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99章

玩明-第99章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含了赤心与赤诚两个来月的心血,每一个齿轮,每一个指针,都是精心打造出来了,为了设计出这几个上时钟,光草稿图纸就前后弄出了十来份。

    这个时候,天上太阳正好当中,而那几个时钟上的时针几乎都同时指向了十二点的方向,而万磊知道,这个时间是昨天中午才校正的,运行了一天,有一点误差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误差不太大,就能当样板来用了。

    “恩,不错,马上把设计图纸整理出来,为师给你们发一个专利。”万磊道,他现在有两个正式的职务了,一个是党书记,负责管理祖龙党的党籍和党章;与此同时,他又是专利局书记官,负责管理专利登记时宜。

    别看书记这个官名不起眼,其实权大大的,特别是在党书记,可以召开党代会,弹劾党委会和军委会,只要或得半数支持,就可以罢免相关人员。而书记官无任期限制,虽然不能直接发布命令,不过却可以给党委和军委提出议案,表决通过后就能生效。

    当然,书记与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书记不是一言堂,而是要充分发扬**精神,让党内各巨头一起参政议政。这看起来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于影响团结,其实不然。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设立党委会的同时,又制定了党委会办事章程,这份新的办事章程明确了党委会中各位委员的职权,可以让党委会作为一个高效的决策机构而运转起来。

    比如说委员长,统领党政要务,下设四名常委,每名常委分管一部分党政。有分管民政财赋,有分管刑名诉讼及监察,有分管工程、仓储及兵粮军备等事,有分管文教卫生、接待各地来使等事。

    职权分明了,责任也可以分明,哪里出了事,就责成管事的常委负责处理,如果事情办得不好,就处罚负责的常委。有权有责,一个萝卜一个坑。委员长也好,常委也罢,该你干的活你就得干好,干不好就下岗回家,让能干得好的党委顶上。

    搞了分权制衡,党内不再是某人的一言堂,万磊却不担心以后各位委员会相互扯皮,因为在表决的时候实行党委票决制:党委在议事实行票决制,比如说开矿一事,委员长的建议占三票,主管工程的常委占三票,其他常委每人占一票,委员长与主管的常委意见相左时,谁能得到两位以上常委的支持,得五票以上,谁的提议就可通过。

    搞了这么一个新的办事章程,党委会各位常委分工合作,决策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事情一议就过。虽说一言堂的议事效率也非常高,不过在执行上就会问题多多,如今常委们有相应的决策权,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存在误解,更不敢推诿塞责。如此一来,从决策到执行再到责成,党委会办事越来越牢靠。

    另外,党委会每月开会三次,万磊每次都要亲自到场,充任书记官,将议事的过程简明地记下以备查阅,以防止常委结党擅权,每一位常委不管是支持一方还是反对一方,都必须说明理由,不可随意行使票决权,以此保证党委一心为党为民。当然,这些章程都只是临时试行,如有不完备之处,再细商纠改。不过,党委会还是建立起来了。

    党委与行政机构是相统属的,直白的来说,就是党领导政府,不管是谁当选为政府行政长官,都要接受党委的指导。而议会与党委是平级关系,议会管立法司法,跟党管军管政不相矛盾。

    其实,自从顺天府变更为土司府以来,各级行政机构一直处于草创阶段,再加上百姓都住在北平城里,县官形同虚设,都成了铁知府佐官。党委会建立之后,他们也多进入了常委会,所以党政其实还是一家。

    不只是党政是一家,其实党军也是一家,北平军现在军委会的严控之下,各级军官多是在册党员或预备党员,真真正正的实现了团结一致,只要党委会表决通过,军委会就可对外用兵;而在顺天府遭遇外敌入侵时,军委会直接就能接手军政事宜,发布战事命令,团结一致抗击敌人。

    所以说,党建立之后,真正地实现了党政军一家亲,虽然以后还会有议会选举,不过所选出来的议员也好,各级行政官员也罢,其实在是受党委会直接领导,因为那些人不是已经入党就是要被吸纳入党,成为利益团体的一员。

    当然,这个利益团体除了争取团体利益之外,也还是要顾及到百姓的利益的,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不管是皇权也好党权也罢,一旦严重脱离群众,就只有灭亡一途。作为祖龙党的发起人,万磊把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这一条写入党纲,并时刻提醒党员要注意个人的修养,以提高党的政治影响力。

    专利局书记一职虽然没有党书记那样权势,不过也非常重要,因为顺天府一切发明创新都要到专利局进行登记,登过记的专利技术,以后谁如果要使用这些专利技术,就得支付使用费,以此保证专利所有人的利益,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研究和创新之中。

    所谓一人力孤,万人力无穷,专利局还下设有研究院,把那些擅长于搞研究和创新的人才集中起来,集中力量着力于技术革新和推广。研究院近期就召集了数十名能工巧匠,着力于研究大纺车和新式织布机,以提高纺纱织布的效率,为将北平城建立成毛纺基地而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一身兼任两大书记官,一手管党,权力辐射到政军;一手管科技教育,什么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云云,总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能插手的,万磊都已经插手了,高瞻远瞩并因势利导,引领顺天府走上富强之路。

    正当万磊与众小道分享时钟的设计心得之时,一个衙役快步而来,道:“万先生,铁大人请您马上过去一趟,说是北元的贸易团提前来了,请您过去商议,是不是要提前进行交易?”

