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哥是诸葛亮 >

第69章

我哥是诸葛亮-第69章

小说: 我哥是诸葛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诸葛均转头问曹静,说道:“静儿,你父母是住在这个地方吗?”

    曹静看看前面的街道,指着一个普通的院子说道:“就是那个院子。”

    来到院子门口,诸葛均和曹静下了马车,向院门走去。赵云见门口站着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气势逼人。他抢先走在前面。被那两个大汉拦住了。

    这时曹静上前说到:“你们让开。”

    那两个大汉立即躬身施礼;说到:“小姐。”然后闪在一边。等诸葛均和曹静走过后,又伸手将赵云等人拦住了。

    赵云有些焦急地叫道:“先生”。诸葛均说到:“你们就留在这里吧。”

    曹静怕他们担心,上前挽住诸葛均的胳膊,说到:“放心吧。没有人会伤害均哥的。”

    诸葛均自然不担心曹静会对他不利,就大大方方地与曹静进了院子。

    院子里还站着几条大汉,见了曹静都躬身施礼。诸葛均早在东吴时,就觉得曹静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但是见到这样的威势,还是有些暗暗称奇。心道:“刘静(曹静告诉诸葛均的是母亲的姓)这妮子,到底是谁家的孩子,派头这么大?”

    他们继续往里走,走廊附近都站着一些大汉,离他们近的,都对曹静躬身施礼。

    到了二楼的楼梯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恭谨地笑着,说到:“小姐,老爷在二楼第二个房间等着您们。”

    他们上了楼,楼梯口还站着一条更加威武的大汉,对曹静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躬身施礼,只是笑着点点头,说到:“小姐,老爷在这个房间等你。”曹静也笑着受到:“许叔叔辛苦了。”

    大汉上前一步,推开了房门。

    赵云和廖氏兄妹等在院外。他们虽然也相信曹静不会伤害诸葛均,可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们三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了,四处打量着周围的地形,防备万一有事,好突袭营救。

    诸葛均进了房间,就看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见岳父母 (二)

    诸葛均进了房门,就看见里面坐着两个中年男女,因为他们背对着窗户,而中午的阳光强烈,诸葛均刚进屋子,眼睛不太适应。一时看不清两人的长相。

    这时曹静说道:“父亲,母亲,小均来了。”

    诸葛均连忙上前躬身行了个大礼,说道:“小侄诸葛均拜见伯父,伯母大人。”

    这时,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免礼,坐吧。”

    诸葛均说到:“谢伯父,伯母大人。”然后抬起头来,这时,曹静拉了他一下,引他到椅子上坐下。

    诸葛均的眼睛已经适应了屋里的光线,看清了两人的脸。他首先看清的是那个女子的脸,她看上去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仔细一看感觉还要年轻些,也就二十七八左右的样子,如果不是知道她就是曹静的母亲,真可以将她们看做姐妹俩了。

    这时,诸葛均感到一道目光注视着自己,目光一转,看清了那男人的脸,这男人大约五十左右年纪,国字脸,皮肤白净,下颌留着短须,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看得出年轻时的英俊的痕迹。他的目光炯炯有神,给人的感觉是果断,豪迈。诸葛均的目光与那人的目光短暂的对视一下,感觉出那人目光中带着的审视与研究的神情,出于礼貌,他急忙将目光转低,看着那人的鼻子的位置。

    曹操这时感兴趣地望着眼前的年轻人。诸葛均的事迹这几年他听说了不少,奇怪的是,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是褒义的。

    自从曹操知道女儿与诸葛均的关系后,他命人专门搜集了诸葛均的材料。

    诸葛均这个出身于隆中的普通农民,虽然是诸葛亮的弟弟,却依靠着自己的能力,发明了数量繁多的新产品,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有一身凌厉的剑术,诗词佳作传遍了天下,迎娶了孙尚香和杜雪莲,结交了西北五虎,现在更是成为了一国之主。种种所为令人惊叹,难怪自己的女儿为他着迷。

    他仔细观察着眼前这个英俊的年轻人,见他举止恭谨,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顿时心生好感。

    曹操说到:“常听静儿提起你,果然是一表人才。“诸葛均说到:”谢伯父夸奖。“诸葛均三兄弟各个有才能。诸葛谨在曹操心目中没有什么地位,诸葛亮虽然智谋超群,但是曹操本身就是个智者,加上他身边有荀彧,贾诩等大群谋士,在曹操看来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到是这个诸葛均的许多事情让他很好奇。

    曹操对于他家里的情况已经十分了解了,就不再问他这些问题了。就连诸葛均现在好歹是个国王,他也不感兴趣,因为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县令一级的人物。他自己治下的有些县里的人口多达20万。

    曹操是诗词大家,他对于诸葛均剽窃来的诗词很感兴趣。

    曹操问道:”你写得那些诗词文章我读过一些,的确十分出色。尤其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得极佳,吟来令人赞叹。你的诗词是跟何人所学?“诸葛均最怕的就是有人考究他的诗词了。因为他上学时学到的诗词,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他只好说到:“那些诗词不是我写的,是我遇到的那个道士写的。”

    曹操听他这样说,认为他是在谦虚。曹操认为,如果真是那个道士所写,那么那个道士早已名扬天下了。他笑着说道:“年轻人谦虚是好的,但是过分谦虚就不好了。”

    曹操听曹静说过,诸葛均推崇自己的诗作。他认为诸葛均在诗词上的造诣是很高的,他就想当面与他探讨一下自己的诗作,听听他的评价,自己的诗到底好在哪里。于是曹操问道:“听说你推崇曹丞相的诗词,尤其是他写的短歌行,我也比较喜欢这首诗作,我想听听你的评价,看看是否与我的观点一致。”

    诸葛均一听是问这个,心就放到肚子里了。别得不熟,就是这首诗他最熟悉了。他说到:“曹丞相的《短歌行》是一首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表达方式委婉曲折,感叹人生短暂和表达渴求贤才的忧思。堪称中国诗歌名篇。要欣赏这首佳作,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曹操一听他研究得细致,就感兴趣地问道:“哦,是那四个方面?”

