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262章

谢家皇后-第262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细想想,其实有些讲不通。太后得的又不是会过人的疫病,再说当时在太后身边侍疾的人多了去了,皇后虽然既是侄女儿又兼儿媳两重身份,伺候的人差事又不用她亲力亲为,说是侍疾,夜里她也不和太后同住一室,平时也就尝个药端个茶,根本累不着。

    皇后的身子一贯保养的不错,其他伺候太后的人都没病,偏她就病了,还一病不起,这其间说不定就另有蹊跷。

    方尚宫仍然没有出声。

    “慎妃当时一直在太后、皇后身边服侍着,比旁人都要细心、尽心。所以后来皇上给她升了顺仪,想来也是为了褒赏她当时的辛劳。只是……只是……”马尚宫手里并没有什么凭据,且这么多年时过境迁,宫中早已经人事全非:“我曾经偶然看见慎妃为太后准备替换的衣衫,已经浆洗好的衣裳,她特意展开来在熏炉上熏过。当时我想着,天冷,这内衫先熏过再穿,暖融融的不会冰着人,慎妃确实体贴,到底是承恩公府出来的,和其他人比就是尽心。后来太后没了,皇后又病到,慎妃自己已经累的人都脱了形,还是天天不拉的伺候皇后。可那时候天已经不冷了,慎妃还是不假他人之手,殷勤的将皇后每次要替换的内衫都事先熏过。”

    那会儿马尚宫觉得有点不对。天冷时将衣裳熏暖还说得过去,天已经暖了,为什么慎妃还那么坚持仔细的要将衣裳都熏过呢?所以后来马尚宫就多留个心眼,看慎妃在熏过衣裳之后,将熏炉里的残灰都倒进了马桶里头,这下旁人可就一点痕迹也捉摸不着了,毕竟同那种秽物一搅和,谁还耐烦去细看?躲还躲不及。就算有心想查探,倒都倒进去了,那也已经无从查起了。

    看到这事儿之后,马尚宫心里就算没存疑也要觉得不对劲了。旁人燃香熏香的也多,事后有把香灰埋掉的,有直接倒在僻静处或是扫尘时一同扫净的,倒进马桶里的还真是从来没遇见过。

三百五十七 攀爬

    马尚宫当时又慌又怕。

    她怕被施氏发现了。如果施氏真有本事连太后和皇后也害了,那弄死她一个小小的宫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她足够小心,并没有被发现。隔了几个月,皇后的丧事都办完了之后,马尚宫发现一直平安无事,这才放下心来。

    提心吊胆几个月,发现自己没有性命之忧,马尚宫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她感觉自己手里握住了一个有力的把柄。

    可仔细一想,马尚宫又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后和皇后病中有这么多太医、尚宫们前前后后的伺候着,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她们病的有蹊跷吗?既然别人都没发现,她手上又没有任何凭据,空口白话谁会信她?到时候别没博着好处,反而送了自己的小命儿。

    她也只看到的熏衣裳的小事,太后和皇后去了之后,日常穿过的衣裳、戴过的首饰要么烧了,要么随葬了。就算去查,天长日久的大概也查不出东西来。

    施氏竟然有那本事把太后、皇后都害了吗?马尚宫其实也有些将信将疑。

    再说,施氏原是皇后的陪嫁丫头,在宫里头,太后和皇后才是她的靠山。要不是皇后提携,她能伺候皇上顺顺当当的从奴婢变成主子吗?要不是太后顾念着香火情分,她能得着延福宫那么好的住处,不用为月例、不用为生活发愁?所以说施氏也没有道理要对太后和皇后下手啊,难道有人会自毁长城?简直岂有此理。没了太后与皇后照拂,她在宫里未必有以前过得舒坦。

