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59章

1640四海扬帆-第59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

    到启航时,舰队上下都已焕然一新。灰蒙蒙的帆布恢复原本的色彩,士兵的衣服虽然陈旧,却浆洗的很干净。舰队的精神面貌和士气都上了一个台阶。

    他的士兵不仅把整个环礁的椰子和面包果吃光,最后几天还派出纵帆船把邻近的两个环礁上的水果都砍下带了回来。

    为表达谢意,陈守序最后还是给岛民留下了很多咸肉,牛皮和铁器。12月1日,天气放晴,长水号再次挂出蓝色启航旗。舰队驶出湖,顺风转向,扬帆航向西北偏西。

    既然在朗格拉普环礁休整过,比基尼环礁就没必要再去了。舰队直接航向关岛,菲律宾都督辖区最东侧的领地。

    旗舰上的华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已经融入了舰队。陈守序没有给他们特殊的优待,普通水手无论是什么种族,只要是舰队的正式成员,待遇都是一样的。

    陈守序找来蔡元定,“你久在东洋,对这关岛熟悉吗?”

    “我没去过关岛,但听那些老水手说,干系腊人(卡斯蒂利亚的音译)在关岛有一座坚固城砦。”

    “有多强?”

    “他们修了一座两层高的炮台,炮台外还有胸墙,常驻有40人的守军。”

    陈守序嗤笑一声,“40人,会很强?”

    “大人,在东西二洋。不管是干系腊还是红毛夷,只要有几十人守卫的炮台,除非朝廷出动大军,否则就很少有人能打下来啊。”

    也是,巴掌大一个炮台,立着十几二十门大小炮,一般的土著还真不好啃。

    “给我详细说说这个关岛的基地。”

    “是,大人。干系腊人在关岛的基地储备了不少物资,关岛的守军为大帆船指示航向,如果船偏离航道,他们就会点起烽火向船队告警。每年从阿卡普尔科回航的马尼拉大帆船也都会在关岛停留几天,给士兵补充肉、丝织品、葡萄酒、武器弹药和其他必需品。”

    蔡元定小心看了陈守序一眼,“大人,从关岛开始,到甲米地的航程并不安全。进入菲律宾近海后,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海盗,他们等待在关岛后面的航线上。进入菲岛内海后,更是危险,隐蔽的港湾中说不得就藏着很多苏禄海寇的帆船。关岛的守军如果发现海盗,就会向大帆船报警。他们点起两团黑烟,意味航路安全,点起四团以上的黑烟,则意味着出现海盗大队。”

    陈守序哈哈大笑,“那他们看到我的舰队该点起多少黑烟,20团吗?”

    马尼拉大帆船吨位重,船楼高大,武器也很齐备,其实一般的海盗很难威胁到船本身。历史上马尼拉大帆船失事的几次多半有一些外因,比如船本身已经触礁受伤。有个海盗前辈就曾经在关岛堵住一艘触礁正修理船板的大帆船。

    如果正经打炮战,黑胡子蒂奇时代的巴哈马总督罗杰斯尝试过。他们回来后的报告是五磅炮打上去简直就是挠痒,登船也很难成功。罗杰斯本人也在与马尼拉大帆船的战斗中打残了腿。当然这也与经过跨洋航行后,船员的状态不佳有关。马尼拉帆船毕竟是本土作战。

    在这里,对马尼拉帆船威胁更大的不是欧洲人,而是与西班牙人战了一百年的民答那峨岛(棉兰老岛)上的苏禄人。

第19章 亚洲权力游戏中的欧洲玩家

    陈守序听说虽然菲律宾是殖民地的殖民地,但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战斗力比美洲强。如果认为亚洲和美洲白人士兵的水平近似,那么在军队中人数更多的亚洲士兵战斗力明显强于美洲土著。流落南洋的日本切支丹武士和来自印度的雇佣兵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在关岛,陈守序本想测试一番菲律宾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不过让他失望的是,在舰队进攻关岛港口之前,西班牙人就舍弃炮台逃进内陆。让陈守序有些遗憾。