第139章 因势利导(十六)

    北元的贸易团来了,开抵居庸关前的就有四千多人,这些人赶着大量马匹牛羊,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他们是来入犯的。不过万磊知道,北元这是来转嫁旱灾压力的。因为天时久旱,水草不丰,与其让牛羊饿死,倒不如趁早赶来卖了,换些粮食回去度灾。

    在开展与蒙古人的互市一事上,万磊的头脑是清醒的,虽说贸易是和平的,不过也得有武力当后盾才行,不然人家肯定改行当强盗,直接开抢,抢完了连张欠条都不会打。为了贸易能正常开展,万磊亲自出马,来到居庸关上主持这第一次外贸工作。

    按照事前的约定,贸易本来是在下月中旬才开展,所以顺天府方面有些准备不足,就连事先约好的互市点都没有建好。不过蒙古人既然来了,是轻易打发不走的,万磊让人在居庸关外一片空地上搭起一片帐篷,作为临时的贸易点。

    居庸关内驻有五千军队,连关城不远的昌平县城内又有两万多,这么多兵力驻扎在附近,就算蒙古人玩花招,也是能应对的。当然,万磊是本着和气生财的精神的,毕竟顺天府现在还在夹缝中求生存,能交上的朋友就尽量交上。

    与万磊一同前往居庸关的除了有一通文武官员之外,还有一支运输队,各种事先约定好的物资被运到关城内,等与北元的使者过来议定交易细节之后,就开始交易。

    说实话,北元虽然占有蒙古高原一带,不过治下的族人却少得可怜。自从被赶出中原之后,蒙古汗国陷入分裂之中,各部不是南符明朝,就是相互攻伐不断,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早已不复当年雄风。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明朝连续多次北伐,这些北伐行动虽然不能灭亡北元,却严重的削减了蒙古部族的元气,现在北元只有几十万族人,就算全民皆兵,最多也只有十几万军队,单靠这十几万军队想重新入主中原是不可能的。

    作为北元的实际领袖,现任知院鬼力赤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力排众议,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兵强马壮之前,没有大举南侵的打算。不过现在天时大旱,牛马多有饿死,为了不让族人饿肚子,他不得不兴兵入侵河套一带。

    然而,明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数万军队据长城以守,还是能拒敌于国门之外。眼看攻明无望,鬼力赤就把目光定在了顺天府上,用贸易来缓解生存压力的同时,还想刺探北平军的虚实。

    万磊并不理会北元会搞什么阴谋阳谋,只知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早就与军委议定了几套应对方案,北平军也处在备战的状态下,可以应对一切意外,力保北平城不失。

    六月十四日,在关城外观望了几日的北元方面终于派出使者团,在临时贸易点与万磊等人开展了会谈。为首的是一个叫阿鲁台的人,任什么官不清楚,不过北元也就几十万人,跟顺天府一样,只有草台班子而已,只要说话算数就行,没人在乎对方是什么级别。

    交易的大体方案在几个月前就谈妥了,一万匹马换一万个锅,一万斤羊毛换一万斤盐和一千斤茶叶,另有一些零散的条款,还是用牛马等物来换取布匹酒水针线等物,称得上是物物交易,谁也不吃亏。

    当然,说是一套,真正做起来,很可能就是另一套,比如说,蒙古人会用劣马来以次充好,又比如说,府天顺方面会用加砂的盐来交易,所以说,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先小人后君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北元方面的来使对那些关于马匹和羊毛的质量的补充条款并不太在意,不过他们临时加了一条补充条款:要用牛马来交换粮食。顺天府内本来粮食储备就不足,所以也没有外卖的打算,北元硬是要买,本来还算友好的会场气氛就降了下来。

    其实,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蒙古人发展人口规模的头号难题。不得不说,吃饭穿衣是所有民族的头等大事,虽说蒙古人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牧马放羊,不过马牛羊的产量始终有限,要是蒙古人顿顿吃肉,再多的牛羊也不够宰的。

    所以,从外部进口粮食成了必要之举的。如果开放粮市,一头牛最少也能换到两石米面,这两石米面够一个人一年的伙食了,而杀掉这头牛,不够一个人吃两个月的。

    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牛羊换粮食对蒙古人来说是相当划算的。毕竟牛是放养的,放牧本来就蒙古人的生活,不用计算什么生产成本。而粮食是要春种秋割,是农民一粒一粒地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

    来使临时强加上换粮这一条,万磊也陷入了为难之中,他当然知道这是一种变相的敲诈勒索,如果同意了,北元方面肯定会认为北平军软弱可欺,以后定会提出更多苛刻的条款,或者直接拿劣马来索要更高的价格。但是如果不同意,难免北元不会狗急跳墙,撕毁和议并举兵入侵。

    “贵方提出的这个换粮条款也算是公平,只是我们顺天府也缺粮,只怕没粮可卖。”作为主谈判人员,赵鸿儒见万磊沉默不语,就开始婉拒。他可是知道的,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顺天府的粮库里只有半年的储备,这是明显不足的。

    “今年天时久旱,水草不丰,牛羊多饿死。作为盟友,你们怎么能眼睁睁看我们挨饿呢?”一个还算精通汉语的使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