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菲美人 >

第247章

菲美人-第247章

小说: 菲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何止是让人遗憾惋惜,简直是让痛心疾首了。

    因为这礼服外表大量的采用了金丝银线,又缀满了各色珠宝,里面甚至还固定了铁圈,穿着漂亮倒是真的漂亮,可是也着实太沉了。

    咋形容呢,就是穿上了这个礼服,整个人就没法子随意移动了,直接就变成了一个笨重硕大的炮台。

    但是这还不是最重的。

    最重的还是和礼服配套的头冠。

    大云国册封皇后的头冠叫做‘九龙四凤冠’,唐菲只是一个妃子,自然不能这样隆重。

    可是皇上许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于唐菲与众不同的珍视,还是仿造这‘九龙四凤冠’打造了一顶‘双龙戏珠冠’。

    虽然龙呀、凤呀的一下子减去了不少,可是这分量却是着实没有减。

    ‘双龙戏珠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二、双龙之间嵌一大宝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如大珠花之数;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

    这个头冠做的着实漂亮,宝石林立,华丽闪耀,就是唐菲都有些移不开眼睛,爱不释手。

    这个皇上,也真是有心。

    一个册封德妃的典礼就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若是唐菲有朝一日真的能成为皇后,那又会是怎么样的母仪天下呢?

    唐菲心中充满了期待,却也深知自己越是期待便越要镇定、不动声色。

    皇妃和皇后虽然只差了一个字,其代表的意义却是千差万别。

    一个是皇上的家事,一个却是天下的国事。

    唐菲如今虽然对皇上的感情愈发深沉,可是她却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如果说一开始还只是想要和命运抗争,想要做主宰命运的人,那么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唐菲想要的也越来越多。

    这不是贪婪,而是责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木兰效应

    开始的时候,她只想要自己的生活过的自在美好,可是现在,她却想让更多的女性,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之前忘记说了,唐菲的《花木兰》已经写好了。

    母亲顾氏确实素有才情,不但将唐菲的故事改编的更加有才气,同时也结合大云的实际情况,把这个故事改编的更让人容易接受。

    大云国虽然经济发展的不错,可是和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是没法比的。

    虽然自从皇上登基以后,兴资举办了很多的私塾学堂,可是老百姓们还是不识字的居多。

    所以想要扩大《花木兰》的影响力,想要让这个故事火起来,只是出书肯定是不成的。

    毕竟不识字儿的大老粗,每天为了生计风里来雨里去的,哪有机会安安静静的看本书呢?

    所以为了《花木兰》可以更容易被人接受,顾氏不但帮助唐菲将书补完成,更是集结‘雨香诗社’的才女们将花木兰这个女将军的故事改编成了评书段子,让各个茶楼的说书先生们变着法子的讲。

    其实按着唐菲本来的想法,还想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戏曲来演奏。

    只是雨香社的才女们俱是大家闺秀,名门夫人,这些女子若是让谁演奏什么乐器那是一等一的精湛,可是要让谁谱点儿什么曲子,那又是有难度了。

    毕竟大家闺秀们学习这些才艺,多是为了培养气质,或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出嫁增加筹码。

    一个出嫁前再怎么高洁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出嫁了以后大抵便也多是争风吃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了。

    还是那句话,中国女人整体上来说,放弃自己有些太早了。

    闺阁的时候潜心学习了一些才艺,学习知识,却好像只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嫁一个更好的人,等到真的出了嫁,便好似万事大吉。

    出了嫁以后就算还要学习,学得也多是一些管家或是所谓经营婚姻的知识了。

    有人管这叫做成熟,我却觉得不过是在不自觉的将自己变成一种附庸罢了。

    因为学习的目的性在那,所以这些闺秀们就算有勤学苦练的,但是却很少有真正打心眼儿里热爱的,能够忍受寂寞细心专研的。

    平时表演下才艺还可以,若是要原创些什么,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更不用提那些夫人们了,嫁了人以后,什么乐器、什么才情,早就抛到脑后,几百年不会再想起了。

    所以这改编成戏曲的事情还是稍稍耽搁了一些辰光,不过幸好顾氏认识一个神人,所以还是成功的改编成了戏曲。

    这个神人就是官乐坊的兰昭姑娘了。

    兰昭姑娘在这古代的大云国,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

    她出身低微,从小便饱受生活的折磨,可是却不卑不亢;她生的貌美,风姿动人、亭亭玉立,却又一直独立,从不借着美色行事;她如今功成名就,受人尊敬,可是却还孑然一身,不愿出嫁。

    唐菲向来很少打心眼儿里尊敬一个人,但是唐菲是真的很尊敬兰昭。

    因为她也确实值得人尊敬。

    我们很多的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和幸运,因为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无论是学业、事业、婚姻、家庭都顺风顺水,没有什么波折。

    这个时候我们便会觉得,这都是我们平时的努力加上自己能力的结果。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婚前,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庇荫,从衣食住行到教育、上学,我们都不需要去考虑生活的艰辛。

    工作我们有父母帮忙出谋划策,结婚,我们要父母出钱帮忙买房买车。

    婚后,我们依赖先生的照顾,不懂人情世故,计较家长里短,就算生下孩子也要双方的父母帮着看护,因为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就是一个人所谓的‘一帆风顺’。

    都是因为我们将责任都交给了别人去承担,而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一切安逸美好,还以为这全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真是精辟!

