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113章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13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绍不经间发现,糜夫人的眼角似乎已有了皱纹,若是按照推算的话,她如今年龄也不过三十,但似乎却比前几年衰老了许多,这一来是因为女人生理的原因,二来多半也是早些的年颠沛流离,历经生死,心力受到很大的摧残,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更加容易显老。

 

     方绍不觉想起了当初长坂坡时,那时所见的糜夫人,还是一位标致的少妇,一脸的光洁见不到半分岁月的痕迹,而今却已红颜渐露凋零之色,他心中也不禁生了几分怜惜。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忙道:“夫人,那位张仲景神医不是随着我等一同入川么,此人医术高超,必也有那美容养生的方子,夫人也当多多呵护一下自己的身子才是。

 

     糜夫人一听他此言,不觉面露忧色,手抚着自己脸庞,喃喃道:“莫非我容貌老了很多么?”

 

     当面揭穿女人变老的事实,这样不绅士的事情,方绍当然不会去做,他便只好委婉的笑道:“夫人天生丽质,哪里有半点老相,然则生老病死乃天地常理,夫人若能提早的保养自己,岂不是更好么。”

 

     “唉!你也莫要宽慰我,我也知道,近些年来我老得很快昵,只怕再过几年,我人老珠黄了,夫君他就算再念着我的好,心里边也会渐渐疏远了的。”

 

     方绍认识糜夫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喜欢自怨自艾的性格方绍也深知,总之这女子看起来是温柔贤良,但其实却是多愁善感,心里边装很多事的女人,往往是活不长久的。

 

     方绍只好耐着性子开导道:“夫人你也不必太过忧心,人生苦短,也当及时寻乐。反正你已有二公子这位嫡子可依赖,将来之事又何须多想。”

 

     提到二公子,糜夫人的神色一振,她忽然间往前凑了几分,一把携到了方绍的手,道:

 

     “中正,我只有阿泰这一个儿子,将来无论如何,你也要一定好好的护着他。

 

     糜夫人的情绪忽然间变得这般激动,而且竞还忘了礼数抓到了自己的手,方绍不由吃了一惊,但却故作淡然,将作没事似的,很自然的把手抽出来,微微一拱,笑道:“夫人放心,阿泰公子乃主公之子,夫人又这般信任绍,绍自会好好保护小公子。”

 

     糜夫人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有些不合适,不觉脸畔生晕,不敢正视他的目光,只低头道:“阿泰他与阿斗不一样的,中正,你一定要好好保护他才是。”

 

     糜夫人的举动颇为怪异,方绍只道她是为刘备纳妾之事所扰,心绪有点不同寻常,故而才有这般异常的言辞与举动。

 

     于是,方绍便正色道:“夫人放心,绍保证,只要有我在一天,必定保得小公子周全。”

 

     糜夫人的情绪这才安了几分,微吐了一口气,浅浅笑道:“有中正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

 

     方绍好歹把糜夫人劝得心情好转了许多,而此处又是刘备州府,这般与主母独处太久,难免会授人以口舌,为了避嫌起见,方绍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辞。

 

     于是,在经过近一月的筹备之后,一场盛大的婚礼在成都举行,左将军兼益州牧刘备正式纳吴氏为妾。同时,刘备下令大赏文武,并于州府中大宴三天以为作贺。

 

     而在这一场婚事中,除了新郎之外,最为耀眼的,便是作了这场好媒的法正,而刘备为了感谢法正这位月老,还另外赏一百金,银五百金,以示荣宠与感激。

 

     于是,法正的风头一时更盛,其府前每天都是车水马龙,有的是东州士人前来领取刘备的赏金,有的则是益州土著士人前来拉关系,也有的则是那些得罪过法正的人,忙不迭的前来赔罪,以免法正的屠刀哪一天就落到了自己的脖子。

 

     而法正也确有国土之风,刘备给他的赏金,他一文不取,全部分赏给了东州士人,而那些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无论如何赔罪他都不肯放过。于是,在刘备纳吴氏为妾之的一个月中,便又有二十余名官员获罪,发配的发配,处决的处决。

 

     不过,就在法正风头最盛之时,荆州士人的反击却悄然展开。

 

     这天清晨,刘备一早起来处理公务,忽然发现自己的案上一夜之间多了数十道参劾的奏童,上到成都之官,下到边郡太守,他们参劾的对象都是治中从事彭蒙,说此人滥用私权、结党谋私、贪污受贿等等,总之是各种样的罪名都有。

 

     以刘备的见识,立刻便意识到这一次的集体参劾非同一般,再细看那些参劾之人,果然发现这些人都是出自于荆襄。

 

     “我就知道他们没这么简单白勺同意了这桩婚事,他们一起联名参劾这个彭蒙,我看其实是冲着法孝直来的吧。能想出这般手段的,定然是孔明军师了。嗯,不过孝直确实也太过张扬,也是时候借此打压一下他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并非都是怀才不遇

    对于这个彭蒙,刘备其实并未有过更深的接触,只不过当初平定益州之时,庞统与法正曾先后推荐过此人,称赞此人颇有才华。而且此人之前得罪过刘璋,被刘璋罚为刑徒,故而刘备为了表示他的用贤之心,便将彭蒙越级提拔为治中从事。

 

     如今这么多人弹劾此人,刘备纵然知道其中必有内情,但彭蒙如今官位不小,对于如何置此人,他当然不敢独断专行,故而特意将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一同招来,共同商议此事。

 

