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224章

谢家皇后-第224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料大皇子这么一段时日段医丞也明白,大皇子看起来没什么脾气,其实是个很要强的人。

    可是要强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本钱啊,。象大皇子这样,生下来就坐拥一般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荣华富贵,何必还要跟其他人去争那点儿东西?争不好,那就不是要强,变成了逞强了。

    可是想想大皇子孱弱的身体,段医丞不禁又要感叹一句,老天还是公平的,总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

    “段医丞,贵妃现在怎么样了?”

    段医丞没料到大皇子突然问这么一句,微一迟疑,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马上都看出来了。

    段医丞确实不是跟人斗心计的材料,就连大皇子和玉瑶公主这样两个半大孩子他都骗不过。

    “贵妃娘娘,挺好的,殿下也知道,娘娘的事儿下官可够不上。”

    大皇子和玉瑶公主看着他不出声。

    段医丞又心虚气短了,对着两个孩子他都没法子应对,汗一下子又出来了,好象有汗进了眼睛,腌得难受。

    大皇子还能沉得住气,玉瑶公主已经忍不住了,她站起身来:“你跟我说,娘娘怎么样了?你不说我就自己出去,我看看谁敢关着我不让我去永安宫?”

    段医丞急的都要结巴了,让他劝,他没那本事。让他拦,他也没那胆子。可是要对这俩小祖宗说实话,他更慌了。一来这事儿孟公公叮嘱过他还是要嘴紧些,二来他确实对永安宫现在的情形知道的也不那么清楚。

    段医丞不怎么灵活的脑袋就这么卡住了。

    玉瑶公主其实没有打算往外冲出去。

    长宁殿不比别的地方,她也不敢在这里放肆。就算她出去了,那些人不放她走她能怎么办?

    但是段医丞想不到这一点啊,他急的脖子都红了,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急的迈开两步站到了门边挡住了出去的路,又急着向大皇子说:“殿下,殿下您快劝劝公主啊。”

    大皇子看出来了,玉瑶是虚张声势,但段医丞是真被唬着了。

    他告诉自己不要焦急,声音尽量平和的说:“段医丞,我和妹妹也是担心父皇和娘娘。你能说就同我们两句,免得我们俩心焦。”说到这里,大皇子还无师自通的咳嗽了两声,一手捂着额头:“我觉得有些头晕……”

    段医丞都快让他们俩逼的上吊了。

    大皇子要有个什么闪失他也担不起啊。

    孟全福领着膳房送膳来的太监站在外头都听到了,简直让段医丞气的要笑出来。

    这人能在太医局混到现在没被人生吞活剥了也是一件奇事,连两个毛孩子都能治住他。

    孟全福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禀告说:“殿下,晚膳送来了。”

    大皇子怔了下,玉瑶公主也有些意外。

    段医丞难得的机灵了一回,孟全福领人进屋摆膳的时候,他瞅着空子就夺门而逃,那架势简直象后面有虎狼在追咬他一般。

二百九十三 惊悸

    难道段医丞以为跑了就一劳永逸了?

    孟全福掐着手心才让自己没骂出声来。

    这人真是蠢的不一般。

    他能跑出这屋,还能跑出长宁殿?跑得了一时,还能跑得了一世?大皇子只要发一句话,肯定段医丞还得乖乖回来。

    这人打的什么主意孟全福多半猜着了。他是看孟全福正好来了,所以借这个机会自己跑了,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倘若有什么事想问的,就会逮着孟全福问了。孟全福要是扛不住小主子们的为难把实情说了,那回头皇上要怪罪,那也是怪孟全福,怪罪不到他姓段的头上。

    孟全福领着人将膳桌摆好,大皇子病着,没有胃口,给他预备的就是两道小菜外加一碗清粥。玉瑶公主那里要丰盛一些,可她也吃不下。

    玉瑶公主接过侍膳太监盛好的清粥,又将碗放下了。

    “孟公公,永安宫没有出什么事吧?”

    对孟全福,虚张声势又或是一唱一和的招数都不好使,孟全福可不是没见过世面好哄骗的段医丞。可就算是段医丞,他俩也没能从他嘴里掏出话来啊。

    孟全福看面相很忠厚,但这是个聪明人。

    看这二位殿下都不动筷子,原由孟全福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不会令人生厌的笑意,轻声说:“二位殿下不用不担心,贵妃娘娘没有大碍,只是动了胎气,有李署令李大人在旁照看着呢,不会有事儿的。”

    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对于动了胎气这话并没有完全相信。而且,动了胎气这种事情他们都不太懂,虽然听起来不象很严重,可是若不严重怎么会将他们另行安置在长宁殿呢?

    孟全福看他们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未必明白,也未必就信了。

    他不比段医丞那个棒槌,他对这二位小主子的脾气都了解得多一些,对今天的事情也知道的多一些。

    孟全福轻声解释:“今天清风台的宴会上出了些乱子,娘娘受了些惊吓,不过二位殿下也知道,娘娘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人,遇事绝不会大惊小怪,轻易就乱了方寸,所以娘娘真的没大碍。二位殿下肯定明白,小的哪里敢在二位面前扯谎呢?就算扯谎,要不了一天就会揭穿了啊,到时候不说二位殿下,就是皇上、娘娘那里也饶不得我啊。”

    这倒是。

    大皇子确实不觉得孟全福有当面扯谎的胆子。

    对于孟全福这样的人来说,就算不说真话,也不敢这样明晃晃红口白牙的说假话。

    这么说娘娘确实应该是没有大碍。

    大皇子信了有八成,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

    玉瑶公主很疑惑。

    她走的时候,清风台还好好儿的啊。贵妃娘娘同那些嫔妃们还在看歌舞,赏湖景。她走时娘娘还说,再坐一刻也就回永安宫去了。

    当时明明一切如常,怎么出的乱子?

