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史上最强猎头 >

第145章

史上最强猎头-第145章

小说: 史上最强猎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触目惊心的,上上下下私通皇太极是一条严密而又庞大的利益链条,这些人隐藏在大明朝廷的各个角落,有普通的贩夫走卒,也有朝堂上的绯袍阁老,他们彼此勾结早已组成了一张严密的几乎不留缝隙的大网,而要想将他们彻底撕碎,确实是难如登天。

    最后,当崇祯看见贾诩递给他的名单时,毫不留情的就将名单砸在了贾诩的脸上,又狠狠踹了这老头七八脚,“这么大的通敌案,你现在告诉朕这其中最大的恶贼就是个区区的工部主事?”

    “这个么。。。。陛下,此事如果挖的太深,臣是怕动摇国本啊。”

    “少特么拿这种话忽悠朕,此事挖不深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我看你不是查不出来,是你个老狐狸不愿意得罪人,不愿意往深了查吧!”

    “呵呵,陛下圣明,老臣告老之后还想着颐养天年呢。”

    “你。。你。。。你你你,你居然连狡辩都懒得狡辩一下了么?”

    “圣明天纵无过圣上,贾诩是什么人,自然瞒不过陛下。”

    “你。。。。滚滚滚,赶紧滚,赶紧从朕眼前消失,出门自己去领二十大板!”

    “是,谢陛下隆恩。”

    尼玛!老狐狸!

    愤怒的崇祯坐在龙椅上生闷气,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这事儿应该找谁来做,荀当然是合适的,可是人家现在主持战后重建工作忙的不可开交,根本就分身乏术。如果姚崇还活着自然是这活儿的不二人选,但人家现在已经挂了。

    至于温体仁之流,崇祯压根就没把他们放在候选之列,如果这差事交给他们,恐怕连个主事都报不上来。

    找谁呢?

第二百三十九章 胜利之后(下)

    秦浩听说了崇祯缺人审案子的消息,屁颠屁颠的跑来找他,心想着自己在明末这个副本基本上已经通关了,临走前趁着崇祯最近发财狠狠地痛宰一笔,也是挺美的一件事不是?不就是想找个不怕得罪人的办案高手么?简单啊,你是想要狄仁杰还是包拯,实在不行我把海瑞那二货找来让全大明的文武百官不痛快也行啊。

    可结果。。。。。

    “啥?你居然拒绝我?大哥,皇太极这一死,你少说又得好几万进账吧,就算我抱着宰你一顿的心思,但一个断案的撑死也就几千块,你总不会连这么点儿小钱都不舍得给吧,实在不行看在大家合作这么愉快的份上,不宰你了,给你打个折总可以了吧。”

    “不,上仙误会朕了,这天下能有今日之局面,你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区区几千龙气,朕还不至于小气,朕没什么好表示的,这里有两万龙气,算是朕的一点心意,感谢你为大明江山的日夜辛劳,但是找人么。。。。还是算了。”

    接过崇祯给的两万龙气,嗯,货真价实,真的是两万巨款,这对崇祯这个小气鬼来说恐怕无异于割他的肉了,光拿钱不干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啥。。。啥意思?”

    “如今我大明已经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日,而朕多亏了上仙的教导,这两年成长的很快,不敢说算是个明君,但应该已经合格了,朕这回想靠自己来解决这件事情,不想在用你的人了。”

    “。。。。。”

    秦浩沉默了半响,颇为落寞地叹了口气:“也好,今晚你请我喝花酒,奶奶的封建糟粕领略了也算不少了,这京城的花酒却还没喝过呢,不许拒绝啊,我就要你这个皇帝请我喝。”

    崇祯听了哭笑不得,道:“好,那朕就胡闹一次。”

    说着,两人又相顾无言,沉默了片刻,同时道了句:“保重。”

    说完,秦浩转身,大踏步的离开了皇宫,多少还有一点伤感。

    崇祯拒绝自己的理由很明显,如今朝廷里他秦浩的人已经太多了,如今最被倚重的文武大臣荀和公孙瓒都是他找来的人,赵匡胤,贾诩,赵云,都是如今真正的实力派,卢象升算是他引荐,吴三桂算是他半个门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今的朝堂之上秦浩这个上仙的影响力已经无处不在了。

    而崇祯现在长大了,成熟了,想要树立自己的无上权威了,这样的局面对他来说明显不是他需要的,以前是内有叛乱外有强敌,风雨飘摇之中顾不上你的我的,毕竟秦浩的身份注定他总不可能去谋反,但以后就不一样了,这位逐渐成熟的大帝要巩固他的威望。

    他,已经不需要秦浩了。

    哎~走吧,走吧。事情做完了,不走反而没有属于他的位置了,带着崇祯和他之间的友情,免得后面有什么事情让他不愉快,就让一切停在彼此感情最深的时候吧。

    不过,看在秦浩和崇祯友谊的份儿上,或是看在临走崇祯给的那两万龙气的份上,更也许是看在当天晚上崇祯请他喝花酒的份上,秦浩决定,临走前在给崇祯办最后一件事:得罪人。

    前面说过,崇祯现在就忙着两件事,一件是秋后算账,另一件就是钱。

    国库已经几乎空了,但战死沙场的将士需要抚恤,重建家园需要银两,重建沈…阳需要财物,甚至那些以李存勖为首的投降分子也需要赏赐,直隶和西北两省被他大笔一挥又免了三年的赋税,现如今荀见到白花花的银子时眼珠子都是绿的。

