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初唐第一猛将 >

第66章

初唐第一猛将-第66章

小说: 初唐第一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十六章 第一件冤情

    第十六章 第一件冤情

    不再着急赶路,李恪也就有了时间陪着李治和李明达玩耍。早在这一路之上,立刻便已经抽出时间把《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一同抄写出来交到了孙思邈的手中。除此之外李恪还不经意中从记忆深处找到一本名为《毒经》的医书。原本他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之时,还以为是一本后世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旁门左道修炼之术,于是立刻便在脑中读取,谁知只看了不到十页便发现,所谓的《毒经》根本就不是什么旁门左道之术,而是利用各种有毒之物配合中草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医书。失望之余把这部书也默写了出来,交到了孙思邈的手中。

    孙思邈在看到这本书以后,立刻如获至宝般的研读起来。每日里除了亲自给李明达把脉以及熬药之外,剩下的时间就几乎全部投入到钻研这部《毒经》之中。《扁鹊内经》以及《扁鹊外经》虽说也是医学界的奇书,但是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被后世所掌握,所以看这两部书只不过是补充一下他所没有遇到过的病例以及相应经过实验的配方。但是《毒经》则完全不一样了,它完全是另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以毒攻毒地方法去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虽说孙思邈在给人治病的时候,偶尔的也会用到一些有毒的金石,比如说硫磺就可以起到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和别的中草药配合到一起使用,可以起到别的中草药所达不到的奇效。但是通篇上百个药方都是通过毒物配合中草药配制的药方,自古以来这还是头一份。这其中十余剂配方,更是可以医治此前曾令他束手无策疑难杂症。

    这样一本在别人看来太过惊世骇俗的书,到了孙思邈的手中,就立刻成为了最好的礼物。在得知李恪脑海中,还记忆有大量的从未听闻过的各种医书之后,孙思邈算是彻底的成为了辽王殿下身边的一名专职医师,估计在没有把他的这些个医书全部掌握之前,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很难把他从李恪的身边给带走。

    在他的精心照顾之下,李明达的身体开始渐有起色,不再像以前那样多走上几步路,都会气喘吁吁的样子。在李恪等人的陪同之下,已经可以连续的散步小半个时辰而不觉得疲倦。要知道自打李明达会走路开始,即便是在园中散步,不超过一百步就要停下来休息片刻。如今不过才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却可以自己在院中蹦蹦跳跳的玩耍而不觉得辛苦,这种进步不可谓不惊人。

    原本李恪准备在升州城停留五天时间,待得李明达的体力恢复一些后再行赶往苏州。可是孙思邈却从《毒经》中得到启发,准备在以往的药方之中增减几味中药,由于这个配方从来没有用过,孙思邈害怕出现变故,便提出再在这里多停留几日,他也好通过这三天在鸡和狗的身上先进行一番实验,在确保这副要不会有问题后,再行动身乘船赶往苏州等地。

    李恪想了想,觉得多停留几日的时间也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也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升州城经过前些年的连番战乱,已经不复当年的繁华,再加上刚刚经过洪水的侵袭,时间上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九月,户外的气温已经比较凉,这也使得升州城内看上去显得有些冷清。

    这一日上午,李恪在指导李治和李明达读书的时候,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连个人正坐在玩耍。当发现李恪醒过来后,立刻回到各自的座位之上,拿起书本做出一副正在用心苦读的样子来。

    李恪见状也不过是摇着头笑了笑,并不准备就此责怪他们,闭上双眼准备再睡一会儿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吵闹声,而且声音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睡意正浓之时被人打扰,李恪不由得心中有些不快。吩咐李平出去看看,如果是有人在门外闹事,就命人把他们轰走了事。

    李平出去后不久,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低声的向李恪汇报:“门口来了个喊冤的书生,说是殿下要是不能给他们做主,他们便宁可撞死在门前。殿下,您看……”

    听到说门口有人喊冤,李恪立刻来了精神,就连坐在一旁正在读书的两个人,此刻也已经把耳朵竖了起来。

    李恪换好衣服来到客厅坐下以后,吩咐手下的亲卫把刚才在门口喊冤的书生给叫了进来。时间不长只见一个身着朴素、样貌清秀的青年书生,在一位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刚一进大厅门口,两个人便跪倒在地说道:“草民章叔胤携贱内陈氏拜见辽王殿下。草民现有冤屈还望辽王殿下能为草民做主。”

    “你等既有冤屈,为何不到官府衙门前去伸冤,反倒跑到本王的住所来。须知本王虽然贵为亲王,但是此次前来江南,只是为赈济江南灾民,其他事物并不在本王管辖范围之内。即便是你等真的有冤屈在身,本王也不能越俎代庖,接下你等的诉讼请求。”

    这个叫做章叔胤的书生听到李恪如此一说,不由得大急道:“辽王殿下,草民知道一般的冤屈是不应该来您这里伸冤,但是草民的冤屈正是和今夏升州的洪水有关啊!”

    “什么?你再说一遍!”李恪听后不由得心中一动,说道:“你刚才说升州今夏也遭受洪水淹没了吗?”

