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171章

1640四海扬帆-第171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筏飘出去后,拜音图下达出击命令。

    第一梯队张天禄首先出发,张镇均为步兵。

    第二梯队有大量的精锐骑兵。战马不愿从跳板走上船,只能用网兜吊起,转移运输船上。

    ……

    金山寺,杨羹卿被亲兵叫起。

    满江灯火,建虏强渡。

    “开炮开炮,快开炮。”

    焦山寨,杨文骢调令到。因为大雾的影响,建虏在西边成功登陆后,杨文骢才得知确切军报。现在他命令镇江府所有明军向甘露寺集结。

    郑鸿逵收起命令,“让战船出动。”

    郑彩一愣,“这么大雾,还没风,怎么打?”

    “没风也要打!”

    郑彩无奈,只能下去集结水师。

    郑鸿逵看着郑彩远去的背影,轻声对郑芝莞说:“控制一队小船,去运河。”

    “三哥?”

    郑鸿逵眼中精光一闪,“事若不济,我们不能犹豫。”

    郑芝莞大吃一惊,“长江不守了?”

    郑鸿逵拍了拍堂弟肩膀,“别忘了,福建才是我们的家……”

    郑藩水师点起无数灯火出战,消失在大雾中,很多船飘到靠近北岸的航道。

    建虏按火光覆盖性炮击,直到炮身温度过高。

    杨承祖一甩辫子,大笑着上船,拉上李遇春,“老李,咱们上,把海寇杀光。”

    杨承祖要复仇,他不怕冒险。李遇春率领家丁,连夺数艘郑藩大舰。

    混战中,辫子兵的战斗力让郑彩信心动摇了,他冷哼一声,“撤,不打了。”

    郑藩水师纷纷逃回南岸,丢下战船。李率泰立即跟进,建虏左翼第三梯队于黎明成功登陆。杨承祖身先士卒,攻下焦山寨,杀光留守城寨的千余郑军。

    甘露寺,北固山顶,最后的明军在此列阵。

    天色大亮,雾气消散。震天的马蹄声传来,杨文骢仰天长叹。

    ……

    郑鸿逵三处大营被张天禄攻破,率先撤离战线,放弃了所有的大江船,沿运河向吴江县方向逃跑。大部分都被李成栋等人追上砍死,只剩残兵败将数千。

    都督同知蒋云台阵前倒戈。杨文骢只剩下500贵州兵。

    孙临抱住杨文骢,“事已不可为,中丞赶紧走。”

    杨文骢脸色惨白,“现在能去哪里,向西去南京的路上都是奴骑。”

    “苏州关还有二十万多两关银,我们得赶紧去控制这笔银子。只要有钱,到哪里都能东山再起。”

    “你我的家人都在南京,他们怎么办?”

    “首辅一定会安排好的。”

    杨文骢和孙临很后悔没有把家人带在身边,现在只能指望马士英了。

    五月初九,镇江府沦陷。

    金山寺。

    菲尔霍夫被眼前的惨剧震惊了。长江天险,明军水师上万,居然被鞑靼人一击攻破,而且是那么游刃有余。

    金士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长江两岸,到处是郑藩水兵的尸体,金山和焦山附近,几百艘大战船被建虏或俘或焚,残骸在岸边熊熊燃烧。

    菲尔霍夫现在觉得自己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两位指挥使先生,你们打算怎么办?向鞑靼人投降吗?”

