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医香 >

第385章

盛世医香-第385章

小说: 盛世医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夫人疼的厉害,还在安慰夫君别担心,只是一阵疼痛袭来,话说了一半,又忍不住叫了起来。

    管事媳妇就轰那男子离开,“妇人生产不吉利,快些出去。”

    那男子不愿意走,结果被管事媳妇给硬推了出来,哐当一声,门就被关上了。

    沈的房间和那夫人的房间紧挨着,那夫人的叫声一点不落的传入她耳朵里,她就没心情看书了。

    驿站管事的好心,让小厮准备了棉絮挨个的房间送来,让大家堵着耳朵,这生孩子,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有时候生三天三夜的都有。

    就这叫声,谁能睡的下去啊。

    可是棉絮堵耳朵根本就没用,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大半个时辰后,那管事的媳妇满手是血的出来,喊道,“当家的,你赶紧想办法找大夫和稳婆来吧,我不会接生啊,这是两条人命,我不敢乱动。”

    驿站管事的头疼,别嚎叫了,他要能请来大夫,能不请吗?

    住在驿站的,多是男子,连女人都没几个,偌大一个驿站,只有驿站媳妇生过孩子。

    夫人还在惨叫。

    门吱嘎一声打开,沈走了出来,道,“我去看看吧。”

    驿站管事媳妇看着她,怔道,“你是稳婆?”

    沈嘴角抽了下,道,“我略通医术。”

    管事媳妇的笑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女大夫呢,还是这么年轻的女大夫。”

    显然,她在质疑沈的医术。

    管事媳妇看惯了人的,一眼就看的出来沈非富即贵,身边带着丫鬟,还有那么多男子看护,绝非一般人。

    大家闺秀就算懂医术,也不过是随手翻两本医书,知道几个调养的古方,就大言不惭的说略懂医术了。

    人家大夫说略懂医术是谦虚,旁人说就是自负了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为难

    不过现在夫人疼的要死不活的,她见了害怕,屋子里多几个人陪着,她也放心。

    男子没想那么多,这样的情况下,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赶紧请沈进屋。

    沈进去后,管事媳妇的把门关上,道,“这夫人八个月的身子,又是早产,孩子凶多吉少了,你尽量帮她吧,实在不行,一定要保住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左右孩子保不住,能保住大人,也是功德一件了。

    都是生产过,从鬼门关走过来的人,颇有感触。

    沈没说话,在没有看过病人,诊过脉之前,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等她靠近产床,那股子血腥味实在是冲人,她怀着身孕,虽然披着披风,外人瞧不见,但反应还是有的。

    她胃里难受,作呕。

    管事媳妇,“……。”

    都见不得血,还是大夫?

    逗她玩呢?

    沈把披风解下,夫人惊讶,“你也怀着身孕?”

    但更惊讶的还在后面,沈解了披风,手腕上的铁链就露出来了。

    夫人怔的说不出来话。

    没想到这锦裳华服的少夫人,竟然是个犯人,那些人不是护着她,而是看着她的。

    这夫人犯了什么罪,被束缚住,却住进驿站时,丫鬟要了最好的房间,最好的饭菜……

    这夫人不简单啊。

    紫苏接过披风,沈帮夫人诊脉,又摁了摁夫人的肚子,眉头紧锁,因为妇人的情况实在凶险了。

    紫苏在一旁问道,“世子妃,这夫人会没事吧?”

    沈没说话,要了笔墨纸砚,写了两张药方,然后出了门。

    把秦齐叫过来,道,“你去抓药来。”

    刺客先一步接了药方,道,“还是我去吧,这里他不熟。”

    虽然镇子在十里外,但是刺客骑马比马车快很多。

    “我骑你的千里马去。”

    刺客瞥了秦齐一眼,把药方裹了好几层,要了蓑衣,就出门去了。

    那男子感激不尽。

    沈进了屋,用银针帮那夫人。

    生孩子没那么快,夫人依旧在叫,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很快,刺客就把药材买回来了。

    满满一大包。

    沈的两张方子,一张是抓药的现成方子,另外一张则是小包的药材,以备不时之需的。

    紫苏拿了药包就去煎药了。

    煎好了药,又帮着给那夫人喂下。

    阵疼还在继续,丫鬟端着热水进进出出,一盆盆的血水往外端,男子面色苍白,几乎站不住。

    转眼,天就大黑了。

    驿站内,灯火通明。

    大雨之夜,风唿啸的吹着,夫人生产的尖叫声格外的刺耳。

    驿站内的其他人都食难下咽,起初还有人嘀咕抱怨,不过最后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因为生产的夫人身份不简单。

    并不只是回京述职那么简单,这夫人是西秦内阁大臣孟大人幺女,这男子是六年前科举榜眼李大人。

    孟大人榜下捉婿,不捉状元,只捉榜眼,当时可是叫人大跌眼镜。

    而且这榜眼不入翰林院,求了皇上外放做官,一放三年又三年,皇上几次想把他调回京来,他都说手里头有案子未结,推了又推,这一次皇上下了死命令,再不回京,以抗旨之罪论处,他这才不得不归。

    孟大人寿宴在即,又适逢他回京述职,所以他们才急着赶回京,没想到会在半路出事。

    凶多吉少了啊。

    哪怕李夫人生一夜,他们也得陪着听啊。

    不过就在大家上床歇息的时候,叫疼声弱了下来。

    其实生孩子,叫声大反倒安全一些,声音一弱,就代表妇人没力气生了,也是最危险的。

    听了这么久,大家心都揪了起来。

    不过好在,一刻钟后,一声啼哭传来,在雨夜里格外的响亮。

    不过哭了两声,就停了。

    产房内,驿站管事媳妇惊道,“怎么只哭了两声,就不哭了?”