    唐菲敬重兰昭,就因为她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

    她所拥有的一切或许不多,但确实实打实都是她自己努力得来的。

    唐菲觉得自己没有这样骨气,所以她对这样的人更是格外佩服。

    兰昭被称为‘兰君’。

    ‘君’又被叫做‘大家’、‘大师’,这个词足可以称得上对一个人在特定领域里成就的极高肯定了。

    一个人想要被称为‘君’,那么她便绝不可能只是为了某种目地而去学习研究,那必然是全身心的热爱。

    兰昭不光是她的琵琶,她的乐器水平在大云国都是极高的。

    也只有她,才能谱写出最美的乐曲,让《花木兰》这个故事在整个大云国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您还真别说,改编成戏曲真的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

    因为大云国的古代,再怎么发展的不错,那也是男权社会。

    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是很多的,以前就曾经说过,除了一些特殊的节日和特殊的活动,女生是不可以随便上街的。

    像是饭庄、酒馆儿、茶楼这样的场所,女生更是不能随便进的。

    进都进不去,那你还怎么听评书呀!所以这评书啊,主要的受众群体还是男人,女人听不着。

    但是戏曲就好办了啊!

    女人虽然不能进戏园子,但是逢年过节、办喜事、做寿那可都是要请戏园子来家表演的呀!

    这古代没有电视电影,所以这看戏就成了百姓们很普遍的一种消遣。

    当然了,戏园子也分好坏,一些大的戏园子还真不是普通人家能请得起的,但是看不起好的,不还有一些比较简陋的吗?

    改编成戏曲,这还真是一种可以让男女老少都普遍能接受的文娱形式。

    古代文化生活本来就挺落后的,一些好的戏曲、评书更是少之又少。

    你看咱们现在一天挺自在的,平民老百姓没事儿上个网就可以点评一下国家大事儿,指挥指挥美国大选。

    但是在大云国,这些都不可以。

    虽然不能说是像‘焚书坑儒’,或者是‘文字狱’那样的血腥严苛,但是也不能乱说话,。

    出书啊、戏曲的审核,那也远比现在要严格几百倍。

    唐菲的《花木兰》可以发表,那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比较积极向上,而最重要的原因还真是因为唐菲皇上最喜欢的德妃。

    没办法啊,现实就是这样啊!

    你要是没有一点儿的背景,没有一点儿势力,便是你有真才实学,也总是要多走很多的弯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任重道远

    甭管是因为什么,总之这《花木兰》一经推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别说是一些有些知识水平的中产阶级了,便是一些天天在地里忙活的泥腿子,下地干活的时候儿,也总能哼上几句。

    或许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重度直男癌觉得这个花木兰实在的不知廉耻,居然以一个女子之身抛头露面,甚至上战场打仗,简直是丢尽了女人的脸!

    但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国家想推行一种思想,难不成还能让你几个直男癌反了天了?

    其实说实在的,无论是古代社会的封建统治,亦或是我们现在的民主,说的算的,都是统治阶级。

    区别就是封建社会的时候,统治阶级要发布一点儿什么政策,那就直接发布就好了,而你想搞民主的话,你得先花上点儿时间给老百姓洗脑。

    哪个国家都一样,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道理,统治阶级要你接受的,那就是道理。

    皇上想让百姓们认识到女性的力量,宣传宣传大家便也认识到了。

    就好像**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那就是顶半边天。

    别说是这样的正确的真理了,就算是错误的谬论,只要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那么你便也会觉得是对的了,这是人的本能从众心理。

    不过让人们意识到女子的能力,认识到的女人的付出,这还远远不够。

    这只是第一步。

    当《花木兰》火起来之后,那自然就要开始推行一些‘周边’了。

    不过这周边可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抱枕、手办之类,而是女性工厂。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再家庭生活中,经济自主永远是一个人,一个女人想要拥有自由,拥有话语权最基本的东西。

    讲道理讲一百遍,那也不如让女人们有可以独立生活的依靠。

    所以在唐菲的倡议下,皇上的支持下,大云国终于划时代的开办了女性工厂。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新鲜事物想要出现那也是要经过层层阻碍,经过很长的适应过程的。

    但是咱们开这个工厂是为了军队呀!

    《花木兰》里不是说了吗:‘女子纺纱在家园’,咱们开办的就是女子纺织工厂!

    这可是纯粹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