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245章

1640四海扬帆-第245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鹿卿说起自己手下的八卦,“我国风气尚武,官员人人佩剑,民间也多喜谈兵事。我属下有个官员,打算摘录二十三史中有关战争的记载编辑成册,敬献给府城国防厅,以作为治军的依据。”

    国防厅是台北府新建机构,管理动员等军政事务和各地警备部队。台北的官员视为与司法厅同等的监司机构。

    守序皱了皱眉,“你让他别白费功夫了。军事是板质实之事,二十三史除司马迁和班固外,都是文人意淫,全不知甲仗为何物,战争为何事,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断不可信。”

    “鹿卿明白,读书与用兵迥然两途,我在大陆见过很多战事,也隐隐觉得古来史传皆不足信。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对他说。”

    守序道:“我久处兵间,也算打过很多仗。自问所办,在你们文化人看来都是些极钝之事,与古代的那些兵法计谋,更千百中无一相关。现在外间对我那些神速,犀利的传说,你也别信,多半与实际迥然不符。古书对当时名将的描述,想来也不过尔尔。古书中确实有些有用的东西,但你们千万别看那些列传中的战绩。如在书中有战场环境的记载,尤其是兵要地理和道路,或者是战前囤积粮草数字,这些才是值得关注的。”

    周鹿卿诧异道:“鹿卿所知,宋代的一些书涉及了国主所述的重点,前代极少。”

    “那是,只有宋代开始的战争描述才略微可信,再往前的,你们看结果就行了,过程没什么参考价值。包括《史记》和《汉书》中也有很多不可信的东西,很多时候就连结果也是扯淡。太史公开篇自序,《史记》大半内容取材于古六经,他写出来,真假读者自己分辨。司马迁至少有个坦诚的态度,班固明知故犯的就多了。”

    “所以我在史书中比较偏爱南北朝和宋辽金元,你们这些进士看来,南北朝和宋辽金史都失之粗糙,文笔差。可在我看来,那才更接近原貌,而且有来自双方的记载,对比着看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其实唐朝的黑材料也有很多,在敦煌文书中就有不少,现在还没挖出来。秦汉倒没多少黑材料,可关于战争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也都埋在地下。

    守序不经意间秀了一把他对历史的掌握程度。明朝文化已经很发达了,可通读二十三史,外加资治通鉴和会要、要录、会编等主要官修国史和较为权威的私人笔记,就连周鹿卿这个进士也差的远。而这些,守序在20岁前就完成了。

    话题有些沉重,周鹿卿沉默了。

    守序干脆地道,“你劝劝你的手下,做军事要尽弃故纸,专从事点名、看操、查岗诸事。如果他真有兴趣,你可以推荐他上军校。”

    注:本章守序与周鹿卿最后一段对话主要来自作者的感受,包括标题在内小部分则为曾国藩原话。行文有些差异,应不难分辨。

第51章 沙盘复原的1647年战局

    大陆的战报由快船送到宜兰。

    守序在宜兰调了几个熟悉湖广、广西行政建制的官吏,对照地图,用几天时间,连夜制作了一个简易沙盘。沙盘很不精确,只是对照地图粗陋的标出湖南桂北的主要城池、山岭,与河谷。

    对照大陆的战报,守序亲自复原1647年的湖广战局。守序以红旗标识明军,蓝旗标识鞑靼人,红色蓝色箭头分别表示两军进攻方向。沃尔特、林守节和其他几个军官给守序帮忙。

    在执政官命令下,宜兰官员全部汇聚到州署正厅。这里搬走了原有的家具设施,就剩下沙盘和人。宜兰的衙门建筑简约,面积不大,几十人围过来有些拥挤。

    守序冷冷地环视了一圈,官员大多数人都有明朝官方背景。其中就包括有试图从二十三史辑录战例的那位兄台。

    “先生们,我来告诉你们,仗是怎么打的。”

    守序在岳州、长沙和湘潭连插三面蓝旗。

    继郝摇旗等岳州战败、何腾蛟长沙战败后,湘潭投降。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沿湘江上溯,大军攻势凌厉。