    关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四十个熟悉地形的人往里一藏,很难找。陈守序没有派人追击,他不想浪费人力。

    舰队在港口锚泊。关岛有一些简单的修船设施,大帆船如果损坏会在这里做紧急修理。通常的做法是找到一片浅滩,卸下所有装备,清空货仓,并把木桶、木筏绑在船侧。趁一次大潮水将船只冲上沙滩,再用人力尽量向岸上拉,使船头或者船尾搁浅,不会被海浪冲走。然后该修哪里修哪里。

    可以想象,这样修船的方式对船只的伤害很大。不是状况特别糟,一般都不会这么做。这样的修船方式,其实也不一定需要港口,只要有平缓的浅滩或者沙洲,潮差也合适就可以做。如果储备浮力不够,通常还会把帆桁和能拆的桅杆拆下绑在船侧,提供额外的浮力。

    中大型战舰临时修理时很难侧倾露出龙骨。关岛有人工平整过的沙滩和一些绞盘、撑杆等设施,看着是用来辅助船只侧倾的。设备都很简陋,只是迫不得已时的一种选择。

    巡航舰是用不上关岛的设施了。陈守序让舰队的三艘单桅斯鲁普轮流在沙洲上侧倾船底,更换涂层填补船缝。

    近来陈守序愈发觉得单桅斯鲁普好用之处,当初为了跨洋航行,舰队的斯鲁普都是偏大的型号。每艘都有8门火炮,在亚洲海面火力一点都不虚。纵帆给了斯鲁普更多的风向选择权,吃水较浅也比巡航舰更适合在近海活动。

    近期暴风号、冒险号和卓越号的使用率都很高,可惜当初在美洲时掳获的单桅船大多都舍弃了,只剩下现在这三艘。数量无法增长,陈守序只能尽力让它们保持最好的状态。

    因为关岛已是敌区,除了陆战队,舰队并没有派出更多的人登陆。水兵基本都还在船上,只是分出一些工匠和仆役帮助三艘单桅船的船员。

    西班牙人撤退很匆忙,他们尽力带走了粮秣,对炮台只是象征性地予以破坏。这是一座砖石结构,典型的殖民地炮台。有6门炮和12门回旋炮。在携带充足的火力的军队面前,比如陈守序的舰队,这种炮台根本毫无作用。12磅大炮几下就能轰垮。但如果防御的是苏禄海盗,炮台的作用就会很大了。

    陈守序登上炮台的二楼,港湾里舰队旌旗招展,他思考了很久。舰队里有不少人都曾经在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服役,对在亚洲的欧洲势力并不陌生。

    17世纪的亚洲海面,局势错综复杂。荷兰人虽然实力最强,手握所有重要航道的制海权。但他们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能压迫近海,除了东印度群岛,荷兰人在其他地区也只能优先保证自己的通过权。

    英国与荷兰暂时还是盟友状态,原本英国东印度公司一直与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一起工作。荷兰人的总部设在万丹时,英国人也把亚洲总部设在万丹。荷兰人把总部搬到巴达维亚,英国人也搬到了巴达维亚。阿姆斯特丹甚至给联合东印度公司下令,与英国人分享香料群岛的出产。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在阿姆斯特丹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署了联合防御条约,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荷兰控制区内一半的胡椒,每年从摩鹿加群岛运来的香料,联合东印度公司拿走三分之二,英国人拿走三分之一。英国人将为两国的东印度联合舰队提供10艘战舰。大体上英国人还是比较遵守契约,十几年前,荷兰人强攻澳门,舰队中就有两艘英国战舰助战。

