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子萝的锦绣田缘 >

第768章

子萝的锦绣田缘-第768章

小说: 子萝的锦绣田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他们可就要发达了。”还没有开始刨番薯的时候,那围观的百姓就有子萝她们村里的有人用那羡慕妒忌恨的话语跟周围的众人议论道。

    “可不是,想来那稻田养鱼就是个厉害的,我们大家伙也跟着收益不少,倒是也希望这番薯也能给我们大家伙带来好处。”有务实的人闻言道。

    “这董家几兄妹之前才出了那一门双举人,现在又种出了这番薯,要是这番薯真的有特别之处,那这董家几兄妹可真的是要发了。”有人跟着道。

    “你们看这就是知府大人跟县令大人都来了,还有那什么余大人在,听说这人还是什么高官,能在皇上跟前都说得上话。想来有这么些大人物过来,这番薯肯定也是个见不得的。”一个有些见识的人闻言也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嘿,你们不知道了吧,这余大人就是上次董家几兄妹弄那稻田养鱼就来过的那京官。”有知道余华身份的这时便站了出来炫耀他的消息精通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丰收

    “没错,没错,听说呀这余华就是那叫什么农科院的院首,可受陛下的宠信了,那是……那好像还是一品官来着。”闻言有人更有些见识的人接口道。

    一品官!

    众人听到这消息都惊呆了,甚至有人惊讶地口里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之前听说最大的官不过是七品的县令,再有后来听说的也不过是他们白岳府的知府大人罢了。

    所以,现在他们咋一听闻余华的官职,他们怎么能不大为惊讶呢。

    于是乎,众人便更是吃惊不少,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在子萝她们家住了许久,还一向低调的余华会有这么大的来头。

    虽然之前他们也知道余华的来头应该不少,但因为余华向来低调,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听到的消息并不多,可是没有想到余华竟然是有这样子的身份。

    于是,各种惊叹的声音后,大家伙便又开始各种羡慕妒忌恨子萝她们几兄妹的运气竟然这般的好。

    在众人的各种议论声中,在子树代表的一声令下,耿一,耿二便带上钟万年带来的官兵们开始刨番薯了。

    很快,有官兵们的帮忙,一亩番薯地的番薯就被刨完了。

    “余大人,知府大人,这番薯地已经刨开了整整一亩地,请问需要称量一下吗?”这时一个梁知府手下的随从走过来问道。

    梁知府哪里敢在余华的面前托大,见之便赶紧恭敬地问余华的意见,“余大人,您看……”

    “称吧,让大家也看看这番薯的产量!”余华哪里不懂梁知府的心思,于是便说。

    此时,余华的心情可谓是激动不已的,虽然还没有称量过这番薯的产量,但看到那刨出来的一箩筐,一箩筐的番薯,他也已经大概猜到这番薯的产量了。

    所以,这时他的心情也不比那些咋一看到一亩地就刨出这好些番薯的梁知府等官员平静,此刻他也极度想知道这番薯的亩产量。

    于是,梁知府的问话刚落他便马上赞成称量这番薯了。

    随着余华的吩咐,子树,子轩,小六他们帮着耿一,耿二,还有梁知府的众随从在众人的目光下,他们很快便把这一亩地的番薯产量称量了出来。

    “一……一千二百零一斤!”

    随着主簿大人飞快地拨着算盘,一番计算后,终于万分震惊地报出了一个令众人都目瞪口呆的数目。

    “什么?”听到主簿报出这么个数目,县令大人钟万年首先惊呼出声。

    一旁的其他官员,还有余华跟梁知府也都是同样的一面震惊。

    而站在稍远处围观的人群里则已经早就炸开了锅了,惊呼声响成了一片,一下子轰动了起来!

    这没有什么比高产量的作物更是让庄稼人欢喜了,所以此时围观的众人听到这亩产上千斤的产量已经是激动地沸腾了起来。

    可以说在场的人里除了子萝,在他们的印象里就没有出现过这上千斤亩产量的作物,他们以前知道的一亩地的产量都是按百斤算的,现在突然出现这亩产量上千斤的番薯,他们又怎么能不惊叹万分呢。

    这番薯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刨出来,再称量的,就是这亩产量极为的惊人也是没有人能怀疑这事实。

    一时,在场的人便都在番薯这高产的事实下惊呆了,当然,这也包括子树,子轩,小六他们。而子萝当然是之前就已经料到这结果的了。

    “好,好,这是天佑我们大齐呀!”梁知府最先反应了过来惊喜道。

    “余大人,您看,这番薯如果能在我们大齐朝推广开来,那么,那么我们大齐朝之后将再没有百姓没有吃的了。”激动过后,梁知府接着看向余华汇报道。

    “的确是,的确是!”此时余华依然还是有些激动,闻言也是点头,“老夫也打算把这番薯高产量的事实禀报给陛下知道,让陛下在我们大齐朝推广这番薯。”

    “余大人英明,而且这番薯高产量的事能被人给知道这还多得了余大人呀。”梁知府闻言便趁机拍起了余华的马屁。

    听梁知府这么说,后面的众官员当然也是点头哈腰的纷纷附和,称赞起余华的功劳。

    余华见之哪里能不知道众官员这是想拍他的马屁,虽然心里不赞同这些官员的做法,但也知道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于是便也不觉得怎么样了。

