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134章

辛亥军阀-第134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寸的肌肤,渐渐的卢婉晴也觉得身体之中一股热流越发的强烈。

    一声声天籁一般的呻吟传了出来,渐渐的两具身躯终于结合到了一起,鸾凤和鸣,琴瑟好合,直到了日上三竿两个人才从睡梦之中清醒过来。

    卢婉晴只觉得浑身发软,没有一丝的力气,不过她猛然想起今天还要给公婆奉茶,就强忍着疼痛想要挣扎起来,不过一条大腿将她死死的压住,一点都动弹不得。…;

    “舜卿,你快起来,要是再不去奉茶,娘该怪罪下来了!”

    乔宇睡眼惺忪的从梦中醒来,这一夜的确是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现在只觉得腰膝酸软无力,“着什么急啊,我早就和咱娘说了,明天去也是一样,在陪我多睡一会!”

    乔宇又将香躯紧紧的往身边搂了一搂,卢婉晴的脸变得像是一张红布一般,这才是新婚的第一天,要是让外人知道自己和乔宇昏天黑地的,还不被笑话死,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将乔宇沉重的身体推了开来。

    “舜卿,不要在胡闹了,快点起来,要是让别人知道还不被笑话死啊!”

    “怕什么啊,你现在就是巡阅使夫人了,四川上下都归我管,我归你管,也就是是说四川上下都要听你的,谁敢胡说八道,就把他的嘴撕了!”

    “别和我说绕口令,既然你听我的,现在就给我起床!”

    卢婉晴费尽力气,才将乔宇从床上推了起来,等到两个人穿戴完毕,已经差不多到了中午时分,乔宇带着新媳妇前去拜见爹娘,乔光远和白氏都十分欣喜,两位老人都在等着抱孙子,现在看来这对新人十分恩爱,想来孙子也不会远了。

    “舜卿,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婉晴,你要是敢有所怠慢,我饶不了你!”白氏完全将卢婉晴看成了亲生闺女,拉住她的手,舍不得放开,卢婉晴此时看来已经少了一分青涩,多了不少的成熟,脸上也是荣光焕发,越看越好看,白氏打开了话匣子,好一顿的说教,让她好好注重身体,尽快给乔家添上一点血脉。

    弄得卢婉晴小脸通红,好不容易禁受了一番折磨,白氏才放乔宇和卢婉晴离开。

    时光飞逝,1913年飞快的过去,中国大地除了白狼匪军还在闹腾,其余的已经全部平静下来,老袁也成为了正式的大总统,号令天下,好不威风,而四川此时也热闹非凡。

    四川大学的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足够容纳四千多人的校舍全部建筑完毕,配套的实验室,运动场,花园湖泊全部建设妥当,一期预科生也已经正式准备入学,其他的考生也都经过了入学考试,准备进入这座四川第一的学府,从录取的人数来讲,四川大学一共招收近两千人,其中有三成是外省的,四川的占了百分之七十。

    按照计划第一期的学生大学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半,他们要在三年半的时间之中完成所有大学课程,社会实践,同时这些大学生每年还要接受一个月的军事训练,确保整体素质的出众。

    章太炎,张澜两个人此时无疑是最兴奋的,一个是四川的教育部长,一个是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毫无疑问两个人都会因为这座规模宏大的大学名标青史。

    四川大学选在1914年3月1号开学,上至巡阅使乔宇,下至不同民众都对于四川大学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在普通人看来这不只是一所最高学府这么简单,这还是后辈子孙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神圣殿堂。

    而乔宇也将这里视作四川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日后的工业化的依托,上午九点钟乔宇在四川一众大员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四川大学的礼堂前面。

    “巡阅使,四川大学能够这么快建成,全靠大人的一力支持,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都要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第二百一十三章 建设成就

    “巡阅使大人,给同学们讲几句话吧!您可是兼任着四川大学的名誉校长,这可都是你的门生弟子啊!”张澜笑着说道。

    乔宇也没有推辞,而是在众人的欢呼声之中来到了四川大学大礼堂的讲台之上,川大的师生还有前来观礼的嘉宾全部都齐集一堂,不少记者都举着照相机,不停的拍照,乔宇自从担任四川都督以后,就是新闻人物,每每都有出人意料的行动,这次全国规模第一的大学正式建设成功,更是轰动全国的事情,大家都极为关注,记者们也渴望从这里弄到足够的新闻题材。

    乔宇来到讲台中间,先清了清嗓子:“诸位四川大学的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是属于你们的日子,四川大学作为全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只能建设成功,其中浸透了无数人的心血,在此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教育部长张澜先生,以及你们的校长章太炎先生,张澜先生亲自监工,可以说川大每一寸土地都有张部长的汗水,而太炎先生更是四处招贤纳士,四川大学能够拥有全国顶尖的师资离不开太炎先生的努力!”

    乔宇说完之后,所有的师生连同观礼的嘉宾都一同股掌,掌声分外的响亮,这也是张澜和章太炎应得的荣誉,掌声渐渐的落了下去,乔宇微微挥了挥手:“同学们,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你们未来的责任,民国就是民众之国,大家都是国家的主人,这个主人可不是好当的,肩头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去年的时候四川粮食总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平均到了每个四川人的头上就有四百三十斤以上,而且这四百三十斤并不包括红薯,豆类等杂粮,是实打实的大米小麦,可以说只要能够分配合理四川的民众就能够全部填饱肚子!”

