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236章

辛亥军阀-第236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洋地区的和平问题,我认为中英之间能够和平解决争端,为华盛顿会议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期待着远东迎来真正的和平!”…;

    中英达成了最终的协议,虽然还要经过当地民众投票这一关,但是已经无足轻重了,中**队在那里摆着,结果已经注定了,那就是大比例的通过。

    这一次对于英国的获胜,让乔宇不止捞到了面子,还捞足了里子,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领土之上,乔宇一下子就将江心坡两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拿到了手中,另外以江心坡为中心,直接控制面积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的缅北地区,换句话说乔宇已经将后世缅甸克钦邦九成以上的土地拿到了自己手中。

    另外还要南坎地区,尖高山以北地区,八莫等地也事实上落入了中国的手中,缅甸北部的土地虽然山区众多,但是水热条件配合的很好,只要开发好至少能够安置两百万以上的人口,对于中国缓解人地矛盾有着巨大的帮助。

    更为重要的是乔宇凭借着对缅北的控制终于名正言顺的将自己的势力深入了中南半岛这块膏腴之地上,中国肯定不会止步缅北,而是会继续伺机扩大屯垦面积,甚至将势力深入到印度之中,遍布东南亚的华人就是乔宇执行这一策略的最好帮手。

    可以说缅北到手之中,中英两国在东南亚的攻势之势已经发生改变,中国彻底争取到了战略主动权,云南已经摆脱了边境省份的命运,安全形势大为改善,而且凭借着缅北,乔宇可以时刻影响印度,如果说印度是英王王冠上的明珠,那么中国现在就是在明珠上抹上了大粪,可以随时恶心英国人。

    当然眼下主要还是要把江心坡等地区开发出来,让这片荒凉的土地焕发出生机来,乔宇对于中国的农民有着巨大的信心,这是最为勤劳的一个体,只要能够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和保护,整个东南亚都会成为中国的粮食仓库。

    汉口,广州,九江三处租界被撤销,长江舰队也滚了出去,南中国瞬间就干净了不少,而且乔宇的长江巡航舰队很快取代了英国的位置,将江浙等地事实上都纳入到了掌控之中。

    中国历来都极为重视开疆拓土的功绩,虽然乔宇一直坚称江心坡等地区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是这些土地原本还是土司控制,根本没有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中,尤其是这是从英国人手中抢来的一块肥肉,更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乔宇本人的威望也被推到了一个极大的位置之上。

    统一民主党的纲领伴随着缅北的胜利更加深入人心,在地方大选之中统一民主党拿下了议会八成以上的名额,可以说在一党执政的局面已经奠定下来。

    同时缅北战役还撬动了整个东南亚,受尽苦难的华人终于看到了祖国开始强盛起来,能够挫败大英帝国的野心了,尤其是密支那被辟为自由市之后,对于所有的华商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就是和国内进行贸易的桥头堡,他们终于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商贸活动,还能够获得来自祖国的支持,这绝对是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

    人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朱尔典在谈判结束之后,就离开了中国,准备参加华盛顿会议,随着朱尔典的离开,一个旧时代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中国要站起来了!【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91殇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四十章 急流勇退

    1919年的中国是急剧动荡的一年,上半年中国经历了巴黎和会失败的惨痛打击,民间聚集了极大的怨气,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渴望过改革,必须要改变,只要彻底的改革中国才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中国才能摆脱被奴役操纵的命运,才能够走上强国之路。

    西方民主共和模式已经失去了魅力,中国开始更加关注世界的其他思潮,俄国多数党的主张让中国看到了希望,这或许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崭新道路,因此各种小组应运而生,而就在此时缅北战役爆发,西南靠着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工业实力,一举将英国挫败,收复了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拿回来租界区,这种巨大的胜利震撼了整个中国。

    在这之前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成功夺取了海兰泡,也已经展开了收复外东北的行动,而张作霖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展开收复国土的行动,和西南的援助完全分不开,正是拥有了西南的空军援助,张作霖才能够一举歼灭海兰泡的守军。

    猛然之间中国人发现原来西南已经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这条道路完全是可行的,也已经出现了丰硕的成果,不同于多数党的那种停留在纸面上的主张,这是切实的办法。

    四川大学的礼堂之中,再一次座无虚席,作为四川的学术中心,政治人物往往喜欢在这里发表演说,阐发政治理念,乔宇又一次在这里发表重要的演说。

    “同学们,我曾经在这里讲过工业化的重要,也反复说只有真正完成工业化,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要一如既往的讲这个问题,在这次缅北军事冲突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中国有了自己强大的空军,不只能够保护我们的领空,还能够有力量消灭任何来犯之敌,有了自己的坦克战车,能够自己生产大口径的火炮,可以说中**队第一次在武器上追上了列强的脚步,这是中国产业工人的胜利,这是中国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胜利,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中**人不必用血肉抗衡钢铁,不必用胸膛对抗大炮,这里面有很多人员都是从川大之中走出来的,是你们的师兄,而你们也即将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川大礼堂之中顿时掌声如雷,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时刻,四川大学已经有三批毕业生走出了校园,其中理工类的学生超过了三千人,这些人多半都被当做未来科研的中坚力量来培养,现在西南等地的工厂之中中国技术工人比例已经超过了七成,科研人员之中也占到了四成以上,这个成绩是远超预期的,对理工类人才的重视绝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只会卖弄文字的旧式读书人再也不是社会的中心,他们再也得不到那种疯狂的瞩目,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读书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读书人不再是一种神圣的身份,会写文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