    诸葛均说到:“(1)隐约曲折的表达方式。(2)引用《诗经》成句,巧妙表达自己的愿望。(3)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4)表达方式上看是属于抒情诗。”

    他就这四点咱开了详细的论述,将后世名家的评论转送过来,还真是得到了曹操的欢心。诸葛均得到了认可,一激动,说到:“在表达手法上,采用了类似现在电影所用的蒙太奇手法。“说到这里曹操打断了他,好奇地问道:”什么是电影?还有蒙太奇手法是个什么意思?“诸葛均说漏了嘴,不禁汗颜,忙掩饰到:”就是说诗人所描绘的总画面,在有形的宴会和无限的思绪中不断切换,也不过就是一种常用的虚实相映的写法。”

    曹操点头,算是对他解释的认可。

    诸葛均接着说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虽然可以慷慨激昂地感叹人生无常,但却无法回答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因而“忧思难忘。”怎么办?回到现实。生也罢、死也罢,不如喝罢。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忧。这其实也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共同宿命。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是天下不太平。所以,此诗的情调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曹操听完他的评论,大生知己之感。十分欣慰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微微点头。说到:”你的评价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不错,虽然年轻,但是还算是有见识。“原来担心他们话不投机的曹静,听着他们的谈话,渐渐地也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开始为诸葛均感到骄傲,能得到父亲的夸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曹操说到:“你的诗写得不错,你就现在写一首,让我看看你的急智吧。”

    诸葛均问道:“什么题材?”他担心曹静的父亲出个自己不会的题目,可就抓瞎了。

    曹操说到:“题材不限,你随便写吧。”诸葛均暗喜,心道,这就好办了,好歹自己还记得几首。

    他清清嗓子,刚要吟诵。曹操说了一句话,让他立即头皮发麻起来。

第一百四十二章 拜见岳父母(三)

    诸葛均正要吟诗,曹操说到:“静儿,去拿纸笔来,请诸葛贤侄将他的诗作写下来。”

    诸葛均听说要他写字,立即头皮发麻起来,因为他不会写毛笔字。来自后世的他对于毛笔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个外行,换句话说,现代人有几个会写毛笔字的。来到这个时代,他也写过一些便条之类的东西,字写的跟狗爬的差不多,反正看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信,也就无所谓好坏。可是现在要他写诗,他那两下子却拿不出来。

    他尴尬地说道:“伯父,小侄不会写毛笔字。”

    曹操心里奇怪:“会作诗的人哪有不会写毛笔字的,但是他不知道诸葛均想掩饰什么,也不再追问。说道:“那你就吟来听听吧。”

    诸葛均心想怎么也的弄个应景的诗词,让人家感到不是无病呻吟。于是说道:“小侄久在域外,就以玉门关为题做一首吧。”

    他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曹操听得频频点头。曹静却在那里激动不已,喃喃复颂。

    终于曹操的话题转向了焉耆的事情,诸葛均这方面门清,就不但心了,心里十分坦然。

    曹操说到:“听说你在焉耆搞了个土地改革,具体是怎么搞的,奴隶主和氏族们不反对吗?”

    汉朝氏族的势力极大,汉代豪强地主势力主要产生于西汉末年,西汉末年,王莽乱政,汉室皇族的势力已经不足于平王莽,定天下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汉室皇族杰出一员的光武帝刘秀为了重整汉家天下,不得已借助了当时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的地主豪强势力,并得以重整天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地主豪强势力开始不受限制的疯狂增长起来,连刘秀本人也无能为力。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震动汉室统治,为了打压黄巾军,当时的汉皇帝不得已利用豪强势力,允许并不再限制地主武装,扩大州牧权力,使得地主豪强势力再次的大涨,并开始不受任何限制!他们兼并土地,控制经济,兵豢养私军。势力之大足以影响朝政。(并在群雄混战,三国争霸的过程中逐渐取得政权,最终也成就了地主豪强中的一家司马家登上发展顶峰。)曹操对此深恶痛绝,一直在打压氏族的势力,但是他们的势力过大,而且牵涉面太广,(荀彧就是颍川氏族的代表人物之一)收效不大。

    (当时的主要有世家大族约有百余家,排名前十的是一、琅琊临沂王氏二、陈郡阳夏谢氏三、河东闻喜裴氏四、太原晋阳王氏?五、河东安邑卫氏六、泰山南城羊氏七、颍川颍阴荀氏八、勃海南皮石氏九、东海郯城王氏十、颖川长社钟氏。)诸葛均心中十分警惕。曹静父亲的做派根本就不像个商人,由于曹静一直都说自己姓刘,诸葛均虽然熟悉三国,却想不起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