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宫谋:帝妃逆袭 >

第124章

清宫谋:帝妃逆袭-第124章

小说: 清宫谋:帝妃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兰略微抽泣着,擦拭泪水,说道:“臣妾,方才在永寿宫看望姐姐,与姐姐叙着话时,聊起了先皇后阿鲁特氏和柔妃鹤尔苏,以及贵人叶赫勒氏,姐姐说她们生前都与姐姐很要好。”

    “是啊!她们姐妹四人,从前时常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

    皓宁听着承兰说起绾童,这心里也开始渐渐思念起绾童,想起过往她的温婉贤惠,想着想着就想起了她们的死,都是太后一手造成。

    承兰抽泣着,又说道:“姐姐起初说的眉开眼笑,似乎曾在一起的时光十分美好,可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伤心不已,臣妾也不便多问,只能陪着姐姐,可见姐姐那般思念已故姐妹,臣妾心里也跟着感动不已,这才到御花园坐坐,哪知道,这心里的情绪一直跟着伤感不已,久久不能平息。”

    皓宁听后微微点点头,叹了口气,思念着他的那些妃嫔,更是想到几个人那些未出世就惨遭加害的孩子,这心里越发不悦。

    皓宁想到自己的皇嗣们连声皇阿玛都没机会喊一声就被残害,心里开始对太后的那份愤恨与怒火再一次的被点燃。

    终于,在一番内心纠结与思念之中,皓宁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凤卿的目的达到了,皓宁没有去太后,更没有再念及那所谓的养育之情。

    清光十八年三月底,皓宁下令撤走了所有伺候太后的宫人,并将太后从前身边所有参加犯事的宫人统统处死,每日只命人按时给太后送饭。

    皓宁并没有详说给太后所送的饭菜规格,而凤卿私下吩咐御膳房的人,太后身体欠佳不宜多食油腻食物,该多以清淡之食为佳。

222。第222章 青丝渐绾玉搔头 十一

    虽然,太后的之前过往的那些所作所为没有被流传出去,但后宫之中的人,多少也知道些,岁不全然,但也差不多。

    而御膳房的人,更是明白了各中缘由。

    所以,对凤卿嘱咐的那些话,也很容易理解。

    所谓多食清淡之食,说白了,就是不用好好给太后做饭,再说白一点就是让太后每天吃糠咽菜。

    御膳房的人为了讨好凤卿这位皇贵妃,自是做的周到,不仅膳食不给太后供应好的,甚至就连所用碗碟都是宫人用过的旧物。

    要说,这太后的势力早已经被瓦解了,如今根本没有人还愿意为太后马首是瞻的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人为太后通风报信。

    郡王恺得知皓宁下令撤走侍奉太后的宫人,甚至任由太后在寿康宫里自生自灭,他决定进宫请求觐见皇帝,为自己的皇额娘讨个说法。

    养心殿外,郡王恺跪在那里,膝盖骨已经承受不住了,这天气还是很冷,这样一直跪着一直跪着,郡王恺终究会受不了。

    而皓宁,此时毅然决然的心态对郡王恺视而不见,更不念及任何手足之情。

    其实皓宁对于郡王恺已经算是很仁慈了,他的生母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都没有被处死,已是开恩了,甚至皓宁还没有牵连道郡王恺的身上。

    虽说,只是复降恺为郡王,但,那也是因为他有错在先。

    但是,只是郡王恺还能活着,甚至也没有对郡王恺的子嗣有所打压。

    这些善待,已经都是殊荣了。

    养心殿内,皓宁抬头看看窗户上的光亮,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阿吉赶忙答道:“刚过酉时。”

    皓宁‘哦’了一声点点头,喘了口气,刚底下头,又想起什么来,抬起头又问道:“绵恺还在外面跪着吗?”

