朝廷对小琉球可谓是十分之不重视,只是在澎湖地区设了一个巡检司,后来还朱元璋还将其列为不征之国,而可笑的是,小琉球上住有很土著部落,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王朝出现,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国,也从来没有对明朝进行过朝贡。

    现在大华民国建立,自然不会像明朝廷那样闭目塞听,万磊早早就派人到小琉球去摸底,发现当地的土著分为平地人和山地人两种。平地人聚集在沿海平原地区,与中原有交流,有一些人还懂得汉语,可以说是熟番。而山地人聚集在中部的高山上,民风彪悍,蛮横得紧,是十足的生番。

    熟番比起生番来,自然要好对付一些,万磊已经有计划,在两年内对小琉球用兵,先征服西部的平原地带,再向中部进军。当然,在用兵之前,还是先要搞好**工作的,所谓兵马未动舆论先行,万磊让福建人多到对面去做生意,跟当地人交朋友,多多地培养带路党。

    当一切准备就绪,就是海军高歌猛进之时,大军所到之处,自然是顺者昌逆者亡,不主动投降的,全部拉回来当农奴,万磊可不会对那些土著心慈手软的,更不会直接给投降的土著公民待遇。

第407章 经略江南(六)

    在茫茫大海之上孤船过海,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由于船只性能和航海技术欠缺的原因,一般的海船都是沿着海岸线行速的,这样虽然要绕远路,不过即可以避免遭遇风lang,又不易于迷失方向。

    然而,沿海岸线行驶也会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容易遭遇海盗打劫。特别是南洋海域,那里海岛众多,海盗更是多如牛毛,就连很多海商也是亦商亦盗,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当后盾,肯定要被人打劫。

    鉴于南洋海盗猖獗,万磊一方面让海军在南洋增派军舰荡盗护航,一方面把海商组织起来,让他们组成大型船队集中,以建少海军的护航负担。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以前一直是华远公司垄断海外贸易,现在不过是本着利益均沾的原则,让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海商入股加盟,大家有钱一起挣,有风险一起担。

    华远公司派人在福建搞集资的时候,万磊已经完成了对福建的考察,坐船向下,巡访广东沿海。相比于福建,广东的发展很缓慢,全省人口不过一百来万,而且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农耕为主业,手工业还处在萌芽阶段。

    不过,广东有珠江水路可以联通广西,又靠近南洋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珠三角地区又是鱼米水乡,不管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可以有长足的发展空间,只是陆路交通相对落后了一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万磊已经计划好了修一条由南海县到武昌的铁路,与开封到汉口的铁路对接,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主干道。这一条干道所过地区多是平原,只有少数丘陵海谷地带,修路成本不算太高。

    北南铁路修成之后,直接贯通北平,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五省,加上一些支线,足以把全国各省连通起来,以后洙江口甚至有望赶超长江口,成为大华民国最重要的出海口。

    然而,广东现在的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烟稀少。由于广东地处低纬度,夏天酷热难当,又多瘴气,中原地区的人不愿意往这边跑,以至于广东地区经济文化都相对滞后。

    文化落后地区,治安状况一直堪忧,在明朝时期,广东地区就多次起叛,还有几次江西和湖广等地的叛军也流窜到广东北部山区,总之这一带民风彪悍,很是不好治理,万磊此次前来,目的之一就是来镇抚百姓的。

    按说以大华民国的天下为公的国体,再加上不征田税不征徭役,百姓应该知足。但是任你国策再好,总还是有一些亡命之徒不安于现状,依旧做称王称霸的幻梦。对于这类叛乱者,万磊是绝不姑息的,北平军三大集团军近二十万兵力就在华南地区坐镇,谁敢乱动就干死谁。

    四月初二,广州府南海县城内,万磊正与坐镇广东,辖制两广军务的李国保谈镇抚之策,突然得报:安南国谴使前来拜见。万磊一皱眉,最终还是同意召见。

    对于安南国,万磊没有一点好印象。安南国位于东南半岛上,与广西与云南接壤,领土还不如一个琼州岛大,自明朝以来,这个弹丸小国就不安生,不停地进犯广西思明府,还向南攻略占城,穷兵黩武跟跳梁小丑一样。

    然而,现在北平军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云贵高原上,一时间还无暇理会西南边疆,所以万磊只能暂时隐忍。现在安南国居然先派使者来了,那就见上一见,尽量达成一个和议,缓上两三年再说。

    其实,安南国使者早就来了,一共有七个人,以一个叫陈肇基的使臣为首,说是奉国王简定王之命,特来朝贡。而所谓的简定王,其实就是陈頠。数年前,安南国权臣黎季犛叛乱夺权,并兴兵攻打明朝边境,后来明朝派徐辉祖带十数万大军讨平之,并捕杀了黎季犛,将安南并入明朝。

    只是好景不长,北平军兴起,徐辉祖被朝廷调回来,驻安南明军也相继被调回来,安南国陷入无主状态中,陈頠自称是陈朝遗裔,自立为帝,国号为简定。当然,这种帝号也只能在安南国内自吹自擂,不敢拿到大华民国这边来炫耀,所以在国书上,陈頠就自己给自己降了一级,自称简定王。

    万磊可不管陈頠是王还是帝,他扫了一遍那份国书就看明白了,原来陈頠想效法过往对明朝经验,要和大华民国建立朝贡关系,甚至还厚颜无耻地请求大华民国出兵帮助安南国“平叛”,真是不识时务。

    “我国乃民国,非帝国,以前的进贡关系已经不适宜了,贵国要与我国建交,得呈上一份正式的国书,我方外事部审定无误,再呈大总统府批决。”万磊解释道,虽然国书不合制式,不过万磊还是希望能与安南国建立和平邦交的。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条件允许,万磊是不会容忍这样一个不识好歹的国家存在的。

    “不行朝贡?”陈肇基操着一口怪异的汉语,惊问道:“那该如何建立邦交?”

    “我国向来待人以诚,绝不恃强凌弱,贵国虽小,但是地位还是与我国相等,所以不存在朝贡关系。贵国现在还未与我国建立正常的邦交,所以无法进行政治与经济方面的交流。”

    万磊顿了顿,又道:“如贵国希望与我国建交,就要先起草一份申请建交的国书,由于贵国与我国有领土接壤,所以还附上一份国界图,我国外事部门审查无误,自然就会报批。”

    “这,这恐怕要多耗费时日,大总统陛下能否通融?”陈肇基又忙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