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275章

谢家皇后-第275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宁点了点头:“也好。问一问清楚,倘若有什么帮得的地方就伸手帮一把。”

    大皇子今天精神不怎么好,一看就知道他昨夜里又没睡实。

    这孩子就是这一点儿不好。

    太重情义了也不尽是好事,要换个没心没肺的人,昨天的事情就不会这样牵肠挂肚的。

    “你不要太担心了。倘若他家中缺医少药不好调养,有了太医照看,想必好转是有指望的。”

    大皇子也点了点头:“娘娘说得是。”

    只是……话虽然这样说,他心里却真的没有抱太大指望。

    昨天王供奉的样子他看见了,那模样真让人惊心。

    夏月领着蒋太医已经走到了殿门外头,正等候通禀。

    内殿中大皇子正轻声说:“还要请娘娘费心,多赏些药材。”

    外头宫人说道:“娘娘,蒋太医求见。”

    谢宁说:“进来吧。”

    蒋科钰心中忐忑,迈步进了殿门。

三百七十四 遗孤

    蒋太医从殿内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

    王默言那连伤带病的,又没能够及时延医诊治,到了昨天他去的那时候,已经是神仙难救了,别说是他去,就是换他们李大人去一样也没治,只有把神仙搬去拿出仙丹来才可能救下人命。郎中只能治病,不能起死回生啊。

    虽然不是他的错,娘娘也和殿下也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甚至贵妃娘娘回过神来之后还说,难为他昨天大雪里奔波,还给了二十两赏银。但这种报丧的差事下次还是别落到他身上了。人虽然不是他治死的,可任谁都喜欢传报喜讯儿的人,没谁喜欢嘎嘎叫丧的乌鸦。

    刚才贵妃和两位殿下脸色都不好看,蒋太医还以为自己要被迁怒呢。

    还好还好,总算全身而退。

    玉瑶公主挨着谢宁坐着,大皇子坐在左下首的位置。

    虽然知道王默言病的很重,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皇子离开之后,当天夜里他就撒手人寰。

    要说伤心,也有一些。可也许是没有亲眼见着的缘故,谢宁总觉得这件事并不真实。仿佛下一刻那缥缈空灵的笛声就又会在不经意时响起,似远还近。那个吹奏笛子的人也没有走远,也许就在回廊的那一端,就在花墙格窗后头,就在芭蕉叶与绿竹丛间。

    她心里清楚知道,人人都难逃一死,死了,世上就再没有这个人了。可是又不情愿让自己去相信事实。

    虽然她和王默言并没有说过多少话,可是她能够感觉到这个人心里积蓄的善意,就在他的笛声中缓缓的传扬四散。

    这个人本不该卷进这种危险之中的。

    不止他,还有赵苓。谢宁想起第一次见着他们的时候,那一晚是下着雨的吧?皇上传了两个伶人来奏曲,来的就是他们。

    外头雪光映在窗子上,殿内也显得很亮堂。玉瑶公主挪了挪身子,一手拉着谢宁,一手伸过去握住大皇子的手。

    “听说……王供奉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玉瑶公主轻声问:“那他以后怎么生活?还有,王供奉的后事如何操办?”

    说起那个孩子,大皇子回过神来:“那孩子年纪太小,放他一个人没法谋生糊口。王供奉昨天……昨天曾经求恳我,能遣人时时照看一二。”

    遣人照看,甚至给些钱物都容易。但是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一个人生活呢?

    可是大皇子又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他。

    想到那个格外懂事,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孩子,大皇子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紧。

    要是能接进宫来放在身边照看就好了。

    可他也知道这不可能,连他现在都不便出入后宫了,哪里可能再带一个孩子进来。

    又或是,他能出宫开府,那就方便了。

    但是大皇子现在离能出宫开府的的年纪还差得好远呢。

    “这事且不必急,总归是有办法的。”

    玉瑶公主点头说:“对了,要不然请林夫人帮帮忙?”

    谢宁点头说:“这也是个办法。”

    说起林家来,大皇子心头也一松。林家人处事大方周到,又热心,要是林家肯帮忙的话,照顾小念这么个孩子必然不是难事。大皇子甚至还曾经对林敏晟有些羡慕,羡慕他在宫外生活的更加自在、快活。宫中虽然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但是生活在宫中实在有许多无奈。

    不等谢宁宣林夫人进宫来同她商量这事,白洪齐先来禀告了一件事。

    王家那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男孩儿,是个小姑娘。

    “是个姑娘?”谢宁有些意外:“可是应汿回来说,那是个男孩子啊。”

    “殿下来去匆忙,那孩子又做男孩儿打扮,殿下多半没有留意这样的小事。”白洪齐殷勤的说:“那姑娘名叫王念秋,平时街坊邻里都唤她小念,是王供奉堂兄留下的女儿。说起来,要不是皇上开恩免了王家过去的罪责,销了他们一家的贱籍,这小姑娘也早该进教坊司的。倒是个懂事的孩子,王供奉平素当差时,这孩子独自在家里浆洗衣裳、烧火做饭这些活计样样都做得来。”

    “这孩子现在哪儿?”

