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332章

1640四海扬帆-第332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菲尔霍夫:“我们都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

    背包和第三排射击在排枪时代是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第1师的新兵们即将入下一阶段训练,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

    守序:“关键是距离。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取消步兵的背包,缩短三排步兵横队之间的纵向间距,让士兵靠得更紧密,以减少第三排射击对第一排的干扰。要么在实战中取消第三排射击,第三排士兵将只作为前面战友伤亡后的替换人员,在其他时候,他只负责装填步枪。”

    菲尔霍夫:“要不我们试试丢掉背包?带着60磅的负重上战场,不如减轻士兵负担,增强机动性。”

    卡尔朗格曼:“我不同意丢掉背包。路德维希,战争的理论和实际不是一回事。减轻负重只看上去很美好,我必须说,前年的实战反馈证明,如果士兵有一回离开了背包,那他就再也见不到它了,而你知道,背包里的很多东西,我们在战场上很难得到充足补充。”

    菲尔霍夫:“卡尔,这里不止你一个人拥有实战经验。现在的问题很明显,丢掉背包能更好地密集队伍,第三横队的射击可以有效开展,士兵可以自由和灵活运动而不像现在这样迅速感觉疲倦。你我都知道,保持士兵体力对部队机动的重要性。”

    卡尔朗格曼嗤笑一声,“现在所有步兵都是轻步兵,士兵只需要装填,然后扣扳机,再也不用穿着20公斤的铠甲,挥舞刀斧与对面同样武装到牙齿的铁罐头肉搏。难道士兵们会连扣扳机的体力都没有吗?我们的士兵必须习惯负重行军,必须吃得了苦,我们的训练正是为此而准备的。”

    “卡尔,我们可以集中放置背包,然后派部队看守。”

    “那意味着我们需要设立一个更大的营地,你打算派多少人留守?每师一个连还是一个营?依托营地作战将束缚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地形,这与那些落后的中世纪军队有什么区别?现在是火力的时代,每一杆步枪都必须位于战线上,或是位于前往战线的路上。路德维希,真到了战场,你会发现排枪能横扫一切敌人,如果不能,那只是因为枪不够多。所以你很难顶住把留守部队派上战场的诱惑。”

    “似乎还有一个问题。”

    “元首?”

    “想一想,背包里有士兵的财物,如果我们处于追击或是撤退这种范围比较大的机动中,东西不在士兵身上也许会对士气产生很微妙的后果。”

    卡尔朗格曼一点头,“追击的时候,士兵想着先取回他的背包,撤回的时候则是出现逃兵。”

    守序:“如果处于战线交战,士兵耽心失去身上背包这种情绪也许会把他们更加牢固地钉在阵地上。”

    守序仔细看过训练,倾向性于保留士兵背包,取消第三排射击。

    卡尔朗格曼:“我们试试两排射击,如果有效,不如干脆取消第三排?这样一个师可以覆盖更长的战线。”

    菲尔霍夫:“从三排横队改两排,我们的训练队形就要大改。更关键的是对骑兵战,现有的三排横队,一个9连制的营只需要让两翼的分营保持队形转向,很快就能列成空心方阵。第1排下蹲刺刀冲外,第2排和第3排可以轮流射击,保持火力不断。如果平时就是两排横队,空心方阵就得调整队列,我们得另外研究中间环节的队形变换。”

    守序摇摇头,卡尔的想法太激进了,这次他支持菲尔霍夫,“测试两排横队当然可以,但我不建议在操典中取消第三排,战线太单薄也意味着冒险。”

    将校们继续,守序坐在位置上抽烟,讨论课上经常产生类似的争论。

    守序喜欢这种让人兴奋的氛围,在无恶意的争论甚至吵架中,思维剧烈碰撞。很多时候,将军们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那种争论只能通过实战去验证效果。

    由于守序倾向很明显,关于背包和射击的问题,今天上午最后定下结果。

    士兵任何时候都不应同六件东西分离,枪、刺刀、子弹、背包、四天的口粮和一件土木工具。但背包里的东西在战前适当予以精简,以尽可能减轻背包重量,使背包里面只有一件衬衣、一双鞋子、一个领子、一条毛巾、一个火镰。每个连增配9匹驮马,多余辎重由驮马背负,这很够了。

    一个师的战马编制将由3000匹上升到3800匹,相应的人员也突破16000人。在旅一级增加勤务分队,增编一个猎骑兵中队以保护多出来的辎重纵列,这样,旅的合成化程度比之前更高。

    下午,守序走进训练场,参与到士兵训练中。他一身猎兵军服,从远处根本分辨不出与普通士兵的区别。

    有几次,路过的士兵甚至认为守序是负责新兵训练的伍长军士之一,时间一长,“小伍长”这个绰号不胫而走。

    整个1656年余下的时光,守序都在军营里渡过,密集的训练课程直到1657年南风起,雨季来临。

第3章 混成旅

    偌大的陆军作战室,墙上挂着两幅地图,一幅中国全图,一幅两广地图,精度超出任何明朝或是鞑靼人手中的舆图。

    梅登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发出回音。

    “要开始了吗?”

    “恩,我们先试试那有多难。”

    梅登低头抿了一口酒,“男人的伟大就在于不断扩充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这是谁说的?”

    “亚历山大。”

    “真的假的?我记得铁木真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亚历山大更喜欢男人吧?”

    梅登耸了耸肩,“天知道,反正我小时候起,别人就这么对我说。”

    “算了,是不是他说的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会是征服者。”

    “你计划带多少兵去?”

