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47章

玩明-第47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道教本来就以道为研究对象,现在万磊所要做的这些改变,并不是颠覆道教,而是把道教引入研究“道”的正轨,什么天文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这些都是“道”的分支,研究这些就是研究“道”。

    万磊也想过在平民中普及科技教育,不过细一思量,就否定了。因为明朝读得起书的人不多,而读得起书的人都以考科举当官为主业,四书五经里面才有他们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理化生?什么东东,能不能吃?

    道士们就不一样了,这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与其让他们整天打坐念经,不如让他们利用大好人生,好好地研究与人密切相关的各种科学技术。研究出成果了,就能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能转化成财富。

    当道教掌握了足够多的科技和“专利”,还怕社会财富不集中流向它,还怕小百姓不趋之若骛?这样一来,道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任何胆敢挡“道”的人,不是被裹挟进入其中一起“江河日下”,就是像当车的螳螂一样被碾压成碎片,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例外。

    当然,万事开头难,秉承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万磊不但为道教的变革出谋划策,还准备注资进行先期投资,甚至还会无偿地出让某些“技术”,让新道教快一点做大做强。

    见万磊的胸中满是竹子,邋遢道长虽然还有很多意见,不过最后听到万磊说先在顺天府一带试推新教,看看情况才广而推之,他也就无话可说了,反正他只要挂名出任“教主”就行,真正办事的还是万磊。

第067章 持久战

    邋遢道长见万磊以一人之力,连哄骗带拉拢加收卖,在短短的数日之内就把一团散沙似的北平城百姓变成万众一心的守城军,而且还用这支临时拉来的军队打退了强敌,如此强悍的拉人神功,真是想不服都不行。

    邋遢道长之所以与万磊合作,也正是看中了万磊擅长搞组织这一点,他坚信,只要放手让万磊去搞,中兴道教指日可待。当然,造反有风险,入行须谨慎,他也是试探过了万磊不会领兵造反,才敢与万磊谈合作事宜的。

    另外,邋遢道长也有意于收万磊当个便宜徒弟,不过万磊对当道士这门不太光明的行业不太感冒,更对邋遢道长的人品和道行不太恭维,这种情况下提出收徒,那只是自取其辱。

    虽然与邋遢道长谈妥了合作事宜,不过万磊分得轻事情的轻重缓急,现在他主要精力还在于把北平城守住,至于道教改革,没事的时候想想,有空的时候改编一些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并把这些故事串连起来,做成新编道教经典——《天书》。

    那些神话故事只是忽悠人的,真正有益于人是的《天书》二三四卷,每一卷将汇编有各种理化生知识,由低级到高级。而相应的,新教的道士也分为四级二十等,刚入道者为一星道余,最高级是就是五星道宗,中间两级是道士和道师。

    道士要想提升级别,一是要学有所成,二是要有所创新或有所贡献,而提升级别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触更加高级而且实用的知识。出此激励措施,万磊的目的是要把道教变革成一个大学堂。

    所谓一人之力时有穷尽,万人之力则无穷无极。万磊打算把全国各地的“精英”收罗到一堂,先集中力量研究他脑子里带来的那些理论性知识,尽力将它们变成生产力,甚至于创新发展成更加完善的科技体系,这才是他变革道教的真实目的之所在。

    当然,让人白干活的事,万磊是不干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自命清高的道士们也不例外,如果不给些好处,他们是不会努力钻研的。为此,万磊还搞出了“专利法”。

    但凡是科技创新也好,实用新型也罢,只要是有所成就,就归个人专利,直白的说,就是成果归个人独享,专利转让所得利益也归个人所有。当然,搞出了专利,不但能获利,还能获得相应的加分,加分到一个程度,就能提升一个级别,就能研究更深的知识,搞出更有价值的专利,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万磊也不奢望新道教中个个新道士都是爱迪生,不过十万个里面出一个,那就了不得了。如此猛搞上几十年,别的不说,他“带来”的这些科技肯定被消化吸收完毕,整体科技实力足以领先世界数百年,当火车轮船满地跑,电灯电话进万家的时候,那就是民族腾飞之时。

    带着以后美好生活的幻想,万磊一有时间就脚踏实地地搞编书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当然,他还有一个“秘书”——闱儿,她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帮万磊做笔记,末了还把笔记交给万磊修改,修改过了笔记汇编成册,就是教材。教材再由低到高分类,编成《天书》二三四卷。

    忙于编书的同时,万磊也没放下本职工作,每天还是以管理北平城的军政民政为主。这不,这天一早,万磊就把中高级将领叫来,召开每天例行的军事会议,共议军情。

    由于新近大败,数日内敌军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些小打小闹的试探性进攻很快就被击退。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不过万磊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这样的平静,敌人肯定在酝酿更大规模的攻势,所以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贤侄,时近年关,又不见援军到来,只怕援军要等到开春才到,咱们城内粮草吃紧,只怕熬不到那个时候。”铁铉虽然退居二线主管粮草银饷,不过作为北平的最高级朝廷命官,军事会议上他还是坐在主座上。

    “把多余的战马杀掉,肉分给军民改善伙食,节约出草料给军民取暖。城门各大豪门家中还有很多余粮的,都平价征收,力保让百姓都能吃饱。”万磊如是道,所谓人是铁饭是钢,吃饱穿暖才能保证北平城的人心士气。

