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主法兰西 >

第774章

我主法兰西-第774章

小说: 我主法兰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旗是被悬挂在一座草料仓库的屋顶,以这座草料仓库为中心的原本是一座萨丁尼亚王室牧场,现在,这座王室牧场已经成为了法兰西的大本营。草料仓库的后面,便是路易的指挥部。

    路易坐在草料仓库的屋顶,用着望远镜望向远处的都灵城。经过半个小时的推进,炮兵已经将火炮推到了打击距离内,步兵也在同时到达了预定位置,现在,只需要他一声令下,便可以将都灵南面的城墙砸开一个窟窿。但是,他却迟迟不下令,等待着一个人的回来。

    这时,远处跑来了一名骑兵。

    骑兵来到草料仓库边,仰头向上喊道:“陛下,他们拒绝了。”

    路易似有所思地放下望远镜,从口袋中掏出了怀表。

    现在是11时差一刻钟。

    路易叹了一口气,面色凝重看着地上的骑兵,只对他点了点头。

    兵会意之下,便立刻换了一匹马,和其他两位骑兵分别朝左、中、右三个方向跑去。

    他们不是普通的骑兵,而是传令官。之前,路易特派了其中一人去都灵劝降,结果显而易见,对方拒绝了。

    既然敌人想要玉石俱焚,路易也就不必再妇人之仁。

    法军所装备的是十二磅火炮,虽然按照火炮等级,十二磅火炮只是野战炮,其火力比起攻城炮级别的二十四磅火炮来说要差许多,但它并非不能用来攻城。

    相比起法军差强人意的攻城装备,都灵的城防却堪称欧洲第一。

    都灵位于波河上流的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城市的东北、正东、东南皆为水。由于它地处亚平宁西北部,为富庶的波河平原西面门户,因此,自罗马时代以来便是战略要地。

    16世纪中期,当时的萨伏伊公爵将首度迁都至都灵后,便在城市面朝陆地的西北角修建了一座五角星堡垒。17世纪后期,都灵在经过市区扩展规划后,又被加修了包裹了整座城市的城墙。

    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法兰西与萨丁尼亚敌对,路易十四的大军在攻克了萨伏伊、尼斯和都灵周围所有的城市后,以四万大军将只有一万五千守军的孤城都灵包围。然而,在都灵牢固的防御工事下,法军在围攻了117天后,无可奈何在都灵付出了三千八百人阵亡、六千人被俘的代价,撤围而去。

    正是这场都灵包围战的失利,扭转了法兰西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优势,也正是这场战役,最终促成野心勃勃的萨伏伊公国升格为王国,并取代法兰西在意大利北部的地位,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强国。

    “六十八年了,都灵。法兰西人回来了。”路易望着正对面的五角星堡垒,自信地微笑着说,“这次可不会像1706年那样空手而回。我可不是当时的法军统帅,战争没有必要打上一百多天,三个小时就足够了。”

    当年的法军统帅是一位防御型将领,依靠防守反击的战术,常常将神圣罗马帝**队击败,而在攻城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当年那一百多日的拉锯战,究其原因是没完没了地挖掘壕沟隧道。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攻打防守严密的堡垒的战术,便是在堡垒防御火炮的打击范围外开始挖掘壕沟隧道。在挖掘出一条与城墙平行的壕沟后,从其中一处挖一条垂直的隧道,前进若干米后,再挖掘一条平行壕沟……如此下去,在防守方火炮无法打击到的情况下,攻城方便可以轻松地将战线推进至敌方城墙下。到那个时候,即使不展开攻城,也足够依靠优势军力的威慑,促使防守方意志崩溃,最后不战而降。

    这一传统的攻城战术,虽然自被发明以来,便被屡试不爽,但对现在的路易来说,却如同废物一般无用。而且,这种步步为营的隧道壕沟战术,只可能对城内没有任何资源的城堡或城市有用,对都灵来说,却根本没有效果。

    都灵即使是被包围,也不是一座孤城。它与欧洲的大多数城市不一样,当年萨伏伊公爵在对其进行扩建时,便是按照罗马风格规划、修建,因此,罗马时代所有的城市输水管道也被建立起来。都灵完全可以依靠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来防御任何敌人的包围。都灵当年能够抵挡法军一百多日,其主要原因便是于此。

    路易面对着这座欧洲有名的坚城,可没有像这个时代的将领那般墨守成规。在军力足够强,士气最够高,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他干脆放弃了较为保守的攻城方法,一上来便全力攻城。

    如路易之前所预知的那样,都灵城内的防守力量并不强。法军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受到一些零星的炮击外,并没有遇到成规模的弹雨。而在法军炮兵到达攻击范围内后,都灵守军便在法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无法在开炮。

    都灵城的城堡足够坚固,防御火炮也全部完好,弹药也足够充足,可是,他们的人却并不怎么样。

    守城的士兵并非是精锐,精锐部队,包括有战斗经验的民兵,此时都被抽调去远征法兰西,这是其一。

    炮兵不是普通的步兵,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够熟练操作火炮,可萨丁尼亚大部分炮手都被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带走,留下的一些人数太少,而且技术不精,不仅无法令所有的火炮开火,开火的那几门也无法精确命中和快速打击。这是其二。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人员问题,便是他们的指挥官。

    萨丁尼亚的指挥官,居然十分低能地将本就不足的兵力资源布满所有城墙,最后导致了兵力分散,无法集中都灵原有的防御优势。

    同样的问题早就被路易发现了,他虽然已经有了一套攻城策略,可是,正是因为敌方指挥官的弱智,他才能够格外地无惧、自信。。。。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占领