    “是的,辽王殿下。今夏的洪水造成溃堤,淹没了升州下属的一县近四十个村镇,并且造成了大量百姓的伤亡。草民所在东王庄就是被洪水淹没的村庄之一,村内有一百余人被大水冲走,音讯全无。”

    “不对啊。本王怎么得到的奏报是升州境内被没有因为洪水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都没有引发洪水,只是连日遭受大雨侵袭,导致地里庄稼大幅减产,相当一部分地区甚至于绝产。这与你刚才所说的完全不符。还有就是,依本王看来升州刺史应该不会隐瞒当地被洪水淹没才对,因为他只要向朝廷申报发生洪水,便可得到朝廷的赈灾粮款,而且还会减免当地赋税,这对于地方官来讲应该是一件好事才对。如今他不但没有向朝廷禀明受灾情况,而且并未向朝廷申请一粒粮食的赈灾粮款。他这么做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他为何要如此做呢?”

    “这……”章叔胤听完李恪的问话,一时之间张口结舌。他只不过是一个在家苦读的文弱书生,又怎么可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所以只能张大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恪的问题。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十七章 李恪断案

    第十七章 李恪断案

    李恪显然并没有指望能从章叔胤这里得到答案,在看到他正站在那里不知所以的时候,突然间微微一笑说道:“说说你的冤屈吧。”

    “辽王殿下,事情是这样的……”听到李恪主动地提及他的冤屈,章叔胤立刻滔滔不绝的讲起他的遭遇。

    这个章叔胤祖籍就是升州城外东顺乡人士,家里有些祖产。虽说到了他这一代,一心苦读诗书不善于经营,但是日子倒也过得还算殷实。谁知今夏这里突然被洪水淹没,虽说他们侥幸逃过洪水的肆虐,却不幸的在洪水来临以后,丢失了祖传的房产地契。按理说按照惯例,只要能够找到乡绅作出证明,便可以在州府衙门里得到一份重新发放的地契证明。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个名字叫做李振的家伙,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得到了大量的东顺乡的地契,使得东顺乡有近一半的土地都落入到他的名下。

    被他巧取豪夺而失去地产的众多当地乡绅们自然不肯罢休,于是纷纷来到升州城上诉,怎奈升州城刺史只认地契证明,根本就不停他们的陈诉,直接把这些人给轰了出去。

    听完章叔胤的叙述,李恪立即便意识到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猫腻,沉思了一下,问道:“如果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今日应该有很多人与你同来才对,为何却只有你们二人前来?”

    “回禀辽王殿下,今日之所以草民夫妇能够前来,实在是草民夫妇的幸运。那些个乡绅们大多都已经去苏州(江南道治府所在地)继续申诉,草民夫妇因为当初逃避洪水之时,行动比较仓促,以至于没有携带足够的钱粮。洪水过后,家中祖产又被人无故吞没,为了生计只好靠给富人家的子弟教书以及浆洗度日。此番前往苏州申诉,草民原本也想一同前往,怎奈这里距离苏州千里迢迢,草民家中又无隔日之粮,只好放弃这一打算。

    听完章叔胤的解释,李恪已经这件事的始末,多多少少有了些自己的判断。但是这些判断都只是听了章叔胤一家之言后做出的,谁能保证他的陈诉就没有任何的水分在里面。想了想以后说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本王也不能就此听信你一家之辞。你可敢在这两日带着本王到你所在的东顺乡去看看?”

    “回殿下,草民愿意。这东顺乡的乡亲们都是祖居于此百姓,自然都认识我们这些人,只要殿下愿往草民正求之不得。”

    “那好,今夜你们夫妇便在我府中住下,明日一早便带领本王前往东顺乡一带了解情况,如果真的如你说那样,本王一定会替你们讨回公道的。不过,如果你胆敢糊弄本王的话,可别怪本王手下无情!”说完后,李恪目光一眨也不眨的投向章叔胤。

    面对李恪那如同实体一般的眼神,章叔胤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不敢与之对视,但是很快的便适应了过来,坦然的面对李恪的目光,神情非常的坦然与镇定。

    看到对方如此坦然的与自己对视,李恪不由得对他所说的话又多信了几分。一开始时的躲避,只能说明他一开始并没有做好准备,被自己的凌厉目光所震慑,这才会想到躲避,这不过是人的下意识。后来很快的便敢于与自己对视,就说明他的心中没有鬼,所以才会如此坦然的直视自己。当然对方如果是一名心思敏捷之辈,也是可以做出及时的调整的,不过看他的年龄以及举止,李恪实在不愿意相信他会是这种人。

    第二日一大早,李恪便在章叔胤以及几名亲卫的陪同下,轻车简从的赶往东顺乡。为了便于取证,李恪此行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而是装作是外地来这里寻亲之人,而章叔胤则躲在李恪的马车之上,只负责给自己指明方向却不露面,其他的事情都交由李恪手下的亲卫去负责处理。

    对外宣称,李恪是章叔胤的一个远方的亲戚,多年来因为两家相距较远,已经不经常走动。这一次是前来是途经此地,所以特此前来拜访。在章叔胤祖居的村头,很容易的便与当地的村民聊了起来。当地的村民很是热情,李恪只是随口那么一问,对方便主动的开始介绍起章叔胤的情况,说他是个很不错的读书人,完全不像其他乡绅那般架子极大,谁家有事需要他帮忙写个书信、给孩子起个名字什么的琐事的时候,他从来都不拒绝。

    当李恪问他能不能带着他们去章叔胤家里的时候,那个村民突然间叹了口气,然后说章叔胤如今已经不住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