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史上最强猎头 >

第72章

史上最强猎头-第72章

小说: 史上最强猎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浩看得大急“你们俩慢着点,悠着点,都是难得的汉家良将,可别伤在自己人手里,公孙瓒你手下留情啊,把他打坏了我该卖不出去了,祖大寿你也悠着点啊,打坏了。。。。好吧你打坏就打坏吧,反正他也过试用期了,祖大寿加油。”

    他就是来捣乱的,两个人年龄差不多,经验差不多,武力也差不多,伤着谁都不好,他不想让这俩人最终变成生死相搏,特意用这种比较诙谐的语言破坏一下刚刚激烈的气氛,生死搏杀的不要,切磋一下的干活。

    乓乓乓乓,俩人转眼间打了好几十个回合,始终没分出胜负。

    “你我都是骑兵将领,步战不过瘾来一场马战如何?”

    “来啊,谁怕谁!”

    卧槽马战啊,这俩人又没带护具,欧洲那面的骑士就连全副武装拿两柄木头枪都总是捅死人,你俩拿真家伙上是真打算拼死一个怎滴?

    随着俩人翻身上马,秦浩的冷汗是哗哗的往下流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十载功名谋一醉

    “喝!”

    “哈!”

    转眼间公孙瓒和祖大寿已经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了,每一次两人二马一错蹬的时候都惊的秦浩一身冷汗,二十个回合下来整个人就跟洗了个澡一样。

    不行,不能再这样了,老子得想个办法,让他俩停下来,有了,老子真是个天才。

    想到就做,秦浩飞快的跑了下来,随手找了两个关宁铁骑,“楼上祖大寿将军跟公孙将军吵架吵出火来了,你们两个还不赶紧去劝劝他?”

    说话间,催眠术和摄心决都用上了,这话半真半假,加上对他又没有防备,反正以这两个小兵的能耐起码够引导上一会儿了。

    两个小兵深信不疑,稀里糊涂的就落在了秦浩的套里,果然上去一看公孙瓒和祖大寿正在生死相搏,也许正常状态下会赶紧问清楚到底咋回事,可是在秦浩的影响下,俩人顺着他的思路就走了,纷纷来到了祖大寿的马前,死死的拉着祖大寿的缰绳。

    “将军,莫要冲动啊。”

    “将军,冷静!冷静啊!军中活动活动身体也就罢了,可别伤到了督师啊!”

    祖大寿这一下只觉得浑身血都凉透了,他宁可公孙瓒刺他浑身八个透明窟窿也绝不会像现在一样难受。

    这几乎都是自己从小带到大的辽东娃子,关宁铁骑啊,关宁铁骑人数并不多,祖大寿甚至可以叫出他们两个的名字,甚至他们父母的名字,平日里都是可以托付性命的生死之交,可如今。。。。

    虽说知道这两个小兵肯定是什么都不知道,但,第一时间拦住自己生怕自己把公孙瓒伤到,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难道说,自己在关宁铁骑之中,威望居然已经在公孙瓒之下了?

    想到此,祖大寿感觉几乎有一口血要喷出来一样。呵呵,事已至此,还特娘的争个什么蛋?

    只听祖大寿用十分沙哑和疲惫的声音道:“没事,我和督师比武切磋而已,并没打架,你们下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对了,今天是给三桂受功的好日子,当舅舅的很高兴,一会叫上关宁铁骑的所有弟兄,不醉不归,我请客,用我私人的钱出酒钱。”

    “真的么?太好了,将军万岁,吴小将军也升官喽,等他回来非灌他个大马趴不可,那您忙着,我们这就吩咐弟兄们准备上。”许是因为中了催眠术和摄心决的原因,又或许是丘八脑子不太灵光,两人居然丝毫没听出祖大寿嘴里说着喜事,声音却几乎要撕出血来了。