    自古以来,要攻破一座坚城,与其冒着损兵折将的危险,直接劳心劳力地去攻击,不如从侧面攻打守城者的心理防线。心防一破,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了。

    路易这一次攻击都灵,可说是顾虑重重。一方面是火炮的数量、火力不足,一方面是兵力宝贵,不能随便牺牲,最重要的是都灵城墙坚固。因此,他早已经想好了一整套攻心计策,准备放弃攻城,直捣人心。

    攻城之时,最高明的战法并非是四面包围。

    孙子兵法中,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说法,现在,法军的兵力共有两万一千,仅仅是守城敌军的五倍,不能围成以分散兵力,只能够集中优势进行攻击。

    路易将法军集中在陆地占多数面积的正北、西北、正西三面,又一次性地令全军出击,使得造成一种人海效应,令守城的敌军分不清法军的虚实,这便容易令他们心理动摇。这是他的第一种攻心战术。

    路易的第二种攻心战术,便是“围师遗阙”。

    当堡垒被优势敌人包围后,守城之人必然会死战到底,在弹尽粮绝之时才可能投降。

    路易虽然有优势兵力,可并不想在此地有太大损失,所以并不想见到守城者死守到底,因此,在围城之时,他故意不在西南和正南布置能够让人看见的兵力,这是为了让减少守城者的决心和意志,防止逼人太甚后所导致的狗急跳墙。

    路易的第三种攻心战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火炮。

    十二磅火炮或许在攻城上有些吃力,但足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重大打击。

    这一次的火炮中,除了加农炮外,还有榴弹炮。榴弹炮抛物线形的发射轨迹,配合上法兰西欧洲第一的炮手,几乎每一发都可以将炮弹准确地打到城墙上。最关键的是,榴弹炮发射出的是榴霰弹。

    这是一种将霰弹原理和榴弹原理相结合后发明出的新炮弹,在拥有霰弹的大规模杀伤力的同时,也依靠着榴弹炮的高抛物线和内置引线而解决了霰弹射程较短的缺点。

    榴弹炮中的每一发炮弹发射而出,都会准确地按照抛物线到达城墙之上,就在那时,还没有落地的炮弹,便会突然爆炸,爆发出如同烟火般的火光。这是杀人的火光,每一道火光其实就是具有杀伤力的金属弹丸,从半空中砸落下去,中弹者非死即残。

    在这种炮弹的打击下,也造成了城楼上的守城者不敢反击。

    除榴弹炮之外,加农炮炮也有极大的表现。

    步兵炮虽然不像榴弹炮那样拥有榴霰弹这种新型炮弹,可是,即使是传统的实心弹丸,也足够达成与榴弹炮相同的效果。

    都灵的城墙也许坚固难以攻克,但这城墙毕竟有快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一个世纪中,只在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进行了一番整修,所以,它可算是年久失修。

    十二磅野战炮的威力虽不及二十四磅攻城炮来得大,可发出的炮弹仍然有千钧之力。当每一发炮弹击打在厚实城墙上,城墙便会晃动起来,而在城墙之上的人,便有一种遇上地震的感觉。

    头上的榴霰弹,脚下的“地震”,来自两面的打击,令不少心理脆弱者在法军的第二轮炮击后,便忍不住纷纷逃下了城墙。

    整整五轮炮击,每一次都是先榴霰弹“洗礼”,后实心弹伺候,在加农炮和榴弹炮地紧密配合下,城墙上除了倒霉者的尸体外,便再无一个活人。

    萨丁尼亚的指挥官失误的部署其实是造成这次失败的一个极大原因,他并没有在都灵城墙西北处的五角星堡垒布置重兵,若是在那座五角星堡垒死守,士兵们还不会在受到几次炮击后便放弃。

    现在,随着多米诺效应,当受到直接炮击的守军退下来时,另一面未受到炮击的守军在看到友军失败后,则以为是城市已经被攻破,在惶恐之下,他们也放弃了岗位,纷纷退了下来。

    这个时候,若是指挥官能够站出来,还有可能组织起有效地抵抗,可是,萨丁尼亚最大的失败便显露在此。作为守城军指挥官的贝尼代托亲王已经不在都灵,他正率领着亲随,保护着王室中人向尼斯方向逃去。

    贝尼代托亲王和欧洲大多数王室中人一样,是一个只会吃喝享受,却文不成、武不就的花花公子。他在仓促布置完都灵防守后,便以护送王室逃走为借口,只率亲随由法军围城的缺口逃走。他并不知道,这一看似生路的缺口,其实同时也是通往陷阱的死门。

    贝尼代托亲王护送着王室逃过了都灵城南的波河,随后便分兵而走。王室支系和其他贵族去往热那亚或托斯卡纳,他则和王后,五位王子,两位公主,一起去往尼斯。作为王室直系人员,他们不能离开国家。

    没什么真才实学的贝尼代托亲王,刚刚逃出虎口,便开始大意起来。他知道都灵不可能守住,但他认为法军在攻下都灵之前,是不可能出兵来追,而且,他也根本不认为这么短的时间,法军就可以将都灵攻克。

    因此,自逃过波河后,贝尼代托亲王和王室车队便在一望无际的平原田野上减速慢行,好似这不是一场逃亡,而是一次野游、旅行。

    正在这个时候,西北方向突然尘土飞扬,这不禁令贝尼代托亲王犹疑起来。

    “骑兵,一定是法军骑兵”

    不知是谁如此喊了一声,但喊话人的急促语气却影响到了之前悠闲的贝尼代托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