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哥是诸葛亮 >

第110章

我哥是诸葛亮-第110章

小说: 我哥是诸葛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父女惊恐地叫道:“军爷,放了我们吧,我们是好人呀。”王刚也有些不解地望着杨雄。

    杨雄也不解释,只是说到:“你们不要再说了,如果你们是好人,等大战结束后,自然会放了你们。”说完下令将他们的嘴堵上,派两个队员将他们押到后方大队部去。

    杨雄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当年司马懿为了暗杀诸葛亮,在东吴实施的连环杀着,赵云是亲身经历者,对于敌人的阴险,至今心有余悸。再给天山雪豹营队员们讲课时,特地将这个故事作为案例讲解过。

    杨雄处在现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这两个父女现在说什么,他们都没有时间和环境去落实。但是他们又不能滥杀无辜,因此先将他们看管起来,等战后再处理,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杨雄对王刚等人说到:“还记得赵将军讲的司马懿的连环计吗?”他们立即明白了队长的用意。

    不久以后,马超的大队到了。

    他听取了天山雪豹营关于敌情的汇报,下令扎营。他自己率领着第七师前往河谷城挑战。

    西凉军此时到达河谷城的是韩遂和侯选、程银两部军马,约十万人马。

    韩遂听说马超叫阵,就和侯选、程银点起三万人马出关迎战。

    马超正要出战,左右将领都劝他不要去,说唐军已经有明文规定,不准斗将。马超对韩遂恨之入骨,非要亲自上阵,谁也劝不住。

    马超挺枪跃马来到阵前,对着西凉军阵高声叫道:“韩遂老贼,快快出来受死!”

    韩遂有些纳闷:“听说唐军现在已经取消了斗将。马超这是怎么回事?”他细一思量,顿时明白了。马超还是那个容易冲动的马超,经过了这么多事,还是没有长进。他在几个刀盾手的掩护下,在阵前答话。

    韩遂说到:“马超贤侄,别来无恙啊?”

    马超说到:“韩遂老匹夫,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恨不得生吃你的肉,你就别废话了,快快出来受死吧!”

    韩遂笑道:“马超小儿,你自持勇武,敢不敢一个人挑战我手下五员大将?”

    马超最受不了激将,大声说道:“来吧,我就让你们看看老子是如何狮子搏兔的。”

    韩遂点起程银和四名副将,来斗马超。

    马铁知道制止不了马超,他就叫来杨雄,对他吩咐了一番。杨雄交代下去,狙击手们做好了营救的准备。

    马超就是马超,名不虚传,他以一敌五,毫不畏惧。双方战斗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败。

    程银见久战不下,喝令四将正面进攻,他绕道背后,趁着马超被四将逼住长枪之机,靠近马超,挥舞起大刀,向马超的后背砍去。

    马超忽然身子后仰,躺在马背上,手中长枪自然脱离了四将的加持,枪身不转,枪尾直接刺向程银,程银此时正双手高举,胸口洞门打开,措手不及,被马超一枪正中左胸。马超的枪尾,是一个较短的枪尖,相比前面的枪尖要短小粗顿一些,可是马超力大,竟然捅进了程银的心脏!可怜程银纵横沙场数十年,就这样殒命了账。

    四将见程银落马,心中慌乱。马超坐直了身子,大喝一声,又将一个敌将刺于马下。其余三将落荒而逃。

    马超本来准备趁机进攻,看看天色已晚,敌人太多,靠自己的一个师也是攻不下河谷城的。决定还是等候主力赶到再说。于是大笑几声,说到:“韩遂老匹夫,今天就让你多活一日,明天再来取你狗命。”说着掉头回归本阵。

    韩遂见这样都没有要了马超的命,心里郁闷。又不了解唐军的虚实,也收兵回去了。

    当晚,诸葛均和徐庶率领主力赶到了。

    马超洋洋得意地汇报了下午的战况,诸葛均却没有对他表示夸赞,淡淡地笑笑,请他先回去休息。

    第二天早饭后,全军都接到了一个通报,马超看了,大吃一惊。

第二百零二章 铁的纪律

    马超吃完早饭,秘书拿着一份文件来找马超,马超正在喝茶,这是他这一年多养成的习惯。他说道:“先放在那儿吧。”秘书说到:“军长,您还是先看一下吧。”

    马超头也不抬地问道:“有什么特别的吗?你念一下吧。”

    秘书说到:“您还是自己看一下吧。”

    马超说到:“别废话,叫你念,你就念吧。”

    秘书只好念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份通告,第一个内容讲了天山雪豹营杨雄分队,正确处理执行任务中遇到西凉百姓的事情。表扬了天山雪豹营最近的战绩,特别表扬了杨雄遵守战场纪律的行为。

    第二个内容就是关于第二军军长马超违反唐军规定,私自出战斗将的事情。语气很严重,给予马超撤职留用,戴罪立功的处分。并且要求马超写出深刻地检讨。

    马超刚开始时眉头紧锁,慢慢滴又舒展开来。

    秘书念完了,有些为马超抱不平,说到:“这个通告有些过分了,军长冒着生命危险,打了胜仗还遭到批评。不公平!”

