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菲美人 >

第35章

菲美人-第35章

小说: 菲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唐菲赏花宴那次做出了那水晶糕名扬盛京,这青梅,青杏便是对唐菲刮目相看。

    青杏更是变成了唐菲的一个小粉丝,每天看着唐菲都是一个星星眼,别提有多崇拜了。

    上次唐菲又做出了饺子这样的美食,这回连带翠姑,都是对唐菲信服有加。

    而顾氏,见唐菲竟然有这样精湛的手艺,对唐菲入宫一事也是多了一抹自信。

    毕竟一直便有这样的话嘛,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

    听闻唐菲又要做什么新的美食,青梅,青杏都是积极性极为高涨。

    不等唐菲吩咐,两人便先打扫好了小厨房,又悉心准备材料,只待唐菲动手了。

    这小笼包子其他的材料,经过唐菲这段时间的研究,都是准备齐全了的,只是这面,却是要提前发好的。

    因为没有酵母,所以发面一事也暂时成了个问题。

    要知道即使是不用酵母的自然发酵发,也是需要之前发面剩下的干面用作面引子,这样才能继续发面。

    可是这唐菲正是千古发面第一人,哪里有什么面引子来给她用呢?

    不过幸好唐菲经过多次研究,所用的白面粉也有半袋了,终于利用蜂蜜水,将面粉发酵成功,做出了大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馒头。

    也算可喜可贺。

    既然发面技术有了,那么这小笼包子的制作也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小笼包子的制作方法,大家也都知道,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只是唐菲却知道小笼包子制作却是有一个秘方,有了这个秘密,小笼包才能软嫩多汁,香味四溢。

    那便是要在这包好的馅里放入猪皮冻。

    这猪皮冻却是唐菲实现便准备好的,直将猪皮洗净去除皮下的脂肪,再调好味道,直用火一直熬制,待放凉便可制成了。

    这小笼包子却只有加了这猪皮冻才算的上是软嫩多汁。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帮助下,这小笼包子,也是不多时便做好了,端上了桌子。

第六十二章 小笼包子

    做好的小笼包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放在白瓷蓝底的盘子里装着,大小整齐,色白柔软。

    看上去如薄雾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

    青梅,青杏,翠姑等人站着围了一圈,看着这如白菊花一般精致的小笼包子,都移不开眼。

    又闻着阵阵诱人的香气,只觉得嘴巴里的口水是直流,怎么都收不住。

    顾氏见几个丫鬟心急的模样,也是好笑。

    她一向待下人极为宽厚,便直接吩咐下去,让青梅,青杏先吃。

    青梅,青杏,听了都是大喜。

    青梅还推辞了一下,讲了两句规矩,青杏却是直接抓起一个小笼包子,就直接塞入了嘴里。

    唐菲这边刚要叫不好,那边青杏却已是被烫的如杀猪一般叫了起来,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原来这小笼包子不但鲜美多汁,这吃起来还是有一番讲究的。

    只是这唐菲还没有开始讲呢,这青杏就是嘴馋心急,果然被汁水烫了嘴。

    众人虽然是被青杏一番滑稽的模样逗得大笑,倒还是唐菲心疼青杏,忙去厨房取了一些凉水,放了冰块进去,让青杏用嘴含着。

    果然疼痛稍缓,这下青杏却是对唐菲更是崇拜了。

    唐菲却是开始像众人演示这小笼包子的吃法。

    原来这小笼包因为含有大量的汁水,又皮薄多汁,所以吃起来一定要特别谨慎才行,若是像青杏一样心急,便会烫伤嘴巴。

    “古时有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这里却是叫心急吃不了热包子。”

    唐菲俏皮一笑,取了一个包子,小心夹入碟子,不将其皮弄破。

    然后在小笼包子的侧面轻轻咬开一个小口,略微吹凉一些。

    待汤汁稍凉之后,再将小笼包整个放入嘴中,如此,便是让汤汁在口中炸开,封住美味,毫不流失。

    在我们现代流传的吃法是要先喝汤,但是其实这个方法确是错误的。

    因为小笼包的精髓就在于这汤与皮,馅的完美融合,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

    却是要像唐菲这样,才能保证锁住美味,不流失一点精华。

    顾氏几个见这小笼包子不但看起来如此漂亮,连吃起来也有这么多讲究,吃法也是颇为文雅,不由都啧啧称奇。

    几人便俱都开始尝试吃起这小笼包子。

    这小笼包子在现代的时候便是大名鼎鼎,被称为中国十大名点之一,每每有外宾前来,这小笼包子都是作为给外宾品尝的中国代表食物。

    在这食物贫乏的大云国,顾氏几人一吃这小笼包子,便更是觉得美味异常,简直是口感鲜美,齿颊留香。

    顾氏觉得自己从小也算锦衣玉食长大,所吃过的美食也是繁多,却从没出过如此好吃的食物。

    简直是难以形容!