    金士英咬着牙,“宁死不降。”

    杨羹卿脸色发白,嘴唇都在哆嗦,但他还是说道,“我要和建虏打到最后一刻。”

    有决心的军人总是让人欣赏的,菲尔霍夫笑道,“两位不要那么悲观。我们脚下是一座位于岩石岛屿的坚固城堡,弹药、粮食充足。鞑靼人攻不上来的。”

    “难道我们还有希望?”杨羹卿有些不信,他们处在建虏的重重包围之下。

    菲尔霍夫自信地道:“我们还有长江分舰队,事情并不绝望。”

    杨羹卿很光棍,知道自己应付不来这种事。“金指挥,我把兵都给你,你来指挥。”

    金士英摇摇头,“我不熟悉这种西式城堡。”

    菲尔霍夫见两人都把目光看向了自己,摘下军帽,深施一礼,“我很荣幸。”

    “二位,现在我需要你们出去,对你们的士兵说我们有希望,一定能安全撤走。”菲尔霍夫道。

    首先,要激励起外面那些士兵的士气。

    金山寺现在有菲尔霍夫的300多人,金士英的200人,杨羹卿的300多人。

    原本金士英的士兵要更多,但跟着第一波移民返航了不少人。而杨羹卿原本只有200,杨文骢拿到增援后又给他补了100兵。金山城的守军现在就是这900人,兵力尚可。

    城中的加农炮有6门,2门属于金城,4门属于明军。菲尔霍夫先把加农炮都调到南岸。

    长江南岸已经超过北岸,成为最危险的方向。金山城居高临下,距南岸近500米,这意味着鞑靼人的轻炮失去大部分作用。至于那些重炮,鞑靼人把他们运过江南再布置炮兵阵地,还要点时间。即便鞑靼人把重炮运了过来,这座城堡防炮能力也很强,鞑靼人必须投入步兵登陆。

    ……

    守序一路快行,这几天闷热微风,倒是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长江航道弯曲,水流本身速度很快,守序不需要江风乱流来添乱。

    五月八日的大雾让梅尔维尔号在采石矶耽搁了一夜,守序找到黄蜚,说起自己后面的还有只船队可能会到采石矶,拜托他到时照顾一二。

    九日晨,守序找到早前抵达采石矶的黄斌卿。

    “明辅兄能否借我三百兵?”

    “国主所为何事?”

    守序道:“我想去南京下游看一看,你知道我在金山堡有陆军。”

    缺乏小船保护,梅尔维尔号进入战场可能会有危险,守序这是找黄斌卿借点小船。

    黄斌卿道:“好,我也想看看镇江那边怎么样了。”

    采石的明军已确认扬州失守,奴骑临江,和镇江的郑藩水师发生交火。但兄弟们都知道南京的战报是扯淡,具体打成什么样肯定不是战报里写的那样。镇江关系到上游水师的后路,黄斌卿心也是虚的,让自己的人去摸摸情况更踏实一些。

    黄斌卿把长子黄世爵叫来,“你带300兵,挑十艘船,跟着国主走。记得听国主指挥。”

    注:看了二十多年中外战史,我尽力还原满清渡江战役。关键就在郑鸿逵到底是走海路撤的,还是走运河撤的。我考证了很久,因为这涉及到对建虏渡江之战的理解。大部分材料,在这个问题上都没给于足够的重视,都觉得郑鸿逵应该是从长江走海路撤的。虽然郑鸿逵后来确定去了浙江,但也可以走海路去杭州?

    大家都知道中国史书对战争的记载有多简略。即便是报功的奏疏,也经常会时间错乱,以突出将领本身的功劳。

    如果郑鸿逵的水师能正常出动,他哪怕打输也会走长江撤。但根据《吴江县志》,卷五十八,“鸿逵自镇江班师入浙经溪。”结合其他材料,可以确认郑鸿逵走陆路撤走。由此倒推,建虏渡江时,郑藩水师一定不是正常状态。《南明史。杨文骢传》显示当然大雾弥江,导致的结果应该就是郑藩水师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

    其他注见本章说。

第23章 女人都归我吧

    奔流的江水带走士兵的尸体,燃烧的船只残骸仅剩下漆黑的一团,远处的镇江城犹有烟柱升起,各色建州旗幡在两岸迎风招展。

    滚滚而逝的长江再一次见证了王朝更迭,江山易主。

    梅尔维尔号桅顶,长旒旗被江风扯动,向西飘荡。长江下游地区,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越靠近海岸越明显。梅尔维尔号没有停靠南京,一路顺流而下,66海里的航程,一个白天即到金山寺。