    “把马都杀掉,咱们就没法与敌军的骑兵队对战了。”一个千夫长皱眉道。

    “咱们现在以守为主,先把城守住再考虑其他。”万磊也知自己这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人都吃不饱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再留马的。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铁铉叹了一口气,他何尝舍得杀马,毕竟马是最紧要的战略物资,没有马就没法跟蒙古人打仗,不过他也不知道这城要围到什么时候,只能做持久战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先生,敌人连日来不派大军攻城,肯定是另有图谋。据在下估计,他们或许是在暗挖地道,准备偷进北平城暗袭我们,这不得不防啊。”万夫长赵全节不无担心地提议道。

    “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咱们不敢派哨兵出城,就算敌人真的开挖地道,咱们也不得而知啊。”万夫长周天寿也皱眉道,他当然知道,地道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让人防不胜防。

    “派人在各城墙脚下立下水缸,并让人时刻观察,如果发现地下传来震动,就马上上报。”万磊说到这,不由得想起《地道战》里面那个在城楼内设水缸的日军大佐。

    不过这招没错,地动仪就是这个原理造出来的,虽然用水缸略显简陋,不过真有**挖地洞入城,水缸内就水就会晃动,人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地道的所在及其通向,并及时应对。

第068章 持久战(中)

    时近年关,然城围未解,百姓也只能在战火的威胁下过一个简单的年,没有鞭炮的喜庆,也没有丰盛的年夜饭。万磊下令把城内所有除了人之外的动物都集中起来有计划地宰杀,每家每户分到一些牛羊马狗肉,也就凑合了。

    被困在城内的百姓不好过,围在外面的敌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虽说他们可以四处打草谷,不过附近各州府县的百姓早就纷纷南逃,千无人烟,打劫变得越来越难,敌军的生活水平也在直线下降。

    特别是鞑靼军,都心生退意了,毕竟他们是来趁火打劫的,现在该抢的东西都抢到手了,是时候回家享受胜利成果了,没必要跟鸡肋一般的北平城怄气。

    鞑靼军士气大降,燕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几天前,他们挖地道偷入城的计划被城内的守军识破,这地道刚挖到城墙下,就被守军灌水来淹,直接淹死了几百人,挖地道偷城的计划就此流产。

    不过,燕军还是没有退兵的打算,因为他们不同于鞑靼军,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不能在北平一带站稳脚跟,他们就成丧家犬,就算退到燕山以北,地位也会一落千丈,随时被鞑靼各部消灭掉。

    正是没有了退路,燕军才一直守在城外不肯退。可说说,现在不管是守军还是燕军,都像两头蛮牛一样,谁也不肯退一步,因为退一步就是功败垂成。

    腊月下旬,狂吹了十几日的北风终于停了,天气回暖,地上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这对守军来说,即是一个好消息又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在于,雪化了驿道通畅,便于援军开拨;而坏消息在于,天气回暖,也利于敌军整军攻城,更猛烈的攻势将要来临。

    像往常一样,上午时分,万磊总是要到军营去看看,看着诺大的军营内有数万人时刻不停地操练,新军整个战力提升,战法阵法也练得纯熟,再与敌对战,肯定不会像上一次那样毫无章法,万磊很满意,守住城池的信心大增。

    “周将军,让伙房多做些肉,今天给将士们加餐。对了,烟花巷那边送了些老酒来,都分了吧。”这天一早,在刘嬷嬷的牵头下,北平各妓业老板把店藏的酒送了些来,说是劳军,万磊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负责练兵的是周天寿,他也是个老酒鬼,一听到有酒喝,肚里的馋虫就开始闹,欢欢喜喜地传令去了。至于这家伙会不会像张飞那样喝醉酒误事,万磊就不用担心了,因为这家伙还有点大将的素质,轻重缓急还是分得清的,不然万磊也不会把练兵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来办。

    视察完军队,万磊正想到军医处去看伤兵,半道上却被铁铉派来的人叫回去,说有要事相商,万磊二话不说,就直奔粮库去了,谁让他现在是“城主”呢,就该干救火队员的活,不管是哪里出事都得第一时间赶到。

    铁铉现在主管粮草,直接就搬到了官粮库外居住,在他的日夜看护下,几拨企图放火烧毁粮仓的敌奸细被他逮住,这才力保军粮不失。他虽然我望不高,不过跟万磊一样,同是北平城最重要的支柱。

    “铁大人,您找在下有何事?”既然是志同道合,万磊也不跟对方客套,直奔主题。

    “大事不妙啊。”铁铉举着一份折子,皱眉道。

    “什么事?”万磊也见怪不怪了,反正自从他进入北平城的那一天起,就没有过好消息。

    “陛下要御驾亲征。”

    “啊!”万磊一声惊呼,整个人傻眼了,御驾亲征,皇帝小儿不是读书读傻了吧,这不是把兵事当成儿戏吗?

    “数日前,大同驰援北平的援军被燕叛军大败于真定,数万精骑战没。败绩传入金陵,兵部尚书齐泰上言,指责北方各军各自为战,不能协同御敌,以至于敌军势大难制,建议加派得力大臣北上总督军务。而黄子澄则主请圣上御驾亲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