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血火明末 >

第59章

血火明末-第59章

小说: 血火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一代兵法大家戚继光所著。孙元化昨晚也是见周世龙要长住军中,所以临别前jiāo给他的。他自己,也是常常揣摩这两本兵书的。

    周世龙昨晚看了一晚上,深深为戚继光的练兵方法所佩服。他自己本来就是个军事虽然来到这里后经过连番大战,血战数场,也有过一段时间的领兵。但最后效果那个差啊,是搞得一团糟。而现在有了这两本兵书,真可谓是如虎添翼!

    一众二百来号人,包括赵阳、张天bō、**,齐齐站在了校场之上。旁边,另有孙元化的部下和一应士兵,都齐刷刷的看了过来,不过看他们练兵的样子,虽然没有做嘘口哨什么的轻佻动作,但指指点点的,都在看热闹。

    周世龙没理他们,只一一把自己手下的这些人看了过去,这些年青人虽然个个站得端正,也有一股子血腥杀气。但没有队形,并没有形成整体,纯粹还是一盘散沙。

    周世龙心下感慨,没有严格训练过的士兵就是乌合之众,看来对他们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先训练起。况且这古时作战,严整的队列和严格的纪律向来非常重要,能保持严整战阵的就是虎狼,没有队列,就是乌合之众。

    无论古今中外,练兵首先得从队形着手。

    戚继光也曾说过:“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就是强调队列与纪律的重要

    当下,周世龙边让这两百九十号人分队三队站好。他并没有重新分队,就按之前的人数,张天bō领一百人,**领八十五人,赵阳领九十五人。

    而等各人分队站好,赵阳三人也是左右站在周世龙的身前。

    周世龙大声道:“今日把你们招来,就是训练你们战阵技艺,眼下兵荒马天下并不太平,我们前几天才刚从鞑子的包围圈里逃出来,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现在虽然来到了宁远这个大城,但也一样要cào持技艺,因为鞑子兵就在我们的背后,这里是经常会被鞑子兵攻打的。”

    周世龙神情严肃,下面各人都是下意识地站得直些。赵阳几人也是同样严肃。

    训完话后,周世龙先让他们学习站队列队,左转右转,齐步行进跑步等。

    众人先是新奇,后来便是luàn成一团。

    这批人有的是蓟州城内的守兵chōu调而来,有的是原来的关宁铁骑的逃兵,不说素质参差不起,就是相互之间的熟识也是没有的。那队列可说是惨不忍睹,队伍歪歪扭扭不说,各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这情况不说下面的那些士兵,就连两个新晋的百总官赵阳和**同样如此,毕竟他们前些时候还是个只会打猎的猎户。

    一天下来,各人比打了一场战还累。只有张天bō这个百总官游刃有余,完全不当回事的样子,还一直呼喝自己队中的士兵站直站好,这让周世龙心下对张天bō有了些满意。

    接连几天,各人还是左右不分,连周世龙大声喝叱也没用。他有些苦恼,这个时代的人没那么差劲吧,一个左右就要把握给难倒了?

    最后还是张天bō想了个办法,让每个士兵的右手臂上都绑根绳子,标明左右,这样情况才慢慢好转。

    周世龙也看出张天bō的练兵能力,暗叹果然不会是袁崇焕麾下什长官,还是有些头脑的。因此从这天起,周世龙就吩咐张天bō和自己一起参与训练列队,张天bō有些诚惶诚恐,但最后还是答应了,只心中暗暗感jī。

    周世龙他是个软在蓟州时军棍噼里啪啦打个不停,那是非常时期,但现在环境相对宽松,因此看到士兵动作错了,虽然会大声呵斥,但终究没有用皮鞭用军棍打,而是耐心的矫正,一一给他们说明白。倒是张天bō,完全的这个时候的练兵方法,动作错了那就是直接用军棍打,手上的那根短棍在士兵训练的时候可都是一直拿在了手上。

    不过说也奇怪,张天bō的这法子还更好用,被打过的人下次站队更稳。对自己被打,那些士兵似乎都是见怪不怪,都是习以为常,连旁边看热闹的那些士兵都是哈哈大笑,被打的则是不好意思地mōmō自己的头。

    周世龙暗叹:“果然是最适应的才是最好的。”

    这样在一个礼拜之后,每个人站队终于有了些样子,在张天bō敲起步鼓让他们xiǎo跑时,各人也都有些整齐的模样。

    训练的间隙,周世龙有时也会让张天bō独自训练,他自己则不时去孙元化家坐坐,熟络一下感情,另外也让孙元化替他帮忙在朝廷上上书表态,把他这一司人马全全归入孙元化他的麾下。

    不说有袁崇焕的信件,就说他们是不说两家话的一家人,孙元化最后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

    。。

第九十一章 练兵(下)

    明朝的火器虽然种类繁多,威力不弱,但是,并没有完全取代冷兵器。事实上,火器的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大炮上。普通的火铳什么的,严格考究起来,还不如冷兵器来的实用。哪怕是威力极强的三眼铳,在放过三枪以后,也是拿来当狼牙bāng使用的。

    即便是吹嘘得上天的弗朗机大炮和青铜大炮,这两种也是实看不实用,另外huā费也贵。

    孙元化是个铸炮专家,除了当官之外,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铸炮局了。练兵期间,周世龙除了和他熟络这份便宜侄伯关系之外,也到过铸炮局。

    火器,毕竟才是未来战争的主流!