    阿吉无奈的笑了笑,答道:“是,郡王有些很执着,一直在外面跪着呢,这都。。”

    阿吉赶着说,赶着扒拉手指头算着,然后说道:“这都跪了五六个时辰了,今个从辰时就进宫在这养心殿外了。”

    皓宁深吸一口气,喘息着,说道:“他喜欢跪就让他跪吧,跪累了,自然就会回去了。”

    阿吉点点头,应着:“是,皇上说的是。”

    对于凤卿的遭遇,阿吉早就知悉,当年若不是恺迫害,凤卿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份恨,阿吉没有忘,可是,或许是他的内心本就仁慈,所以,此时对待这位名存实亡的可怜王爷有了几分怜悯。

    阿吉上前一步,为皓宁倒茶,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不如就见一面郡王吧。”

    皓宁抬头看向阿吉,有些不悦,说道:“阿吉,你个乾清宫总管太监是不是太清闲了?所以,现在总喜欢管闲事!”

    阿吉一听,似乎皓宁心中不悦了,赶忙跪下,说道:“奴才该死,奴才的确不该插嘴这些皇家事,但奴才侍奉皇上多年,但凡说出来的都是肺腑之言,也都是为了皇上好啊!”

    皓宁微微凝眉,深吸一口气琢磨着,顿了顿了后,又说道:“说来听听。”

    阿吉赶忙解释着,说道:“皇上,这世人没人知道皇太后的所作所为,皇上为了顾及皇家颜面,把太后残害妃嫔以及皇嗣之事全都给压下来没有传出去,可皇上将太后幽禁在寿康宫里,更是不准郡王见一面,却被世人所熟知,这外面的人会怎么议论当今圣上?”

    皓宁听了阿吉的话,微微凝眉琢磨着,好像是这么回事。

    阿吉又接着说道:“这外人只会议论看到的,永远不会去思考看不到的,所以,世人永远只会认为皇上苛待太后,只因太后并非皇上的生母,所以,皇上不喜欢太后,但是,世人却永远不会知道,太后的那些所作所为,更不会知道,皇上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太后。”

    皓宁微微点点头,这心里很感慨,更是感同身受这种说法。

    皓宁问道:“那朕又怎么办?朕对太后已是很仁慈了,对绵恺更是仁慈,没有连带将他与他的子嗣一同幽禁,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这些事,谁人能理解?”

    阿吉见皓宁进入了正题,赶忙接着说道:“既然是这样,皇上为何不通融一下,也让世人看到皇上的仁德,对待太后以及手足都很好,至少,没有苛待他们。”

    皓宁微微眯起双眼,脑子里不断地在琢磨这事。

    阿吉趁胜追击,继续说道:“皇上,就让他们见一面吧,如今太后的势力已然已经被瓦解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见上一面又如何?也总算是还了太后当年对皇上的养育之恩不是?”

