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汉封疆 >

第261章

大汉封疆-第261章

小说: 大汉封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赏赐的过程都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等到所有的封赏都结束时,众人都以为今日朝会应该结束了。不过就在此时,一个众人意想不到意外突然出现了。

    “宗正卿觐见。。。。。。”当刘进正打算说出退朝这两个字的时候,未央宫大殿外一个内侍突然喊道,声音传入殿内,让所有人都眉头一皱。

    老宗正刘安国,如今的辈分高的离谱,因为他是先帝的皇叔,现在的皇帝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位宗室宿老了。而他在皇室的地位早已无人可及,早在汉武帝时期,刘安国便有了不用上朝的权利,但他一直占据着宗正卿的位置,只要他不死也没人有资格能够接替这个位置。

    随着内侍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看向殿外,只见刘安国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手持一根金色权杖,缓慢的向殿内走来。

    今日刘安国穿了一身非常隆重的礼服,那根汉武帝御赐的金杖也被他拿了出来。当朝臣们看到刘安国手中的金杖时,许多人都面露思付之色。因为汉武帝许多年前便赐予了刘安国金杖,可这位老宗正为人也算低调,从未在人前显露过此物,却不知今日他为何要如此隆重的带着先帝御赐之物来朝会,还是在朝会即将结束时才来。

    刘安国走的很慢,慢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而动。看到刘安国入殿,刘进对着身旁内侍吩咐道:“为老宗正赐座。”

    很快刘安国便被搀扶到了刘姓诸王之上的位置,虽然这位宗室宿老爵位不高,但架不住辈分高,就算这些刘姓诸王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也要称呼刘安国一声皇叔。

    刘安国来到大殿上首,目光扫过这些刘姓诸王,这些人每一个他都能叫得出名字,甚至说出他们从小到大的事迹,因为这些人的册封都绕不开他这位宗正。

    “见过老宗正!”刘姓诸王纷纷起身,躬身对着刘安国施礼,在这个以孝道治国的时期,诸王也不得不以晚辈之礼先行拜见。

    “都来了啊。。。。。。来了就好。。。。。。先帝曾对我有言。。。。。待诸王即将离开长安之时,命老臣来宣读先帝最后的遗诏。。。。。。现在请陛下和诸位接旨吧。。。。。。”刘安国看了诸王一眼,最后目光又落在御阶上的新皇帝刘进身上。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衣袖中抽出一卷锦缎,竟然是汉武帝最后的遗诏!

    谁也没想到,在汉武帝下葬之后,还安排了刘安国这位宗室宿老,在如此特殊的时候再宣读遗诏,而这份所谓的遗诏内容,更让所有人都好奇不已。

    一听是先帝遗诏,刘进也郑重的走下了御阶,立于刘安国身前。与此同时刘姓诸王也躬身而立,满朝文武纷纷起身。

    刘安国看到殿中之人都做好了准备,便缓缓的打开了锦缎。此刻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与好奇,因为这份遗诏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其中的内容?

第三二六章 异姓为王

    刘安国展开遗诏,他的目光也紧紧的盯着遗诏内容,转瞬间这位老宗正神色从好奇。。。。。疑惑。。。。。不解。。。。。最后变为震惊。。。。。

    “先帝遗诏。。。。。众臣接旨。。。。。。。”刘安国双手不由得抖了起来,他吞了吞口水,声音也变得有些恍惚。

    刘进连同诸王和满朝文武齐齐低头躬身,等着刘安国宣读里面的内容。从这位老宗正的反应,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份遗诏不同寻常。

    “朕以微渺,获守宗祧。乾乾夕惕,若涉春冰。”刘安国沉了口气,以堂皇之气朗声宣读了起来。这诏书的第一句却是汉武帝在自述,仅此一句又有些公式化的开篇,并不能让人猜到遗诏的内容。

