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108章

谢家皇后-第108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别的小事小错。

    还是明哲保身的好,让施顺仪自己凭运气去吧。反正皇上应该不会杀她,顶多就是降位、失宠之类。施顺仪本来就多年无宠,所以失宠不失宠的对她来说根本就没差别嘛。

    高婕妤也不敢让太监出去瞎打听。但她在宫里多年,园子也来过几回,总归有些人脉,想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形也不难。

    皇上那儿从早到晚都是见不完的人,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办差传讯的快马一匹接一匹的驶进又驶出,只怕从金风园到京城之间的官道都让他们给踩出坑来了。园子外头重兵把守,听说皇上把上护三营都调来了,那可全是只听命于皇上一人的心腹精兵。还听说不少人都被抓了审了,不光园子这里,京里听说更多,京外也有。

    高婕妤轻声问:“皇上会不会杀自己的姐姐呢?”

    这话宫女可不敢接,高婕妤本来也没指望她答话,这是问给她自己听的。

    “应该不会的。”高婕妤也想到了之前的惪王之乱。惪王闹腾的动静可比明寿公主大多了,他与皇上这一支的关系也早就疏远了,皇上不是一样没杀他吗?明寿公主还是个女子,还没折腾出点水花就被皇上一网成擒,肯定更不会要她的命。想象从前一样富贵尊荣不可能,但处置总得比惪王要强吧。

    那些与此事无涉的宗室勋贵来请见,说不定也会替明寿公主讨个情面的。好歹也是皇上的姐姐,皇上如果自己说不出要赦的话,旁人递了梯子过来,皇上也好就势下台应了这事。

    高婕妤不一直不愿意去想清璧堂的人和事,但想到皇上就绕不过清璧堂去。

    昨天皇上和谢婕妤同来的,走时也不忘将她带上,晚上还是照旧宿在清璧堂,就好象清璧堂有蜜糖把皇上牢牢黏住了一样。她伤成这样,皇上不说来看看她,连打发人慰问一声也没有。园子里现在太医可紧俏着呢,各处都在传太医,就算那一点儿油皮没蹭破的,也说自己受了大惊吓,需要太医细心看诊。就算高婕妤比别人强势,太医也不可能围着她一个人转。可清璧堂那里天天雷打不动太医准点儿就去请脉,明明清璧堂上下没伤没病的。

    越想越窝火,高婕妤恨恨的一敲床榻:“狐狸精,真是个狐狸精。”

    早知道那一批进宫的美人里这么个祸害,早该先想法子除了她才是。昨天明寿公主作乱,她要是在混战中被人弄死了多好啊,偏偏她一点儿事没有,老天真是不开眼。

    有这个念头的,只怕不光高婕妤一个人。

    谢婕妤的独宠在宫中前所未有,她挡了那么多人的路,众人自然都盼着拔了这眼中钉。

    王默言如常过来给玉瑶公主吹笛子,又和大皇子在一起待了多半个时辰。

    大皇子满心里都是疑问,父皇那儿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同他释疑讲论,其他人又不合适。现在对着王默言,他不由自主就把疑问说出来了。

    “先生,为何姑母要谋逆?明明父皇待她一向优厚,她为什么非要置父皇于死地不可呢?”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王默言心里虽然明白,但对大皇子来说,一来他年纪还算小,二来,他性情淡泊,并不能理解明寿公主心中那永无止境的权欲与贪婪。

    “殿下虽然年纪还小,但想必也听过明寿公主昔日作为吧?殿下觉得她可算得一个值得敬重亲近的人?”

    大皇子摇头。

    他虽然以前日子过的闭塞,也听说过这位姑母做的事,少有恩义与人,揽权贪财,性情暴戾轻贱人命,件件桩桩都是劣迹。

    “这样的人不会念着旁人待她的好,只会觉得全天下人都对不住她。若是她真的谋逆成功,殿下想过清璧堂现在会怎样吗?”