    秦浩心里也不好受,一代忠臣名将最终落得如此局面,他砍了也黯然神伤,用术法迷惑小兵来击溃这位猛将最后的一点心里防线,这事儿实在是。。。。。卑鄙了点。

    但没办法,这对祖大寿来说,真的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起码比历史上他最后的结局要强不知多少倍,而且秦浩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这位值得尊敬的汉子找一个好老板,一个比崇祯好的多的老板。

    祖大寿身子好像一下就驼了,狼狈的抬起头,看着公孙瓒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了刚刚的锐利,反而好像一个将死的病汉,“公孙将军,圣上说对外会宣称我死了,我死掉的话应该会有追封吧,追封应该会有许多银钱吧,换一桌酒肉可好?让我跟弟兄们吃一顿离别酒吧,我不想病死,或许醉死更适合我一些,正好三桂升官了,也算是个理由。”

    秦浩赶紧道:“公孙瓒你去安排些肉就好,酒就交给我吧,祖将军,喝我仙酒,喝我仙酒。”开玩笑,就明朝这酒,喝起来哪有个头,搞不好这祖大寿心情郁闷之下索性真喝死在酒桌上,还是自家的现代高档酒靠谱,那玩意度数高,喝死之前肯定能让他醉倒了。

    其实这也挺残忍的,酒宴刚开始没多大一会儿,祖大寿就开始忆苦思甜了,说起当年的那些不容易,铁打的汉子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喝酒就跟往嘴里倒一样,一瓶飞天茅台眨眼间酒干肚子里去了,这跟弟兄们的最后一顿酒还没等说痛快就先一步躺桌底下去了,醉梦中还时不时的问候几句公孙瓒家里的女性。

    众将士不知他要走,只以为是他欢喜急了,骂两句娘什么的军中没人会在意,见主帅躺下了也没当回事儿,反而纷纷闹腾了起来,主将掏腰包请吃肉,仙人慷慨送仙酒,那还不好好乐呵乐呵?

    不一会儿,伴着祖大寿的鼾声,划拳声就响彻云霄了。

    当秦浩扛着祖大寿去梁山的时候祖大寿还属于半迷糊状态,一身的酒气能隔着八丈远熏人一跟头,这卖相真是不咋地,也不知是因为没醒酒还是心情不好,低着头也不说话,完全拿晁盖当了空气。

    晁盖疑惑道:“上仙,这位是。。。。”

    “他叫祖大寿,别问了,你只需要知道他跟上官婉儿一样,暂时放你这儿就行,这位是真正的军家大才,我来取人之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是,若能让他指点你一二你就偷着烧高香去,若是不能的话就好好供着。”

    孔有德三人却是认识祖大寿的,看到祖大寿居然来了,三个人眼珠子都掉出来了,这位可是明末的天下武将第一人啊!虽说三人平日里自视甚高,但这位的本事那却是心服口服的,怎么。。。。也跑这小小梁山来了?

    晁盖看三人的表情也知道是来了尊大佛,赶紧敞开他博大的胸怀接纳这位新来的兄弟,既然上仙说这位哪怕是指点指点也是烧高香的福分,那就一定得伺候好了,争取让自家祖坟多冒一些青烟。

    和上官婉儿一样,祖大寿也属于暂时没地方去的备用人才,先在水浒这存一下吧,这对祖大寿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儿,梁山上独特的,奇葩的,不合常理的义气至上的生活环境,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气劲儿没准能让这位已经半死的猛将迸发点儿精气神。

    而祖大寿也却是高冷,不理会晁盖热情好客的笑脸和孔有德三人有点儿像狗腿子的殷切奉承,问过自己房间在哪怎么安排之后就进屋睡觉去了,说了句宿醉未醒就告罪了。

    “天王,这位。。。。最近心情不好,你梁山练兵的时候,有事儿没事儿就尽量让他看看,你们练兵的那些方法在这位眼里狗屁都不是,如果能激得他手痒痒指点你们一番,不但你们赚到了,可能这位也能一起救了,否则,这一身的本事搞不好还真就埋没了。”

