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234章

辛亥军阀-第234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湔ɑ蕉坊梢运廖藜傻姆傻接⒐说耐范ィǖ袷潜⒁谎湓诹擞⒐说耐飞希冉洗蟮ǖ姆尚性备鍪褂梅苫系幕股ㄉ溆⒕笃笃乃郎恕

    雅各布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势,而就在此时更加糟糕的消息传了过来中国的援军已经距离八莫只有几十公里了,而且更加要命的是这次中国的援军之中还有大量的坦克,没有了空中支援,也没有了装甲力量,自己这三个师的处境分外危险,自己已经从攻击的一方变成了需要防守的一方而且自己再等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么?…;

    当即雅各布决定让两个印度师负责殿后,他率领着苏格兰快速撤回到曼德勒缅北的战局已经无可挽回,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人会不会攻击曼德勒。

    卢汉这几天都在高度的紧张之中,自己这边兵力毕竟比不了英国人,一直消耗下去,肯定是英国人占优势,所以他只能指望空军能够打破僵局,就在昨天密支那方面调来了两个轰炸机中队,有了这个利器之后,卢汉的底气顿时就来了,现在的战争觉得不能没有空军的支持,尤其是英国这种军队。

    经过修正之后,巨龙果断的出动,一举捣毁了英国的机场,将十几架骆驼变成了破烂,又击毙了不少的空勤人员,随着空中力量的消失,雅各布已经心生退意,等到知道中国援军到来的消息,更是撒丫子就跑了。

    卢汉利用当地华人的势力得知了英军撤退的消息,果断的带着剩余的坦克部队进行了大范围的迂回,英印军队见到了中国的坦克之后,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意志,完全是撒丫子就跑,不过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履带,就算用战马也是一个下场,卢汉成功的从两个印度师和苏格师的结合部冲了进去。

    英印军队彻底分成了两个部分,雅各布带着苏格兰师的余部疯狂逃窜,而剩下的印度第四师和第六师只能束手就擒,而此时中国的援兵也赶到了八莫,负责行动的是王铭章,这支所谓的援军只有一个团的士兵,而且主要的任务还是运送补给,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而那些坦克之中也只有几辆是真的,其余的全是卡车上面装上了木制的火炮。

    在前面坦克之上装了一些特殊装置,行进过程之中掀起了大量的尘土,将后面的卡车半遮半掩起来,而且由于故意拉大了车辆之间的距离,造成部队规模很大的假象,成功欺骗了英军的情报人员。

    当雅各布得知中国有大量的装甲部队援助的消息,顿时就被个了,根本来不及多想就选择了逃跑,虽然苏格兰师成功逃跑了,但是印度两个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将近两万人全部被中**队俘虏。

    面对着这些俘虏卢汉也是有些头疼,现在八莫之中只有七千名士兵,加上王铭章的一个团也不超过一万人,那三千余人全部死在了这场战斗之中,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而现在士兵也急需休息,想要看管这么多的俘虏也有些困难。

    王铭章和卢汉简单的商讨了一下,托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把其中的英军军官全部单独放到一起,严加看管,只要没有了这些军官,那些印度士兵就仿佛没有了大脑一般,连逃跑都不会了,只会老老实实的当俘虏。

    起初卢汉还有些怀疑,不过试验了一下,果然如此,只有几个人巡逻,就能看住那些印度士兵,他们全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任何人胆敢反抗,英国几百年的殖民调教的威力果然不同凡响。

    雅各布被击败之后,英国在缅甸暂时巳经抽不出多少士兵了,而且密支那的汉密尔顿已经发来了电报,要求准许他们投降,英国人真的坐不住了,如果汉密尔顿连同他手下的士兵全部投降,那么大英帝国在国际上的面子就真的一点都不剩了,英国一面要求汉密尔顿必须坚持,另一方面让英国公使朱尔典联系了美国公使菌恩施,请求美国出面调停。…;

    美国在巴黎和会之上吃了亏,国会稽本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是单独同德国议和,也没有加入国联,现在美国上下都有一股反英情绪,能够看到英国再远东倒霉,美国是十分欢喜的,但是美国同样不愿意中国就此做大,况且还要对付俄国的多数党,又要牵制日本的发展,虽然美国也不愿意英国太丢面子,因此决定出来调停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争端。美国总统威尔逊也亲自给乔宇和英国政府发了电报,要求中英双方暂时停火,靠着谈判解决双方的边境争端!