    马尚宫本来早就下定决心把这事儿烂在肚子里,跟谁都不会多说一句。但是后来的事情越来越让人心里发慌。没了太后和皇后,施氏仍旧过得顺顺当当的,甚至一路高升,晋封为妃。

    慎妃着实不简单。

    如果太后和皇后还在,慎妃可能出头吗?妃子是想也不想要了,做到顺仪也就到头了。这么一想,太后和皇后的死对慎妃来说,其实是扫去了两块绊脚石。

    仔细想想,慎妃得晋升顺仪是在太后和皇后死后,因为侍疾勤谨,自己还病了一场,因此得封的。晋封为妃是在明寿公主谋逆事败之后,据说她事先就告发了明寿公主有不轨之心,所以这一回也是因功得封。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难道只是凑巧?

    马尚宫越想越心寒,这个总在旁人身死事败后能得到好处的人,这个一直被别人说是恭谨柔婉的女子,她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

    家生奴婢出身,比一般宫女还要低一等,可是她的心却比旁人都大。

    做到妃子她就满足了吗?不会的。

    她可能还想往更高处走。

    那么这一回,谁又会充当她攀高登顶的踏脚石呢?

    每一次她似乎运气都特别好,会挡她前路的人地位都高过她,怎么看也不是会输的模样,然而结果如何一目了然。

    现在挡在她前头的,就唯有贵妃了。

    马尚宫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寄望自己比别人多掌握的一点儿秘密,能给自己换来一条生路。

    方尚宫一直在听她说,只在中间问过两句话,除此以外就没有打断过她的话。

    马尚宫把自己知道的旁的消息也倒了不少出来。不光是慎妃的,还有谨妃的事,堪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她甚至没有先同方尚宫讲好交易的条件。

    马尚宫是明白人,她知道自己现在是砧上鱼肉,方尚宫的一句话就可以定她的生死。以为自己知道的秘密是奇货可居,甚至想借此多索要些好处,那叫贪心不足,多少人都死在这上头。

    倘若方尚宫觉得她识相,讲出来的东西多少值得一听,那不用她说,也会留下她的命。要是她先讲条件,结果人家认为她肚里掏出来的货色不值这价,她的下场只会更惨。

    马尚宫舔了舔干裂的唇皮,偷偷看了方尚宫一眼。

    胡宫人的死,还有她所说的话,此时在马尚宫心里来回不停的晃着。

    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方尚宫难道会是……

    胡宫人有可能是信口开河的,人喝多了,说的话可没有准儿,说不定就是借着酒劲儿吹牛。

    但胡宫人却死了。

    她的死恰恰让马尚宫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一想到眼前人可能会是自己心里猜想的那身份,马尚宫的头更深的低了下去,恨不得五体投地。

    有谁能想得到呢。

    方尚宫站起身来,夏红急忙搀扶着她出去了。

    从头到尾方尚宫也没有给马尚宫一句准话,没有应承她什么。等门重新落锁,马尚宫腿软的站不住,拖着步子蹭到角落里,背抵着墙坐下来。

    是死是活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她心里隐隐还有一个念头。

    就算这次还是逃不出命,可起码她最后还能见着方尚宫这么一位大人物,倒也不亏了。

    谨妃病逝,宫中的妃嫔们一早得了消息,纷纷把孝衣翻出来换上。

    说起来,往年几年里头这孝衣总穿不着,可是这两年孝衣素服可是派了大用场了,三五不时的就要穿戴一回。

    高婕妤对着镜子,拨弄了一下鬓边银丝素纱绢花,又理了理孝衣的领子。

    她平时爱着浓妆华服,很少穿的这么素净。

    丹霞替她簪上一只白玉簪,又拿起一面小巧的菱花靶镜从旁照着,让高婕妤能从身前铜镜的映照里,把这一身儿打扮看得更仔细。

    “主子看,这样还合适吧?”