    她抬手,要打那小孩,让他再哭。

    沈赶紧道,“先把孩子放下。”

    八个月的孩子,原就脆弱的很,哪里受得了她的巴掌啊。

    她好不容易才接生的孩子,可不能让他出事。

    沈帮小孩把脉,小心呵护,然后抓药,让紫苏拿去煎。

    驿站媳妇就站在一旁看着,沈的医术她见过了,那扎针收针的速度,比人家大姑娘绣花还要快。

    屋外,李大人逮住出来的紫苏,焦灼问道,“姑娘,你快告诉我,我夫人和孩子有没有事……。”

    紫苏就道,“放心吧,有我家世子妃在,肯定能保你们家夫人和小少爷的。”

    李大人连连道谢,然后道,“不知道姑娘是哪家王府的?”

    这是打算将来备厚礼登门道谢呢。

    紫苏咧嘴一笑,“煊亲王府。”

    这要真送礼道谢,大概会被以叛国之罪论处吧?

    李大人,“……。”

    紫苏笑了一声,就去煎药了。

    李大人半晌回不过神来,他是真没有想到救他内子和孩子的竟然是煊亲王府世子妃。

    沈高超医术,不只闻名宁朝,西秦也有不少人知道的。

    有她相助,李大人心安,只是又疑惑的很,她不在煊亲王府,怎么来西秦了?

    煊亲王和煊亲王世子正在边关打仗,她来西秦,还亮出身份,就不怕惹来杀身之祸?

    紫苏回答的声音不小,驿站内有人听见了。

    第二天,煊亲王世子妃住在驿站的事就都传遍了,再加上驿站管事媳妇说她手上戴着铁链,更是叫人震惊不已。

    煊亲王世子妃竟然是被抓来西秦的,她竟然还救西秦人?

    李大人和李夫人感激涕零。

    沈不仅保他们母子平安,临走之前,还说了如果有事,就让丫鬟叫她。

    那孩子脆弱的很,至少要养精心呵养三个月,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最近几天,尤为重要,一定要小心又小心,不得有半点疏忽。

    所幸的是,晚上没出什么事,没有去打扰她。

    早饭的时候,小厮才把大夫请来。

    得知夫人已经生了,生的还是个小少爷,小厮连连道贺。

    李大人笑不出来,如果不是碰巧遇到煊亲王世子妃在,大夫这会儿来,指不定已经是一尸两命了。

    而且大夫医术一般,见了小少爷之后,着实吃惊。

    他没想到八个月早产,不仅母子平安,还能熬过夜,甚至将来同正常人一般长大。

    大夫连道夫人和小少爷福大命大,将来定能洪福齐天。

    李大人给了银子将大夫打发了。

    那边,刺客为难了。

    以李夫人和李小少爷的情况,肯定是没法启程的,但李小少爷又危险的很,沈要在一旁看着才放心,可是他又急着带她回京复命。

    现下该怎么办好?

    刺客把为难之处丢给了李大人,看他有没有两全其美之法。

    李大人自然是希望沈能一直照顾他儿子的,但这明显不可能。

    李夫人倒是执意要和沈在一起,只有她能保证她儿子能活下去,将来能健康长大,哪怕吃再多的苦,她也能忍。

    这份母爱,叫沈动容。

    她道,“那就在驿站再住三天,让小少爷和夫人的情况都稳定了些再启程,路上走慢点,应该不妨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毒

    沈这样安排算是兼顾了,顾及的都是李夫人和她刚出生的儿子,她感激的不知道什么好。

    沈是煊亲王世子妃,被挟持来西秦的事,在她帮李夫人接生的第二天就传遍了驿站,然后,就有人来找沈诊脉。

    有些人是真有毛病,有些人纯粹就是凑热闹。

    而对沈来说,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过是搭脉开药方,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权当是打发时间了。

    “世子妃真是好人啊。”

    那些人捧了药方,都由衷的感叹一句。

    刺客听了,眉头拧成了一团。

    西秦挟持了她,她帮李夫人治病算是她心地良善,可这些人要么是些小毛病,要么就是陈年旧疾了,她也乐的施恩,他怎么瞧着有收买人心的嫌疑?

    她在宁朝收买人心也就算了,收买西秦人的人心,她想做什么?

    刺客冷着脸,一言不吭。

    这时候,煊亲王世子妃做好人,他做坏人,岂不更是把西秦人的心逼向煊亲王世子妃了吗?

    对这些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免赋税,用贤臣,而且还是当地贤臣的才是好皇帝。

    等人走了,刺客就看着沈了,“在宁朝,世子妃可没这么好说话。”

    煊亲王府的老爷看病,得排队,得付诊金,而且是三万两,一钱银子都不能少,对西秦人却这般宽厚,不是她作风。

    沈看着刺客,笑道,“我一直都是看心情给人治病。”

    但是,做好事总会有善报的。

    西秦挟持了她,因着天气的缘故,传不开,但随着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离开,消息也就传开了。

    她一个被挟持的人,还有闲情逸致给人治病,说明她心肠好啊。

    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