    大皇子果然认真的开始想,越想脸色越是难看。王默言怕他惊怒沉郁把自己闹出病来,赶紧劝说:“皇上英明果决,明寿公主这样的人不会成功的,殿下不必太过为此所扰。”

    “先生说的是,”大皇子抬起头来,声音虽然轻,但眼神清明,话语坚定:“如果姑母真成功了,她不会放过清璧堂上上下下所有人,她还会杀死其他许许多多的人,绝不会手下留情。”

    想到昨天父皇问他的话,大皇子觉得自己当时的回答确实欠妥了。

    对这样的人就不应该姑息。我不杀人,人却要杀我,这种你死我活的事情,骨肉亲情又算得了什么?

    大皇子有些明白父皇昨天为什么要这样问他了。

    父皇希望他能自己想通想透这件事。

    除了这个疑问,他还有旁的疑问。

    “父皇显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为什么之前没有动作,而是放任明寿公主筹谋举事呢?”

    王默言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两个词。

    以逸待劳和一网成擒。

    “这只是下官的一点浅见,殿下有余暇了也可以自己多想想,应该会比下官想的更周全。”

    大皇子认真看着这两个词。他现在识字已经不少,这两个词他都认得了,意思也大略知道。他将词牢牢记住,在心里反复揣摩念叨几回,向王默言说:“多谢先生指点。”

    王默言淡然一笑,轻声问:“殿下无需客气,听说谢婕妤昨日受了惊吓?”

    大皇子说:“谢娘娘回来睡了半日,今天看着和平时并无不同,太医也没有说什么,应该是没事的。”

一百五十 针线

    皇上回来的时候都快三更了,孩子们都早去睡了,谢宁还在灯下做针线,青荷在下首陪着。怕晚上做针线活计伤眼,屋里多点了两盏灯。窗子已经闭上了,今天快傍晚时变了天色,这会儿外头淅淅沥沥的下着细雨,清璧堂的竹林在雨中沙沙作响,这声音听着让人心里安定。

    白洪齐撑着伞跟随皇上到了门前,他自己的袍子上沾了不少雨珠,皇上只有两边肩膀上被雨撩了一点儿。

    谢宁迎上前去,接过皇上的斗篷,轻声问:“您用过晚膳没有?”

    “用过,不过这会儿又饿了。”皇上说:“让膳房再送点宵夜来。”

    谢宁就猜着皇上事多,这个时辰不睡难免要饿的,早吩咐人预备着。先端到跟前的是个盖盅,谢宁用抹布垫着将盅盖揭起,里面是嫩生生的三鲜蒸蛋,虾肉与胡萝卜和牛肉一起切成碎粒洒在上面。

    这是谢宁特意吩咐的,因为又想皇上能吃的合口,要滋养的,又要好克化不能积食,毕竟快到安歇的时辰了。

    “这是你吩咐的吧?”皇上一看就知道,膳房可不会这么花样翻新,一说传宵夜,送来的都是老一套,要么是粥汤配面点要么是炸的酥的烘的各种果子配茶。皇上打小就没爱吃过这些东西,御膳房说是按规矩办的,也不知道是哪一任祖宗定的这种规矩。

    蒸蛋份量并不多,一个小盖盅皇上几口就吃完了,接着送上来的是一碗蒸叶儿菜,不多,也就一小捧,上头浇着一点蘸汁,吃起来松软香嫩。吃完了这个皇上还是意犹未尽,第三样是一碗鱼片汤,皇上笑着说:“可算不是个小碗了,刚才那两个朕还以为你是把玉瑶用的碗碟给端上来了呢。”

    说笑归说笑,但是最后一道汤也十分美味,鱼片滑嫩,汤清澈鲜美。

    这三样都吃完,皇上倒也不觉得饿了,问她说:“你们晚膳用的什么?”