    落日的余晖映照在金山寺塔尖的琉璃瓦上,闪闪发光,本杜陆军旗在金山堡迎风招展。

    梅尔维尔号艉楼,大副乔纳森。海斯平静地道,“阁下,金山堡还在我们手中。”

    守序放下望远镜,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鸣炮,向陆军致敬。”

    9响礼炮过后,金山堡迅即回礼。硝烟被江风吹散,在明军水师战船的牵引下,梅尔维尔号在江中心调头,测量水深,升起风帆,在船锚的帮助下顶住江流。

    夜幕降临。

    守序:“乔纳森,派人联络金山堡,告诉菲尔霍夫,舰队还在后面。请他再坚持一段时间,我会来接他们走。”

    乔纳森。海斯:“阁下,我亲自去。”

    见乔纳森还是当年那个捕鲸队长的作风,守序道:“小心些。”

    乔纳森让水兵放下两艘长艇,没有张帆,顺流飘向金山岛北岸。

    梅尔维尔号上,所有水兵分成两班在船上警戒,剩下的舢板也被派了出去,稍稍提供远程预警。

    黄世爵在确认镇江失守的第一时间就派了两艘快船返航向黄斌卿报告。剩下的明军战船显得有些紧张,张开风帆,伸出划桨,慢速游弋在梅尔维尔号周围。

    午夜,乔纳森回到舰上,回来的路上是顺风逆流,为了赶路乔纳森也参与了划桨,此时显得有些疲惫。

    守序把酒杯递过去,“城中情况怎么样?”

    “没什么不好,”乔纳森一口把酒灌进肚子,皱着眉道,“城中今天没有伤亡。”

    “中**队的情绪呢?”

    “阁下,菲尔霍夫说其中一部中**队是我们的老朋友,对我们的海上实力充满信心。另一部虽然刚认识的时间不久,但都是那个年轻指挥使的家乡子弟,比较可靠。”

    看来情况尚可,守序问:“菲尔霍夫有没有说能守几天?”

    “阁下,他说鞑靼人得用尸体从南岸铺座桥过来才能攻上金山堡。”

    守序心中的打算是想让菲尔霍夫在金山堡守上十天至二十天,方便他进行一些扫尾工作。以建州军攻击棱堡的能力,这个要求并不高,不过还是要亲眼确认了才放心。

    乔纳森显得颇为得意,“提督,我给菲尔霍夫带去了四桶烈酒,他说现在这比四门大炮都管用。”

    “好了,乔纳森。回去后,我还你八桶酒。”守序抿住嘴角的笑意,“现在让我们起锚,出发吧。”

    月光清亮,梅尔维尔号张开大部分风帆,回程是顺风逆水。为了增加航速,尽快脱离战场水域,守序请黄世爵派出了两艘战船和梅尔维尔号的长艇一起牵引拖带梅尔维尔号上行。天色大亮过了仪征江面,才改为自主航行。

    清劲的东北风,短短30海里的航程,40多个小时才到,此时已是五月十二日夜。

    南京城现在有些混乱,弘光帝和马士英在十日晚连夜离开南京,在溧水境内遭遇地主武装袭击,混乱中马士英次子马鸾率8000勇卫营士兵护送弘光天子向西。马士英率领最后剩下的5,600贵州兵奔向杭州。杨文骢的大宅与马士英相邻,杨家的家属也一并被带走了。

    南京城的黔兵原本还有1200多人,马士英只带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或是逃散,或是滞留在南京城内。得知皇帝和首辅逃跑,愤怒的南京百姓围住城内的黔兵,正与其战斗。部分百姓冲进监狱,救出假太子,在武英殿登基,改年号为崇祯十八年。

    仅就军事角度而言,南京已是一座空城。残余的百余黔兵被百姓追杀,忻城伯赵之龙控制了城内的衙役和部分官署护兵,关闭大部分城门,等待建虏接收南京。

    守序和黄世爵将大舰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