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230章

1640四海扬帆-第230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多年前,何良焘尚且年轻时,澳门遭遇荷英联合舰队入侵,如果不是马尼拉在战前增援了4艘大帆船和20门守城重炮,澳门当时就完了。这件事大大刺激了澳门政府,随后葡萄牙人修筑了沙梨头、圣保禄、东望洋、西望洋、妈阁、烧灰炉、嘉思栏、仁伯爵8座要塞。

    其中圣保禄要塞为边长100步的四角棱堡,烧灰炉要塞为三角状炮台,马阁炮台为长150步,宽55步,依托地势建为双层的半圆状大型炮台。澳门要塞群基本完整复制了欧洲现有要塞筑城技术,各种防御工事门类齐全。这给了何良焘丰富的实践经验。

    与兴建炮台同时,铸造大匠manuel tavares bocarro从果阿抵达澳门,在马尼拉派出人员的协助下,在澳门建成王家铸炮厂,即著名的卜加劳炮厂。

    何良焘既有在澳门卜加劳工厂铸炮的经验,也亲身参与了整个澳门防御体系的设计修筑工作。,大约是中国唯一既懂铸炮,又懂棱堡施工的工程师。孙元化的《西法神机》,张焘、孙学诗的《西洋火攻神器说》,甚至包括广东总兵何如宾的《西洋火攻神器说》,全部翻译自《实用炮学手册》,其间甚多似是而非之处,而翻译转抄时,文人随意更换词组造成的理解错误更是比比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那些书并无太多参考价值。只有《祝融佐理》是由真正懂这些的何良焘所著,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

    守序迈步登上临高堡面向东北方的正敌台,一号锐角堡。堡垒从马面延伸出10丈长,左右底端长15丈。三门生铁铸造的大炮架设其上,炮口冲外。2门主要发射霰弹的大将军炮从锐角堡底端向两翼伸出,与两侧城墙上的匾敌台相对。其余鸟铳、三眼铳等火器一应俱全。虽然武器略显破旧难看,但在这棱堡上,却不失为杀人的利器。

    三门大炮的炮身上刻有铭文,“琼州府海防同知何良焘监制”。守序**炮身上粗糙的范缝,同样是采用便于快速铸造的块范法。只是产自三亚的优质生铁,赋予了这门炮远超过大陆上同类火炮的身管寿命。

    曾文德将这门大炮的数据表递过来。

    铳身尺量、铳车尺量、弹药用量射程数据和火药配方四大部分都很详细。比《西洋火攻神器图说》只有弹药用量和《西法神机》没有铳车尺量全面的多。守序频频点头,这是真正的内行所写。孙元化与何如宾其实并不懂炮兵,他们翻译的书没有重点区分欧洲步与中国步,欧洲磅与中国斤在度量衡上的区别。在仰角与射程数据上更是错漏甚多,如果按照孙元化书里的步骤操作,大炮装填时会按照欧洲磅数直接装填以中国斤为单位的火药,多了32%装药量,不炸膛那真是上帝保佑。

    守序轻轻敲击着炮身,拿出尺规,亲自测量这门神威炮。火炮通长285cm,口径10。5cm,炮口至火门234cm,倍径22。3。从炮口至炮尾,共六道铁箍。炮身重1。5吨,发射6斤铁弹,按1。32的比例,约为8磅。琼州最大的火炮口径13cm,通长363cm,炮口至火门291cm,倍径22。4。这种头等神威炮仅铸造了6门,都放在海口所。

    琼州府自造火炮大多是眼前这门炮的口径,在何良焘的体系里为第四等,大约何良焘对铸造8磅炮最有心得,第四等炮较好结合了成本、工时和工匠水平。

    临高县共有8门四等神威炮,6门位于面北的两座尖角堡,2门位于面南的两座尖角堡。配合上本地明军拥有的佛朗机、大将军等近距离火器,这城已经很难打了。只要守军有一定决心,就是联邦陆军亲来,也得长炮掩护之字壕掘进,平行壕将大口径臼炮推进到城墙下才有机会拿下。

