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满庭芳 >

第113章

清满庭芳-第113章

小说: 清满庭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妃忽然换了很庄重的神色说道:“因为你的心机太重。你从小就是如此,凡是喜欢的东西,虽然嘴上不言不语,但总会暗中想办法夺过来。太子是你的亲兄弟,你都可以如此设局害他,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是你不敢做的?”

太子卷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求订阅~~~求粉红~~~~

    ================================================

    胤禛不知是何人在德妃的身边嚼舌根,显然,德妃对他的偏见越来越深了。母子俩再次不欢而散。虽然明知德妃的不悦,但胤禛还是仍旧不多解释。多说无益,与其越描越黑,倒不如维持现状的好。

    近半年来,德妃和儿子胤禛之间的芥蒂,越结越深,原本的客气渐渐变成疏远和防备。

    胤禛出宫回府,路上他已经完全抛开了刚才的不愉快,神色恢复如常。无意间,他从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是,身影一晃而过,消失在了不远处的街口。

    胤禛当即勒住缰绳,吩咐随从们前去查看一下。

    宝珍难得出来走动,此时的她,做着素净的家常打扮,携着兰芝沿着街道闲走。谁知,还未走上几步,便被两名打扮整齐的小厮喊住。

    宝珍应声回头,正好瞧见骑马赶上的胤禛,许久不见,两人都有一瞬间的愣神,好像都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

    宝珍最先开口问候:“四爷,别来无恙啊”

    胤禛微微点头,翻x下马,将二人打量了一番,继而道:“什么时候回京的?怎么不差人来知会一声。”

    宝珍闻言,淡淡笑道:“四爷是大忙人,我实在不好讨扰。”

    胤禛稍稍沉默了一下,随即道:“想请不如巧遇,难得能在这里遇上,咱们过去喝杯茶吧。”说实话,他不少事情想问问她。

    胤禛找了处清雅的小店,因为这会正值晌午,小店里的客人不多,零零散散地,正好适合安安静静地说会儿话。

    辉特部的战事,胤禛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没有拐弯子,直接问道:“你是怎么回来的?”

    宝珍轻抿了一口茶,很快的接口道:“不瞒四爷,我是逃回来的。如果再晚一步,恐怕就要沦为战俘或者奴隶了。”

    胤禛闻此,机不可见地蹙了蹙眉,跟着问道:“你为何不马上进宫?”

    宝珍摇摇头,低声说道:“太后娘娘刚刚得知我回京,我正在等进宫的传召。”

    胤禛心知她此时的境况不易,随即道:“你若是着急的话,我可以先想办法带你进宫。”

    宝珍闻言,依旧摇摇头,脸上露出感谢的微笑:“不必麻烦四爷了,宝珍耐心等待就好。”紫禁城乃是皇家重地,哪能是说进就进的,该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胤禛见她拒绝,倒也不再勉强,自顾自地喝起茶来。

    两人一时相坐无语,须臾,宝珍将茶杯缓缓放下,跟着含笑道:“四爷,宝珍还有些事情要办,就先失陪了。等日后得了空,自当上门亲自拜访。”

    胤禛心知她不愿和自己细谈,只好答应一声:“好,到时候一定要去我府上吃茶。”

    宝珍站起身来,连连点头道:“是,宝珍一定抽空过去,正好顺道看看弘辉。”

    她的话音刚落,胤禛脸上的神情一滞,脸色随即黯沉下来。

    宝珍见状,微觉不妥,也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差异而又有些不安的问道:“四爷,宝珍说错话了吗?”

    胤禛微微垂眸,语气低沉道:“弘辉,那孩子在年初的时候去了。”

    “啊?”宝珍闻此,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身体失重坐回到座位上。

    “他的身子一直不太好。”胤禛的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了,“那场风寒,他没能挺过去。”

    宝珍闻言,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弘辉那调皮可爱的模样,心头不禁一酸,可怜见的孩子,好生生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想到这里,宝珍忍不住懊恼自己的多嘴,引得胤祯再次勾起伤心回忆。她的语气带着几分自责,抱歉道:“请四爷莫怪,宝珍实在是多嘴了。”

    胤禛依旧平静道:“不知者无罪,我不怪你。”

    宝珍还是觉得很抱歉,匆匆起身离去,担心自己再留下来说什么错话。

    待她走后,胤禛找了两个得力的手下,悄悄嘱咐了一番:“你们派人跟着她,有什么事情及时汇报。”

    随从应了声是,领话而去。

    三天过后,宝珍终于等来了进宫的传召,不过,让她略感意外的是,这次传召自己的并非太后娘娘,而是万岁爷康熙。

    也许是心理作用,每次面对康熙爷时,宝珍总会显得有些局促。

    “宝珍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宝珍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康熙命李德全直接将她传来御书房内说话,康熙稍稍端详了她一会儿,抬了抬手道:“免礼平身吧。”

    宝珍应声而起,神情恭敬道:“谢皇阿玛”

    康熙吩咐宫女给她上茶,跟着询问起她关于辉特部的事情。宝珍一一仔细作答,待说起生死不明的巴图布赫时,她的语气稍有些轻颤。

    康熙自然听得出来,随即及关切的语气问道:“回来的路上还顺利吗?”

