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234章

谢家皇后-第234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瑶公主不认得他,只是点头示意,就迈步进了书房。

    书房四角都放置了冰盆,一进去就是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皇上正在洗手上沾的墨,笑着说:“玉瑶过来。”

    玉瑶公主将提着的食盒放在御案旁,打开盖子,食盒里垫着一张荷叶,整齐的码着才摘下来的莲蓬。

    白洪齐过来想伺候主子,剥莲蓬这种事儿哪能让皇上和公主亲自做?可皇上挥手示意他退下,拿起一个莲蓬亲手在剥。

    一样的莲蓬,宫女剥出来的玉瑶公主就不上心,可父皇给她剥出来的,她就紧紧盯着,剥出一个吃掉一个。

    “父皇也吃。”她拿了一个递到皇上嘴边。

    皇上笑着把莲子吃了。

    “今天学了什么?功课都写完了?”

    玉瑶公主老实的摇了摇头。

    “哦?”皇上问:“是有不懂的地方?”

    “是……”玉瑶公主忽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上又给她剥了一粒莲子:“别急,慢慢的想,想好了再说。”

    若真是功课不会,玉瑶公主不会这时候到长宁殿来。她可去请教杨娘子,就是永安宫里也有人可以指点她。

    既然特意过来,那必定是有缘故。

    “父皇,我想问一件事。”

    皇上点了下头,示意她尽管发问。

    “我母妃,她是怎么死的?”

    皇上并没有多么意外。

    有的事情终究不可能一直隐瞒,尤其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皇上想过,这话早晚玉瑶是要问的。

    只是时间比他预想的要早些。

    “怎么想到要问这个?”

    “有人说我母妃的死是父皇和贵妃娘娘逼迫的。”还说皇上现在对她好只是因为对不起淑妃,所以才对她有些歉疚。又说,她不明真相,反把贵妃这杀母仇人当恩人。

三百零九 甜羹

    方尚宫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来:“公主去了长宁殿?”

    青荷微微点头。

    方尚宫没有再问什么,只是沉思了一会儿,说了句:“知道了。”

    等青荷离开之后,方尚宫也没办法专注于手上的活计,她将手里挑到一半的线挂起来,慢慢挪步走到了窗前。

    已经快到傍晚时分了,天阴沉沉的,若不掌灯,屋里已经是一片昏暗。从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几个宫人正从庭院那端的回廊上经过,她们穿着葱绿的宫装,梳着一模一样的发式,连迈步的轻重高低都相差仿佛,手中托着捧盒等物,轻盈而从容的穿过回廊,从方尚宫的视野中消失了。

    一滴雨落了下来。

    方尚宫抬头往上看,暗沉的天空中有两只燕子飞过的掠过,大约是因为下雨赶着归巢。

    方尚宫望着那两只燕子飞去的方向微微出神。

    这样的天气里,鸟儿一般不会出来觅食的,天气是阴是晴,鸟儿远比人要灵通得多。但是算算日子,燕子们春日飞来,筑巢安家,繁衍生息,现在巢里肯定不止一张嘴要吃饭。要养育雏鸟,就算是这样的天气里也得冒着雨飞出去找食。

    人也好,鸟儿也好,都是一样的。

    谢宁扶着夏月和夏红的手,缓缓挪步出了殿门,在回廊下来回踱步。

    胡荣正领着两个小太监,将廊下的灯笼一一点亮。见到谢宁过来,那俩小太监连忙避到一旁跪倒行礼。

    谢宁示意他们只管干自己的活儿。

    胡荣还好,那两个小太监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夏红看他们挑着一盏灯挂了几回都没有挂回去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挽起袖子说:“起开,我来吧。”

    瞧那俩小太监两股战战的模样儿,简直象两只被外头雷声吓到的鹌鹑。

    夏红用长杆挑着灯笼挂了上去,谢宁坐在栏杆边的圆凳上,微微仰起头看着她忙活。灯影摇曳着,映得回廊外的雨丝象一道道淡银的丝线,一缕缕的在眼帘中拖出模糊的残影。

    夏红把离谢宁最近的几盏灯挂好,才将长杆递还给胡荣,笑着说:“行啦,剩下的你们自己干吧。”