    “我要强调的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工业化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战争的强大外需消失了,中国的产品要同列强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竞争,我们需要足够的市场,而国内八成以上的农民还十分贫穷,根本无力消费,可以说中国工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能够闯过去,中国就有希望进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列强,如果中国失败了,那我们依旧会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事实,只要明确中国现在的国情,我们才能够认清自己。…;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内阁总理

    杨度自从袁世凯称帝失败之后,潜心闭关,几年下来对于人世间的事情看得越发的透彻,平心而论段祺瑞在台上这一段时间,北中国还是取得了不少的发展,尤其是一战后两年,西南派出一部分专家协助指导北洋治下发展经济,主要集中在了直隶和江浙等工业基础很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袁世凯时期,这也是徐树铮能够挥兵收复蒙古的物质基础所在。

    可是越是发展,旧势力的阻碍就越大,旧官僚体系根本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巨大的矛盾使得一战结束之后大量的人员资本全部流向了两湖和四川,融入到了西南的体系之中,这等于是将北中国的血液抽干,面对经济形势的恶化段祺瑞并没有进行彻底改革的勇气和能力。

    而国际形势的变化又是无比的迅速,多数党的崛起使得北洋出身的段祺瑞越发难以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了,因此上退位让贤已经成为了必然。

    “段执政,您要将位置让出去,从心底讲我还是佩服乔宇的手段,能够让权力和平交接,避免这个国家在损耗元气,这是大好事,只是北洋宿将之中能不能愿意啊,比如江苏督军李纯,直隶督军曹锟,他们都是手握重兵的人物,还有那个第三师的师长吴佩孚,如果这些人要是不答应,只怕也难以按照您的心思办,另外远在外蒙的徐又铮能同意您交权么?”

    杨度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段祺瑞并不是孑然一生。他的背后还有庞大的皖系集团,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集团利益,这个权利也是交不了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徐树铮。那可是十万精兵啊,又处在外蒙这个敏感的地区,不由杨度不担心。

    “皙子先生,您说的这些我也都清楚,只是我是真的心力交瘁了,北洋之中也没有合用之人了,冯国璋的身体还不如我呢,本来我是中意又铮的。但是他的心胸气度都不行,至于手段和实力更是没法和人家比,如果强占着位置不松手,乔宇能够挫败英国。收拾国内的这些势力也不会费太多的事,主动交权,总比被人家赶下来要好啊!”

    “执政看得清楚,其实我有一个提议,不妨请出徐菊人。让他出任总统,把总理的位置留给乔宇,有了徐老照着,还能够维持住北洋这个团队。而徐菊人又是文官出身,不会引起乔宇的忌惮。这样一来最好不过了!”

    请出徐世昌?段祺瑞的心中连连的称赞,这的确是一个妙招。有了徐世昌盯着,北洋就不会散了,那些宿将也能够承认。

    “皙子先生,乔宇能答应么?一个总理能满足他的胃口么?”

    段祺瑞此话刚一出口,就猛然明白过来,杨度很大程度代表的就是乔宇,他就是乔宇的传话筒,自己这么问不是太笨了么。

    “执政,乔宇现在还不到三十岁,算起来还太年轻,他也不愿意贸然就当总统,因此让菊人老先顶一顶,对大家都好!”

    其实年龄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乔宇现在还不到三十岁,一旦登顶,他极有可能要执政数十年之久,这不是他想退就能够退下去的,他的背后同样有一个庞大的势力,而且接下来的几十年正是大国博弈的最关键时刻,乔宇也不放心别人来领导中国。

    不过一个人一旦长久的处于高位,往往就会犯错误,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耳目也会被那些宵小之徒蒙蔽,因此暂缓几年登顶或许对乔宇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张作霖

    协调t各方利嚣之后,乔宇内阁名单办被公布出来,新一届的政府算是产生了,不过乔宇并没有急于进北京,而是任命段棋瑞为北京留守,暂时负看北方事务,乔宇的正式办公地点选在了武昌,这么安排也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乔宇十分清楚北京从前清个就被各国列强百般经营,因此在北京办什么事情都是透明的,而起又有东交民巷,在不远的天津还有大片的公共租界,列强都有大量的驻军。

    如此一来北京就被列强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不进行清理是什么事情都办不了的,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