    再加上这收获的日子他心里高兴,于是便更是不在意这些了,不过他觉得此时他很是有必要让众人知道这番薯有子萝她们几兄妹的功劳在。

    于是,余华在众官员停下了阿谀奉承后便接着道:“说来,老夫我们能知道这番薯也是多亏了树哥儿他们几兄妹,要不是有树哥儿他们几兄妹首先发现了这番薯,老夫哪里能知道番薯能吃,而且高产量的事。所以在番薯这事上老夫可是不敢居功。”

    余华这小小一番话,众官员闻言便也是连连点头,哪里还敢忽视子萝她们几兄妹。

    于是,在梁知府的带领下,众官员便也附和着余华纷纷开始称赞起了子萝她们几兄妹。

    “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都是好样的,这之前是稻田养鱼,现在是番薯,你们可是对我们大齐朝的农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呀。”梁知府对子树连连赞叹出声道。

    “是呀,是呀!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梁知府的话刚落,站在梁知府身边的一个府城官吏便也接口称赞道,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来。

    “听说董大少爷,跟董二少爷此时还都考取了这一届秋试的举人,而董大少爷更是考取了解元,就是董三老爷也小小年纪就有了秀才的功名,这还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呀。”

    “没错,没错,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都可谓是年少有为,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啊。”

    ……

    一时,这夸赞子树,子轩,小六他们的话便是不绝于耳。

    而子树闻言当然也是在一旁谦虚万分地推脱功劳,还谦虚说大家谬赞。

    不得不说,多年的商场经验,还有阅历,此时的子树面对众官员的称赞或问话应答的那叫一个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此时,子树表现出现的这份沉稳,还有风度很是让周围的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此时,除了跟子萝她们几兄妹已经很是熟悉的余华,梁知府等众官员都不由被子树的表现给惊艳到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就是很多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大家族的子弟也是有许多比不上子树的这份风度的。

    众官员看到子树一个农家子弟都能有这般的出色,一个小村子都能出这么个出息的人物。

    一时,他们也是惊艳万分。

    于是,看到子树的风采后,众官员对子树的赏识就更加的多了几分真心。

    一番相互拍马屁,一番寒暄过后,梁知府突然想起这番薯的来历,不由问站在他身旁的子树道:“说来,董大少爷你们几兄妹是怎么发现这番薯的?”

    “回大人,这番薯在我们大齐朝的最南边的几个府已经有些地方有人种过了,我们也是从一个友人那得来了这番薯,于是便学着去种,这也多亏是有余大人前来,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种出这番薯来。”子树回话道。

    虽然,子树知道余华不是个在意功劳什么的人,要不刚才就不会在众人的面前强调他们几兄妹在发现番薯中发挥的作用。但余华不在意功劳,他也不能忽视了余华,所以他闻言此时还是把余华在其中的作用说了出来。

    梁知府和一众官员听子树这么说当然也是跟着称赞子萝她们几兄妹的同时又夸赞起了余华来。

    接下来,因为想知道这全部番薯的产量,而且此时收获番薯也不算早了,于是大家伙便把剩下的那差不多一亩地番薯都给刨了。

    最后,子萝她们一共收获了两千多斤的番薯。

    这才两亩地左右就有了两千顿斤的番薯,不得不说,今天大家伙都是被番薯的高产量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场上的气氛便是更加的热闹了起来。

    收获完番薯后,众人看到子萝她们把番薯秧子也带上,于是梁知府一问才得知原来这番薯样子还可以用来喂猪。

    一时,众多官员和百姓们就更加的激动万分了。

    番薯收获完,梁知府等众官员都走了后,子萝她们家种出了亩产量上千斤的番薯的消息便极为迅速地传遍了这周围的十里八村,并很快就传到了镇子各处。

    一时,众人对子萝她们几兄妹就更加是各种羡慕妒忌恨了。

    “哎呦喂,董家几兄妹,又是董家几兄妹,这前面不久董家才出了一门双举人,现在又种出这什么番薯,听说那些大官来了都是董家几兄妹这次是立了大功劳了。我看呀,这董家几兄妹这是要发了。”

    “这话不是这么说的呀,董家几兄妹人家早就出息了好不好,只不过是现在是越发的厉害了。”有人听说便马上接口反驳道。

    “人家董家几兄妹怎么就那么聪明,这不仅是先发现了稻田养鱼,还接着几兄弟先后考了秀才,家里的生意更是越做越大,现在更是又出了这一门双举人。这真的是让人不服气都不行。”

    一时,子萝她们周围的十里八村都是这些各种羡慕妒忌恨的声音。

第四百九十八章 申家的争吵

    当然,这除了这些多数局外人只是议论议论子萝她们家种出番薯的事情,这也少不得一些和子萝她们几兄妹向来关系不好和不和的人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比如此时住在白岳府府城的申家众人。

    说来,在申亦凡离开之前,为了申郑氏能在古水镇过些平静的日子,不被申老婆子和申家的其它人给打扰,申亦凡就给申老婆子等申家众人在府城置办了一所不算小,但也不算大的宅子,把申老婆子等申家人送回了府城。

    不过,因为苏楚月的事情,申亦凡算是彻底地认识了申老婆子,申大老爷,申二老爷两房人,还有申三老爷的本质和无情。

    所以,现在申亦凡除了给申老婆子等人给置办了住的宅子,再按月给了申老婆子等人一些仅仅够在府城生活的费用,其它的便都不再管了。

    这不,现在的申老婆子等人不说不再可以像之前那样子到申亦凡的那些商铺去支取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