    接着刘安国的声音继续响起:“高皇帝斩白马而立盟,非刘氏而不得王。然时过境迁,祖宗之训当因时而议,今天下纷乱,世界之大,纵横不知其几许?列国之雄,强军百万,尤胜大汉。当分建茅土,卫我邦家,永固磐石。”

    这几句话下来,殿中之人都心中一惊,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刘彻打算册封藩王的诏书。而汉武帝首先就是提到了白马之盟,让所有人下意识的都将目光瞟向了霍光。

    “朕意,以河西四郡之地立国安阳,进封安阳侯霍光为安阳王,安阳王世代永镇西域,固我国门。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刘安国最后语速急促的说道。

    这果然是册封霍光为王的遗诏,这一下整个大殿都寂静无声。若是旁人宣读这样的遗诏,肯定会被视作伪诏,但这是刘安国亲自出面宣读的,真实性根本无人怀疑。一时间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汉武帝会在死后违背祖训,要将河西之地封给霍光立国。

    读完遗诏之后,刘安国将锦缎一合,而后他也感觉到了大殿之中的气氛,在整个宣读过程中,这位老宗正也不断的在脑海中盘算这份遗诏。

    刘安国不怀疑这份遗诏的真伪,因为这是汉武帝亲手交到他手上的,而且那时候的皇帝也非常的清醒。

    其实在白马之盟后,异姓封王也出现过,便是在吕后称制的几年中大封诸吕为王。不过这段历史并不被刘氏子孙视作正统,吕后所封诸位也被视作伪王。现在刘彻以遗诏更改祖训,其实这种做法很符合宗族礼法,因为现在刘彻的遗诏,其实也算是祖训了,霍光这个异姓安阳王,是非常符合法理的,也算是名正言顺。

    “安阳王殿下,请接旨吧!”刘安国将遗诏向前一推,声音落在大殿每一个人的耳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霍光,一些人欲言又止,而一些人却似有所悟。倒是刘姓诸王中的几位,在看向霍光的时候,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霍光在众人的注视中缓缓上前几步,他对着刘安国手中的遗诏躬身一拜,而后双手高过头顶平举。

    “臣霍光接旨”霍光口中恭敬的喊道。

    刘安国将遗诏轻轻的放到霍光手中,当遗诏脱手的那一刻,刘安国苍老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他的声音就不那么大了,也不再那么堂皇大气,仿佛普通闲聊的一般说了句。

    “安阳王既已接旨,便尽快准备一下吧。。。。。。三日后。。。。。。随诸王一同离开长安就国吧。。。。。。”

    “三日后就国。。。。。”这句话让殿中之人顿时豁然开朗。

    可以说如今的霍光在长安地位很尴尬,而真正尴尬的还不是霍光自己,而是皇帝刘进和满朝文武。霍光是先帝亲命的辅政大臣,又是皇帝的老师,这一年来天下大事尽决于霍光,让他总揽了所有大权。而现在刘进登基,也没办法开口让霍光交出权利,更不可能直接开口让霍光离开。至于霍光自己会不会主动交出权利,会不会离开长安更是无人知晓了。

    现在长安即便有十几万大军,可是霍光这个大将军在大汉四周还有二十多万精锐大军。这样一个内握大权,外拥雄兵的大将军,让整个长安权贵都有些无所适从。

    而藩王必须就国,更加无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天下人的监视。封霍光为安阳王,他就无法再留在长安。而且如今大汉战事基本平息,只余下河西与安息的战争,只要霍光回去主持大局,他在北方那八万骑兵也必定会返回河西,那个时候霍光的安阳国会继续与安息大军消耗,而大汉朝廷黄河以东则可以安稳的发展休养生息。

    以河西四郡所立的安阳国虽然不小,即便在所有封国中也算极大的。但那毕竟只是一个藩国,河西之地割据尚可,但要以此为根基争霸天下却是远远不够,即便加上整个西域,其底蕴和潜力也不足以对抗整个大汉。

