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裂土美利坚 >

第319章

裂土美利坚-第319章

小说: 裂土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狂人’啊!”

    “哦?你怎么狂了?”郭金章跟他干了一杯,又笑问道。

    “还不是你让他说的那几句话。”侯南也在一边笑道,“要占了加拿大的草原三省,还要移民两百万……现在咱们全州统共不过二十万人多一点儿,还隔着一个太平洋。这还不狂?”

    “那也不错嘛。那些家伙都叫我疯子,现在又多了一个狂人,咱们正好就是‘疯狂组合’,登对儿!哈哈哈……”郭金章笑对李阿生道。

    “反正我是被你给涮了。”李阿生摇头失笑。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贯以这么一个称号,可是话说回来,虽然“狂人”这个外号不怎么好听,可他还是很喜欢的。就像郭金章说的,一个疯子,一个狂人……这说明至少在外界的那些人看来他已经可以跟郭金章相提并论了,这也是一种进步嘛。

    “老子还以为这回得多大的事儿呢,又是英国,又是美国,指不定还得大战一场,可他m的加拿大那帮家伙太没种!”赵大昌独自干了一杯老白干,摇头说道。

    “那你可小看人了。”李阿生笑道,“加拿大既然能抗住美国人,就不能小瞧。他们之所以要吃咱们这个亏,我看归根究底,还是跟美国人一样的毛病……西部!”

    “这话有道理。头重脚轻根底浅。这脑袋放在东边儿,手也在东边儿,西边就只剩下两只脚丫子,能干什么?”何禄源难得插了一句嘴。

    “要是脚丫子咱们还不惹他了。我看就只是个肚皮,由着咱们又敲又打。”丁怀远也笑了起来。

    “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郭金章笑了笑,“不论是加拿大,还是英国人,他们在不列颠哥伦比亚都没有太大的利益,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个地方大动干戈,更不可能跟咱们打一场生死之战。尤其是在加拿大才刚刚建国不到二十年的,许多地方都对国家没什么强烈归属感的情况下。而我们跟加拿大所签署的条约却完成了他们的一个夙愿,而这,自然也让他们不愿意动用太激烈的手段……”

    “什么夙愿?”万功祥抬头问道。身为曾经的爆破员,他现在在杜邦研究所帮忙,当然,他这个帮忙可不真的就是什么**试爆员,而是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基本上就是所长了。

    “你不说我也正想问呢。”侯南打断了郭金章,“就是这个太平洋铁路。你也知道,自从美国佬的北太平洋铁路完工,咱们也就有了直通东部的铁路线。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直接修一条由西雅图通往温哥华,再向汉州那边儿的铁路线就算了,还非得给加拿大人把事儿做完?这不费功夫吗?”

    “我也觉得不太明白。”何禄源咂了咂嘴,“加拿大人肯定不可能生咽下这口气。那个麦克唐纳我也研究过,修太平洋铁路就他制订的国策。目的,就是想通过铁路从东部向西部移民……咱们这一回能弄得他没脾气,就是借着地利,借着他不能轻松派兵过来的优势。可这铁路万一修通了,他可就没这个麻烦了。”

    “呵呵……”莫名其妙的,赵大昌突然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万功祥问道。

    “我笑你们还没弄明白啥叫正规部队!”赵大昌“嘿嘿”干笑,“整个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成建制,上规模的正规军有几个?……一个!唯一的一个!就是咱们的红色兵团。”

    “那又怎么样?”何禄源问道。

    “又怎么样?”赵大昌不屑地笑笑,“加拿大总共才多少人口?想向西部移民的话又能移多少人?咱们这么一支红色兵团都能压得整个美国西部不敢乱动,还怕了他们那点儿移民?”

    “可人家要是派军队来呢?”丁怀远又问道。

    “你当咱们傻的?他能派得过来才行啊。”赵大昌撇撇嘴,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头:“落基山,连着三个兵站!你让他来试试。”

    “兵站?条约里没规定啊。”李阿生皱眉道。

    “名义上叫火车站,也可以叫护路队……咱们是大股东,自然有权这么干。”郭金章笑道。

    “可万一以后加拿大移民过来多了,咱们也还是要麻烦啊。”侯南又道。

    “移民两百万,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郭金章笑笑,“咱们这边儿,美国人一直想方设法的阻挠咱们,不让咱们移民过多,虽然不怎么成功,可难保他们有一天就能想到办法。所以,加拿大的租界就是咱们的另一个地盘儿,让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却毫无办法,这样反向过来刺激他们,让他们主动放弃对咱们移民的阻拦。”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

    “这样挺好。”侯南不住点头,“温哥华离咱们近便的多,还通水路,也省得以后咱们移民过来还要从俄勒冈或者加利福尼亚那边儿绕路。”

    “这里面的文章恐怕还不只这么一点儿吧?”李阿生突然盯着郭金章的眼睛问道,“你这小子说话办事向来喜欢弯弯绕,这回只绕了一个圈儿,不像你啊。”

    “嘿嘿,那你说我还绕了什么圈儿?”郭金章举起酒杯跟他干了一下,也不喝,只是问道。

    “哼,想考我?”李阿生翻了个白眼儿,一仰头,把杯里的酒倒进了嘴里,“不就是以防万一么?万一咱们在美国呆不住,就全都撤到加拿大去!到时候,美国人除了干瞪眼,屁事儿都干不了。是不是?”

