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295章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95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抬头远望,邺都已经不远。

 

     心惊胆战的曹丕,本来不打算在邺都逗留,想直接逃往河南,但听闻汉军在肥乡,被死守不降的肥乡县令所阻之后,曹丕就改变了主意,欲往邺都喘口气再行南迁。

 

     马蹄飞奔,不多时便抵达邺城之外。

 

     按照曹丕的预料,当听到了井陉兵败,还有迁都的消息之后,此刻的邺城必已是混乱不堪,通往城外的各条道路上,多半是被打算逃离邺城的达官贵人和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然而,令曹丕感到意外的是,预想中的混乱场面不但丝毫没有,而且整座邺都还惊人的安静,安静的像是世外桃源,根本不知灾难将至一般。

 

     当曹丕怀揣着狐疑与惊讶走进邺都时,看到的是空荡荡的街道,商铺民房紧闭,不见半个行人,只有一队队士兵,有条不紊的奔向邺城的各个守御位置。

 

     “怎么回事?”

 

     曹丕御马缓行,满是风尘的脸上流露着万般的不解,更令曹丕感到疑惑的是,那些将士们见到自己时,尽管仍然行着君臣之礼,但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却总感觉怪怪的,似乎含着一种异样的深意。

 

     正自狐疑之时,忽见正前方一队兵马汹汹而来,当先那将曹丕识得,正是许褚之子许仪,现下担着当羽林军的一名牙门将。

 

     曹丕昂起头,准备接受许仪的拜见。

 

     “来人啊,将太子拿下!”奔至近前的许仪,突然间下了这么一道命令,一干军士呼的便冲了上来,将曹丕给围了住。

 

     曹丕大吃一惊,怒喝道:“许仪,你干什么,你想造反吗?”

 

     许仪在马上微微屈身,冷冷道:“臣奉旨捉拿太子殿下前去见陛下,还请殿下恕臣无礼了。”

 

     “你疯了吗,朕就是大魏的皇帝,见什么陛下!”曹丕被许仪突然间的无礼举动,还有那怪异的称呼给弄得既困惑又震怒。

 

     许仪冷哼了一声,漠然道:“太上皇几天前已经苏醒,如今已重登帝位,而且已下旨降殿下为太子。殿下,你眼下已经不是皇帝了。”

 

     许仪区区数言,字字如惊天之雷,只把曹丕劈得外焦里嫩,他脸上那惊骇莫名的表情,仿佛是听到了这世界上最不可思议,最为恐怖的事情。

 

     仿佛,苏醒的父亲,比敌人刘备更为可怕。

 

     “还等什么,还不快动手!”

 

     许仪再次喝令,军士们齐身冲上前去,将震愣的曹丕拿下,押解着径往皇宫方向而去。

 

     穿越那熟悉的宫门,曹丕被押至了那座雄伟壮丽的金銮殿中。

 

     他不敢抬头,整个人如受惊的小鹿一般,伏缩在地上,浑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曹丕能清楚的感觉到,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榻上,有一双令人畏惧的眼睛,正用如刀般的目光割着他的**。

 

     许久之后,他听到了一声沉沉的吐息。

 

     “逆子,你可知罪吗!”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死战

    被骂作是“逆子”,这无疑是一个很重的罪名,曹操这一声怒斥,只将曹丕吓得是肝胆欲裂,额头上的汗珠是刷刷的,如雨点一般的滚落下来。

 

     “父皇当初昏睡不醒,儿臣遍请天下名医为父皇医治,但那些无用的医者皆说父皇苏醒无期,儿臣是心痛欲绝,每日茶饭不思,恨不得代父皇受此痛苦。只是当时外敌进逼,大魏上下无主,人尽涣散,儿臣也是为群臣和形势所迫,逼不得已才……才……”

 

     曹丕不敢将“自立为帝”四个字说下去,结结巴巴了半天,只得伏在地上哽咽道:“儿臣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父皇打下的这片江山,望父皇明鉴啊。”

 

     看着地上哭哭啼啼,狼狈不堪的儿子,曹操一张铁板似的脸终还是缓和了下来。

 

     曹操岂是不明事理之人,尽管曹丕在自己未故的情况下就擅自继位为帝,这让曹操感到很恼火,但他冷静下来细想时,也很清楚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曹丕的所为也不能说是有错。

 

     真正让曹操感到失望与愤怒的,其实是曹丕的无能。

 

     “你擅自称帝之罪姑且不论,那你损兵折将,使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我煌煌大魏国,数十万雄兵,人多地广,远胜于刘孙二贼,却给你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你又该当何罪?”

 

     曹丕赶紧又泣辨道:“刘孙二人狡猾如虎狼,儿臣才华不济,屡中其奸计,实在是有损父皇威名。但诚如父皇所言,我大魏人多地广,国力雄厚,儿臣本待凭借着雄厚国力奋发图强,反攻外敌时,偏偏子文和子建二**起萧墙,儿臣实在是,实在是……唉——”

 

     曹丕又表现出一副可怜之状,几番凄凄哽哽之词,便将责任尽数推给了他那两个弟弟身上。

 

     这一招自然有效,曹操神色间对眼前这个儿子的愤怒之色少了几分,却是拍案恨恨道:“那两个混小子,实在是令朕失望,失望透顶。”

 

     曹丕见曹操愤怒的对象有所转移,趁机便道:“父皇,儿臣想子建和子文也是受了那些奸臣的蛊惑,一时间头脑犯浑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举。何况子文已经被刘备所害,父皇就原谅了他吧,至于子建,如果他还有一份孝心的话,若是知道父皇已醒,就该亲赴邺都来向父皇认罪。”

 

