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107章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07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你这大冷天的不在屋中烤火,又在鼓弄些什么呢?”

 

     不知何时诸葛蓉也来到了院子,她是一个多月前随着诸葛亮所带的大批家眷一同入蜀的,两口子一别数月,自然是相见甚欢。

 

     诸葛蓉发现,自己丈夫的幽默和情调一点没变,要说有变化的,就是这十几天来,一有闲时要么是在画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图样,要么就是在这院子里指挥着一帮子匠人“大兴土木”。

 

     “夫人,外面天寒,你刚到蜀地,小心身子不适应,赶紧回屋吧。”

 

     方绍对自己这娇妻十分的呵护,吩咐匠人们继续赶工,然后便携着诸葛蓉的手一同回了屋中。

 

     一回到屋中,方绍便又拿起堆积于案的图样,围着炉子比划起来。

 

     诸葛蓉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接着便伏在丈夫身边,看着那奇奇怪怪的图样,忽然间眼眸一亮,问道:“夫君,你这该不会是想造纸吧?”

 

     方绍吃了一惊,忙道:“夫人何出此言?”

 

     诸葛蓉笑道:“阿英嫂嫂那里藏着许多杂学机巧的书,我好多年前随便乱翻,看到过关于蔡伦纸的造法,其中有一些图样与夫君你所画的有些相符,所以就胡乱一猜,夫君,你不会真的打算造纸吧?”

 

     方绍着实为自己夫人的博学而惊异,没错,他就是打算造纸。

 

     不过,他造纸的目的却并不那么简单。

 

     从荆州到益州,方绍对于汉末的士人阶层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个阶层所具有的能量是如此的惊人的,以至于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亦或是刘备,无论是坐天下还是打天下,都必须借助这些±人,甚至受制于他们。

 

     然而,一个被士人所支配的社会,一个缺乏上下流动性的社会,不但统治阶层容易滋生腐朽,下层人更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样会成为动乱的隐患。

 

     而下层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从军,用命拼出一条希望之路。而另一种则无非是从文,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这个时代一样通用。

 

     然而,知识来自于那一叠叠昂贵的竹简之中,士人豪强握有巨大的财富,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取知识,而下层人三餐吃饱已是不易,又何来余钱去买那昂贵的竹简。

 

     作为知识载体的竹简,显然无法肩负起这重要的使命。

 

     而如果把一车竹简写就的夫子之言,换作是袖中那小小一本纸书,变化又将如何?

 

     毫无疑问,变化必将是翻天覆地的,便宜而轻巧的纸书,可以让无论是田间耕种的农夫,亦或是高坐厅堂的士人,都可以平等自勺获取知识。

 

     小小的一张薄纸,才是为这个社会注入新鲜活力的关键之物。

 

     当然,这些话方绍自然不能与诸葛蓉说了,否则她的会以为自己的夫君疯了,即使如诸葛蓉这般聪慧,她也不会明白方绍这么做的重大意义,因为她不具备方绍那样超越了时代的眼光。

 

     “为夫确实打算造纸,不过夫人别误会,我可不一起兴起。我是觉得这竹简用起来又贵又不方便,若是改用纸作书的话岂不方便许多。所以我就想研究一下怎么造纸,将来好建议主公以官家的名议多建些造纸作坊,大量的生产纸张,卖给那些土人,如此一来,亦可为官府多一笔收入来源。”

 

     方绍以“利”来解释他的行为,如此一来便说得通了,诸葛蓉便是笑道:“原来夫君是为主公设想。也亏得你那么聪明,怎的想出这样有逗人的法子来呀。”

 

     方绍知她什么意思,却故意装作不知,怔怔道:”我这法子有错么,我觉得很好口阿。盐可以官营,铁可以官营,那纸为什么不可官营呢。”

 

     诸葛蓉道:“官营纸倒是没问题,纸轻便我也知道。可是夫君你别忘了,蔡伦纸造出来极为粗糙,一点都不利于在上面写书,平素大家都是用纸来包东西的。如果像你说得那么简单,岂不人人都用纸来做书了,谁还会傻傻的用竹简这种笨重昂贵之物nBiJ。”

 

     诸葛蓉说得也没错,其实早在秦代以前,原始的纸张已被发明,到得汉代之时,蔡伦将原本制纸的丝絮用便宜的树皮、破布等代替,使得纸的产量得以大增,然而经过蔡伦改进后的纸张与后世的纸相比仍十分粗糙,所以人们书写之时,仍愿意使用帛与竹简。

 

     按照原有历史的进程,造纸术直到南北朝之时才可以高产出质量优异的纸张来,而方绍做为后世来的人,虽然不太懂造纸,但先前阅读历史书籍时,却曾看过《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一段造纸之法,他当然知道此书乃明代宋应星所做,这里边记载的造纸术,应当要先进得多吧。

 

     所以,方绍才根据书中的记载,召募了这些个懂得造纸的匠人,准备在自家后院搭台唱戏,研究实验一下新的造纸术,至于能否威功,方绍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些话,方绍当然也不能跟老婆说,于是只好又编理由,道:“这个为夫我当然知道了,所以我才要好好研究一番,希望能造出一种即便宜,质量又上乘的纸来,到时整个大汉的读书人可都得感谢你丈夫我呢。”

 

     诸葛蓉知他这位聪明的丈夫,平素喜欢捣鼓一些奇怪的事物,听他这么一说,便以为他只是闲来无聊,做这事来打发时间而已,便道:“夫君说得也是,这样吧,我有时间就去阿英嫂嫂那里借些相关书简来,也许会帮得上夫君也说不定。”

 

     “那就辛苦夫人了。”方绍笑眯眯道,顺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诸葛蓉脸色一红,低声笑道:“夫君你又乱来,有下人在昵。”

 

     方绍便手一挥,对侍奉在侧的仆人道:

 

     “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部下去吧。”

 

     仆人们识趣的退了下去,屋门掩上,炉火暖熏的屋中便只剩下他小俩口。

 

     方绍一把将诸葛蓉抱起,迫不及待的抱着她往床榻而去。

 

     诸葛蓉眉色娇羞,佯装惊惶,怯生生道:

 

     “夫君,你这是要做什么呀?”

