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裂土美利坚 >

第328章

裂土美利坚-第328章

小说: 裂土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办?”终于,郭金章发话了。可惜却是个问句。

    “当然是不理。想让咱们白白吃亏,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赵大昌叫道。

    “可如果就这么拒绝,他们肯定会趁机提出修约的事情……虽说咱们不怕他们,可这也是个麻烦事儿。”李阿生又道。

    “这个新总统是个民主党人。民主党的大本营在南方,虽说当初咱们跟南方几个州有过几回接触,可终究不如跟共和党的龌龊大……这是我们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机会。”郭金章突然说道。

    “你开什么玩笑?融入美国人的机会?就为了这么一个机会,让大家伙儿去送死?”赵大昌叫了起来。

    “谁说是送死?除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我反倒还觉得是一个扩大咱们影响力,增强咱们对那些敌对势力,尤其是华盛顿的威慑力,另外就是获得更多利益的一个好机会。”郭金章道。

    “什么意思?”李阿生等人疑惑了。当炮灰还是好机会?

    “这个咱们待会儿再细谈……来人,把这个国务卿抬出去,找间屋子先搁着。”

    ……

    “找间屋子先搁着?这帮家伙当我是什么?”

    感到自己被人抬了起来,贝亚德依旧佯装闭着眼睛,可心里却无比的别扭……这帮中国人把他当什么了?可是……新国务卿突然一个激凌:一块喝酒的都是中国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对话怎么会用英语?

    “可恶,他们知道我是装醉,故意说给我听的!”

    ……

第287章 对唐州和大清都有利的机会

    第287章  对唐州和大清都有利的机会

    李鸿章最近很烦。

    为什么?

    全中国人的人都在骂他是国贼,能不烦吗?

    可问题是,李鸿章坚信自己没有做错。……首先,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胜利。镇南关大捷是大捷了,毙伤法军一千多人……可这个战果是自家的报告。根据李鸿章对官兵的了解,这一千多人里包含的水份肯定极大。而再看看法军公布的己方伤亡报告:死74人,伤两百余人……官兵到底杀伤了多少敌人已经可以猜个大概了。也就是说,他们所谓的大捷其实并没有让法军伤筋动骨,人家随时还可以继续打过来。而相对的,官兵一方的麻烦就大了。镇南关大捷之前,官兵的弹药就已经接济不上,要不是唐州方面支援的几万枚手榴弹起到了大作用,说不定在郎南就被法国人反扑了回来。

    其次,大清这边的记载,或者宣扬的战报多以法军大败为主,让国民以为自己打了胜仗。可事实上呢?越南阮朝已受法国实质保护,越南90以上领土、各大主要城市,如首都顺化、河内、西贡等地,都已落入法军手上,而官兵只有镇南关成功防守,从未攻克大型都市,加上越南和广东海权已失,难以补给,越南实则上已落入法国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一个藩国拼尽全力,甚至冒着全面开战、战火连绵的危险,实在是得不偿失。要知道,大清国本身就是弊病缠身,在这个时候还去跟一个陆军世界第一的列强开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能知道?

    至于第三,英美等国的态度!这些列强担心中国一旦取得对法战争的全面胜利,就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决心,清政fu也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样驯服了,而且危及自己在华的侵略利益。英国外交大臣甚至还说:“中国的任何胜利,都会一般地对欧洲人发生严重后果。”所以,这些国家都站到了法国一边,逼迫他们与法国议和。可大清国势衰颓,他就算明知道对方这么做的原因,也没有任何办法……英法联军攻克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事情犹在眼前啊。

    所以,他只有议和。在他看来,这才是对目前的大清最好的选择。

    可国人却偏偏不能理解。反而大骂他是卖国贼,丧权辱国……那些人也不想想,身为一国重臣,他就不想在列强面前昂首挺胸,趾高气扬?他又不是贱骨头,谁他m的天生就想给人当孙子?

    ……

    “待北洋舰成,看谁还敢如此辱我!”

    直隶总督衙门,书房。

    李鸿章憋着一口气,轻轻地把一份奏折放到了一边……这是慈禧太后让人转给他的,一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仿佛天下就他们最忧国忧民,对谁都看不顺眼,却对治国无一善策的御史言官弹劾他的奏章。慈禧的用意他很明白,无非就是表示朝廷对他的信重,不会因为一些人的聒噪就给他降罪什么的。可是,这种手法已经被历代的皇帝用滥了,一点儿新意都没有。那些人说他是软骨头,连左宗棠也说他只会坏事儿,可这些家伙谁不知道他之所以赞成和谈,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紫禁城里的那些人?他李鸿章为皇室遮风挡雨,靠这两招小把戏就想让他感恩戴德?还差了点儿。他现在只等着明年……明年,他在德国订造的两艘铁甲战列舰就会完工,到时候,他倒要看看,谁还敢小瞧于他,谁还敢再说他是软骨头。

    “日占琉球,法占越南……威胁无一不是来自于海上。海军不强,如何御敌?左宗棠你老糊涂了。”突然又想到了那个跟自己争了三十多年的老家伙,李鸿章恨恨之余,又忍不住一阵嗟叹。如果……如果左宗棠能跟他统一认识,那么,两人联手,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可惜,两人无论脾性还是其他都是不合,而且,紫禁城帘子后面的那位也绝不可能允许他们两个汉臣配合无间……那对满人的威胁太大。

    “老爷!”

