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360章

1640四海扬帆-第360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承祖:“好说好说,张镇台客气。”

    兰钦陪着范承祖闲聊了几句,问起修筑海防炮台的事。

    “观察,如今珠江海防仅只张镇台下属的海珠、海印和我这虎门,3处澳门式炮台,兵丁数量、红衣大炮都不敷使用,我已屡次请示王爷,给我们添船加炮,一直没有回音。”

    张国勋与兰钦对视一眼,开口道:“观察,珠江形势以虎门最为险要。沙角、大角相隔太远且不论,上下横档二岛拦江水中流,只要横档、大虎山和珠江两岸建砖石炮台,架起500位红夷大炮,可保广州海防无虞。”

    兰钦频频点头:“观察,沙角、大角是天生的信炮台所在,敌船一旦在伶仃洋上出现,两炮台可立即发炮向主炮台示警,我军可提前战备。”

    张国勋道:“珠江内河只有海珠、海印两炮台较大,其余乌涌、永靖、大黄,台小炮少,都不堪用。夷船进珠江直接就兵临广州城下了。”

    李栖凤在肇庆,二藩精力全在漠阳前线,反而忽视了珠江口防御。

    范承祖:“建炮台一事刻不容缓,你们放心,我与李制台已向北京上疏,不久就会有旨意下达。”

    范承祖底气却很足,这就是在帝都有大根脚的好处。

    自古搞基建是捞银子最好的门路之一。

    身为广东海道副使,珠江口海防是范承祖当管之事,尚可喜、耿继茂、李栖凤要管的事实在太多,可想而知,一旦大建虎门炮台群,相当一部分工程会着落到范承祖头上,就这个意义来说,范承祖尽管此前从不认识张国勋和兰钦,此时他们却很快在一个利益链条下结为的盟友。

    张国勋来广州前是浙江嘉兴副将,兰钦是江南徽州府人,范承祖是辽东人,三人都是外来官员,与广东本土势力、世镇的平、靖二藩没关系。

    二藩在广州只手遮天,针插不进,水泼不入。藩下人欺辱外官是常事,一个藩下的大头兵就敢抽知县大耳刮子,无人敢管。这种压力下,同为海防业务条线的范承祖、张国勋、兰钦迅速走近。

    兰钦喝着茶道:“观察,海上都在传,南洋夷人夹板大舰上百进驻琼州,消息传得神乎其神,也不知真假。”

    张国勋叹气道:“一条夷船就有7,80门大炮,炮大弹重,我的赶缯船和槽船100艘打不过人家一艘,何况我还只有63艘船。”

    范承祖心有戚戚,“我在澳门看见夷人的夹板大船了,听说南洋夷的船比佛朗机人还大?”

    张国勋:“望之如城堡,放炮如火山。”

    兰钦:“观察,你一定要给朝廷说清楚,海上争战万万不能啊,咱们只能把虎门炮台修好,银子一定不能省。”

    范承祖:“广东的钱全用在漠阳江前线,兴建虎门炮台一事只能请朝廷再拨款。”

    “都拜托观察了。”

    “本官份内事,你们放心。”

    张国勋:“观察,夷人船坚炮利谁都知道,可他们有数万陆师,这是真的吗?”

    兰钦:“澳门的佛朗机人都这么说。”

    范承祖:“最近漠阳江前线的贼军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耿继茂亲赴前线安定战局。想来应当确是有事。”

    兰钦嗤笑道:“耿王爷上次在雷州丢光了2万大军,我还以为他不敢出来了呢。”

    范承祖:“靖藩近来元气有所恢复,耿王爷嗓门又开始大了。”

    兰钦:“他上次逃回来说夷人有10万之众,先是把广东官场吓死,随后又把人笑死,真有10万,夷人早来打广州了。”

    范承祖:“兰老弟这就不用担心了,夷人陆战不行,不是我们八旗精兵的敌手。就算有数万之众,不过尽是些乌合之众,上次官军大败是耿继茂无能而已。”

    张国勋:“就是,观察说的对,官军在雷州战败,全是耿继茂瞎指挥。”

    范承祖满意地喝着茶。

    “二位,我打算把你们的防区换一换。”

    “观察?”

    “虎门眼见就要大建,事权必须统一。炮台兵丁众多,只能由张镇台统帅,兰钦你的人回去守海珠、海印二炮台。”

    张国勋脸上浮现出喜色,“这怎么好意思?兰同知好不容易修起虎门寨,我怎么好夺人所爱。”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虎门寨控扼珠江口,兰钦官不大,但他守在这里能从广东走私海贸中分到不小的一块蛋糕。

    兰钦不动声色:“观察有令,下官自当遵从,虎门寨就让给张镇台做总兵衙署了。”

    范承祖:“兰老弟,内河炮台都要扩建,我把内河都交给你了。”

    兰钦拱手道:“下官多谢观察。”

    范承祖打个哈哈,“都是兄弟,不用见外。”

    张国勋兴奋道:“跟着观察有肉吃。”

    兰钦:“那肯定啊。”

    范承祖脸色一沉,“今年南风就快结束了,夷人从海上来只能等明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银子我给大家要来,事情一定要做好。”

    “观察放心。”

    兰钦送走范承祖和张国勋,迈步登上虎门城头。

    雨水暂停,虎门城头,军旗被风吹,向南扯动。

    青山绿水是亘古未变的景色,自秦始皇开拓岭南,近2000年来,在珠江口已经打过无数次恶仗而且还要打上无数次。

    滇京崩溃,天子远狩,朝廷调拨八旗大军和千万两白银攻入缅甸,西南朝廷已经完了。

    琼州明军拥立惠藩监国,以中书省统辖六部,重建中央机构,新朝廷向沿海诸部明军送去诏书,只要那些明将接受诏书宣读,就意味着他们承认琼州的中央朝廷。

    这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只有海南拥有把这场战争打下去的军队、粮食和弹药。即便是郑成功,如果没有海南运到的补给,立即也会断粮。

