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初唐第一猛将 >

第151章

初唐第一猛将-第151章

小说: 初唐第一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客套一番之后,重新落座交谈。这个萧慎倒也是个饱学之人,一时间三人倒是聊得甚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由于云儿等人还在外面逛街,虽说有亲卫在一旁护卫,李恪仍旧是不放心她们。所以聊了一会儿以后,李恪起身告辞。临行前告诉对方,如果有时间的话,欢迎他随时来辽王府做客。

    出了古玩店,众亲卫正守候在店铺的周围。在亲卫的口中得知,王妃们正在前面不远处玩耍,身旁都有亲卫跟随,李恪也就安下心来,继续不紧不慢地游玩。

    再往前走了不远,前方突然传来一阵优雅的琴声。顺着琴声寻过去,向人打听过后才得知,旁边的一座酒楼之上,正有人以琴会友,并且规定必须是女子才能参与其中。在得知对方也是个女子之后,李恪顿时失去了兴致。看到身旁的杨怞云似乎想参与其中,便留下几名亲卫在她身旁护卫,自己则继续向前闲逛。

    又往前走了不远,忽然间见到几名亲卫正在前面,李恪便走了过去。到了近前才发现,云儿和格根塔娜以及武约三人都在这里。此刻三人正在用竹篾编成的细圈,去套取地上的玩具。从满地的套圈不难看出,三个人已经玩儿了有一会儿,而手中似乎并没有任何的战果。一时兴起,走到他们的身后轻轻地在她们的肩头拍了一下,把三人都给吓了一跳。当见到是李恪时,先是不约而同的以手抚胸,然后纷纷的把手中尚未投出的套圈,交到他的手中,让他一定要替她们套中各自早已相中的物品。

    李恪在后世的庙会时,也曾经玩过这样的游戏,知道这种用竹篾做的套圈,轻飘飘的毫不受力。一旦扔出去,即便是再微弱的风也会令它们改变方向。而地上码放的奖品,至少距离投掷者有两步(三米左右)远,这无形中更加的加大了投掷的难度和准确度。于是他便不想当众出丑,刚摇摇头拒绝的时候,看到三人充满期待的目光,心一下子软了下来,只要能令她们开心,出丑就出丑吧。

    连续丢了三个套圈,都与目标相去甚远,不过却一点点的掌握住了其中的诀窍。其实要想投中说难也并不算太难,只要掌握好力度,以及发生偏差的大致范围,便不难套中目标。

    果然,又失败了四次以后,第五次终于成功的套中了一个,女孩子们早已相中的目标。又套中了几个玩具,满足了女孩子们的要求后,李恪便带着她们离开这里。人家是靠着这个挣钱的,自己总不至于为了这些小玩意,毁了人家养家糊口的生意吧。

第八十六章 你们的快乐最重要

    第八十六章你们的快乐最重要

    云儿等三人心满意足的拿到了中意的玩意儿,兴高采烈的围在李恪的身旁,就像是三只快乐的小百灵一般,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开心,他们这一行人刚刚往前走了不远,就看到古丽娜在亲卫的陪同下,满脸不高兴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什么,紧紧跟随在她身后的亲卫们,则一个个的噤若寒蝉,无论古丽娜说下什么,他们都只是一味的点头称是。

    “娜娜,这是谁惹你生气了?要不要本王替你出气啊!”李恪主动迎了上去,笑嘻嘻的问道。

    “还不是他们几个笨家伙!马上就要十连胜了,关键时刻却两个自己人撞到了一起,大好的形势全部化作乌有。真是气死我了!”

    “我当出了多大的事儿呢。九是至尊,九连胜也很好嘛!”

    “能一样吗!十连胜可以得到一贯钱外加五十枚元宵,九连胜却只有一百五十枚铜钱,这里面的差距大了去了!”

    李恪哈哈大笑着将古丽娜搂入怀中,趁机给几名亲卫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赶紧离开后,这才说道:“不就一贯钱吗,至于的吗!看看把我们家娜娜给气的。等回去后我给你一万贯作为补偿怎么样?”说到这里突然间话音一转,咬着牙恨声说道:“还有那几个害得娜娜输了的亲卫,真是太不像话了,居然敢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自相残杀,等到回去以后让他们每人领五十大板再说。”

    被李恪这么一说,古丽娜也就不再生气,反倒是替那些个即将受罚的亲卫们求起情来。李恪哪会真的去责罚那些个亲卫们,但是仍旧咬定了要重重的责罚他们,直到古丽娜再三的替他们说好话,这才装作极不情愿的样子饶过了他们。

    游玩儿到这会儿,众女都有些疲倦,再加上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可以吸引她们,于是便找了一家酒楼,选了一处靠近窗口的位置坐了下来,一边吃着干果,一边喝着香茗向窗外观看。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以后,这才看到杨怞云在几名亲卫的陪同下,向着这边走来。众人也就起身下楼与她会合。

    一见到李恪,杨幼云立刻便极其兴奋地说道:“殿下,刚才怞云认识的那位李小姐,弹琴的水平非常之高,怞云几有不及,怕是只有殿下才能稍胜她一筹。”

    “怞云都不如她,我尚且不如怞云,自然也就不如她了。”

    “不。殿下乃天纵之才,也许有些技巧可能不如怞云娴熟,但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却是怞云望尘莫及的。”说到这里,杨怞云话音一转,正色说道:“殿下,刚才怞云一时兴起,没有征得殿下同意,便擅自决定与清音结为异性姐妹,还望殿下责罚。”