    又有大胜之余威,又有捉襟见肘的形式所逼,内外条件具备之下,进一步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改革的打击面又太大,得罪的人太多,就连荀也不见得能扛得住,那么自己这个即将要离开又威望几与崇祯持平的神仙,自然就成为主刀此次改革的不二人选了。

    对此,崇祯自然是感激不尽的,这么巧,崇祯在拒绝自己之后选的查案主审官又是他亲叔叔,那个曾经差一点儿当了皇帝,又在东南狠狠阴了东林党一把的他叔叔:福王。因此秦浩决定,这改革就先从福王入手吧。

    选择福王来查这个案子,这既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大明自从朱棣开始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没有过藩王宗亲再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了,说情理之中,那是因为福王的身份高贵,查这个案子级别和身份都足够,而且完全不用给任何人面子,他自己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中有参与,明末的藩王或许有兼并土地的,欺男霸女的,甚至有无恶不作的,但唯独不可能有私通皇太极的,毕竟这天下要姓朱他们才是王爷不是。

    而福王在东南事变中的表现又确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告诉了大家自己是个没有丝毫非分之念的好皇叔,你看,他们非让我当皇帝我都每当。

    有鉴于此,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了。

    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大明之弊,排第一的就是这藩王宗室,朱元璋疼孩子,因此对每一个儿子都格外的好,朱棣削藩之后作为补偿对他们更是好,每一个藩王和宗室的禄米都高的吓人,开国之初的时候还没什么,但两百七十年后,天底下光他们家姓朱的就足足有二三十万,每年光给他们的禄米和丝绸就占了大明岁入几乎一半!

    而且只要是稍微懂一点儿数学的恐怕都知道,子子孙孙无穷尽,今天二十万,也许明天就五十万了,到时候恐怕都不用皇太极和李自成来打,大明自己就先被这些王爷给吃死了。

    而如今,福王就是个突破口。

    福王几乎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王,万历对他实在是太宠爱了,虽然跟东林党较劲立太子的战役以失败告终了,但对这小儿子的宠爱可真是实实惠惠的,几乎把半个河…南都封给他一个人了,你让老百姓还活不活了?等到李自成最后一次在河…南造反的时候,第一个杀的人就是他,把他和他养的满园鹿一块给炖了吃了,分发给百姓士卒们吃掉,还美其名曰福禄羹,可见百姓对他之恨。

    如今,得嘞,您老人家现在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了,这半个河…南的家产,是不是得响应相应咱陛下改革的号召,拿出来给天底下其他的宗室打个样?

第二百四十章 帮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福王是一个走路都需要让人搀扶的胖子,一个人如果长到三百斤,那么这个人再怎么尊贵恐怕也做不到清新而不油腻,说的直观一点,这就是一头猪。

    可是福王难道就真的是自愿成为一头猪么?恐怕也未必,都说万历昏庸,但这主要说的是他的懒,人家的执政水平那是步步向他那个爷爷嘉靖看齐,手腕之高超全史上也并不多见,这眼光实际上分毫也不差。

    这样的一个人,会单纯的只因为溺爱就疯狂的想要让小儿子当皇帝么?会将大明江山的担子压在一个猪的身上么?恐怕不是,这福王的能力恐怕是远在他大哥之上的。

    之所以胖成一只猪,更多的还是做给天下人看,做给他哥哥和两个侄子看的吧。

    你看,我都变成一只猪了,你们就不要跟我这么个猪一般见识了好不好?

    事实证明福王的办法相当有效,恐怕就是靠着这一身的肥膘,这福王才能活到现在的。

    而现在不同了,当年的事情崇祯还小,并不知道他爹跟他叔为了继承家产发生了多少龌龊,他爹又受了多少委屈,这些本就跟他没什么关系,因此他对福王这个叔叔虽然没什么好感,但也谈不上多厌恶,直到东南事变时这福王的表现,一下子还把好感给大大增加了。

    这样的一个人物,真的愿意被当做猪养着,混吃等死过一辈子么?答案是否定的,当秦浩找上门来,并将崇祯改革的方案拍在眼前的时候,福王动摇了。

    他太清楚这代表着什么了,不答应,恐怕他最好的结局就是继续回洛…阳被养猪,而一旦答应,作为藩王改革的首个自愿捐献家产的王爷,再加上清查工部大炮一案的主审官,从此以后他将在政治舞台上发光发热并且几乎做到一人之下的位置,想想若干年以后,天下百姓甚至史书之上都要尊称自己一声福贤王,当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崇祯五年九月,福王积极响应崇祯改革,捐献全部家产,土地就地分给佃户和难民,财产则全部变卖充入国库,一时间贤王之命天下皆知。

    而福王之事,则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引子,给宗室改革开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崇祯的态度很明确,朝廷以后拒绝再养猪了,所有白发给你的禄米,丝绸,从此以后统统取消。

    而这些已经被养成猪的宗亲们的去处,崇祯给了两条路:第一,由福王建立了矿税司,将天下矿物,甚至商务统统交给这个部门管理,原来这是历代大明皇帝和东林党们争斗的最主要的焦点,从来都是派自己信得过的太监来干的,如今索性也不用太监了,太监毕竟没有兄弟们亲,部门里所有大小官员统统任用宗室。

    至于谁在衙门里当多大的官么,嘿嘿,那就要看你们捐献的多少了,崇祯不但把未来他们的财路给断了,就连你现在的财产也在惦记。

    这也就是如今崇祯威望大盛,军队统统效忠且强悍,加上东林党势弱,否则这政策说是亡国之政也不冤枉他,现在却因为之前那么多的铺垫而颇为顺利,算是一石二鸟,这些王爷们个个都有不小的能量又有身份上的大义优势,也让这部门的建立少了许多阻碍,从此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