    高婕妤左右看看,漫不经心的点了下头。

    从听到谨妃的死讯,高婕妤就一直没怎么说话,没精打彩,神情郁郁,看样子心情很不好。

    丹霞暗自纳闷。

    高婕妤和谨妃虽说没什么新仇旧怨,但是关系也算不上融洽。因为谨妃晋封后气焰高涨,目中无人,高婕妤背地里没少骂她。

    现在谨妃死了,按说也是拔去了一根刺,该松快,高兴才是,高婕妤为什么看上去反倒显得伤心起来了?

    其实高婕妤为什么难过,这原因很复杂,连她自己一时都说不清楚。

三百五十八 旧人

    从清宁殿里出来,高婕妤总觉得自己一身一头都染上了清宁殿里的气味儿。烧纸钱,点的香,那烟熏火燎的气味儿,因为天气不够热,谨妃停灵在清宁殿里也用了大量的冰和香料,所以殿内比外头冷的多,那股子浓郁的气味儿虽然说是香气,但是却让人呛得难受。

    那是一种能渗进人骨头缝里的阴冷。

    高婕妤一出来就连连做了好几次深吸气,然后又使劲儿往外呼,好象这样就可以把充斥在鼻子、喉咙里的烟气,怪异的香气都呼出去一样。

    内宫监的人再会偷工减料,在这种丧葬大事上也不敢做的过分,那些香料应该都是好香料,但是一想到这些香料是为了保存尸首用的,高婕妤就觉得自己吸进的每一口气都是尸首的气息。

    前几回来清宁殿她并没有这样不舒坦。

    高婕妤和谨妃没什么交情,两人话不投机,高婕妤脾气不好,谨妃也不是个大度开朗的性子。

    可是毕竟是相识一场。

    过去的旧识,一个接一个的离世。高婕妤不知道下一个是谁。一想到自己熟悉的人终有一天全不在这世上,只有她一个人还抱着过去的回忆孤零零活着,高婕妤就不寒而栗。

    今天谨妃死了还有她来吊唁,他日谁会来灵前祭奠怀念自己?

    丹霞有些担忧的问:“主子是不是身上不舒坦?”

    高婕妤脸色苍白,这样的日子当然谁也不会在脸上涂脂抹粉,所以脸色好坏一眼就看出来了。

    “没事。”

    高婕妤回头看了一眼清宁殿。殿门上的牌匾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青烟里。

    这地方她真不想再来了。

    宫里的妃嫔死了之后也不是个个都有资格在清宁殿停灵的,象后苑那些没有自己宫室的低品阶的小才人之流,死了就是死了,当天就会运出去埋了。

    高婕妤想,无论她是否喜欢,这地方以后该来还是得来。

    要等到一个结束,那得等到她自己躺在里头被别人祭奠的时候。

    这么一想高婕妤又忍不住回了一次头。

    这一回她觉得清宁殿那黑洞洞的殿门就象要把她吸进去一样,她扶着丹霞的手紧走几步,象是这样就能逃避未知的噩运与不知何时就会来到的死亡。

    “主子,咱们回吧?您好好儿歇歇,今天这大半天可够煎熬的。”

    高婕妤点了点头:“回去吧。让人备热水,我得好好洗洗。”

    她想赶紧把那气味儿洗掉。

    丹霞扶着高婕妤上了步辇,两个太监将步辇抬了起来稳当当的往前走。

    风比刚才紧了,高婕妤抬手掩住鬓边,想着这几天可能都起风。京城春秋天的风都很大,明天要再来时,穿件连帽的斗篷。要不然的话清宁殿里这么阴冷,她又来回吹风,只怕谨妃的丧事儿没办完她该病到了。

    高婕妤抬头看见前面有人过去。

    “是什么人?”

    丹霞说:“看着好象是玉瑶公主。”

    “她这是往……寿康宫去的吗?”

    丹霞也拿不准,只说:“回永安宫也是这条路。”

    高婕妤脚在步辇上微微一顿:“慢慢跟着,看看。”

    抬步辇的太监顺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