    李恪先是一愣,马上说道:“古语有云:知音难觅。怞云难得寻得一位知己,我又怎么会怪罪于你呢。至于那些个什么繁文礼节,朝廷的规矩,在我这里都不重要,在我眼里最为重要的是,你们能够高兴和快乐生活,其他的都见鬼去吧。”

    李恪的这番话一出口,不但是杨怞云,就连旁边的众女听后,都不由得一愣。过了片刻,她们的眼神才逐渐的变得炽热起来。

    接下来的两天里,李恪和他的老婆们每天下午,依旧带上礼物,去走访城中的百姓家。三天的时间里,每人都走访了近百户百姓家庭。由于几个人都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给百姓们留下的印象非常的亲切,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城内百姓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进入到了三月中旬。这段时间里,传到李恪的耳朵里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侯君集统军不利,差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统军作战之时,由于处理措施不当造成当地百姓极大的不满,因此被革职。第二件事是回纥诸部的可汗归顺大唐以后,分别被授予侯爵和伯爵,府邸分别迁往长安、河间、云州等地。另外在草原之上兴建了三座城池,分别设立都护府。都护府设都督一名,每府设常驻兵一万两千人。草原之上的所有事物,都由这三座都护府的都督全权处理。至此,回纥原有的土地全部归为大唐所有。

    李恪此番对回纥的作战,也并非什么都没有获得。虽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但是达里诺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全部划归到营州大都督府的统辖范围之内。另外,北宁府俘虏的那些个回纥将士,以及他们所属的部落,尽数划归李恪所有。这就意味着李恪治下多出了十数万接近二十万的人口,以及近五万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青壮。

    此番朝廷并没有给李恪手下的将士封赏,不过拥有开府资格的他,本身就可以分封四品以下的官职,而且只需要把结果上报朝廷,便可以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再加上在离开麾下任职,原本就要比朝廷同等官职的收入要高得多,所以李恪麾下的将士们,到时并没有就此事产生任何的不满。

    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爆发了两场战事。其一,靺鞨诸部已经归顺朝廷的诸部,和不肯归顺大唐的诸部,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导致了大范围交战,交战双方出动的总兵力超过五万。交战之初,归顺大唐的一方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所以并没有主动提出让李恪帮忙,而李恪由于刚刚结束对回纥的作战,士卒们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也就没有要求参与其中。

    其二,朝鲜半岛上烽烟再起,高句丽和新罗以及百济三国战在了一起,三个国家相互之间都在开战。具体起因已经不可考究,但是却打得非常的热闹。按说三国交战,应该有两个国家结盟,联合到一起去对付另外一个国家才对,谁知他们之间不但没有结盟,反倒是乱哄哄的打成了一锅粥,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同时与另外的两个国家作战,这令李恪得到消息后惊诧不已。

第八十七章 李恪的算计

    第八十七章李恪的算计

    刚刚踏实下来三个月的李恪,一听到有战事发生,心思不由得又变得有些活分。有战事就意味着有机会挣到大笔的财富,但是这一次的战事,貌似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尤其是靺鞨诸部之间的战事,似乎很难从他们那里挣到钱。归顺自己的那些个部落,自己如果挣他们的钱,有些于心不忍不说,还容易令他们产生怨恨,没有归顺的一方,穷的要死不说更加没有道理去支持他们。

    看来只能把目光转向朝鲜半岛上的交战三方了。可是应该怎样从中获利比较好呢?是提供军火比较好呢,还是派出雇佣军比较好?派出雇佣军的话,容易造成战场局势的转变,很有可能会令战事进程加快,这样一来对与自己就没有什么好处了。还是提供给他们军火比较好,而且是三方同时提供。嗯,就这么定了。

    想到这里,李恪立即派出使者前往交战中的三方首都。要想让这场战事持续下去,首先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然后再根据实力的强弱,把售出军火的种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得三方的实力不至于出现明显的差距,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左右逢源,从中获利。

    使者们前脚一走,李恪便下令兵器营全力制造各式兵器,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这一批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能加装大唐的印迹,同时还要让这些个装备看起来不是大唐所生产的,最好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否则的话,一旦被交战三方知道自己正同时向三家销售武器装备,自己肯定无法再继续挣钱。

    再说,如果他们之间的战事早早的便结束,就达不到消耗他们三方国力的目的。大唐与他们之间迟早会刀兵相加,他们之间的内耗越严重,到时候大唐获胜的也就越是轻松。单单是出于这个目的,李恪也不能让他们之间的战事,过早的分出胜负。

    达里诺尔湖畔,李恪已经开始着手在那里建立新城。那里距离沈阳太过于遥远,虽说李恪名下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大量的制造水泥,但是修建一座城池所消耗的水泥,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想把如此多的水泥运往那里,显然远远地超出了李恪的承受能力。所以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李恪还是放弃了在草原之上建立一座水泥制造的城池的诱人想法。

    划归李恪所有的草原牧民,已经开始启程赶往达里诺尔湖畔,一些距离那里比较近的部落,已经到达了那里。在未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还会有大量的部族陆续到达,达里诺尔地区最终的牧民人数将会超过三十五万,这已经接近回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想想自己的麾下一下子多出了如此多的人口,李恪不禁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刚开始对草原发动战事的时候,李恪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