    皓宁一心思,这话也说得对,这心里一直想着的是不愿再念及太后当年的养育之恩,既然如此,那何不还她个人情,这样一来。

    日后,再有什么想法自己也不用再顾及过往的恩情了,因为,已经还了。

    在阿吉的好言相劝之下,皓宁决定让太后与郡王绵恺见上一面,可皓宁却不愿再见太后与自己的这位兄弟一面。

    永寿宫里,小宁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凤卿,凤卿得知后,心里说不出的不畅。

    可这也是皓宁下的旨,凤卿也不能说什么。

    只是没有想到,就这一面,竟见的让凤卿没了娘。

    清光十八年四月初,凤卿向皓宁为自己的生母岳心如讨要封赏。

    当然,凤卿只说与岳氏母女一见如故,小青死了,找不回尸首,更没有追封任何封号,便希望能将那份本该拥有的殊荣转赠给其母岳心如。

    凤卿更是大胆的在皓宁面前称岳心如为干娘,皓宁对凤卿恩宠,这些事,自然不会限制凤卿。

    皓宁刚下旨例赠岳心如为正三品淑人,可留住宫中陪伴静皇贵妃。

    凤卿本来大好心情,却被太后与郡王绵恺给毁了。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亦是如此。

    这般狠毒之人,也难怪凤卿会将他们娘俩恨之入骨,巴不得扒皮抽筋。

    永寿宫里,前脚凤卿得知了皓宁口谕准绵恺与太后见上一面,这气还没消呢,就听着宫人禀报,岳心如在寿康宫外昏倒。

    凤卿急忙赶去岳心如的房间,只见岳心如躺在榻上昏迷不醒。

    凤卿瞬间心神不宁,站在那身子晃了晃,只觉得天昏地暗。

    幻汐、凝珠急忙上前搀扶,凤卿哭着喊道:“快传太医。”

    幻汐、凝珠扶着凤卿坐到一边,凤卿看着一旁跪在地上哭泣不已的巧儿,急忙问道:“巧儿,快说,这是怎么回事?母亲怎么会在寿康宫外昏倒?她去那里做什么?”

223。第223章 青丝渐绾玉搔头 十二

    巧儿不是的抽泣着,说道:“淑人说,想去御花园转转,还说,听说娘娘您刚进宫时在漱芳斋住过,变想去瞧瞧,可没想到路上遇到了郡王。”

    凤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岳心如是认得郡王绵恺的,当年,就是他,这个混蛋,硬是和格瑞官官相护,将自己逼死的,活活的埋了棺椁里。

    凤卿想到这,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难道亲王想到了什么?亦或是发现了什么?

    凤卿急忙问道:“然后呢?郡王绵恺和母亲说了什么?”

    巧儿哭泣着说道:“奴婢也不知道,那郡王似乎是和岳淑人相熟识的,且岳淑人见到郡王后似乎也有些害怕、忌惮,郡王说想和岳淑人说说话,岳淑人像是不敢拒绝,就”

    巧儿并没有听见二人说的太多话,只是看见郡王的表情很怪异,甚至像是在恐吓岳心如的样子,而岳心如也表现的十分紧张害怕。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走到寿康宫门外,二人又聊了一会后,郡王进了寿康宫,而岳心如站在那先是惊慌不已,然后,便突然昏了过去。

    他们究竟说了什么,郡王究竟对岳心如做了什么,没人知道,因为,那时宫人都在远处候着,没人靠前。

    凤卿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刚失去了小妹不久,好不容易刚让自己的母亲过上了好日子,偏偏这个时候出了事,且还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凤卿一边担心着母亲的身体状况,一边担心着是不是郡王察觉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母亲因急火攻心昏迷不醒,药石无灵,形同病入膏肓。

    没过几天,岳心如就死了。

    死的是那么的突然,榻边,凤卿跪在许久,不停地喊叫着岳心如,她始终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怎么会突然就这么死了,这一切太突然了。

    这一切凤卿都归于太后与郡王绵恺母子身上,这份恨,这份仇,她一定要报。

    之前,对太后与郡王绵恺仁慈,是因为母亲岳心如与小妹小青心地善良,不忍冤冤相报,凤卿才为了亲人而隐忍着。

    可是如今,最亲近的人却被她最恨的人给害死了,这份仇恨的怒火,将永远也不会被熄灭了。

    凤卿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即便如今他们沦落的不如宫女的地步,可终究他们还活着,而不是死的。

    凤卿料理了岳心如的后事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着彻底弄死太后和郡王绵恺母子俩。

    首先,凤卿私下召见郡王的侧福晋总兵高起之女高佳氏,准备从她开始下手。

    永寿宫里,郡王的侧福晋高佳氏奉命进宫,本来自己的丈夫就不得势了,这个时候让自己进宫,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更何况,宫里的皇贵妃邀请郡王的福晋进宫坐坐,为什么不是邀请嫡福晋,而是自己这位侧福晋呢?

    高佳氏战战兢兢走上前,行过大礼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