     曹丕这时又装出一副身为兄长的宽容之心,不过,清醒后的曹操,身体尽管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岂会因曹丕的巧言之词就放过他。

 

     曹操本是缓和的面容陡然间又肃然起来,摆手喝道:“来呀,将太子押入天牢去吧。”

 

     曹丕原以为已经把父亲糊弄过去,这时一听曹操此言,顿时又吓得魂飞破散,惊叫道:“父皇,儿臣并无大错,望父皇开恩,开恩啊。”

 

     曹操冷哼一声:“别以为把责任推给你的弟弟和敌人身上,你就能够逃脱罪责,朕告诉,无论别人怎样,你身为一国之君,将国家治成这般困境,这就是你最大的罪!你休要再狡辩,女子女子的在牢中给朕反醒去吧。”

 

     “父皇,父皇饶命啊……”

 

     曹操扭过头去,赖得再看这个哭哭啼啼的无用之子,曹丕则在许仪的喝令下,被一干羽林甲士无情的拖走。

 

     在将曹丕打入大牢之后,曹操又下令将陈群等一干拥立曹丕的大臣们传召而来。

 

     诸臣大多跟随着曹丕前往井陉征伐曹彰,不少人都战死在井陉一役中,似陈群、司马懿等辈倒是眼急腿快,侥幸的躲过一劫,跟着曹丕逃还了邺都。

 

     这些狡猾的大臣们谁都没有料到,已经昏睡了两年,在他们眼中跟死人没有多大区别的太上皇,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似陈群之辈,当初都是积极拥立曹丕的支持者,如今曹丕被打入了大牢,他们均以为曹操会追究他们的罪责,因此个个都怀着忐忑不安之情前来。

 

     曹操扫了一眼这帮灰头土脸的大臣,一张严峻冷肃的脸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之中尽是讽刺与狂野。

 

     群臣们这下就愣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重掌帝国大权的开国之君心里是怎么想的。

 

     笑声渐渐收敛,曹操抬手遥指着众臣,嘲笑道:“尔等都是当世人杰,岂不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就是败给了刘备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何至于一个个这般垂头丧气,女子像我大魏已经亡国了似的,就不怕让我们的敌人笑话吗?”

 

     曹操非但没有怪罪他们,反而是在用反讽的方式,变相的鼓励他们低落的士气呢。

 

     众臣心中是又惊又喜,陈群第一个出班道:“臣等无能,未能为国击退敌贼,幸得陛下苏醒,方能救臣等与大魏子民于水火之中呀,此乃天佑我大魏也。”

 

     “天佑大魏!吾皇万岁!”

 

     在陈群的带领下,几十号本是形容褴褛,垂头尚气的魏臣,仿佛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子振奋起来,挥舞着拳头齐声大呼起来。

 

     大殿之中,本是死气沉沉的气氛,似乎忽然间有了几分生机。

 

     曹操抚须而笑,神色间弥散着自信与从容,高声道:“刘备趁着朕昏睡之时,这几年是打了些胜仗,不过现在朕醒了,刘备的女子日子也到头了,是该女子女子教训教训他,让这个大耳贼连本带利讨还公道的时候了,诸位可有何破敌良策?”

 

     陈群忙道:“如今刘备正率十余万大军南下,目标显然是我大魏的中心邺都,臣以为现下首要做的,就是组织女子邺都的保卫战,然后再肆机反击。”

 

     王朗叹道:“说得是这个理,可是如今我国精锐之师尽丧,邺都之中可用之兵不过两万,又如何能抵挡得住刘备十几万虎狼之师。”

 

     这时,司马懿亦道:“陛下,刘备来势汹汹,如今河北一片混乱,只怕邺都难以死守。臣以为,为今之计不若先迁都洛阳,以避敌之锋芒,然后再重整军势,趁着刘备立足未稳之时,肆机反攻河北。”

 

     后面那两个都主张迁都,陈群急道:“陛下万不可迁都啊,邺都是河北之中,亦是大魏国的中心。一旦迁都,民心士气必是受极大震动。况且一旦迁都,便等于将整个富饶的河北让给刘备,以刘备之雄,据此富饶之资,将来我们就重重整军势,只怕也难以再反攻河北。当年以袁绍之无能,陛下亦是百战方艰难的得到河北,又何况是胜于袁绍十倍的刘备呢,陛下,此策万不可取呀。”

 

     陈群的一番苦口婆心的陈词,显然是考虑到了整个大局。其实,就算不用陈群这么说,曹操也决不会将邺都拱手让于刘备,因为他很清楚帝都的沦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呯!

 

     曹操猛一拍案,奋然道:“朕已决定,决不会迁都,朕要在邺都城下给那个大耳贼沉重一击。”

 

     曹操这么一发话,那些主张迁都之臣便不敢再多嘴,一个个只能低头暗叹。

 

     至于陈群等辈,虽然主张坚守邺都,但除了征调丁夫充军,加固城防准备死守之外,也没有更女子的办法。

 

     环视着众臣,曹操最后将目光投在了贾诩的身上,这个号称“毒士”之臣,时至如今,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漠不关心的样子,仿佛眼下大魏国所面临的这般危境,根本与他无关一样。

 

     曹操忽然想起,从赤壁之战起,这位“不问不答”的谋士,其实提过很多中恳的进言,事实证明最后其预见都是准确的,但偏偏自己都鲜有采用。

 

     曹操心里懊悔之心油然而生,遂道:“文和,国难当头,你莫非就没什么良策吗?”

 

     贾诩沉默了片刻,淡淡道:“破敌之策,臣倒是有一条,不过却需要冒险,只是不知陛下敢不敢用。”

 

     听闻贾词有计,曹操大喜过望,急问道:“原来文和果有良策,何不速速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