    “上仙放心,我懂了,男子汉大丈夫,甭管受到什么样的挫折,您相信我,过一阵您来取人的时候保证还您一个生龙活虎的祖大寿。”

第一百一十六章 贾诩入职第一策

    就在秦浩把人带走的第二天,祖大寿乐极生悲酒醉而亡的消息就传遍了天下,崇祯也真不愧是当皇帝的,当场就放声痛哭,听说直接哭晕了过去,醒来后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加封太子太师,一品武侯,极尽荣宠之能事,搞得群臣来不及吊唁祖大寿反而要先规劝崇祯保重龙体,这演技也是没谁了。

    而祖大寿的离去,仿佛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辽东倒是悲戚了一段时间,京城也只伤感了两三天,两三天一过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贾诩顺利的跟崇祯见了面,顺利的通过了面试,也顺利的入职进了内阁,然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东林党新的口诛笔伐的对象,东林党酝酿了新一轮的攻势,贾诩似乎也准备了一个恶毒的计划打算还击。

    自从那天这帮大臣们变成了疯狗逮着谁咬谁之后,崇祯就再也没上过朝,所有的朝廷事物也因为大臣们的不配合耽误了好几天,而脏水的范围也跟着越来越广,公孙瓒和孙承宗也被牵连了进来。

    就在东林党们步步紧逼的时候,崇祯他们的反击终于开始了,这是一场远超过隆万大改革的大动作,一套组合拳下来,朝中绝大多数的东林党都有些懵了。

    第一道圣旨如下:

    各地总兵从此以后和巡抚有互为监督之权,如有中饱私囊者,可以上书,另外各级武官同进士出身。

    就这一句话,让群臣遍体生寒了。

    毒!实在是毒!能想出这么毒的计策,恐怕只有大名鼎鼎的毒士贾诩了。

    文官监督武官很好理解,怕武官造反么,可是这武官监督文官能监督什么?总兵监督巡抚,可以说是滑天下之大稽。那句同进士出身貌似也没啥用处,一个普通的进士出身,给普通百姓也就仅仅能换一个见官不跪的特权,给军官有啥用?

    但这就是政治,很多时候往往惠而不费的花架子,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明末的武官地位已经十分的低了,被文官欺负的简直是惨不忍睹,一品武官还没有四品文官牛逼,比如毛文龙,堂堂一品武将,袁崇焕仅凭一把尚方宝剑就给杀了,要知道袁崇焕轮品级也只是文官二品而已。

    这其中固然有袁崇焕本人的问题,但也由此可见武人在这年头儿混的有多惨。

    这一条什么实质内容也没有,不需要任何衙门配合的政策,其实只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文武平等。

    但凡改革,从来都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战争,否则即使你是九五之尊,也终将逃不过黯然收场的命运,一定是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的宣战。

    秦浩好歹也是看过无数穿越小说的人,因此他提议,用商人阶级的力量,因为绝大多数的小说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却被荀等人干脆否决。

    因为明朝这个特殊的体制下,所有的商人其实全都是文官的白手套,大商人阶级的利益其实就是文官集团的利益,天底下哪有左手砍右手的道理。

    最后,毒士贾诩入职第一策,用武人的挑战文人,毕竟大明已经快三百年了,只要不出现军政府,并不需要太担心武人篡权的问题,虽然提高了武人的地位,但内阁这帮宰执不都是文人么?

    仅仅这一条,崇祯啥也没付出,就得到了全天下所有武人的支持,地位这种东西有时候看着确实是很虚,但有的时候,人们确实是会为了这种虚的东西拼命。

    谁都不是傻子,这只是第一步,后面一定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崇祯后面一定还有大动作。

    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武人站在了他这一边,他就并不担心会出什么大乱子,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只要掌握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