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3章

辛亥军阀-第3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是没的说,嘘寒问暖,聊了一会欧美的见闻,乔宇主动就转移了话题。

    “舅舅,你怎么就想着办厂子了呢?现在有什么难题么?我在外国好歹混了几年,也好帮您参谋参谋!”

    “哎,舜卿啊,这几年想必你也知道,洋人在咱们这越来越说了算,连带着洋布,洋灰,洋钉,洋油各种洋货大行其道,我的十几家布庄原来都经营土布,老对头黄百万和洋人勾搭起来,经营起了洋布,眼看着我这买卖一天不如天,我是不甘心啊,所以就准备着办一个厂子,咱自己织洋布!”

    乔宇静静听着白宽的叙说,原来白宽本来一直在重庆处于布庄的领头羊的位置,不过白宽不喜欢洋布,一直坚持卖土布,他的竞争对手黄百万也是经营布庄生意,一年多前和英国洋行勾搭到了一起,英国人大量的向他出鼠布,然后黄百万再倒手出卖,赚个中间价,不过说实话洋布确实比土布质量好,价钱也低,白家布铺的市场越来越小。

    白宽起初也打算转卖洋布,但是一个是货源受限制,一个是已经被黄百万占了先手,再做已经有些晚了,这才激起了白宽的雄心,要向对付竞争对手,就只有自己建工厂,织洋布。

    听着白宽的叙述,乔宇心中一阵阵的泛起波澜,他前世的时候中国已经号称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由此还带来了诸如污染之类的问题,不过到了清末,他才真切的感受到工业的可贵之处,没有制造业作为支撑,什么都是空中楼阁,处处受制于人。

    别说是重工业了,就连普通的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洋灰,洋油,洋布,洋火,洋钉,洋车,样样都是外国的,只有亲身感受,才能知道这个时代究竟有多少利权被外国人占去了,乔宇很佩服自己的舅舅,最起码他走出了第一步。…;

    “不知道舅舅您准备投资多少啊?纺织厂要办起来,还是要靠规模取胜的,这布匹是生活必须之物,规模小了影响不到市场,成本又高,难免还受别人的压制。”

    “我准备了三十万两银子,地皮什么的也都找好了,这不正在联系机器么,原本我和英国的洋行商量好,要订购两百台织机,哪知那些洋鬼子又要提价,我这不刚和他们争吵起来,受了一肚子气!”

    “舅舅,你看咱们两家联手办这个厂子怎么样?二百台织机的规模并不大,我看至少要达到八百台以上,两万纱锭以上的规模才行,投资也要达到一百万两!”

    白宽在办厂之前找过自己的姐夫,不过老头子兴趣不大,因此白宽就一个人办厂了,一听乔宇这个建议,顿时眼睛就亮了,乔家的家底也是很浑厚,尤其是在官面上乔光远还认识不少人,最关键的还有乔宇这么一个留学生,看人总讲究个精气神,白宽早就注意到了自己的外甥气度从容,自信十足,想来在外面一定涨了见识,有了本事,要是他能帮自己,那绝对能减轻不少的麻烦。

    不过乔宇说的两万纱锭的规模也让白宽倒吸冷气,他拿出三十万两已经下了血本,没想到这个外甥的气魄更大,不过要是能够和乔家联手,资金倒不是什么问题。

    “那自然是好,不过你们家老头可是够顽固的了,那一关能过得去么?”

    “现在时代不同了,老黄历总要改一改,我去劝劝我爹,相信他会听的。”

    乔成一直在一边听着,他还不到三十,正是最有雄心壮志的年龄,一听乔宇居然主张和舅舅联手办工厂,也很是赞同,不过心中还有些担忧。

    “三弟,前几年那位状元实业家办的大生纱厂还没有咱们投资大呢,就是大生二厂投资也不过八十万两,咱们就要一下子投进去那么多么?”

    乔宇对于大名鼎鼎的张謇还是比较熟悉的,乔成提出这个问题,也不怪他担心,一百万两等于是将两家的家底都压上去了,还要变卖一些产业才行,实在是投资过大,不过乔宇觉得现在西南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发展前景十分巨大,纺织厂的规模再大也能够消化掉,另外他清楚的知道明年就是辛亥年,还准备以这个厂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班底,小了怎么行呢。

    “大哥,现在整个西南的纺织业还是一片空白,正是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办大厂,牢牢占据先机是最关键的,别看张謇是个状元出身,但是魄力还是太小,格局也不够,他太过于仰仗自己的人脉特权办厂,这种厂子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咱们绝对不能走他的路子,另外现在朝廷在奖励工商,咱们投资少了,官面上或许会把咱们当场一块肉,但是要是投资足够大,震动也大,官面上为了前程政绩,绝对会帮助咱们的,咱们的先期发展绝对能顺利很多!”

    白宽很赞同乔宇的观点,他这些年做买卖其实不难,只要有资本,勤劳一些载加上货真价实,总能赚到钱,最怕的就是黑白两道谁都扑上来咬一口,那样有多少钱都不够用。

    “舜卿说的有理,不过这样会不会太张扬了?”

    “怎么舅舅你还怕露白啊?咱们办厂子,打品牌,就要将名声炒起来,要不谁知道咱们的东西啊。”…;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人的理念问题,白宽听了乔宇的话,低头沉思半晌,然后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舜卿,士卿咱们就一起办厂子,让他们也见识一下咱们的本事,我现在就和你们一起去万县,咱们一起去说服我那老姐夫!”