     法正的表情是凝重的,显然彭蒙遭弹劾这件事,的确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而以他的城府,自然知道这一出好戏是谁幕后导演的,而这一出戏又是演给谁看的。

 

     彭蒙为人极为自负,这一点与法正的性格十分相似,这也是彭蓑作为益州土著士人,却能成为法正知己的重要原因。

 

     而荆州人挑了彭蒙这个益州人来下手,却非直接拿东州士人动刀,显然也是想给东州士人留有颜面,这一节,法正当然也知道,但是,他却不能容忍。

 

     一个被荣宠惯坏了的人,反而很容易会迷失了判断力,而法正现在正是这样一种状态。

 

     看过了那些奏章之后,法正沉着脸道:

 

     “主公,正以为这些人对彭永年的弹劾有失公允。永年的性子是有些不合群,为人处事心直口快,有时难免言语刻薄,也许就是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才招致这般诬蔑,主公明察秋毫,万不可轻信人言啊。”

 

     法正辩驳之词也很巧妙,他先是主动责怪彭蓑“言语刻薄”,以退为进,却是向刘备说明这彭蒙被这么多人参劾,并非是因为他真的犯了法,而是因为他的不合群才惹了旁人的忌恨,进而群起“诬蔑”,三言两语,便将彭蒙推到了一个无辜的境地。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孝直所言看来也无不道理,孔明、士元,不知你二位如何看待此事。”刘备把自己摆在了一个中立的位置。

 

     庞统先是一叹,接着道:“说来这件事也有我的责任。当初我向主公推荐彭永年之前,其实也只是与他谈论了一些天下之事,觉得此人颇有些见识,所以才向主公推荐。不过如今看来,彭永年的才能倒也并非当初我料想的那般出色,又因他那性格问题,所以处置公事之时个人情绪太重,多半有失公允,或许就是因此才惹了众人的不平。”

 

     庞统的应对也很老辣,他把彭蓑从性格问题巧妙的转移到能力问题上来,因刘备的用人之道,主张是’量才委用7,那么如果彭羡的能力确实与其官职不相符的话,那自然也就有了将之贬弃的合理借口。

 

     庞统先做铺垫,诸葛亮紧接着道:“土元言之有理。其实亮也早听闻群僚对永年多有抱怨,亮自不敢妄下结论,故而私下对其进行过多方考察,发现此人自任治中以来,所办公事,虽无大锚,但也漏洞不少。而其身处高位,处置公事却如此力不从心,群僚们心怀不服也就难怪了。至于那些参劾中所提到的罪名,亮倒以为言过其实了些。”

 

     诸葛亮这是给彭蓑盖棺定论了,说的就是此人才华与官位不相符,即使不治其罪也要贬其官位。

 

     诸葛亮和庞统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法正当然不会不知道,他很清楚刘备如今这般荣宠自己,那是念着自己有功,念着他的东州士人将来对于北伐有可用之处,这与刘备对诸葛亮二人的信任是大不相同的。

 

     听过那二人的一番话后,法正意识到,自己和东州士人的风头确实是遭人家自勺忌了,这一回人家是铁了心要打压自己的气焰。不过听那言辞口气,倒也没打算把彭蒙置于死地,显然还是给自己留了面子的。

 

     法正这下就陷入两难境地了,保彭蒙还是不保?保的话,就是要公然与荆州集团作对,不保的话,他和东州集团就要自香这苦水,而彭蒙又是自己的好友,若不替他说话,将来又当如何与他交待。

 

     法正的表情愈加的阴沉,不动声色的刘备瞧得清楚,猜想他心里边已经在向退步做倾斜,便道:“两位军师这般一提,我似乎也想起来了,上一次我曾令彭永年起草一份法令,而他交上的那份草稿,却是多有疏漏,我当时也未多在意,这时细想,此人的才能确实有些名不符实呀。”

 

     刘备这个时候也站在了诸葛亮他们这边,毕竟他本就有打压东州士人的心,这时既然诸葛亮等人先提出来了,便正好顺势而为。

 

     刘备这么一表态,法正便强硬不起来了,思前想后,考虑通盘大局之后,法正只得改换口气,道:“永年的才华还是有的,可能是先前长年被刘璋罚为刑徒,久不处理政事,故而才会有所疏漏,还望主公能给他一次纠正的机会。”

 

     法正这么一表态,显然是已经服软了,那俩军师心中顿生得意。当然,他们折腾这么一气,也只是想给法正一个小小的惩诫而已,既然法正都退让了,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

 

     于是,诸葛亮便道:“法孝直言之有理,亮知江阳太守如今还在空缺之中,主公不如就让永年去担当此职好了,也算是让他好好历练一番,将来时机适当,再予以重用不迟。”

 

     刘备微微点头,又向法正征求意见:“孝直,孔明军师的建议你以为如何?”

 

     法正严肃的表情一收,淡淡一笑,道:

 

     “孔明军师的法子既通人情,又守法理,确实是最佳的办法,正完全赞同。”

 

     见这两方臣子达成了共识,刘备也松了一口气,遂道:“好,就依诸位之惫,就将彭永年调任江阳太守吧。”

 

     次日,关于彭蓑的调令便即发出,并令彭蒙即日起程赴任。

 

     这个消息在成都内外引起了不少的震动,明眼人都知道此事的目的何在,然而对于彭蒙的贬官,无论是哪一方的士人,心里边都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I里。原因无他,就是彭蒙的脾气太臭,那刻薄的性情,不但惹得荆州人和益州人讨厌,就连东州人也对他不抱什么好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