    马超忽然正色说到:“闭嘴,这话是你该说的吗?这个通告说的哪一点不是事实?本身就是我的错,有什么好抱怨的。”

    关于斗将的事情,诸葛均曾经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他说道:“一支军队的核心,就是军队的将领,离开指挥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优秀的将领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成长起来。不能轻易地在斗将中消耗掉。一个优秀的将领,不在于他个人的勇武,而在于他能够团结士兵,有谋略,善于组织士兵发挥集体的力量。”

    那次会议后,唐军专门制定了纪律,禁止斗将。

    对于诸葛均在全军通报批评自己,马超不仅没有感到难堪,反而从中感到了诸葛均对自己的一份浓浓的兄弟情义。

    他和马超是经过考验的生死兄弟,他之所以通报批评马超,事先都没有和马超打招呼,是他认为根本不需要,他相信马超是会理解的。

    马超很快写了检查,上交了政治部。

    这件事情,在整个唐军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官兵们都知道马超与国王的关系。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马超因为违反纪律都会受到处罚,何况其他人?!看来唐军的纪律不是虚设的。

    诸葛均还有一句名言:“军队的战斗力,来自铁的纪律。”建军以来,他所强调最多的就是纪律。后世那支铁军,在人数、武器,给养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最终战胜了对手,夺取了天下,并击败了当时世界第一强国。靠得就是铁的纪律。

    诸葛均对于军队的纪律向来是坚定地维护,遇到违反纪律的行为,绝不姑息。甘易以3000人在被10万敌军包围的情况下,队伍没有溃散,最终成功突围,靠的也是唐军铁的纪律。

    河谷城里的韩遂,看到日当正午了,唐军还没有动静,心里纳闷:“这唐军远道而来,不急于进攻,难道是来看风景的?他们的给养全靠自己携带的这些,速战速决才对他们有利,也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他召集众将商议,分析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只好静观其变。

    快到傍晚了,唐军方向终于有了动静,一骑快马向这里驰来。城门守卫急忙禀告韩遂,韩遂就上城观看。来人竟然是成宜。

    成宜见到韩遂,立即跪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说到:“大哥,对不起,兄弟我没有守住玉门关,还损失了15000士兵,小弟我该死。”

    韩遂将他扶起了,安慰他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还有数十万大军,还怕他几万唐军?再打就是了。”然后问他道:“你这次来是?”

    成宜说道:“不敢瞒大哥,我是被诸葛均派回来的。他叫我来给大哥传话。”

    今天下午,诸葛均接见了成宜。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军官,领着成宜走进诸葛均的帐篷。成宜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和一对年轻的男女,正在那里谈话。

    那个女军官对成宜介绍到:“这位是我王,这位是许总参谋长,哦,也就是许军师,这位是曹王后。”说完她就站在门口。

    诸葛均对成宜笑道:“成将军请坐。”成宜就在一张行军椅上坐下了。曹静笑靥如花地过来,给他倒了一杯茶,说到:“成将军请喝茶。”

    成宜一生阅女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美丽,风姿卓约的女子。曹静的身份他知道的,那可是天下第一豪强曹操的女儿。曹静一身合体的军装,勾勒的身材错落有致,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成宜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急忙站起来。说到:“末将怎敢劳动王后大驾?”

    曹静笑着说道:“成将军不必客气,请坐。”成宜望着曹静绝美的笑颜,一时脑子有些不好使了,呆呆地坐下。

    诸葛均说到:“成将军,有件事请你帮忙。你今天就可以回去了。见到韩候,请给他带句话。”

    听说自己要被释放,成宜心中一喜,忙说道:“唐王请讲。”

    诸葛均说到:“咱们都是军人,说话不兜圈子。这次大唐进关,目的是要给大唐打开一个关内的出口。大唐局域于关外,粮食和食盐等物资都受制于关内,这是不行的。因此我军此次进关的目标只是敦煌和酒泉。如果韩候肯让出酒泉,唐军绝不在向前一步。

    大唐可以为西凉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帮助你们抵御曹军。这只是我们的意见,望韩候三思。”

    成宜心里暗道:“这真是强盗逻辑,你大唐要关内的出口,就出兵侵占别人的地盘。”不过如此直接的谈判方式,竟然让成宜心中不产生反感。战乱年代,弱肉强食,历来如此。

    成宜说到:“唐王的话,我一定带到。不过,韩候如何决断,就不是我能知道的。”

    徐庶这时插话到:“没有关系,成将军只要把话带到就行了。不过,有一件事你可以告诉韩候,对于敦煌和酒泉,大唐志在必得。得到敦煌和酒泉,大唐也会坚决止步。”

    诸葛均说到:“成将军,你个人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

    成宜连忙说到:“没有。唐王费心了。”

    诸葛均示意他可以走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廖芳将他带出来的时候,成宜竟然有一丝留恋的感觉。

第二百零三章 韩遂偷营(一)

    当一个人受到侵害时,如果不知道结局,他害怕有更糟糕的结果,就会拼命反抗。可是当他知道自己再做一些退让,侵害就会停止时,多数人都会选择退让的。

    诸葛均告诉韩遂自己的意图就是如此。韩遂目前面临着两线作战,如果他知道了唐军的最终目的,他就不会与唐军拼死决战,那样,即使战胜了唐军,而使自己元气大伤,等待西凉军的也是灭亡。韩遂是个聪明人,他会做出正确的取舍的。

    当然了,这一切还要建立在战争的结果上。只有唐军打疼了韩遂,他才会做这样的选择。

    对于诸葛均的战略思想,徐庶深深叹服。

    第二天一早,韩遂派人来接收了诸葛均答应释放的7600名俘虏。

    唐军在对在玉门关俘虏的10000名西凉军官兵做了动员后,有2500人愿意留下为唐军服务,其余的俘虏全部放还给了韩遂。

    韩遂和手下众将刚开始时还笑话诸葛均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