    白宽商人出身,雷厉风行,简单的收拾一下,和乔宇兄弟一同起身直奔乔家而去。

    乔家在万县是超级大户,整个县里有三成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乔光远又当过户部右侍郎,家宅修建的气派无比,早有人通知了老爷子还老太太,三少爷回来了,舅老爷也要过来,因此白氏老夫人和乔光远都等在门前,任凭家人怎么让他们去屋内等着都不听。

    眼看快要到了中午,远远的跑来两辆马车,正是乔宇弟兄还有白宽,乔宇遥遥的看见二老在门前等着,心中不由一阵酸楚,不管前世还是今生,父母都是这样倚门而望,盼着自己回家,时空变化,真情却从来不曾变化。

    还没等马车停稳,乔宇就从车上跳了下来,小跑着来到二老面前,双膝跪倒。

    “爹娘,不孝孩儿回来了!”老太太喜极而泣,抱着儿子,口中不知道说什么了,乔光远也早没有了当官人的沉稳,拉住乔宇似哭似笑,不住的叨念“五年了,整整五年了!”

    白宽和乔成也都下了车,聚拢过来。

    “老姐姐,姐夫,舜卿学成归来,这是喜事,咱们好生庆祝一下,都别哭了,我们一路颠簸,还没吃饭呢!”

    “看我这老糊涂,怎么把这事都忘了,快快进来。”

    一家人欢天喜地的进入正厅,老太太的手一直没有放开乔宇,不停的摩挲着。

    “孩子长大了,高了,也壮了,走得时候才和我差不多,现在都比我高出一头去了,就是没有小时候胖了,在外头受委屈啊,受了委屈了!”

    乔母不住的感慨,乔光远倒是恢复的很快,情绪不那么激动了,大家坐定之后就开始发问了。

    “三儿,这一走五年学有所得么?”

第四章 说服

    “回爹爹的话,我这五年走遍了欧美日本,先在德国学了点军事,然后又学了一些其他学课,总之我学的比较杂,什么都不算太过精通,什么都懂一些,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涨了见识,开了眼界,如今大清和列强差距太大了,不过列强也不尽相同,美国商业氛围浓厚,工业实力最强,军力却很弱,欧洲列强之中英法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现如今正在和德国双方较量,我看不远的将来必有一战,而离咱们最近的日本国小心大,虎视眈眈,早晚是中华的死敌,至于俄国则是风雨飘摇,国家也是动乱不已。”

    乔宇简单的点评了一下如今各国的态势,又讲了对清廷的影响,乔光远听得不住的点头,他正是身在北京的时候感受到了列强的强大,才想到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去见识一番的,现在儿子能有这些见识,老爷子很高兴。

    “三儿,这几年新政的热潮很大,想来咱们也能迎头赶上,不会继续落后下去了!”

    看来乔老爷子对于新政还是抱有希望的,恐怕这也是代表了中国士绅阶层的普遍看法,直到皇族内阁新鲜出笼,汉族官僚士绅才彻底对清政府死心,转而支持革命党,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存在一个偷天换日的事情,就是黄花岗起义。

    在黄花岗起义之后,的确起义之风遍布全国,但是那并不是黄花岗起义的结果,而是在起义之后半个月内皇族内阁出笼了,士绅们对清廷的幻想消失,才开始抛弃清政府,在满清灭亡的问题上,士绅阶层的意志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不是革命党的力量,可以说一百次黄花岗起义也比不了一个皇族内阁丧失的人心多,后来有人贪天功为己有,实在无耻。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乔宇必须用现有的事实说服老爹,让他意识到危机,才会支持自己办厂,扩大乔家的势力,以求自保。

    “爹爹,以孩儿看来,大清的新政根本没有任何的成功可能,任何变革其实都是权力的重现洗牌,简单地说立宪派想要从满清贵胄手中将权力拿过来,清廷权贵本来不想改变,但是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也只能随波逐流,但是他们一定会死死抓住权力不放的,因此才赶走了袁世凯等汉臣,这几年张謇他们不是策动了数次情愿么?清廷可是有什么松动么?政治迟迟不能改革,军事经济的变革根本无济于事,搞不好清廷培养出来的新军,新文人反而会走到朝廷的对立面上去,这几年新军闹事还少么?”

    乔光远听着儿子的话,脸色有些不好,对于这些道理他也有过思考,四川这几年也不太平,时有动乱起义,乔光远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远不如儿子这样直指问题的核心,虽然老人家有心驳斥自己的儿子是大逆不道,但是从心里讲他还是认同了儿子的判断。

    “若是当初维新变法能够坚持下来,也未见得的就是这个局面,唉,咱们乔家耕读传家,讲究的忠孝仁义,这些事情你以后不要随变说了,否则与那些乱党还有什么区别。”老爷子感叹一番,然后又问道:“你学了这么多年,我想看看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么,是从政还是从军啊?”

    “老头子,咱家都有一个从军的了,三儿是说什么都不能再去当兵了!”…;

    有一个从军?是谁?乔宇先是一愣,他虽然继承了原有的记忆,但是毕竟不是亲身经历,还有些生疏,但是一经提醒,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二哥怎么不在?难道二哥从军去了?”

    “没错。你们哥俩都不让我省心,你走后,这老二坐立不宁的,就要出去看看,他那个鲁莽的脾气,我们哪敢松口啊,不过这一家老小也没看住他,自己偷着跑出去了,现在已经吃上皇粮了!”乔母不住的埋怨,但是还带着那么一丝欣喜的味道,乔宇有些不解。

    乔光远接过了话头:“你二哥参加了赵尔丰赵大帅的边防军,进入西藏平乱去了,据说已经当上了营官了,彻底成了丘八!”

    赵尔丰?边防军?乔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便宜二哥竟然有做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