    在场的师生本以为乔宇会继续煽情的勉励大家,但是他没有想到乔宇竟然讲起了四川的建设成就,真是让大家有些意外,但是听到这个数字之后,大家也显得分外的振奋,吃饱肚子是所有中国人追求了上千年的梦想,没想到四川竟然实现了,当然大家并不会对这个数字有什么怀疑,因为市面上粮食供应充作,农村来的学生也知道他们的家中第一次堆满了粮食,这些是不能作假的,因此大家更加振奋,顿时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乔宇好不容易让大家平息下来:“同学们,告诉你们这个数字并不是我向你们炫耀四川政府的功绩,我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四川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的民众一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时休息的,为什么在前清的时候大家都要挨饿,都吃不饱肚子!满清暴虐的统治加上肆意的剥削果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我发现前清的粮食亩产要比现在低到三成多,即使平均分配大家还是会挨饿!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的探讨其中的问题,我仅举一个例子,在前清农民手中的农具多数都是木质的,为什么?难道大家不知道铁质农具更加锋利,更加好用么?不是!而是满清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钢铁,也就无法生产足够的农具,农具的价格自然就超出了百姓的承担范围,自从重庆钢铁厂建成投产之后,去年一共生产了十三万吨的生铁,七万吨钢,钢轨四万吨,这个产量几乎是汉阳铁厂鼎盛时期的一倍半,正是有了这些钢铁作为基础,四川才能够顺利的建设川汉铁路,也就能够提供出物美价廉的铁质农具,有了铁质农具,农业生产效率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开垦荒地也就变得容易了。…;

    当然这些钢铁还供应了四川兵工厂的生产,正是有了我们自己的钢铁,四川生产的武器要比进口的价格低了一半左右,在这里我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炮和黄油是一体两面的,在去年的时候四川从德国引进了合成氨技术,合成氨一方面是火药的原料,另一方面却是化学肥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想要发展光有精耕细作还不够,还要给植物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行,四川逐步开始推广化肥也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原因。

    而合成氨的技术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就需要用优质的钢材,而这种钢材也是生产大口径火炮需要的材料,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就是这样奇妙的交织在了一起,为什么列强能够纵横天下,四处占领地盘,为什么他们的民众能够享受富足的生活,一切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富强起来,光学习坚船利炮不行,光把民主共和引进过来也不行,我们需要的是全套的工业化设施。

    也就是我们必须用工业化的运作方式改变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变四川乃至中国的面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这就是我说的大家的责任所在,你们不只是承载着你们父母亲人的希望,还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在,只有你们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工业生产上面,中国才能有希望!”

    乔宇一番话说下来,在场的众人才明白乔宇的真正意思,毫无疑问乔宇又是在为理工科鼓劲,也是用事实在向在世人宣布他对于理工科人才的重视,不过大家真正关心的是乔宇全新的理念以及四川建设的成果。

    重庆钢铁厂建立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投产也就一年左右,竟然能够超过汉阳铁厂,实在是太过震撼,按照全国的钢铁比例来说四川也占据了六成以上,而且现在汉阳铁厂已经将主要的工厂搬迁到了四川,一旦将汉阳铁厂完全消耗,重庆钢铁厂绝对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产量占据全国的九成以上也不是梦想。

    而且有心人从乔宇的话中也发现了不少别有深意的东西,什么叫做四川兵工厂生产的枪支比进口的要便宜一半,毫无疑问这就是在向其他势力发出警告,四川能够用同样的钱生产出更多的枪支,也就是说四川有和任何势力拼消耗的底气。

    而且乔宇又提到了特种钢铁和合成氨技术,言外之意也很明确,四川已经能够生产制造大口径火炮的特种钢铁,也能够大规模的生产炸药,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谁想要打四川的主要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当然也有人认为乔宇是在吹牛皮,不过四川大学的师生完全相信巡阅使大人的话语,乔宇自从督川以来四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他们也全都沉浸在了巨大的震撼之中,尤其是那些理工科的学生,他们第一次听到别人告诉他们强国富民的希望就在他们的身上,更是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热血沸腾。

第二百一十四章 生产基地

    乔宇在所讲并没有任何的吹嘘成分,四川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工业飞速发展,其中钢铁产量,发电量,机器制造的数量都在中国首屈一指,当然这个首屈一指价值也不算太大,毕竟中国总体的工业产值太低了,但是这毫无疑问是四川建设的巨大成果,现在距离一战已经不足半年了,四川这种基础已经能够在战争之中承担相当程度的生产任务了,而且四川还有自己宝贵的特产,猪鬃,桐油之类的东西,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放到国际上全都是战略物资。

    猪鬃韧性十足,不易受冷热影响,是生产刷子的最好原料,战争之中大量的钢铁装备都需要清理维护,还要涂抹油漆避免腐蚀,影响性能,这些维护都离不开小小的猪鬃刷,尤其是长度超过十厘米的高级猪鬃更是价格惊人,在抗战时期中国就靠着小小的猪鬃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