    孟全福说,就是清风台宴上出的乱子。

    再说,娘娘确实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很少见她为什么事真的动容。虽然平时娘娘总是带着笑容,很和气,让人很想亲近。可是玉瑶公主心里隐隐明白,娘娘和皇上其实有些地方很象。

    她很沉得住气,她不会轻易被什么小事吓着的。

    虽然玉瑶公主没有明白的这样想过,但是她心底深处是明白的。

    “出了什么乱子?”

    孟全福这回是真的沉吟了。

    他的迟疑让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明白了。

    这乱子一定不小。

    不然,娘娘不会吓着,吓病。而孟全福现在闭口不言,他顾忌什么?这乱子一定很大。

    大皇子想着,也许从孟全福嘴里是掏不出话来了。

    硬要逼他说,也只是为难他,事后他可能会受责难,甚至被迁怒。

    大皇子不是那样不通情理的人,正相反,比起一般的权贵子弟、比起他那些南苑书房的同桌,他都更通情达理,更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哪怕他的两位伴读,在对待下人的时候都没有这一分柔软心肠。

    宫里的主子们很少将宫人、太监当做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更不要说替他们考虑一二。

    过去孤独生活的经历,让他想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想的更多一些。

    孟全福权衡之后,只说了一句话:“今天清风台有人丧命。”

    他不说,更多是怕吓着这二位小主子。

    可是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样事情并不会轻易就将他们唬住。不当面看见,一条两条人命没了其实没有多大份量。

    果然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听到消息之后只露出些微意外。

    两人谁也没有被吓着。

    大皇子又问了一次:“娘娘真的没有大碍?”

    孟全福点头保证:“娘娘真的没大碍。”

    玉瑶公主也没吓着,她只是突然间想到一件事。

    这事同她刚刚听到的消息未必有牵连,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一跳出来之后,就象在她的心里扎了根似的,怎么也赶不走。

    “死的是谁?”玉瑶公主突然出声问:“是不是……赵娘子?”

    孟全福这一下露出的错愕和震惊不是假装的。

    公主怎么会知道的?

    从他们回来到现在,一直在长宁殿里,接触的人是有限的。而且长宁殿可以说是白洪齐的地盘,尤其又在这个时候,不会有沙子渗进来,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口风不严,对他们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就在刚刚,两个人还什么都不知道,一唱一和的在逼问段医丞那呆货。也就是说在孟全福进来之前,他们俩还对这事一无所知。

    可怎么从他说了一句话之后,玉瑶公主就准确说出一个人名?

    猜也猜不了这么准吧?

    难道公主她事先就知道什么内情了?

    玉瑶公主也不用他回答了,从孟全福的神情之中她已经得到了答案。

    没有错,她没有猜错。

    孟全福不能以下犯上去问公主,但是大皇子却可以。

    “你怎么知道?赵娘子又是哪一个?”

    玉瑶公主转头看了他一眼:“就是那个赵娘子。”

    他们认得的人有限,玉瑶公主这么一说,大皇子也知道是谁了。

    “怎么是她?”

    这人怎么会牵扯进这种事?那王供奉呢?

    关心则乱,大皇子心里顿时被这个消息搅的不安起来。

    哪怕没有关系,出了这样的事,他与赵苓一向又比旁人亲厚,一定会被牵涉进来的。

    孟全福察颜观色,安慰说:“殿下不用太过担心,有皇上在,事情必定都妥妥当当的。”

    他话说的很含糊,但大皇子心里确实是一松。

    在他心里,父皇确实是无所不能的。

    孟全福不失时机把粥碗递到大皇子手中:“殿下先用膳吧。”

    他得伺候好这二位小主子,然后去跟他师父回话。

    大皇子尝了一口粥,粥里的肉粒都已经要煮化了,香而不腻,这样下着雨的天气里吃一点微咸的粥羹确实让人觉得舒服。

    大皇子吃了两口,忍不住要想,不知道这会儿父皇和贵妃娘娘用晚膳了没有。

    现在正好是平时传膳的时辰了。

    正如大皇子猜测的那样,虽然今天出了那样的意外,永安宫里人人噤若寒蝉,晚膳还是掐着平时的时辰送了来。

    谢宁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也有点缺乏血色,方尚宫扶她靠坐着,递过来半杯温水,谢宁喝了两口,眉头又皱了起来。

    “主子?”方尚宫关切的轻声问:“身子不舒坦吗?”

    “没有。”

    那股难受劲儿已经过去了。

    可是身子没事,不代表心里也踏实了。

    不管睁开眼闭上眼,血色四溅的那一幕都一直在她眼前重现,飞迸的血珠溅在了她的眼角处,那一块皮肤她擦了又擦,可是那种灼痛沉痛的感觉一直鲜明的留在那里。

    谢宁并非没有目睹过死亡,和小舅舅那次远行,在霰霞关附近,她也亲眼看到过有人在她面前被活活砍杀。

    可那时候她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是当时吓呆了,也可能是因为情势太危急连害怕的功夫都没有。

    现在却不一样。

    过了这么久养尊处优,平静无波的生活,突然间有人在她面前那样惨死,她真的做不到无动于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