    美园的态度还是十分有分量的,而这个时候日本也是到处喊叫,鼓动中英之间继续打下去,英国看得很明白,美国和日本虽然态度并不相同,但是都打着捞好处的算盘,大英帝国玩了这么多年的平衡术,什么看不透,缅甸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就要不稳了。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谁叫大英帝国没落了呢,英国宣布接受威尔逊的提议,决定同中国展个战谈判,公使朱尔典成为了英国方面的全权代表,美国方面的代表就是公使菌恩施。

    这次边境谈判对于中日意义非常,顾维钧作为团长,代表中国西南部长会议同英国展个判,这次谈判地点选在了武昌,也就是乔宇的地盘之中,中英双方强弱之势再明显不过了,英国也有心决绝,不过现在密支那的情况太过危急,中国随时能够拿下密支那,根本不允许英国有任何的迟疑。

    顾维钧连巴黎和会那种大场面前见过,不过这一次算是他最为激动的一次,虽然他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还是充斥胸膛之中。

    大英帝国终于向中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乔宇已经给了顾维钧谈判的底线,英国租界撤销;长江舰队撤出中国;重新勘定中印边境,承认中国对江心坡,南坎等地的主权;为了保陪中国的商业利益,将密支那辟为自由市,中英商人都可以自由来往。

    曾几何时都是中国被逼接受各种不平等条约,现在中国终于能够理直气壮的神要自己的权力,这积巨大的变化作为外交官的感觉最为强烈,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丛林法则的时代,只有拳头足够强大才能够获得尊重,英国要是不服气,就继续打下去,到底看看谁先撑不下去!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红尘乱韶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三十八章 别了,朱尔典(二)

    美国公使芮恩施本来已经可以结束任期,安心回美国养老了,偏偏远东又出现了这种变局,少不得又要忙碌起来,其实朱尔典何尝不是如此,他从前清就是中国的特派全权公使,已经当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十几年的太上皇了,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袁世凯,朱尔典面对他们都没有任何的忌惮,甚至能够采取一种俯视的态度。

    究其原因并不是朱尔典有多了不起,而是大英帝国能够傲视天下,中国只能够匍匐在大英帝国的脚下,如今胜利的一方却是中国,朱尔典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芮恩施作为调停的一方,坐在了正中间,朱尔典带着英国代表团与顾维钧等人相对而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在双扛之间酝酿。

    “美利坚政府对于远东的局势极为关注,中国是远东重要的国家,而英国同美国一样在远东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政府对于中英两国的争端表示极度的遗憾,我们在不久之前共同为了国际正义同德国作战,我们拥有鲜血凝成的友谊,直到现在我还坚持这种可贵的友谊,我相信朋友之间没有什么不能够谈判的,美利坚政府愿意为了和平尽最大的等力。

    朱尔典和芮恩施经常打交道,对方一开口他就清楚了芮恩施的打算,什么叫美国与英国一样在远东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哪能够和英国相比啊,美国这是在暗示他们要扩大利益么?

    朱尔典看透了美国的打算,但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够顺着美国的说说下去:“大英帝国政府也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极为珍视和中国之间的友谊,这一次中国无缘无故空袭密支那,大量的英军士兵被中国空军杀伤中国率先挑起来战端,我认为中国方面应该尽快调整你们的态度保证大英帝国士兵的安全,停止侵略行进!”

    “朱尔典先生,我要强调中国这一次既没有率先挑战,也没有任何的侵略行径缅北地区,包括密支那等地在内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不过是在恢复自己的权力,拿回属于我们的领土,而且这次战争的起因很清楚,英国趁着中国边民外逃之际在中缅边境之上集结兵力,同时收买那些边民,意图不轨,还主动袭击中国的边防军我们已经收集到了充足的资料,足以证明战火就是英国殖民政府挑起的,我也希望英国能够认清事实,尊重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从缅北地区退出去,将这些土地交还给那些土司!”

    顾维钧说完之后,将一份文件拿了出来,上面详细的记录着英国主动挑衅的记录,可谓是罪行累累,如果按照上面写得英国人都够枪毙十次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谈判之中总要争取主动不是。

    “顾维钧先生,你们会把土地交还给土司么?正是你们在国内滥用暴政,破坏了缅北地区的传统,让那些土司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他们才会大规模的逃到英国控制地区,你们扰乱了缅甸的秩序,率先挑起事情的就是你们,这是无可辩驳的!”

    对于朱尔典扣得罪名,顾维钧根本就不承认:“中国对云南等地区进行奴隶制改革,属于中国的内政,英国没有干预的权力,西南部长会议对奴隶制进行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也同样进行了废奴的改革,可见废除奴隶制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行动完全是正义的!”…;

    顾维钧把美国拉了进来,芮恩施也只好开口说道:“两位,我认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不要再做这些争论了,我相信你们都清楚俄国究竟在发生什么,多数党很快就要掌权了,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维护世界的自由民齤主,我们现在需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争论!”

    在原本的历夹之上美国在一战之后孤立主义盛行,对世界局势的变化并不怎么感兴趣,可是现在的时空之中美国明确提出了对俄国的干涉,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美国的任何行动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西南的崛起,中国开始对列强说不,中国开始要求自己的权力,已经不再甘心做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因此也美国也必须增加在远东的存在才行,通过干涉俄国,将中国,日本,英国都聚集在这面大旗之下十分有必要。

    顾维钧点点头:“芮恩施先生的话很有道理,远东的局势正在剧烈的变化之中,我们希望英国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从地区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

    顾维钧这几句话虽然似乎在说俄国的问题,但是谁都清楚,顾维钧这是在告并英国,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中国不能再忍受英国的奴役,英国必须适应时代的改变,尊重中国的利益!

    面对着年纪轻轻,精力充沛的顾维钧,朱尔典猛然之间觉得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