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花袭 >

第333章

花袭-第333章

小说: 花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景轩抿了抿唇道:“你如今也算是明理懂事了。母亲近日有提起过,说替你相看人家。你若是也觉得是时候了,我会让人收集些京城合适的公子人选来,你自己看着挑选,先接触着。”

    “你若是觉得不想这么早成亲,或是还有其他想要学习的想要做的,就说出来,我看看能不能满足你的愿望。”宋景轩道:“总之,看你自己的心思。”

    “我还不想成亲。”宋景怡微红着面颊,却是异常坚定,复又添了一句,道:“我年纪还很小,再几年也不迟。”

    至于其他的,她并未想好。

    但,宋景怡能够肯定,自己眼下是绝不想成亲嫁人的。

    宋景轩闻言点点头,道:“也行。我会同母亲说一声的。”他也没再问什么,冲宋景怡点点头,让人拿了京畿附近的舆图过来,开始凝神查看起来。

    “嫂嫂是要在京畿之地建立官学?”宋景怡坐了片刻,目光落在桌面舆图上,开口询问,道:“京畿人口那么多,要建许多所吧?那不是要很多银子?”

    “恩。是这样。”

    宋景轩目不转睛,道:“所以才需要估算。”

    “后续还需要选址,兴建,宣传……事情很不少。”宋景轩随意地对宋景怡解释道:“京畿之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勘察一番。”

    “皇上会答应吗?”宋景怡道:“若是费用全免的话,也是不小一笔支出。”

    “皇上当然会答应。”宋景怡抬头看了宋景怡一眼:“不然你以为,他为何要给那孟氏女如此重的封赏作补偿?你嫂嫂看中她说是要用,皇上雄心抱负,便就将那孟氏女给你嫂嫂送来了。”

    他有些诧异于宋景怡的言辞。

    什么时候,她不再开口就是那些肤浅的东西,而开始懂得“人口、开支”这些了?如此的话,她的亲事就要仔细斟酌一番了……

    宋景轩走了一下神,很快就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舆图上,皱着眉头在心中开始估量。

    即便花袭人说是“试点”,但这么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也是千头万绪,十分复杂。而没有具体的计划方案,皇上也不可能给出多大的支持。

    总之,要有计划。

    有了计划,才能列出步骤一二三来,而后找人完成即可。

    宋景怡再没有打扰宋景轩。只是,她稍后回到自己住处的时候,让人替她找到了几本如《京畿风物》之类的书籍,开始艰难地读了起来。

    三日后,听说孟如嫣果然住进了百花园,宋景怡思索片刻,起身同车氏说了一声,也收拾了些常用衣服之类,到了百花园,要求与孟如嫣同住一处。

    孟如嫣正端坐在书桌前凝思。

    花袭人尚在休息,传话说会在落日之前见她。宋景轩也没有露面。孟如嫣是被总管招呼着,直接给送到这个小院里来的,说是这将是她近日居住之处,问她有什么不满意的。

    孟如嫣此时的心思,又怎么在这些琐事上面。

    她粗略了看了看,见书房宽敞,笔墨具备,书架上也有不少她准备要用到的参考书,便就十分满意,谢了总管,略做梳洗,就端坐了下来,心中默默地思索着。

    见到宋景怡来,又听说了她的要求,孟如嫣觉得有些诧异不解。

    她对宋景怡接触不多。只知道宋景轩这个嫡亲妹妹言语不多,沉静从容,颇受贵妇人赞誉。至于其他,就不知道了。

    “县主放心。我不会打扰你做事的。”宋景怡与孟如嫣见礼,一边解释道:“之前,嫂嫂做事的时候,也常允许我旁观。”

    孟如嫣闻言心中有了数,便微笑道:“二小姐客气了。”

    宋景怡坐下来,不禁打量起这位新封的明珠县主来。只见她穿了一件月白兰草纹的束腰长襦裙;清爽利索;而她的好看的脸似乎如在发光,眼神晶亮有神,里面透着一股子劲儿,近似疯狂,有些迫人。而在自己说了“不会打扰、请她自便”之后,她当真就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而蹙眉,时而若有所得,时而笑容满面,当她不在这里了。

    最后,她提笔蘸墨,飞速地在纸上落下几十字后,才收笔回神,拿着纸张重新看了一会儿,满意点头微笑起来。

    这时候,孟如嫣才想起书房内不止她一人,朝着宋景怡歉意地笑了笑。

    “不会后悔吗?”宋景怡开口道:“我是说,若非嫂嫂说要用你,你依旧会成为郡王妃的。”明珠县主虽然光鲜,但将来亲事必定不会太容易。

    所谓高不成低不就。

    “是因为郡主的干涉?怪不得。”孟如嫣这才恍然明白,良机并不是凭空落下来的。她只觉得庆幸极了,笑起来,道:“这世上,便是郡主最知我懂我。”

    说罢之后,她便没有再多解释什么了。

    宋景怡抿了抿唇,见她在整理稿纸,便道:“能先同我说一说么?我的意思是,你同我先讲诉一番,也可以趁机理一下思路。”

    “嫂嫂人不错,但她最近很累。哥哥很紧张她。你若是说的太久太乱了,我哥会不高兴。”

    “宋二小姐说的很有道理。”孟如嫣略一思索,就对着宋景怡开始讲了起来:“……主要的工作,分为这几个方面。若是人手足够,分头并行推进,进度应该不慢……”

    孟如嫣显然最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计划。

    花袭人和宋景轩在黄昏时候见了她。宋景怡也跟着来了。她听完了孟如嫣的讲述,更多了许多不明白之处,想要从花袭人这里得到答案。(未完待续。。)

409 陪伴?

