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74章

1640四海扬帆-第74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受不了拘束的人,不会在北大年长待。如果要上岸,我也只会回家守着祖坟。”

    陈守序:“没有问题,打下北大年后我派船和你一起去蜈琪屿接人。”

    做了一番动员,接下来的作战部署依然由威斯特海姆安排,具体的地面作战指挥陈守序并不插手。

    散会后。陈守序走到士兵中间,他的习惯是在战斗前夜与士兵们在一起待一会。

    接下来的几天,林同文输送过来600多人的武装,其中有华人、暹罗人和切支丹。与林同文一起来的是他从各地购买的13门大炮。陈守序抚摸着炮身上清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标志。这家目前亚洲总部在印度苏拉特,远东总部在万丹的英国公司会给东亚的局面带来极大的变数。不过那是以后再考虑的事情。

    兵力不占优势,就没必要采用围城的方式了。等到战舰上卸载的20多门重炮上岸,运动到位,一切准备就绪。

    陆战队和水兵600;

    林登贝格雇佣兵200;

    苏禄人100;

    棉兰老高地人500;

    上岸的纳土纳海盗500多;

    林同文的600多。

    这样,各部加一起,攻城的总兵力为2500多人,约为守军的一半。时隔多年,霍尔雷恩手下终于又有了接近一个旅的兵力。

    陆战队和水兵是作战的核心力量,其次是雇佣兵和苏禄人。霍尔雷恩起码见过他们打仗,其他的部队更多则是安排了辅助的任务。攻城战,有很多土木工程性质的工作。

    攻城火炮由长水号炮甲板火控官加德纳统一指挥。24磅炮、18磅炮是攻城火力的核心。天气已经比较热。炮兵都光着膀子,各种炮弹堆积在一旁。

    陈守序拉开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墙上的守军。每个城垛旁都有3名士兵。城内将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这一侧。

    陈守序没有使用什么花样的打算,他要用炮碾压对手。

    24磅炮开炮,攻城开始,其他各种型号的火炮也加入了合唱。北大年城头射来的反击火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头几轮的射击后,按照火力部署,部分火炮停止了射击。此时的火炮连续开火时间并不长,需要大量的冷却时间。为了保持火力持续,只能轮流发射。

    城砖被敲碎,城垛垮塌,士兵抱头鼠窜。陈守序满意地看着炮击效果。

    为了避免毒日炙烤,士兵们搭起帆布的凉棚。运送饮食的补给都安排好,士兵轮流休息,上阵。北大年也有很大一片居民区位于城墙之外,陈守序命令禁止士兵擅自进入居民区,以免遭遇伏击。陈守序决心一点点稳步前进。

    炮击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天,没有投入步兵。第二天,见城垛已经被打的稀里哗啦。霍尔雷恩投入了陆战队。轻装步兵走在最前,用散兵线驱逐小股敌人。随后是身着盔甲的长矛手。他们排成4排的密集队形,枪尖朝前,踏上居民区的街道。其余火绳枪手在他们的两侧提供掩护。

    陆战队整齐地开进居民区,始终保持着队形,在熟悉街道的华人向导带领下前进。军乐伴随着呐喊,他们战斗力极强,没有人心存怜悯之心。

    方阵在居民区扫荡,杀戮效率及其高效。严密的阵势不仅震慑了敌人,同样也震慑了友军。

    肃清了城墙外的居民区,野战炮兵连将火炮推到城下,给陆战队的士兵提供近接支援。

    见火候差不多了,除了200人的预备队,霍尔雷恩投入华人、高地人、苏禄人,向城墙发起冲击。被战斗刺激起血性的士兵冲到城墙下,竖起攻城梯。火绳枪和野战炮提供火力支援。没有城垛的掩护,守军根本无法站住脚。

    望远镜中,切支丹手握倭刀,冲在最前面。得知每个人都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大片土地后,这些日本流亡武士是士兵中最狂热的。最先攀上城墙的也是他们。

    大多守军的注意力全被攻击城墙的士兵吸引过去了。火绳枪手压住城门的两侧,一队工兵冒着并不密集的侧射火力,趁机将火药运动到城门下,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塌了。这是座笨重而巨大的城门,外面包着一层铁皮,城门里面又堆了许多沙袋。当火药爆炸后,城门被炸裂成碎片,被一阵疾风卷起,摔到很远的街上,而城门上面的拱墙连一块砖头的位置也没有变动。这就是专业。

    士兵们见城门被炸开,冒着烟火、尘土和飞舞着的城门碎片,呼喊着冲进城去。陆战队作为矛头,直接向王宫推进。

    占领城墙的士兵沿城墙向两翼卷击,其余的士兵杀向城中各处其他要点。

    攻势之猛仿佛能击败十倍于他们的敌人,当然并没有遇到这样的抵抗。华人的纵队在一片贵族住宅区遭到敌军的射击,损失了一些人,跟随步兵进城的一门野战炮随即停下,急速射击了10发炮弹后,林同文的人一拥而上,将敌人砍杀殆尽。

    约在傍晚时分,城墙上的两路人会师了。

    最后的抵抗来自王宫,残存的有组织守军在王宫前面的广场上布阵,王宫内还有一些拿着火绳枪和弓箭的射手。

    陆战队并没有着急推进,天气酷热,部队每行一步即流汗不止,他们战斗了最长的时间,已经比较疲劳了。敌军的人数很多,沃尔特指挥陆战队原地休息。

    两门野战炮被推上来,向敌军射出炮弹。广场的石板地面很容易形成跳弹,这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休息完毕的陆战队虽然人数不及敌军的三分之一,但板甲和严密的阵势让敌人毫无机会。长矛将勇士扎成肉串,牛皮靴践踏尸体,一步步将敌军逼进了王宫。