    风向不定,季风转换,北风季就要来了。

    兰钦点燃手中的信函, 16年的等待,即将结束。

第36章 战犯录

    儋州洋浦港,远征军临时司令部。

    守序召见中书省诸位官员,以中书右丞方以智和参知政事总督两广周鹿卿为首。守序主要精力放在战事上,明朝行政事务多数由方以智和周鹿卿等人商议决定。

    司令部窗外是布满视野的军旗,雄壮的军队动人心魄。

    守序双手背在身后,语气平静地道。

    “很多年前,你们都曾问过一个问题,我为何不能武装2,3千陆军投入到某个决定性的战场,帮助明朝打赢大战。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只是让你们去重看五胡乱华的历史。”

    方以智点头道:“自古汉夷冲突,以司马氏末年最为激烈。”

    “八王之乱,晋朝军队损失一空。北宫纯以凉州精锐二赴洛阳增援,数败胡骑,可最后还是被蝗虫般的匈奴和羯胡吞没。北宫纯名将之资,被匈奴人抓到平阳,名为大臣,其实就是略高级的奴隶。刘氏匈奴内乱,北宫纯据宫室号召汉人起义反抗奴隶主。这位名将怎么也想不到,响应他的汉人寥寥无几,因为那些人都是在胡人统治下麻木了的奴隶。那还是胡人初起,北方尚有普遍反抗精神的时候。

    守序挥舞着权杖,看着他的大臣们,“只用大义感召毫无用处,违反大义的人不仅得不到任何惩罚,还会活的很好。你们眼前强大的军队才是正确答案,我们必须一手高举大义,一手高举神罚之剑,用战无不胜的军队去惩罚那些罪犯。”

    周鹿卿说话带着颤音,“相国,按你的指示,名单都已经拟好。”

    方以智:“名单有两份,一为战犯,二为汉奸。”

    守序接过长长的第一期名单。

    战犯一份以nurhaci为首,以下依次为hong、don、fulin、hiowan,及dodo、jirgalang、ajige、manggultai等所有aisin gioro家族成员。

    名单里有已死之人,有小孩,有被鞑靼人认定为叛逆之人,但这些都没什么关系,全部有份,在名单上只有先后次序之别。

    汉奸一份以吴三桂、洪承畴为首,以下依次为五汉藩、冯铨、范文程等,包括张勇、李本深、田雄等活跃在各大战场的绿营提督。

    方以智劝道:“相国,战犯名单没什么问题,汉奸名单我建议谨慎公布。”

    “为什么?”

    “对我们争取绿营倒戈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守序大笑,“密之,从法律上讲,如果他们在之后的战事中立功反正,我当然可以考虑减刑免罪甚至另有任用,但这与他们已经犯下的罪行没有关系,历史就是历史,不容更改。”

    方以智:“历史不容更改,可历史书是政治的一部分,而政治看的是有没有用处,不能感性用事。”

    “密之你真的以为我在乎他们反不反正吗?你说的没错,我是个政客,我最关心人有没有用处。我认为把汉奸列在名单上让我心情舒畅,远远超过那些人在战场上的用处。”

    “这……”

    周鹿卿拉了拉方以智的袖子,“密之兄,相国说的对,如果为了一时之利接纳这些叛臣,长久的影响终归不好。”

    方以智叹息一声,不再相劝。

    “战犯名单可以再长一点,现有八旗梅勒额真或是曾经担任过梅勒额真以上官员全部列入。汉奸的名单再仔细核对,那些在战场上力尽而降,或是投降保全一城百姓,其后又未犯大罪的可以去掉。”

    明末那绝望的大势,战败不丢人,甚至投降也不丢人,关键看的还是后续表现。

    按守序的标准,在西南投降的西营诸将,几乎没有人被列进汉奸名单,如马进忠儿子等部队,自1645年打到1661年,从湖南打到丽江边陲,与鞑靼人整整战斗了16年,父子两代人都尽了全力,这种投降当然不能算汉奸。

    周鹿卿:“是,我们一定仔细核对,不会冤枉好人。”

    守序把名单还给方以智和周鹿卿。“找些石匠,把名字全刻在石头上。另外,把战犯与汉奸的事迹编辑成册,记住,只说事实,内容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不需要夸大和编造。”

    事实足够震撼人心,编造只会降低说服力。

    守序轻轻喝了口茶,“现在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但人人都相信自古胡无百年国运,这个天下终究不属于鞑靼人。昭告天下,让汉奸的事迹永远不会随时间湮灭,朝代终将更替,他们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是,相国。”周鹿卿犹豫着问道:“《扬州十日记》是否需要刊行?”

    “你们的意见呢?”

    “省内诸臣意见相左,需请相国决断。”

    “说说看。”

    “宣传《扬州十日记》可能激起民众的同仇敌忾,但更可能增加民众对鞑靼人的恐惧,让更多人处于观望状态。”

    “鞑靼人用恐惧统治,利弊确实很明显。但你们要注意,我们不是那些给百姓开空头支票激励他们起义的明朝官员。”守序用权杖指着正在登船的部队,“我们将在战场上摧毁鞑靼人的统治基础。”

    方以智和周鹿卿对视一眼,拱手道:“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大臣们离开司令部,守序推门,走到阳台上。

    阳光和煦地洒满海面,天气很好。

    近千面联邦星鸟国旗和本杜军旗猎猎飘扬。

    广东攻略第1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