    荷兰人这么做,同时也考虑了欧洲的局势,英吉利海峡是荷兰人的海上生命线,英国人多次在战斗中给荷兰舰队提供锚地。英国是他们对西班牙战争的潜在盟友。

    远在欧洲的十七人绅士从大局出发的决定,让巴达维亚当局相当不爽。雅加达的征服者,巴达维亚城的缔造人,让。皮特埃茨。科恩对此的评价是“公司在拥抱毒蛇,英国人连一粒沙都不应该从摩鹿加、安汶和班达群岛拿走。”

    巴达维亚当局经常与阿姆斯特丹的董事会产生矛盾,曾经有巴达维亚负责人愤怒地给董事会写信,“为了公司在亚洲的利益,看在上帝的份上,我要求某些时候行动的自主权。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半个地球,从巴达维亚向你们的请示,等回复返回,局势往往已经大为不同……”

    阿姆斯特丹没有同意巴达维亚的请示。巴达维亚不能眼看着英国人抢走自己的白银,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们搞了次下克上。荷兰人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安汶商馆通敌为由,逮捕十八名英国公司雇员。荷兰人指控英国人勾结葡萄牙人和日本,合谋夺取荷兰要塞。荷兰人在英国人身上用尽了诸如火焰灼烧,水刑等酷刑,屈打成招后草草审判,将其中十名英国人斩首。英国人将这次事件称为“安汶大屠杀。”

    安汶大屠杀被双方高层压了下去,阿姆斯特丹十七位绅士很担心英国海军的实力,而英国在东印度实力也不足,双方没有激起表面化的战争。只是战争的种子已经埋下,时间让它汲取营养,直到破土发芽的那天。多年之后,安汶大屠杀被编成剧本,在伦敦的剧场上演。在群众的一片愤慨中,英国议会向荷兰宣战。可那距离安汶屠杀已经过了几十年。所谓的群众情绪和舆论都是当权者操弄的工具。群众能看到的东西,那是贵族们让他们看到的。

    东南亚已经被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于是英国人转而去印度东部谋求获得一块领地。此前他们已经在西亚贸易中心苏拉特建立了一座工厂,并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虽然莫卧儿苏丹很欣赏英国人海战中把在印度不可一世的葡萄牙人爆打了一顿,但他还是警告英国人不要打着在苏拉特获得土地的主意。

    原本英国人也满足在“安静的贸易”中获取利润,他们在亚洲只有商馆,没有要塞。但安汶屠杀后,英国人与荷兰人进入貌合神离的状态。

    总部放在万丹需要当地国王的庇护,放在巴达维亚又被荷兰人捅了一刀。安汶屠杀让英国人痛定思痛,他们改弦更张。

    葡萄牙人依旧控制着印度西海岸和马拉巴尔海岸。依托第乌、孟买、果阿、科钦这些要塞和锡兰岛,葡萄牙仍然在印度洋圈内贸易中占据优势。并且给莫卧儿的王公贵族去麦加朝圣的船队提供护航服务。

    荷兰人正在对马拉巴尔海岸虎视眈眈。

    英国人敏锐地意识到,海战的胜败只是暂时的,要想长久的立足,陆地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海上的文章,终究要在陆地上做。

    就在去年,英国人在莫卧儿帝国的边缘之地,荒凉的科罗曼德尔海岸买下一块土地。当地的印度王公允许英国人修建要塞以保护仓库和工厂。英国人沿用了之前那个渔村的名字,将他们的殖民地称为马德拉斯。他们在印度的第一座城堡,圣乔治堡动工兴建。如果不是荷兰人自私地垄断了香料群岛的生意,英国人也许永远想不起来在印度建立一个帝国。而就在陈守序抵达亚洲的现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葡萄牙是曾经的亚洲海面霸主,但现在他们实际上已经走下坡路,来自英荷的竞争让他们压力山大。

    西班牙满足于马尼拉大帆船与中国的贸易,目前他们的主要军事资源放在向南征服苏禄人。所有欧洲殖民者中,就数西班牙人最重视传教。原本黎牙实比在宿务建起第一个殖民地后就请示国王。西班牙人在菲律宾面临两个选择,南下或者北上。南下要向棉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