    与士兵的生命比起来,王宫里的任何艺术品都不值一提。掷弹兵用手榴弹开路,清除掉敌人的抵抗。华丽雕饰的大门被撞到,来自中国的瓷器掉在地上,没有人去可惜。精美的波斯地毯被鲜血重新染色,混合着士兵脚下的泥土,斑斑驳驳。

    劫掠开始了,火焰在几处贵族的住宅燃起,城市在哭泣中迎来了沦陷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卷终

第1章 起步诸事

    闪电撕破乌云,窗外的雨点仿佛连成线。连续几天的大雨,让正在快速改变着的金城陡然停歇了下来。

    港口的战舰均已挂起铁制的防电链,以免被雷电劈中桅杆。距离海口不远处,是一座紧张施工中的棱堡,四角的形状已经有了雏形。

    棱堡后面是四座同时开挖的船坞,两大两小。

    码头、砖窑、铁工厂、军械所、军火库等等构成一座海军基地所需的建筑都集中在棱堡后方。

    在金城南方,北大年河的上游,另有两座小型棱堡正在建设中。

    所有施工中的建筑,都使用了菲律宾火山灰与石灰制成的天然水泥。在没有足够耐火材料制造水泥窑之前,火山灰水泥都是金城能迅速获得的主要建材。与后来的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问题是需要的保湿养护时间长达6个月。

    强敌环伺,攻占了北大年城,现在改名叫金城的海盗海商联合体几乎把全部战俘和购买的奴隶等人力资源都投入了军备建设当中。

    甚至连城内最高立法机构,金城元老院都暂时栖身在原本的王宫中。草创期内,一切都只能从简。元老院在初期只有40名议员,一半来自舰队,一半来自其他各路人马的代表。除了舰队以外的席位如今并没有满员。新进的议员必须由元老院通过。元老院的改选章程现在并没有确定,因为争议很大。陈守序只能建议,搁置分歧,现有人员维持5年不变。

    唯一与军事建筑享有同等待遇,能够使用水泥施工的属于南洋银行。陈守序的舰队从美洲带来了40多万英镑的白银。这笔白银价值180万比索,120万两白银。在东亚,这是一笔巨款。

    在攻占北大年和后续对周边地区的作战中,一共缴获了30多万两白银和众多的奢侈品。北大年水师残存的16艘桨帆船也全被缴获,其中有2艘大型加列战舰,4艘中型加列船,10艘小型桨帆船。港口内还几艘属于北大年贵族的商船和三角帆船。

    舰队没有足够的人力操纵这些船,大中型桨帆战舰被拖到金城河上游的淡水区,说是封存,其实就是盖层帆布放在那里。小型桨帆船被用于港口的拖船。商船和大型三角帆船则被拍卖,几个把家搬到金城的华人海商买走了船。中小型三角帆船有些用,被用作港口周边的巡逻船。

    除了钱和物质,最大的收获当属战俘。金城允许战俘赎身,但城内的所有财产都是战利品,他们可以从海外调钱。

    金城属于联盟的战利品,依据战斗中的贡献大小,人人都会有合适的位置和收益。但舰队从美洲带来的白银,只能属于原有的人员。在金城,南洋银行是个私有银行,股权结构完整继承了原本舰队的模式。南洋银行与金城政府有一些人员上的交叉任职,但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

    南洋银行成立的当天,原舰队评议会和股东大会宣布取消。风帆战舰上的环境和工作强度,超过30岁的普通水手就不适合继续服役了。为此,舰队退役了一批老人。岸上现在也很缺人手。陈守序给他们在海军基地各单位和金城政府安排了一些更舒适的岗位。

    虽然元老们出身自海盗,也许在最初也不乏追求民主的斗士。可当他们变成统治阶级后,多数人的意志却毫不犹豫地完全复制了他们在被统治时经历过的那一切。蓄奴不可避免,建立家族并联姻,这一切都在金城快速发生着。甚至就在金城改名的第二个月,元老院下属就成立了一个纹章院,用纹章谱系来区分征服者中的新贵族们。

    也许在未来,这些体制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桎梏,可在当下确实起到了对社会组成人员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面对这种形势,陈守序只是在元老院里重申了他对奴隶的观点,金城没有美洲黑奴或者土耳其那种完全人身依附的奴隶。所有的奴隶都是人,奴隶与主人之间是契约关系。主人不得随意处死奴隶,契约满后,奴隶有权恢复自由,契约期内也有权给自己赎身。这并不是什么先进的不得了的思想,宋朝时,宋真宗就说过“今之僮使,本佣雇良民。”宋真宗对奴隶的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北宋始终。北宋有许多判例都彻底抛弃了照抄唐律的《宋刑统》,奴婢贱人,不再是律同畜产。只是宋朝这种人文主义倾向和启蒙被后来的金国入侵而打断,南宋有一定继承,更多却是倒退。到了元朝,则是大踏步倒退。

    这并非仅是人文关怀,从经济上来说,人力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可轻弃。

    陈守序当然也知道他在元老院说的这一切,落实到基层恐怕所剩无几。但作为开国元首,他要给后世留下一个口子。

    金城元老院从成立肇始,就让陈守序感到这是个在行动上金钱至上,倾向于保护现有制度和传统、赞同统治阶级和私有财产权的保守机构。

    只是与欧洲的同类机构比起来,由于海盗的出身和海盗所代表的对船长等海上特权阶级的反抗精神传承,让他们在感情上还是会偏向一些底层人士。但这改变不了金钱主导的大势。没有大工业化从经济层面对社会微观结构的彻底改造,没有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没有美国独立宣言,没有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