    待那汁水入了口中,便是一阵鲜香之冲上头顶。

    古时传闻说食物能给人带来幸福,顾氏一时不以为然,但今日吃了这小笼包子,却始知这世上却是有能给人带来幸福的食物。

    只觉得吃了这个小笼包子,再想自己以前吃过的食物便都如同是猪食一般。

    这包子小小一只,竟是如此味美,汁水浓郁,肥而不腻。

    主仆几人俱是吃的满嘴流油,连话都不说一句。

    就连顾氏,平时一直一派大家淑女的端庄姿态,此时也是加快进食,只怕少吃了几个包子。

    青杏一边咀嚼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小姐做的包子这么好吃,便是不用进宫了,出去开一个餐馆,保准赚钱。”

    这在平时本是极为大逆不道的话,可是几人都顾着吃包子,竟也没人训斥青杏。

    不多时,整整一大笼小笼包子便被主仆几人吃了个干净。

    顾氏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欣慰道:“菲儿,你的手艺真是让为娘的目瞪口呆。有如此手艺,想来我也不用担心你入宫会不受皇上宠爱了。”

    想了想,复又吩咐道:“如此美食,致我们几个享用未免可惜。便多做一些也送去给你父亲尝尝吧。最近他为了唐芸的事正是心烦意乱,将这小笼包子送去,想来也能让他颇为开怀。”

    唐菲见母亲如此惦念父亲,也是心中感慨,相劝父母重归于好,却又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破镜难圆。

    所以也是难以开口。

    于是便答应一声,复又带着青梅,青杏,翠姑几人,进入厨房忙活起来。

    唐庭收到唐菲送来的小笼包子果然是大为高兴。

    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却是把对唐芸的期望与爱意都转移到了唐菲的身上。

    又觉得这个女儿从几个月前便大为不一样,似乎是真的长进了,不但出落的越发漂亮,平时行动处事也是变得落落大方起来。

    又加上还有这样一手出神入化的好厨艺,不由对唐菲入宫一事多了一份期望。

    要知道他以前只是想随便塞一个女儿入宫的,并没有对自己的女儿能在那样险恶的后宫中生存下来抱有什么希望。

    既然对唐菲有了期待,那么对于唐菲入宫一事也是慎重了起来。

    不但又塞了一叠的银票给唐菲用作上下打点,还将自己很是得力的一个管事嬷嬷张嬷嬷交给了唐菲。

    这个张嬷嬷虽然没有在后宫中呆过,但是也在后宅中浸染了几十年,对于一些后宅妇人之事,也是颇有心得。

    更是精于算账打理财务。

    这本来是唐庭为了将唐芸嫁给建安伯公子准备的陪嫁嬷嬷。

    可是唐芸为了进宫,却是舍弃了自己侯府千金的身份,于是这张嬷嬷也就跟了唐菲。

    这边顾氏也是要将翠姑让唐菲呆在身边,这样自己才能放心。

    可是唐菲又怎么因为自己进宫便带走母亲身边这唯一得力的人呢?

    所以只道只有翠姑在母亲身边,自己在宫中才能安心,不然自己是决计放心不下母亲的。

    无法,最后顾氏也只能作罢。

    如此一来,唐菲入宫后,身边就有了两个丫鬟,青梅,青杏,还有一个嬷嬷,张嬷嬷。

    那个请来教导唐菲宫中礼仪的李嬷嬷因为在宫中呆了一辈子,却是不想再回宫中了。

第六十三章 时光荏苒

    这李嬷嬷与唐菲师徒几个月,唐菲一直对其尊敬有加。

    加之唐菲是勤勤恳恳,训练极为上心,所以几个月来,这师徒两人也是着实积累了一些情谊。

    李嬷嬷在唐菲入宫前也就专门向唐菲分析了一下宫中如今大体的形式。

    李嬷嬷虽然主要伺候的是先皇后宫的娘娘,可是对于如今的后宫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听李嬷嬷所说,唐菲倒也对如今宫中形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当今皇上虽登基已有几年,但是一直勤于政绩,所以还从未进行过选秀。

    皇后乃是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便由先皇所定,只是如今已经薨逝了。

    先皇后与皇上少年夫妻,感情一向很好,自先皇后薨逝,皇上也就在没有另立新后,所以现在中宫却仍是后位悬空。

    如今宫中分位最高且最有权势的,却当属贵妃卫娇。

    这位卫贵妃与唐菲倒还是颇有渊源,因为其兄长便是那曾经夜探侯府的常胜将军卫无疾。

    这卫无疾不但掌管军中大权,更是掌管皇帝亲军虎贲卫。

    皇上对其宠幸有加,听说其年少时便与皇上相识,从皇上还是太子时便辅佐皇上左右。

    其入宫的时候,都是不用下其佩剑的,皇上甚至会出宫而迎,更是可与皇上砥足而眠。

    这些虽然都只是传闻,但是也可见皇上对其的宠幸程度非同一般。

    而皇上对卫无疾这个唯一的嫡亲妹妹卫娇,也是宠爱非常。

    不但封了其做四妃之首,更是对其有求必应,据宫中的宫女所言,那赏赐是源源不断的涌入其所居住的瑶华宫中。

    而这瑶华宫更是陛下亲自为卫贵妃特意修建的。

    当今陛下崇尚节俭,曾经想修建一个亭子,却听闻修建那样一个亭子竟要花费一百金,便言:“吾有一百金修亭子不如拿来为百姓多做些事。”

    可就是这样一个皇上,却为卫贵妃修建了那样精美浩大的瑶华宫。

    宫殿建成,更以瑶华为名,赞卫贵妃如同上等美玉般珍贵。

    而宫中能与卫贵妃分庭抗礼的便只有左相家的千金左清秋了。

    自当今陛下登基,不但平边境战乱,发展国计民生,更是除掉了一直把持朝政的摄政王。

    这摄政王一除,群臣无首,武有大将军卫无疾,而文就是这左相了。

    左相贵为清流,不像一般的权臣只是玩弄权势,搜刮财富,而是甚为清正廉明。

    据说其贵为宰相,家中却连奴仆都没有,还要家中老妻来操持家务,后来陛下听说,才派了宫中奴婢前去服侍。

    左相为官清廉,在百姓中威望甚高。

    只是其人年老,难免做事古板,在朝廷上尝尝与陛下意见相左。

    但陛下也不以为意,只笑言:“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之鉴形,美恶必现。”

    赞扬左相耿直,敢于直言。

    而左清秋作为左相的唯一嫡女,从小书香世家长大,饱读群书,自有一番书香气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