    “新兵还要再训练,我打算抽调原第1团为基干成立一个混成旅。”

    “具体兵力呢?”

    “4个步兵营,2个胸甲骑兵中队,锡克骑兵团,3个炮兵连。”

    “什么时候走?”

    “看海军编组护航舰队的进度。”

    “海军派了3艘四级舰,斯特林很看重三亚铁矿。”

    “石禄铁矿更大,品味上佳,那是优质稀缺的战略资源,我们绝不能放弃。”

    “也是钱。鞑靼人禁止铁器出口,我们现在是南洋最大的铁器销售商。”

    “所以元老院默许我们派出志愿军。”

    梅登点点头,“荷兰特使三天前到了首都。”

    “哦,他们说什么了?”

    “今年1月28日,荷兰使团从北京回到广州,他们在中国待的时间可真长。”

    “结果呢?”

    “鞑靼皇帝未批准荷兰所要求的与中国自由贸易的权利,而且使团回到广州后,尚可喜与耿继茂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怎么讲。”

    “荷兰使团到北京时,尚可喜的人很热情。等荷兰人从北京回来,广州的鞑靼官员却避而不见,尚可喜借口牙痛,耿继茂借口身体不适。”

    “也就是说,荷兰人送出去最少16万两白银现金与海量的礼物,却一无所获。”

    “不止这样,荷兰使团翻译在广州被谋杀了,很诡异。”

    守序抬起酒杯,冷笑一声,“鞑靼人。”

    “荷兰总座马特索尔科邀请我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巴达维亚。”

    “你怎么考虑?“

    “去。“

    “距你上次出使巴达维亚快16年了。”

    “是啊,上次出使时,我代表一个弱小的海盗共和国。”

    “而现在我们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会告诉荷兰人,与其用巨款贿赂鞑靼官员,不如把钱投资在我们这里,我们去做他们在广州办不到的事。”

    守序嘴角泛起微笑,“不,执政官阁下。不是你去告诉荷兰人,而是我们用大炮告诉荷兰人我们的能力。”

    “大炮“,梅登咽下一口酒,“是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大炮了。”

    守序新任的副官推门进来,“二位阁下,军官们都到齐了。”

    “让他们进来。”

    此次出兵部队营以上军官列队走进作战室,制服笔挺,马靴锃亮,骑兵军官的马刺踏在地板上,吭吭作响。

    领头的两个中校团长都不满30岁,年轻是军官们共同特征。

    梅登看着下面一张张坚定的面孔,感慨道,“都是些好小伙子,他们让我想起了年轻的岁月。”

    “打完这仗,他们会更优秀。”

    守序放下酒杯,“先生们,战争在召唤你们。你们的回答呢?”

    “我们为国家和军旗而战,我们无所畏惧!”

    ……

    1657年8月,第1混成旅6000余官兵低调离开王微堡,搭乘27艘快速运输舰,在海军7艘战舰护航下,北上琼州。

    1周后,陆军在东方港下船,与当地友军会师。

    原本以三亚钢铁集团警备队名义驻扎于此的东水营扩编为陆军第9步兵团,加入混成旅序列。这个团经历过实战的老兵多,但刚从火绳枪换装为燧发枪,训练未完。

    第二骠骑兵团正在编组,尚未满员,装备也不齐,最缺的是燧发手枪,目前只能做到人手一把而不是人手一对。

    第1旅留在干燥的琼西与新加入的部队合编演练。

    爱德华指挥海军舰队主力进驻儋州湾内港。如今正是台风肆虐期,舰队在琼州海峡可能有危险。

    守序搭乘休伯利安号巡洋舰前往海口后千户所,根据最新的海军战舰分级,巡航舰这一舰种被取消,改为巡洋舰,后续建造的巡洋舰都是平甲板,休伯利安级战舰的放大版。

    休伯利安号抵达海口要塞港时,天色刚刚蒙蒙亮。

    守序举起望远镜,各色明军军旗在城头飘荡,城墙上巡逻的士兵比平时多一倍。

    休伯利安号高挂鲜红的逆戟鲸战旗,以震耳的礼炮声通知海口明军。

    城头明军匆忙点炮回应。

    守序下船。

    海口所全城戒严,紧张的临战氛围笼罩在要塞上空。

    海口所守备官匆忙出城,跪倒在码头上。

    “起来。”

    守序看了守备一眼,面孔不陌生,应该是上海撤退明军中的一员,这会隶属于周鹿卿的抚标营。

    “怎么只有你?贺虎臣,张时杰,金士英,杨羹卿这些总兵呢?”

    “大人,各位勋臣都在前线。”

    “战局如何?”

    “很不好,鞑子打下化州,周一烈总兵阵亡了。”

    “你脸色很差,是害怕了?”

    “大人,大人……”

    “找几匹马,我要去府城。”

    “是。”

    “另外,打起精神,我来了,鞑靼人没什么可怕的。”

    “是,大人。”

    海口所没有骑兵,但常备有传递紧急军情的快马,守序挑了5匹,带4名卫兵朝琼州府城疾驰而去。

    府城在南边5公里,广东巡抚周鹿卿任内修建环岛公路,海口所至府城这段做了简单铺装,路两边行道树有了一定规模。

    守序在城墙下勒住战马,河水潺潺流过,南渡江与美舍河上的商船似乎并未受到战争影响,集市依旧是熙熙攘攘。

    府城变化不大,北城墙有城楼无城门,守序折往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