    宝珍收敛起复杂的心绪,点点头道:“回皇阿玛的话,入关之后,一切都很顺利。”

    康熙闻言,缓缓放下茶杯,微微沉吟道:“策妄阿拉布坦狼子野心,朕定不会再纵容他。”

    军政上的事情,康熙并不准备和她说话,只是叮嘱她安心等待,暂时居于公主府便可。

    短暂的询问过后,康熙吩咐李德全带她过去给太后请安。

    宝珍闻言,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数月不见,太后娘娘几乎没什么改变,只是因为最近没休息好,精神有些不济。但一见到宝珍,老人家还是欢喜的很,拉着她坐到自己的跟前,嘘寒问暖。

    “哀家,听说边关告急,立马就念及起你来,幸好,你回来的及时,否则又要让哀家好想。”

    宝珍闻言,温顺地点点头,含笑道:“承蒙娘娘挂心,宝珍才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太后紧了紧她的手:“好孩子,回来就好。”

    宝珍的遭遇确实让人难过,太后怕勾起她的伤心,暂时抛开忧愁的情绪,询问起了旁事。

    待听问她生下一个孩子,太后欢喜地拍拍她的手背,含笑问道:“珍儿,你怎么不把孩子抱来给哀家瞧瞧呢?”

    宝珍闻言,低头回道:“额鲁的年纪太小,不懂规矩。珍儿怕他无意冒犯了皇祖母。”

    太后听了,接口道:“哀家怎么会跟孩子讲究那些虚礼,等得了空,你一定要把他给抱来给哀家看看,知道吗?”

    宝珍当即答应下来,不想忤了太后娘娘的一番好意。

    两人闲话了一会儿家常,太后明显能感觉出宝珍的勉强,按说依她现在的情况,想来很难放得下心事。

    待她临走时,太后温和说道:“巴图布赫的事,你先别担心。皇上已经派了大阿哥出征,哀家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回来的。你耐心点,沉住气,莫要伤心难过伤了自己的身子。”

    宝珍见她这么说,点头附和道:“是,宝珍谨遵皇祖母的叮嘱。”

    回到公主府,宝珍先去给阮氏请安,待见她正哄着额鲁玩耍,脸上绽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额鲁现在已经能坐能站了,有时在大人的搀扶下,还能勉强走上几步。额鲁的眼睛黑亮亮的,像极了宝珍。

    看见娘亲回来,额鲁立马咧开小嘴笑了起来,伸出小手示意宝珍抱抱。

    宝珍先用温水洗了一把手,跟着行至床边,将额鲁轻轻抱在怀里。

    额鲁顺势仰起小脑瓜,望着宝珍,呵呵地笑。被孩子憨态可掬的笑容所感染,宝珍忍不住亲了亲他的小脸。

    阮氏见她微微笑的模样,心想她今天应该很顺利,便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宝珍将皇上和太后的话,大致地跟她说了一遍,阮氏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面露几分难色:“这么说,皇上还是让你等消息而已。”

    宝珍换了个姿势把额鲁,同阮氏并肩而坐,轻声道:“此事事关重大,依我的身份,自然不能说的太多,一切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阮氏闻言,暗暗在心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巴图布赫能平安无事。”

    额鲁依偎在娘亲的怀里,不知大人们再谈论什么,伸手拨弄着宝珍的手指,依依呀呀地学语。

    宝珍闻此,用下巴轻轻地顶住孩子的脑瓜,回握住他柔嫩的小手。

    耐心等待将近一个月,前方终于传回了消息。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信心满满的大阿哥,居然连吃了三场败仗,损失惨重,使得满朝文武大感意外。

    康熙闻此大怒,当即下令让巴图布赫班师回朝,不得恋战,耽误时机。

    康熙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确实低估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实力。,所谓骄兵必败,大阿哥也是因为轻敌,方才陷入被动,前前后后总共损失将近三千兵卒。

    大阿哥素来心高气傲,两军还未开打,他便大张旗鼓地摆出一派舍我其谁的架势。怎料,被敌军暗算,以至于粮草尽失,伤了元气。

太子卷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三章

    求订阅~~~求粉红~~

    =====================================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四,京城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宝珍依然等不到任何关于巴图布赫的消息,渐渐地,最初的忐忑不安渐渐变成了失望和无奈。

    策妄阿拉布坦就像是一只疯狂又贪婪的恶狼,把战火蔓延至整个草原,使得很多牧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朝廷连连派出重兵镇压,但总是受到环境和天气的影响,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力。大阿哥依旧对自己的战败而归,耿耿于怀,他三番两次请缨出战,却都被康熙果断拒绝。

    战事当前,诸位皇子皆是蠢蠢****,希望能捉住机会,在皇阿玛的面前大显身手,一战成名。

    康熙斟酌犹豫了很久,方才决定待年关之后御驾亲征,一同随行还有十四贝勒胤祯。

    古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过,才两三年的光景,原本还人小鬼大的胤祯,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俊朗英武的贝勒爷。

    宝珍常在宫中行走,偶尔和他相遇时,免不了都会有片刻的晃神。

    胤祯待她还是一如既往的亲切,有时还会忍不住打趣她两句,宝珍听了,总是微笑着摇摇头,心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模样虽变了,但脾气秉性还是没变。

    因为儿子即将出征,德妃的心里隐隐不安,所以,隔三岔五地就将胤祯叫进宫中叙话。

    这天,德妃和宝珍正在商量琐事,正好赶上胤祯过来请安。宝珍见状,忙欲寻个借口离开,但却被德妃出言拦住道:“你又不是外人?且好生坐着就是,还避什么嫌呢?”

    宝珍闻言,轻柔一笑,随即重新坐好。这几年来,德妃对她越发亲近了许多,刚开始宝珍还有些受宠若惊,过了好一阵子方才慢慢适应过来。

    胤祯迈着大步进屋,许是因为快要过年的缘故,他最近总是神采奕奕的模样,让人见了也跟着长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