    胡荣笑着说:“有劳姐姐了,回头请姐姐喝茶。”

    其实那俩小太监也不是笨手拙脚的,就是在贵妃面前胆怯。等他们去挂回廊那一端的灯笼时,就又变得灵巧沉稳了。

    皇上离得远远的就看见谢宁坐在回廊栏杆边,正仰头望着外面的雨帘。头顶灯笼的昏黄的光晕洒在她身上。谢宁靠着廊柱,微微眯起了眼睛,一手虚护着越来越沉重的肚子。

    她脸上带着一股让人心醉心迷的恬静,这样看着她,就能感觉到她的思绪其实并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一个更遥远,更安静的地方。

    皇上站在回廊的一端静静的看着她,直到谢宁发现了他的到来,转过头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

    “怎么坐在这里?”

    谢宁扶着他的手缓缓站起身来,忍不住朝皇上身后看了一眼:“玉瑶?”

    玉瑶公主慢慢从皇上身后探出头来,看得出她出去这半天,已经重新洗过脸梳过头发了,衣裳也换了一件。这些都掩饰不了她肿起来的双眼和发红的鼻头。

    玉瑶慢慢走过来依偎在谢宁的身边。因为谢宁已近临产,玉瑶公主看着她的肚子都觉得心惊肉跳的,生怕自己碰她一下那个大西瓜似的肚子就会裂开来,所以每次碰触谢宁都是小心翼翼的。

    下午痛痛快快的狠哭了一场,现在她整个人都有些恍惚,迷迷怔怔的,连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没有。甚至现在她的步子都显得虚浮无力,一步一步象踩在棉花堆里。

    谢宁看了皇上一眼,又低下头看看玉瑶。

    看来一时半刻没有人打算告诉她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儿。

    谢宁轻声问玉瑶:“晚膳还得小半个时辰呢,这会儿饿不饿?想吃什么?”

    玉瑶公主想了想:“莲子汤。”她的嗓子发哑,声音也低,若不仔细就压根儿听不清她说了什么。

    “莲子汤吗?好啊,想必膳房里有现成的。”

    玉瑶公主还补了一句:“不要冰的,要热乎乎的。”

    谢宁应着:“好,就要热的。”

    皇上跟在她们身后也进了殿门:“让他们多送一碗来,朕也想吃。”

    这样的天气按说一般人谁吃热的东西?就算用不起冰,也会将吃食、瓜果在井水里湃过了再吃。

    玉瑶公主平时就怕热,怕她年纪小肠胃经不起,带冰的东西也不敢怎么让她吃。今天她自己却改了性子,要吃热乎乎的羹汤,这让谢宁一面觉得欣慰,一面当然又觉得奇怪。

    她知道玉瑶公主去了长宁殿,但是她和皇上父女俩说了什么,谢宁却只能隐隐约约的猜测揣摩出来几分。

    莲子汤很快送了来,一人一碗。玉瑶公主洗了手,也不用旁人喂,自己抱着碗一面吹一面喝下去。

    甜糯热烫的莲子汤才一咽下去,身上的汗就被这热汤给逼了出来。可是平时一口热食都不想吃的玉瑶这会儿却象是全不怕热了一样,一口接一口的吞咽,汗珠从上往下淌,汇聚到了她的鼻尖和下巴处,变成了大颗大颗的晶莹汗珠。

    谢宁细心的替她拭汗,轻声嘱咐:“慢些吃别噎着,吃几口先垫垫就行了,吃得多了,回头晚膳你又不吃了。”

    皇上端着一碗平时不怎么青睐的莲子汤也吃的很香。

    莲子汤甜糯黏稠,皇上一贯是不碰的,不管冷热都是一样。可是这会儿吃到这样一碗甜羹,却觉得滑下肚的热汤迅速熨暖了空虚饥饿的肚肠,也补足了这半天因为面对玉瑶公主消耗的心力。