    在燕子窝大破明军总兵黄朝宣,黄朝宣是个残酷对待辖区人民的军阀,为了抢钱经常使用凌迟处死辖区的绅民。他向孔有德投降后,父子都被孔有德零刀子碎割了,大快湖南人心。

    守序在衡州插上蓝旗,鞑靼人继续向南进攻,在衡州轻松击破郝摇旗、刘承胤等农民军与官军数万联合部队。

    东阁大学士、总制忠贞营,湖北巡抚堵胤锡逃到永定卫(张家界),向李过高一功的忠贞营靠拢,他再向西跑就进四川了。受堵胤锡指挥的忠武营统帅马进忠也跑去了湘西九溪卫。

    守序插上三面红旗,分别代表忠武营、忠贞营和夔门的其他四川明军。

    总督何腾蛟继续顺湘江向上游跑,带滇军退保永州。湖广巡抚章旷和总兵张先壁逃到宝庆府。郝摇旗跑到湘粤边境的桂阳(今郴州)。

    永州护住湘江门户,宝庆府护住皇帝行在武冈州。

    危机时刻,何腾蛟出动总兵杨国栋从湘潭出击长衡路。

    面对这种局面,孔有德在衡阳分兵。

    耿仲明回师增援长沙,尚可喜进攻桂阳,孔有德本部继续向永州追击。八旗兵分别配属三路兵。

    耿仲明在长沙大破杨国栋,生擒明军七名副总兵。

    桂阳百姓生怕郝摇旗的溃军劫掠,武装抵抗郝摇旗入城,郝摇旗大怒攻城。尚可喜赶到,立即对郝部冲击,将明军打得大败,生擒总兵张学礼。郝摇旗战败后,溃军走山路退到广西全州。

    孔有德则在永州彻底粉碎何腾蛟的主力,经两次会战,鞑靼人共阵斩明军50多名将军,士兵并家属近4万人。何腾蛟也退向广西全州。

    ……

    到永历元年四月底(1647年6月初),湖广战场形势一片绝望,到处都是蓝旗和蓝色箭头。会议室的气氛很压抑,烟雾弥漫。

    守序看了一眼官员们,笑了笑,“关键时候,又是天气救了明军。梅雨季节来了,地面一片泥泞,弓弦受潮脱胶,孔有德和八旗兵打不动了。”

    何腾蛟的残余部队都缩进广西全州,在全州背后尚有严关、桂林等要隘险城。桂林留守瞿式耜将桂北经营的比较完善,兵虽不多却比较精锐。何腾蛟现在需要防御的战线极短,他背靠灵渠,得到来自广西的增援,暂时停下逃跑的步伐。

    ……

    一片溃败中,出现了一股难得的清流。永州都司,福建人周金汤率200人趁夜摸城,在一片混乱中收复永州。

    守序在永州重新插上红旗,一丝清爽的感觉渗入周围的环境中,略微冲淡了弥漫的烟雾。

    “就凭这份主动出击的勇敢,这位周金汤将军就值得称赞。如果我没记错,周金汤把妻妾家人安置在阳江海陵岛,临走前说‘国家多难,吾当马革裹尸,冀图万一,汝辈勿以我为念。’“,守序转头对周鹿卿道,“海陵岛离琼州很近,德夫你帮我记一下,回去我派人把他的家人从那个荒凉的小岛上接出来。”

    周鹿卿点头应是。

    守序继续讲解,“明军恢复永州后发现,孔有德全军脱离接触,回长沙避暑去了。你们要看到,战场信息只能靠肉眼观察,必须要经过战斗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未经战斗证实,情报都是不确定的。这就是战争的迷雾。周金汤发现他正面的鞑靼人虚弱,但虚弱到什么程度,就要靠大胆的进攻来发现。如果主帅想获得全面的信息,那就要求整条战线上的军队与周金汤一样,与敌军保持接触。”