    “啧啧,行啊,这你都看出来了?果然不愧是咱们的州长,来,再干一杯。”郭金章一拍桌子,又给李阿生倒了杯酒。

    “少来,你刚才那杯还没喝呢……诈我?”李阿生白了他一眼,“条约里那什么把温哥华租给一个‘大温哥华地区开发公司’,我就知道你小子有鬼。要是没鬼,你干嘛不直接说华盛顿州,或者唐州政府啊,是不是?现在果然吧……”

    “你们说什么呢?我怎么有点儿不明白?”丁怀远有些茫然地问道。

    “你在机械研究所呆傻了吧?”侯南白了他一眼,“美国人贼心不死,一直想赶绝了咱们。条约里要是说成华盛顿州政府或者唐州政府,那万一以后美国人真的把咱们赶走了,加拿大人也可以不认咱们。为什么?咱们被赶走了,代表不了华盛顿州或者唐州政府了啊。那样的话,加拿大就能收回租界,再把咱们轰走。……可这‘大温哥华地区开发公司’就不一样了。这叫**……**什么来着?”

    “法人!”何禄源道。

    “对。**法人。这两年这词挺时兴的。”侯南笑了笑,“**法人,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是被赶出了美国,咱们照样可以占着那块租界!”

    “说到底,就是搞鬼把戏,免得被人钻了漏子,对吧?”丁怀远道。

    阿生和侯南频频点头。

    “可这大温哥华地区开发公司到哪儿注册呢?如果是防着被美国人轰走,那……不能在美国注册吧?”何禄源又问道。

    “应该已经在哥伦比亚注册了。”郭金章淡淡说道。

    “哥伦比亚……”众人都愣了一下,但很快,众人都不住开始不住点头。哥伦比亚确实合适。一来,双方的合作一直都比较顺利,二么,哥伦比亚实力不强,就算有朝一日他们被赶出了美国,也足够对付,而这样的话,面对可以威胁到自己的一股势力,哥伦比亚政府肯定不敢乱来,至于第三,他们在哥伦比亚也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巴拿马运河一带,万一哥伦比亚政府耍鬼,他们也能随时就近对其展开威胁。

    “美国佬这回可是跑了几个来回,可惜没沾到一点儿便宜啊。”万功祥又突然叹道。

    “不用担心他们,他们不敢闹什么妖蛾子。”郭金章微笑着说道。这一回,加拿大吃了大亏,但也不无小补。因为他们最终还会帮助加拿大修建成太平洋铁路,还会另外修建一条西海岸铁路线,这都对加拿大的西部开发有很大的好处,当然,他们自身也会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西海岸的铁路线,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还将直接把汉唐两州联接起来,增加两州的协同能力。而英国人,将很快派人过来跟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秘密谈判,探讨各项技术的交流还有战列舰的制造等方面的合作,也不算吃亏。因为在跟他们的合作中,英国肯定会得到很多先进的技术。要知道,焊接和切割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更可以使得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速度获得质的提高,非同小可;还有他这一次提出的不成熟的燃汽轮机方面的技术,也同样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方面提前起步,必然会在未来的工业大发展中占据相当有利的地位……英国人得到这些,仅仅只是付出两艘20000吨排水量的战列舰和在加拿大问题中的一点儿小小让步,已经是狠赚了一大笔了。他现在还觉得亏呢。

    当然,也正是因为那些技术的重要性,他才会选择跟英国合作而不是美国。因为美国的潜力太大了。大到一旦获得这些技术就可以将他们死死地压制住,让他们几乎毫无反击的能力。而以美国人对他们一直以来的敌意,实力增强之后就跟他们翻脸的可能性几可达到百分之百。而英国不同。英国是岛国,是一个两面向外的国度,它的发展严重依赖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这样的国家再强也有个限度。而且因为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英国国内的许多资本正在不停地向外输出,这就造成了其本土发展受限的局面,使得它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近乎无限制的增强自身的实力。虽强,虽可发展,但都会有限。

    当然,这些技术英国人未必能保得住太久,早晚会被美国人知道并得到。可同样的,美国人的重心在东部,面对越来越强大的英国人,他们也必须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大西洋沿岸。这自然也就使得唐州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而只要能有二十年的安全发展期,郭金章就有把握永远地钉在唐州这片土地上,让美国人赶也赶不走。

    “当然,我们这方面基本没问题,剩下的就要看钱世德和刘通福那边儿的了。”郭金章又暗暗想道。

    #c。。。

    更多到,地址

第281章 左宗棠的要求

    第281章  左宗棠的要求

    “哎哟,福爷,您老吉祥!”

    “呵呵,这不三儿吗?什么时候跑这儿来了?”

    “嘿嘿,这不托您老的福吗?听说您常到这儿来两口,咱怎么着也不能干看着呀?这不就来了嘛!”

    “嘴巴够甜的,我看你是想多讨赏钱了吧?”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您老这一双眼睛!”

    ……

    时间进入1885年2月,中国,北京。

    刘通福穿着一身狐裘大袄,顶着大雪走进了谭家酒楼。这是北京城有名的一家饭馆儿……厨子精擅广东菜,所以他就成了常客。

    “福爷,今天还是老样子?”店小二点头哈腰地把他让进了二楼的雅间儿,又谄笑着问道。

    “老样子?呵呵,看来你还真打听的清楚。”酒楼里有专门的炭火,而且保暖做得也不错,刘通福脱下身上的狐裘交给小二收着,听到他的问话,忍不住又笑道。

    “嘿嘿,伺侯您老,那还不得精细着点儿?您可是贵人。”三儿使劲儿地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