    “既然要进行普查……那干脆来个彻底的普查。”

    花袭人端了一杯热呼呼的蜜水,一边啜饮一边说道:“大梁立国至今六十七载,算算至少是增加了两代至三代人。至于增加多少,只怕官府也并不清楚。”

    “历来盛世,隐瞒人口都是常态。”宋景轩略皱起了眉。

    “更重要的,大概还有土地吧。”花袭人敲了敲桌面,道:“这些年,是否有人口土地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而隐匿不报的?”

    花袭人并未说的太多。

    重新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绝对是于国有功之事。相信宋景轩和承启帝能够因此而想的更多。土地人口,说来说去都是利益。而既得利益着,就是各级的官吏权贵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逃税……

    花袭人想了一下,觉得过于复杂,便很不负责地不再思考了,道:“当然,我只是这个建议。这不是一件小事,做还是不做,由皇上大臣们商议吧。恩,我提一句,若是决议进行普查行动的话,可以将国子监的学子们和尚未授官的那些进士举人们利用起来,也算是让他们提前实习了。”

    “其中有表现突出的,回头就能直接授官,皇上也不用苦恼下次科举还在后年那么远手里无人可用了。”

    宋景轩将花袭人所言记录下来,点头道:“我会同皇上提起这件事情。”

    孟如嫣都不知道自己的讲述什么时候被打断了。而花袭人的思绪一下子又跑到了“清查人口土地”上去。更关键的是,这随意谈话之间。似乎关乎大梁上下的一件大事件就这么被决定了……孟如嫣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这两人的节奏,不禁看了一眼宋景怡。

    原来宋景怡之前说的都是真的。

    宋景轩和百花郡主“工作”的时候,真的会允许她跟在身边旁听。但孟如嫣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二人就是这么“工作”的。如此随意,随意的让人觉得不真实。

    宋景怡察觉到了孟如嫣的目光,对其笑了一笑,而后又端坐在那里,用心听着。

    花袭人总算又将话题扯了回来,对孟如嫣道:“你仔细思索过了,用了心。这很好。清查这一方,交给景轩负责解决……你如今要做的,是培养出一批百余人的拼音教习来。并与这其中的佼佼者一起完善教材和字典 ……春种秋收,今年冬日农闲已经来不及利用,到明年夏天,头一批学生一定要能坐在教室里。”

    “是。”孟如嫣慎重地答道。又问:“那教习人选……”

    “从国子监里找。”花袭人笑了笑。道:“抑或你觉得哪家的闺秀同你一般有学识见地,愿意抛头露面,也可以邀请其加入进来。”

    孟如嫣一怔。

    花袭人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太多。

    而宋景怡听了这么久,到此时才出声道:“嫂嫂,不知我能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我的学识一般,但……”

    “我们要的是一般教习,面对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半大孩子……我倒是觉得。你的教育程度已经够了,至少能读通话本子了不是么?你既然有心。去做就是了。”

    花袭人最近因为睡的太多了,情绪思维上都会显得慢。比如说这办学,虽然是她一定要促成办成的,更曾经思量过,即便皇上那边不支持,她以个人之力也一定要办到……但因为情绪慢了,刚才孟如嫣拿过计划来讨论的时候,她并未如何喜悦激动。

    反而此时听到宋景怡说出了自己的请求,花袭人的心中格外升起一种欣慰和喜悦来,大声地说出了鼓励宋景怡的话,倒是让宋景怡有些不自在了起来。

    笑完了之后,花袭人摊了摊手,眉眼之间全是愉悦,对宋景轩道:“景轩,我改了主意了!过年大家都忙,咱们这里的事情,干嘛要弄的如同那银行新路一样轰动?我们悄悄地做!”

    “你去说服皇上重新清查人口土地,顺便重新划分村镇等级什么的,这义学的事情就悄悄地来!也不要什么国子监百来人了,那些人都留给皇上用吧,我们只要……”

    承启元年真是格外忙碌的一年。

    本来异常紧张的皇权交接,因为太上皇主动逊位而显得格外平静顺利。但哪只,这顺利之后,京城的热闹一波接了一波,目不暇接,从未平静过。这好不容易到年底了,太上皇在外许久也没有办过什么让京城官场震动的大案子,所有的大佬们都以为终于可以过节休息了呢,没想到,承启帝又颁布了新的旨意。

    丈量土地,清查人口,酌情重新评定各县上中下的等阶。扩大或干脆取缔合并,都在这一次行动的考量范围之内。

    “……着户部即刻筹备。”

    承启帝这旨意一下,除了面容僵硬的户部尚书之外,几乎将其他人都砸的晕晕乎乎的。待承启帝宣罢圣旨之后离开,大殿上众官员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不久就围上了户部尚书老大人,想要问个究竟。

    “都还是回去后查查自家,赶紧把该报的报了,该抛的抛了吧!别到了年后工作开始被清查出来,丢人不要紧,罢官也都是轻的!”户部尚书语气很不好。

    承启帝找他,不是商量,而是通告。

    而且,他根本就说不出反对的话。才勉强提出“人手不足”,皇上便给派了国子监的学生们给“跑腿”。那些个愣头青。年轻气盛,又得此重用,定然是卖力的紧。为了立功,为了能得皇上青睐,他们肯定什么都敢给捅出来。

    这些站在堂上的大人们,谁家没有隐瞒隐匿之土地。谁家没有不合规矩的挂靠之事。他身为户部尚书,自家都免不得如此……户部尚书老眼浑浑,冷厉地扫过众人。挤出一条路,会部阁办公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