    正想象着两艘威力无穷的铁甲战列舰带领着数十艘大大小小的战舰横行海上,东压日本,南克英法的威风景象,李鸿章突然被书房外面的一声轻呼给惊醒了过来。这让他有些郁闷。不过他也不会因此而怪罪自己人。

    “什么事儿?”

    “老爷,刘先生来访。”外面那人答道。

    “哪个刘先生?”李鸿章问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中国姓刘的多了,就算是他熟识的也是不少。

    “刘通福刘先生,唐州的那个。”

    “哦?”李鸿章一怔,旋即道:“快快请到客厅相侯,就说我马上就到。”

    “是!”

    “等等……”

    “老爷?”

    “就说我有些公务还要处理,让务山先去帮我接待一下。”

    “是!”

    ……

    “刘先生,请。”

    “呵呵,周大人不是在渤海编练民舶团练么?怎么回来了?”

    务山,名叫周馥,字务山,号兰溪。身为跟在李鸿章时间最久的幕僚之一,自然也是李鸿章的亲信。刘通福跟他见过不只一次面。见到李鸿章不出面,却是这位先招呼自己,立刻就知道李鸿章是打的什么主意……虽然这种事情在中国的官场上非常常见,可他还是觉得有一点点不痛快。这李鸿章,虽然脑子很求清楚,可就是没有左宗棠那么直接。

    “哈哈哈,听闻刘先生要来,周某知道这是难得请教的机会,自然不敢怠慢。区区团练又算得了什么?”周馥把刘通福让到了位子上,自己也坐到了对面,“刘先生,前段时间,周某曾向你提过要建一个手榴弹厂,曾请先生多多协助,不知道先生考虑得如何了?”

    “呵呵,手榴弹而己,不过就是一块铁皮包着一砣**,这对你周大人还算是什么难题么?”佣人上了茶,刘通福装模作样的饮了一口,又笑问道。

    “不瞒刘先生,周某确曾按中堂大人均旨试制手榴弹,本也以为这事儿不难。可谁曾想,生产出来的手榴弹要么炸不响,要么就是炸响之后只裂成两片……这能有什么用?”周馥苦笑道。

    “那是人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只要弄好了人,这技术自然也就没什么难的了。所以,周大人,这事儿我可帮不了你什么忙。”刘通福摇头道。

    “周某也知道问题在哪儿,本不过是存心侥幸,可是……诶!”周馥再次苦笑。

    “周大人,叹气是没有用的。你也别怪我说话直,这大清……就是人的问题。”刘通福看了他一眼,“其实只要人弄好了,还有什么办不成的?别的不提,你看看唐州……州立之初,我们那位大头领就给我们下了警告,谁敢以权谋私,杀无赦。到现在,我身边还每年都有两个以上的家伙监视着。为什么?就是怕我们这些老兄弟犯错……”

    “自古以来,立国者莫不如是。可凡数十年后,无不又重回故道……唐州再清明,谁知后世又会如何?”周馥摇头,对刘通福的话不以为然。

    “嘿嘿,你说的对。美国当初立国的时候,就是一批伟人。第一任总统本来都给推举成国王了,可愣是自己给退了,不贪恋权位利益到了如此地步……可现在呢?照样满国的贪官污吏,连他们的总统都看不去了!”刘通福也是叹道。

    “一样,一样。”周馥又叹了口气。

    ……

    “刘先生,据我所知,你是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呀,此次……”

    “呵呵,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当然是有事!”

    “哦,能否透露一二?”

    周馥微笑着看着刘通福。身为李鸿意最看重的幕僚,他自然不是那种没有见识的人。唐州,不大,可实力却是非同小可。别的不说,从西雅图领事馆传来的消息,人家一年的纯收入就足有几千万美元,换成库平银就是好几千万两。而整个大清一年的收成才多少?六千万两就顶了天了。再比较一下唐州和大清之间的人口规模,对方有多大的实力就已经完全可以估算出来了。这还没算人家几乎能够跟列强平等对话的能力……他以前和李鸿章就经常聊起这个唐州。两人都有些好奇,大清如此巨大,却总是受制于洋夷,可区区一个唐州,人口甚至还比不过大清的一个县,怎么就能在列强之中捭阖呢?这刘通福身为唐州在大清的代表人物,也不见得有什么出奇之处,不过就是肯花钱,能花钱罢了……可就是这样的人,从西雅图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唐州最有资格担任州长的人物之一。他就不明白了,这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可话说回来,人家可能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可就凭着“唐州代表”的身份,就足以横行一时。前段时间有消息,唐州愣是从英国人的口里夺去了一块肉,虽说是地处极弱的贫瘠之地,可那终究是英国人的地盘儿啊,听说还是宣过誓要效忠英女王的,他们怎么就敢?再想想以前,这帮人好像还从法国人手里抢走了一条什么运河……法国人居然也愣是没脾气。可那帮洋鬼子居然就能不远万里来到大清撒野……

    李鸿章将唐州的表现归纳成了四个字:“以夷制夷”,认为是唐州应该是在这几次事件中充分利用了美国人的势力,可他一直认为这不太可能。洋夷虽然野蛮,却也不是傻子。那美国人跟唐州更有破军裂土之恨,唐州还想再借人家的势,哪有那个可能?他曾经想过跟刘通福多接触一下,仔细打听打听这中间的原委,可惜他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先不说他是大清的官员,而大清官员最忌惮的就是跟外国人交往过密,刘通福虽是“大清弃民”,但脑袋上终究还是盖着一个“美国人”的帽子,而且还是汉人,朝廷如果知道他与之交往,必然不满。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