    离开临高县,守序继续向东行。

    下一个海防要地是那托巡检司,原本这座巡检司城周长170丈,城墙高1丈8尺,包括高5尺的女墙,厚7尺至1丈2尺不等。有2座城门,7座窝铺。

    何良焘将琼海壁垒的要塞分成四类,分别是卫城铳台、卫地方角铳台、卫地尖铳台、卫地半圆铳台。

    卫城铳台便是临高那四座附城锐角堡,卫地铳台则是在冲要之地所建独立要塞,那托巡检司城同样被改的面目全非。比起临高县城,少了护卫城门的半月堡和城墙上的小锐角堡,四座正敌台依然存在,并且与城墙等高了。

    从临高那托巡检司至澄迈县澄迈巡检司,依托路上的烽燧修筑了数座方角形铳台。均以条石为脚,用石灰、砂、瓦屑混合成的三合土夯筑成墙。城墙周长48丈,四角设锐角堡,厚1丈5尺,左右各宽2丈。上用女墙,高半米出头,厚2尺。

    守序从铳台后面走进堡垒正门,入口内设大屋,左为人员上下的阶梯,右为拉炮的斜坡,宽度都在2米左右。台中心位置是一座蓄水池,周长有8丈,深5尺,大约可蓄水64吨。水池左右建筑有砖屋,屋顶与铳台城墙高度齐平,那是堡垒的弹药库。

    环内墙挖有深2米以上的暗沟,通向台脚,便于排水。铳台的台面上筑有15座砖屋,是堡垒中军人的住所和粮库。整座堡垒并不大,只需百名士兵守卫,可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即便是八旗兵来打也得崩掉几颗大牙。

    比方角铳台,即小型四角棱堡更小的要塞是三角堡,即尖铳台。台高2。5丈,前高后低。尖角两侧城墙长10丈,底长8丈。后方两角有延伸出的小型锐角堡,约1丈长。其内台门、坡道、水池、暗沟、女墙、弹药库与四角堡略同,只是规模稍小,如水池只能蓄水16吨。这种三角堡体积小,需多座互相支持才能覆盖海滩,守台军兵大约为50人。

    半圆铳台即依托山势而建的守港炮台,多层要塞,火炮扇形排列。更适合仰高临下,依山带海之处修筑。

    以澄迈港炮台为例,自下至上,三层半圆平台,直径分别为15丈、12丈、9丈,共设大小炮19门,守台军兵70人。弹药库、水池和营房因地制宜,没有统一标准。

    守序视察完琼海壁垒,十分感慨。四角棱堡约出自澳门圣保禄要塞,三角台出自烧灰炉炮台,半圆铳台出自妈阁炮台。全是结合实战经验和本地实际的优秀作品,曾樱提供舞台,何良焘老先生将毕生所学都倾注在中国最后的防线上。

第36章 看不见的防火墙

    琼山县,曾樱的督师衙门,琼州府主要文官汇聚一堂。

    正月,李成栋兵进高州府后,曾樱便下令海北二府官员可护印来琼,以固根本。持续近半年的大撤退,海北官员早已了然督师阁部的实际想法。接到命令后,原廉州知府林转亨,钦州知州周瑾,雷州府同知吴调阳、李子章,廉州同知张同居、曹叙白、海北巡按张孝起、海康县令喻萃庆、遂溪县令曾植、徐闻知县杨文芑、廉州推官胡继武、灵山知县赵仲衍等海北道官员纷纷举家来琼。

    棱堡和炮台是很实在很直观展现在官民士绅眼中的工程。防线逐渐完工,来自东南的援军也一船船抵达。因为敌军压境而一度混乱的民心士气,官员精神都稍有振作。

    在封建王朝行政体系下,州县亲民官不是好干的活。不比两浙、江南、广府富庶之地,粤西这种山高水远的偏远地区,亲民官多半是些没根脚的丝。

    无论哪个政权,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粤西官员们长期在几府辗转为官,大多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们一面小心应付各路海盗,一面防御山中贼寇,小心地与黎垌、苗部交往,以求完成上峰派下来的粮饷催征任务。