    ……

    再回到沙盘战场。

    南明上下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

    辽东骑兵退到100公里外,鞑靼人使用三顺王的好处这会得到了体现,他们不必像鞑靼八旗兵一样要退回北京避暑。而是依然留在离战线不远的长沙,从后方调集补给恢复实力。

    战事稍微不那么紧张一点,南明各方又开始搞事了。

    朝廷行在武冈,总兵刘承胤逼迫永历皇帝给他全**政大权,侮辱前来劝阻的何腾蛟。

    在何腾蛟的策动下,溃退在宝庆府的明军总兵张先壁进了武冈州。刘承胤骂张先壁“犯阙”,张先壁骂刘承胤“劫驾。”

    当着永历天子的面,两只明朝正经官军大战一场。

    救驾什么的都是借口,明军内战的实质是这些军阀的地盘越打越小,不得不分汛地以守。为了补给军队恢复元气,新来的军阀肯定会抢原来军阀的蛋糕。

    刘承胤在武冈经营十余年,当地四面山峰环绕,为一肥沃的盆地。刘承胤囤积粮饷,补给可支数年。也正是因为地势险要,经济较为宽裕,永历皇帝才会选择武冈作为行在。

    内战恶果报应来的很快。八月,秋高气爽。休息够了的孔有德再次南下,打崩所有战区,明军全线溃逃。

    八月二十四日(1647年9月22日),尚可喜兵临武冈城南。

    永历皇帝还算聪明,察觉出武冈军阀刘承胤有异动,求到刘承胤老母那里,声泪俱下,请求移驻到靖州。

    刘母心中不忍,派人打开城门。永历天子丢弃全部皇帝仪仗,带着家人轻装逃出险地。出城20里后,下了大路,不顾随身没有携带粮食,一头钻进大山中。

    孔有德藩下梅勒额真线国安领1000骑兵向靖州追击,虽然打下靖州城,俘获永历朝廷大部分中央官员,却错失了最重要的目标。

    孔有德坐镇湖南,杀掉刘承胤。接着派武冈降军陈友龙部攻击贵州,俘获何腾蛟全家百口。以这批家属为人质,孔有德要挟何腾蛟投降,被何腾蛟断然拒绝,孔遂命陈友龙杀掉何腾蛟全家。陈友龙无奈,只得照做。

    耿仲明率本藩2000兵,佟养和等部千余八旗兵并降军董英部继续向广西进攻。

    此时,永历皇帝在大山中没饭吃,饿着肚子连日赶路,总算逃进广西柳州城。饿两天与被鞑靼人俘虏比起来那都不是个事,这位皇帝人还是聪明的,危难关头也比较有办法。武冈形势那么危急,永历皇帝临走都不忘耍了个心眼,对别人说他要去靖州,实际脱离视线后就趁夜钻了山沟。

    永历失去联络的消息传到湘西。堵胤锡试图拥立荣王弟朱由桢为帝。幸好被人劝阻,否则又是一次大分裂。拖延了一阵后,湘西得到皇帝脱险的消息,停止了拥立荣王的行动。

    ……

    守序几乎拔掉了湖广所有的红旗。

    此时除了堵锡胤系列的忠武营和尚在长江夔门、施州卫、巴东一带的忠贞营,湖广明军只剩下从宝庆、武冈西撤沅州(芷江)的总兵张先壁部;从道州撤至湘桂边界,守卫除了灵渠之外另一门户要地龙虎关的总兵曹志建;以及汇聚到广西全州的各路溃军。

    明军中最强的是前农民军郝摇旗部,郝镇脱离前线在桂林寻找粮饷补给。

    可怜广西全省税收堪堪苏州府吴江县一半,实是无力开支庞大的军粮。郝摇旗驻扎于桂林府城军营,对瞿式耜等桂林留守高级官员大体以礼相待。军粮补给他也没办法,只能向司道府县各官摊派,凑不到粮食就殴打。

    另外派出军兵四下打粮,捕捉百姓士绅,置于校场上,拿不出粮食就用弓弦绞其大腿,施以酷刑。基本都是些李自成当年在中原的手段。桂林百姓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