    “臣领旨。。。。。”霍光接下了刘彻的遗诏。

    “既是先帝遗诏,那安阳王便是名正言顺,朕也赐安阳王九锡,另免除安阳王的‘春朝’。”刘进心思急转,在霍光接旨后,他也承认了这份遗诏,并且还象征性的为霍光加九锡之礼,又免除了霍光这个安阳王的‘春朝’义务。

    九锡便是九种礼器,有冕服、车驾、斧钺等物,这些通常都是天子使用之物,不过西汉的诸王本身也能使用冕服等物,规格上与天子的相差并不大,刘进这种赏赐即便没有,霍光也可自己配置,此等封赏便只有象征意义了。

    霍光看了刘进一眼,他微微皱着眉头,神色并不怎么好看,而后淡淡的回了一句:“臣谢陛下隆恩!”

    刘进免除霍光春朝义务,其真正用意其实是不想再见到霍光了。诸王不得久居长安,这一点让刘进还是很高兴的,自从他登基以来,对于这个一手将自己扶上皇帝宝座的老师,他是越来越不愿意见到了。

    只在没有霍光的时候,刘进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皇帝,是这个帝国的主人。而每当刘进看到霍光,他心中便不由的感觉自己只是个傀儡,自己的皇位更像是被施舍而来一般。

    “三日后安阳王与诸王便将归国了,那么今夜朕便在未央宫设宴,为诸王践行。列位臣公也一同作陪吧!”刘进感觉自己长久以来的压抑减轻了不少,心情大好的要为诸王践行。

    “臣等谢陛下赐宴!”诸王拱手施礼,自然也包括了霍光。

    而从今日之后,大汉便少了一个大司马大将军,多了一个安阳王。

    未央宫的践行宴,是汉武帝下葬后长安的第一次娱乐活动。似乎皇帝和朝臣们都憋得有些久了,这一场宴会气氛异常的轻松热烈,而霍光这位新晋的大汉安阳王,似乎也成了今夜的主角,不仅皇帝连连敬酒,诸王和朝中重臣更是一个不落的向霍光敬酒。

    直到月上中天之时,未央宫的宴会才意犹未尽的结束。

    “大王起驾。。。。。。”霍光坐在他原本的车驾上,车驾下的兵卒口中却喊出了一句让霍光觉得很陌生的话来。这时候霍光才发现自己车驾上的旗帜,还有随行仪仗都完全变了模样。

    马车缓缓驶过寂静的长安大街,夜晚的长安大街霍光并不陌生,甚至这一年多来,他时常半夜往来于武台殿与安阳侯府之间。

    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甚至每一块石板,都深深的印在了霍光的脑海中。

    不过。。。。。。霍光发现今夜再走这长安大街时,这里竟然让他感觉到了陌生,仿佛他本就不属于这里。。。。。。

    车驾缓缓停在了安阳侯府大门外,霍光习惯的抬头看了一眼府门上的匾额。可是他此刻抬头却没有看到那面刻有安阳侯府四个字的匾额,那里只余一座空空的门框。

    “有财,这是怎么回事?”霍光不知是有些醉了还是有些恍惚,他神情有些木然的望着门框说道。

    “禀大王,按制大王在长安不能拥有私宅了,入长安朝见的诸王都是由大鸿胪提前安排住所的。”甄有财恭敬的在一旁答道。

    霍光奇怪的看了甄有财一眼,被自己儿时的玩伴突然称呼大王,霍光一时也还有些不习惯。

    大汉诸王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严密监视,在长安更是不能有片瓦私地,怕的就是这些诸王私养奴仆隐藏兵器。不过苏武考虑到霍光的特殊,没有重新为他安排住所,只是将原本的安阳侯府牌匾取下。

    甚至现在这座霍光住了几十年的府邸,严格来说也不再是霍光的家了,这座府邸重新变成了皇室的财产。

    安阳王不能在长安有行宫,更不能有家,他的家只能在安阳国,在黄河以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