    这些官员也是人才,就看怎么用。曾樱对官员下达的撤退令并非强制性的,海北二府不是所有人都来海南了,挂印而去,甚至开门投降的官员也大有人在。以守序对曾樱的说法,大浪淘沙,敌军压境是检验人心最好的机会。对肯护印来琼的官员,守序答应每人送一座后江府庄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粤西诸州县,原本各个职位长期开缺,缺少官员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海北二府的人南撤后,琼州缺少人力的情况有所缓解,某些岗位官员数量甚至有些过剩,借着这个机会,有些事可以提前做准备了。

    曾樱挂出琼州府地图,首先宣布的是调整琼州府行政区划。

    琼山县东侧的文昌县每年正赋折银5500两,加派后全口径银粮收入22000两/石,超过琼山县为全府第一,这次就地升县为州。文昌河南部析地为新建清澜县,与清澜守御千户所同城而治。县北铺前巡检司为海防要地,析地为铺前厅。原钦州知州周瑾调任文昌州知州,原知县胡士美升为州同知,驻铺前厅,专理防务。原灵山知县赵仲衍调任清澜知县。

    以文昌县南的会同县、乐会县合并为琼海州,为支援拓地移民,州城不进县城,暂驻调嚣巡检司,为以后沿万泉河向岛内腹地挺进做准备。琼海州工作繁难,曾樱让南撤的四位府同知自荐,雷州府吴调阳、李子章,廉州张同居、曹叙白可能是觉得有些突然,考虑了一阵。最后是经历过苗乱的吴调阳主动请缨,接下开拓琼海州的任务。

    崖州快成为联邦的地盘了,这里的行政区划改制曾樱事前充分征求了守序的意见。守序其实只想要港口铁矿和琼西厅的棉花、马产地,对海南内陆的兴趣并不大。谦让一番后,依然是曾樱自己做主。

    崖州的情况,守序了然于胸。崖州除了州城和感恩县,抱岁、藤桥两巡检司城,尚有两座军城。其一为崖州东北8里的朗勇城,城周240丈,砖石砌城,高8尺,厚4尺,有城门3座。其二为崖州城北150里的乐安新城,城周400丈,砖石砌城,有城门3,南门设瓮城,城楼一座,城墙高1丈2尺,女墙高5尺。

    明朝后期修筑这两座军城的目的只有一个,防黎。曾樱调亲弟曾植为崖州同知,驻乐安新城,准备后续工作。

    琼西厅算半个联邦的地盘,曾樱将守序的岳父海述祖从崖州海防同知升为琼州府海防同知,仍管琼西厅不变。原海康县令喻萃庆升为崖州同知,驻昌化江上游岔河镇。

    琼北行政区划更改方案主要依托深处内地的水会守御千户所城。水会所城周长375丈,有城门3,城楼4。所城周围有三座巡检司城。与乐安新城一样,这座万历二十八年才修筑的新城职能完全是为了防黎。曾樱设琼北厅,以廉州同知张同居为琼州同知,驻水会所城。水会与乐安两城一北一南,为控扼黎区的核心要地,也是曾樱开拓海南岛内陆前期的主要立足点。

    明朝大概是中国最喜欢修理地球的朝代,搞了200多年基建。以海南岛为例,从明初至今,倭寇、海盗、黎乱从未间断,为防御这些动乱,全岛共修筑有烽燧94座,不计县城、所城、巡检司城,尚有军事营堡136处。虽然朝代末年人事衰败,很多营堡实际已无人驻扎,可那些砖头砌成的城墙都还在,只要稍加修缮,仍不失为良好的屯田之所。曾樱这番调整的主要思路便是依托这些废弃的营堡、城池重新开垦荒地,准备将来向内陆进军。

    行政区划调整宣布完毕后,曾樱重设上层机构。

    海南分巡道方国祥升广东布政司参政,分管全岛财政。原廉州知府林转亨升广东按察司佥事,管全岛司法。曹叙白转任琼州同知,提举全岛医学,李子章提举全岛市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