 

     方绍坏坏的一笑,道:“天寒地冻的,当然是活动一下筋骨,出出汗暖暖身子啦,嘿嘿________,,方绍这边刚将诸葛蓉放于榻上,外边仆人忽然敲门道:“先生,主公刚派了人来召先生入州府议事?”

 

     “这么冷的天,议什么事呀?”方绍有点扫兴,他是想若不是什么重要事,便可推说生病不去。

 

     “听说是东吴的诸葛瑾来了,主公说先生务必要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追债的亲戚

    诸葛瑾?他怎么跑来益州了。

 

     方绍以一个颇不雅的造型僵在了诸葛蓉身上,诸葛蓉一听却是大为欢喜,一下子就把方绍推开,惊喜道:“怎的瑾哥哥来了成都么,夫君,你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呀。说起瑾哥哥,你这个妹夫还没有正式拜见过。”

 

     方绍愣了好一会才想起自己是诸葛家的女婿这件事,但对于自己这位亲戚的来访却不甚感冒,他此刻多半已猜到了几分诸葛瑾的来意了。

 

     “好好好,我马上就去。”

 

     方绍不情愿的爬了起来,诸葛蓉边帮他整理衣容,边是嘱咐道:“夫君,瑾哥哥难得来一回,你一定要找机会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顿饭,我也好多年没见过他了,有许多话要同他讲呢。”

 

     方绍叹道:“只怕咱们的大兄是为了公事而来,没心情与你这妹妹相聚呀。”

 

     诸葛蓉听他话里有话,似乎对于诸葛瑾的到来并不太兴奋,当下神色便有些不悦,嘟着嘴道:“夫君这话什么意思?”

 

     诸葛蓉虽是聪慧,但事关到自家人时,反应便有些迟钝了,方绍也不好再多讲,便笑着应付道:“没什么意思了。夫人放心,我见着大兄一定尽量请他过来。”

 

     诸葛蓉这才满意,方才亲自送方绍出府,临别之时又再三的嘱咐了一番。

 

     方绍别了妻子,径直望州府而去,此时,诸葛亮、庞统皆已在,方绍向三人施过礼后,便问道:“不知主公急召绍前来可有什么要紧事…”

 

     刘备的脸色有些许阴霾,道:“想必中正你也听说了,子瑜奉了孙权之命而来,已经到了成都了。”

 

     诸葛瑾来者不善,刘备能称呼他一声“子瑜”,显然是看了诸葛亮的面子。

 

     方绍心中虽有猜测,但也不明言,只道:

 

     “绍也是刚刚听闻,如今主公新得益州才不到数月,吴侯便就派了人前来成都,莫非是来道贺不成?”

 

     庞统冷笑一声,道:“孙权哪有这么好心,道什么贺,他是派子瑜上门要债来了。”

 

     庞统的言辞显然要直白的多,方绍见刘备见诸葛亮也无异议,便知自己先前的猜测果然不错。

 

     前次孙权刚刚把荆州借给刘备不到半年,交州一到手就马上来索荆州,如今刘备拿下益州不到数月,这孙权又派人来索还,而且还派了诸葛亮的兄长前来,如此急不可待的表现,实在是表现的很小家子气。

 

     如果换成是别人来要债,方绍自可畅所欲言,只是这个人可是诸葛亮的哥哥,自己老婆的兄长,无论看在谁的面子上,自己的言语也不能太出格。

 

     于是,他小心翼翼道:“看来吴侯对荆州一直是惦念不忘啊,不知主公与二位军师准备怎么应付。”

 

     “荆州主公取之不易,岂能轻易还与他。

 

     子瑜乃我兄长,又与士元是好友,我等不方便出面,所以便由你来出面,想方设法把这件事应付过去。”

 

     原来如此。

 

     看来是孔明不好出去去忽悠自己的亲哥哥,便要自己这个学生出面去忽悠,但他好像忘了,他这个学生同样也是他的妹夫昵。

 

     方绍本来也想推脱下去的,但刘备这时却道:“我知中正你也为难,但诸人之中,唯有你出使过东吴,深知如何与之交涉,这件事实在没办法,也只好难为一下你了。”

 

     诸葛亮跟着又道:“吴侯派这次派子瑜前来,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兄长,不过子瑜的性情我了解,他也是那种公事公办之人,中正你只需为主公依理据争便是,不必太多顾虑。”

 

     看来他二人也了解自己的难处,有诸葛亮这句话,方绍便放了心,遂道:“那绍就代主公先去探探子瑜的口风了吧,不过,主公也要给我一个底线呀,不然这红口白牙的,总得给子瑜一个回去交差的理由吧。”

 

     刘备将目光望向那两位军师,庞统也不多想,很干脆的说道:“这还不简单,就说主公新得益州,人心未附,且北面有张鲁虎视眈眈,待主公取了汉中之后,自然将荆州还了与他。”

 

     方绍便就笑了,道:“这般的话,下回他再来要,便推说得了凉州就还,再下回的话又可推说夺了关中便还,这借口倒是丰富的很,用也用不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