    “因为下雨,想吃些热汤菜驱驱寒气,臣妾让膳房准备了一个素锅,豆腐口蘑两个孩子都吃了不少。皇上今天一天必定劳累,还是早些洗漱安歇吧。”

    “还有几份折子要看。”

    谢宁也只好说:“那臣妾帮皇上看着茶吧。”

    最近这些日子只怕皇上想好好睡一觉也很为难。

    白洪齐着人将一个半大箱子抬进来,这是盛折子用的,谢宁常见。一打开来就发现里头满的都要溢出来了,哪里是几份?

    皇上看见她的神情就知道她误会了,笑着解释:“不用吓着,今夜不会熬个通宵的。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相同内容,看不看都一样。”

    “内容相同 ?”

    “是啊,是关于如何置明寿公主的。”

    谢宁过来帮手,把一扎一扎捆好的折子拿过来摆好。从折子的封套颜色上就能看出宗室勋贵与一般臣子的不同来。眼下这些折子什么颜色的都有,这么些身份不同的人却都写了相同内容的折子,也真是奇怪。

    谢宁实在好奇,虽然知道自己不宜多嘴,仍然忍不住问了一句:“这都是给公主求情的折子吧?”

    皇上看了她一眼:“你怎么会这样想?”

    谢宁愣了下:“难道不是?”

    “不是。”皇上摇头,指着那垒的高高的一扎扎奏折说:“这些全是请杀之以正朝纲的。”

    谢宁虽然觉得意外,但是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明寿公主称得上是作恶多端了,依附她想升官发财的人不少,但恨她的人应该更多。

    这么厚的折子,这得是多深的积怨?而且现在事发还不过两天,再过几天,远路的人得了消息也会表态,这些折子怕不得把人都淹了。

    这大概正合了那句老话,多行不义。明寿公主品行如此,落得墙倒众人推的下场,她一点儿都怨不了别人。

    皇上看折子很快,和平时看书不一样。看书的时候他时常半日才翻一页,看折子却是一目十行。

    谢宁在一旁继续做针线,看着茶水以备添换,一声不响陪着皇上。在永安宫的时候她也是这么做的。外头风声更紧了,不晓得明日能不能天晴。

    一到阴雨的天气,方尚宫腰腿就会犯酸难受,这会儿吃着李署令给开的药,方尚宫自己说比从前已经好多了。

    也不知道她这病根是怎么落下的,改天李署令再来,谢宁倒想细问问。要是知道病根在哪儿,平时也好让她多留心多保养着。

    谢宁觉得自己运气当真不错。虽然从小没了爹娘,却有舅舅舅母抚养照料她长大。进了宫之后,遇着的奸人是不少,但是好人也是有的,前面周禀辰等人对她就多有照应,现在又有方尚宫,尽心尽力的为她。

    谢宁的性子就这样,别人给她哪怕只一分好,她也不会忘记,还总想着要如何回报。

    皇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折子放下了,坐在书案前侧着头看她。谢宁的针线做的并不太好,这个皇上早就知道。从前她给他绣的那个荷包,皇上生平就从来没有佩过那样粗糙的东西,就算是当年明微公主想讨他好时给他做了一条骑马时用的颈带,手艺也比谢宁要强。

    当时皇上不清楚缘由,后来慢慢就晓得了,虽然林夫人是个讲规矩的人,但是对这个外甥女儿怜惜有加,总怕她委屈了。八成林夫人是想着来日方长,等她要定亲要出阁了再押着她好好练一练也来得及。

    没想到她就进了宫。

    谢宁女红做的不好,字也写的不好,棋琴书画只知皮毛,但是眼界心胸都与一般女子不同,八成小时候没少跟着林季云到处“散心”。虽然她说没几回,林季云那回也说就一两次,可皇上哪是那么好骗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让他们哄着就是了。

    做皇上呢,很多时候都得会装聋作哑,让人以为把他骗过了。

    皇上噙着笑,看谢宁把衣裳拎起来比了比,出声问:“这是给谁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