    谢宁也陪着吃了小半碗。她现在饭量不大,肚子太沉了,越是临近产期,她的心里也难免有些着慌。夜里睡不踏实,一是因为热,二是因为身子沉,心慌。白日里又食不甘味,饭量与胃口都变得很差,好在她心性沉稳,并没有整日惴惴难安。

    一碗莲子汤下肚,玉瑶公主精神好多了。

三百一十 写字

    这样的天气里喝这么一碗热热的东西下去,玉瑶公主出了不少汗,一脑门水珠,额前鬓边茸茸的细发都贴在了脸上,一张脸带着蔷薇似的红晕。

    谢宁暗暗松了口气。

    刚才玉瑶回来时眼神儿发空,脚步打晃,一下就叫她想起玉瑶头一次来永安宫时的模样了。幸好幸好,今天的情形和那天还是不一样的。

    而且是很不一样。

    谢宁能发觉,玉瑶公主好象对她更依恋了。

    帮她擦汗的时候,玉瑶公主老老实实的,乖乖抬起头来让她给擦,那一刻她的眼睛又亮又干净。

    看得人心里忍不住的发软。

    不是说以前玉瑶公主看她的眼神就不对,可是谢宁能够分得出来,那是不一样的。

    和今天相比,从前玉瑶公主就象隔着一层,而今天那一层无形的阻碍忽然间就消失了,象是驱散了一层浓雾,又象是融化了一层坚冰。她的眼睛显得那样透澈,坚定却又让人觉得柔软。

    虽然她一直没说什么话,可是谢宁却觉得比她平时爱说话时,两人间的关系反倒更亲近了。

    这是一种无法言说,只能意会的的感觉。

    谢宁认认真真帮她把汗擦净,吩咐郭尚宫服侍玉瑶去把衣裳换一件好用晚膳。

    等玉瑶出去了,皇上挪了挪身,坐到了她身旁,示意谢宁注意他汗湿的领子。

    谢宁忍着笑,这会儿突然就觉得到底是父子俩,虽然二皇子既圆且胖,乍一看父子不象,可是仔细瞧瞧,那嘴巴,眼角,还有好些时候的神态分明是如出一辙。比如二皇子想要让人抱,好些时候就这么一昂头一挺肚子,那小模样和皇上现在这样,还真有七八分神似呢。

    谢宁轻轻替皇上拭汗,擦过了脸,她示意皇上侧转身好擦一擦脖子后面时,皇上身子没动,把她的手握住了。

    “玉瑶今天来问她母妃的事。”

    谢宁的手微微一晃:“那……”

    “朕和她都说了。”

    谢宁吃了一惊:“都说了?”

    玉瑶公主毕竟还小,好些事儿她现在能明白吗?就算能明白,她承受了吗?

    “有人太不安分,她如果不是听了一些挑拨的话也不会跑到长宁殿去。玉瑶太聪明,也太早慧,很多事瞒不了她,也骗不了她。把话说透了,其实倒是好事。你看她现在,是不是比原先还显得松快些?”

    谢宁认真的想了想,倒真和皇上说的一样。

    宫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还是和外头不同。

    不多时乳娘将二皇子带了进来,大皇子也跟着进来了,看来这兄弟俩刚才就一直待在一块儿。

    大皇子拿了一张纸进来,笑着说:“给父皇看看,这是弟弟写的字。”

    二皇子还不到两周岁,要说别人写字让他捣蛋他很是在行的。比如有一回大皇子在亭子的石台上写字,二皇子就一把抽走了他的笔,笔上的墨全染了大皇子手心里了。

    皇上笑着将纸接过来展开:“朕看看写的什么。”

    纸上墨迹淋漓,简直象是鬼画符一样。

    大皇子怕皇上看不出来,笑着伸手点了一下:“在这儿。”

    他指的地方墨迹要少一些,能清晰的看见那里有个圈儿。

    再加上旁边的,一共三个圈儿。

    皇上对着那三个圈儿仔仔细细端详了好一会儿,看兵部的折子都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