    不过再看过之后,周世龙当即就认同了先前的思虑,火器暂时不用考虑。因为huā费实在是太贵了,简直就是在烧钱。而且除了这个因素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制作周期很长。

    就说一根看起来最简单,听起来也最简单的火器:鸟铳吧。

    它的打制工艺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很复杂。首先是铳管,要将制作铳管的熟铁烧红后,敲击在一根钢芯上,然后卷成铁管,再在冷却后裹上数层,敲击细密,直到达到一定的厚度,这才可以chōu出钢芯,算作是完成了一段铳管。

    一根鸟铳是由一段段的铳管组合起来的,在将这些铳管一节节的焊合的时候,会有一个难题,一不xiǎo心就是炸膛报废的结局。而等铳管做好后,还要用刚锥钻出铳镗,挫出准心,这里的时间有时甚至要一个月。

    再之后,则是用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以及各样的装配工艺。

    一根鸟铳都复杂如此,更何况大炮了!

    到此,周世龙也死心了,大规模使用火器的这个问题,还是等以后再考虑吧。

    三队士兵在列队训练十五天后,周世龙便让他们上午接着训练列队,下午则开始补充一些东西。

    一些东西,还是要及早训练的。譬如让众人列队长袍,以个人一口气跑一里路不气喘,队列不严重分散为合格。

    之后,周世龙又安排了个人负重跑,团体负重列队跑,重量然后慢慢的增加。这一招,不论是古代还是后世的练兵,都是必须的,它是最基础的锻炼。

    这些,都是练手力、脚力、身力等得要求。

    又五天过后,周世龙在下午为士兵添加了兵器的练习。

    三队士兵,虽然有些组成了“尖刀大队”还有“狙击但最后都要一同训练。周世龙在把他们提出来的时候,是秘而不宣的,为的能让他们更加刻苦的锻炼。

    这个时候,周世龙暂时只让他们训练长枪和腰刀。

    事实上,现在的冷兵器繁多,通常都是各个部队中武器五各用各的。他现在的这一司人马也不例外,一眼看去,有挑刀、有镰刀、有长枪、还有长剑,还有力气大的士兵甚至都拿了长戟的·······,简直就是一群土匪。

    冷兵器繁多不是不好,也可以发挥个人的最大战斗力。但一不能形成团体战斗力,二来周世龙他本身也不是很懂这些兵器,无从教起。所以最后周世龙决定,最大限度的使用长枪。

    而使用腰刀的,则是在每三队人中,挑出一批胆勇身体便捷的人来使用,数量在两个xiǎo队二十四人。其余的人通通用长枪。这使刀的人,将来或是藤牌手,或是鸟铳手,这两个兵种同样需要练刀。

    自然,**这一队人中练刀的人是那两xiǎo队的“尖刀部队”,赵阳这一队人中练刀的人除了另外挑出来的一xiǎo队人之外,就是那一xiǎo队的“狙击了。

    长枪的招数很简单,周世龙也不要求他们达到赵子龙那样舞得龙飞凤舞的程度,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只要求他们练会一招就可以了。

    那就是:

    刺!

    狠狠的刺!

    没有劈砍,没有打砸,只有刺!

    总之,无论遇到什么敌人,一律刺!

    对于周世龙的兵器训练,一众士兵还是有些抱怨的。毕竟习惯了以前的兵器,现在突然改换成了长枪,总是有些不习惯的,感觉别扭的很。

    但这些都不在周世龙的考虑之内,这个命令是一定要执行下去的。胆敢不听从的,一律军法从事!

    周世龙自己没有什么武技,但他还是担当起了教头的职。他有这个资本,一来天生神力,二来血雨腥风的过来了,也渐渐有了一套在血腥而战场上的招数杀人的招数!

    他先教众人枪术,他大声道:“你们都看好了。”

    跟着,他摆了个侧身起手的姿势,猛然一声大喝:“杀!”

    飞冲上前,擎枪瞬间刺中了前方二十步一个人形木把的目腰、足五处,所有的动作似乎都在一眨眼间完成,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众人一片叫好,以张天bō的叫声最为响亮,赵阳也是由衷地赞了声:“真是好枪法!”

    一众士兵这才回神过来,没想到以为周世龙够厉害的了,但现在见他神乎其神的长枪刺杀之术,才知道还是低估了他。于是纷纷问道,要如何才能做到象他这样。就算是那些不习惯使用长枪的士兵,这个时候也是高呼出声,没有例外。

    周世龙道:“无他,熟练尔,你们如我这样刺个几千次,上万次,也能和我一样了。”值得一说的是,他自己其实并没有练过的,只不过是仗着身体的优势做出来的。不过这个也算是他的本事了,独一无二的本事。他可不能这样跟士兵们说,不然还有谁肯练呢?

    而且他也没说错,一切都是熟练的问题。

    就像一个故事中的卖油翁,打油的时候油能从一枚铜钱的口里面漏过去而外面却是一滴油都没有溅出来。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了句:“无它,手熟尔。”

    考虑到士兵当中一部分人是不会用枪,一部分人会用枪但却没有在意过。他之后便把这一招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侧身握枪,第二步,用力突刺。以后每天就让他们反复练习这两个动作,直到他们动作练得标准,练得飞快,练到条件反shè为止。

    只要他一个呵斥,立即飞身向前突刺!

    再之后,又同时让两人互相对练,尽快的加强对抗能力。刺前、刺后、刺左、刺右、刺上、刺下,这是最基本的动作,哪怕是敌人追在后面,都必须熟练无比。

    至于练刀,也是同样一招,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