    “暂且由内宫监遣人照看,待王供奉的丧事办完了再谈安置的事。”

    谢宁点点头:“要妥当照看,她一个小姑娘家,无亲无故的,着实可怜。待王家的事了,带她进宫来让我瞧瞧。”

    王家的丧事办的很冷清,亲朋故旧早在王家败落时就断了往来,等下下葬的时候,还是教坊司来了几个王默言的旧日相识送了他一程。丧事有内宫监的人操持,办得倒也象模象样。王念秋还穿着一身男孩儿装束,该叩头时叩头,该答礼时答礼,一直显得有些木木呆呆的,旁边人看着不免有些疑惑,怕这孩子是不是因为遭逢大变,受了惊吓?怎么看起来象是痴傻的样子?举哀时也没有听见她哭出声来。等到落葬时,她看着旁人开始填土了,突然间哭喊出声,拦着人不叫埋。人虽然小,可是两个大人都差点儿没拉住她。

    教坊司来的两个人听见她终于哭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哭出来就好,要是一直憋着不哭,这么小的孩子只怕非憋坏了不可。

    要进宫面见贵妃娘娘,自然不能穿孝进去。内宫监的人给她改小了一身儿衣裳,穿的素淡但不犯忌讳,又催着教了大半天行礼说话,才由人领着送到永安宫来。

    谢宁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姑娘。她穿着青莲色短袄,下面是一条灰青色裙子,裙子落在脚面上,下头穿着也是一双素色的鞋子,看得出来是这一身都是用大人的衣裳改出来的。

    她规矩的跪下来叩了头行礼,一旁玉瑶公主出声说:“你起来吧,走近些。”

    她与玉瑶公主差不多大年纪,但是比公主却矮了近一个头,很瘦小。玉瑶公主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同龄人。她见过朝臣家的女儿、宗亲家的姑娘,她们都养尊处优,没有一个是困顿艰辛中长大的。

三百七十五 意愿

    王念秋转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尚宫,待她示意后,才站起身来,走到玉瑶公主面前。

    玉瑶公主认真的打量这个女孩子,她曾经被皇兄错认成个男孩儿,还夸过他一句懂事。

    她和王默言生的并不相象,即使玉瑶公主这么认真的想找出一两分相似来,也找不着。毕竟只是堂亲,倘若是他同胞兄弟孩子,那应该会象一些。

    王念秋虽然站在她面前了,但是按着宫规,她不能目视贵人,眼睛是瞧下的。

    “你抬起眼来。”

    听了这句话,王念秋的眼睛才微微抬了起来,她睫毛长长的浓浓的,那么一忽闪间就象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大而黑的眼睛,里面一片茫然。

    只是那么一眼她又将眼睛垂了下去。

    玉瑶公主怔住了。

    就那么一眼,她忽然在这个陌生的姑娘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点熟悉的东西。

    一些,她经历过,她体会过的东西。

    她以为自己已经忘掉,已经很久不再想起的东西。

    偶尔在镜子里,或是在写字、看书的间隙,那种感觉又会象阵风一样从她身边掠过,让她不由自主怅然若失。

    那短短的一瞬间玉瑶公主感觉就象有人在她面前摆了面镜子,她在镜子里照见了自己。

    身旁郭尚宫见她不语,轻声问了句:“殿下?”

    玉瑶公主回过神来,她伸出手,去拉王念秋的手。

    王念秋朝后缩了一下,手还是被她给握着了。

    握着她的手玉瑶公主就觉得异样,低下头看,王念秋的手格外粗糙,冻疮溃烂的地方上了药已经结痂了,但是冻肿不会这么快消下去,她的手红红紫紫,带着结的干痂,格外的丑。

    玉瑶公主没见过这样的手,她身边的宫女都不做粗活,没谁手上生冻疮,也没有这样的厚茧。

    她恍惚想起来,中秋前后因为宫里出了事,宫人们收拾屋子疏忽,有个石榴滚到床下去了,等过些天扫出来的时候,已经坏掉了,发紫发黑长霉淌黄水。

    这手就象那个石榴一样,惨不忍睹。

    王念秋比她更吃惊。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一双手。细白,柔滑,而且还是香喷喷的,她急着想把自己的手抽回来,生怕自己的手太粗把这位公主蹭伤蹭疼了,可是又不敢乱动,越是动不得越是心急,在这暖和的屋子里背上的汗都出来了。

    玉瑶公主问她:“家里没有别的人了?”

    王念秋摇摇头,摇完了又想起来学的规矩,小声说:“回公主的话,没有旁人了。”

    玉瑶公主问她:“你几岁了?属什么?”

    “属猴。”

    “我们倒是一年生的,你是几月?”

    “是八月里。”

    “那和三弟是一样。”玉瑶公主说:“我比你大几个月。”她转过头跟谢宁说:“娘娘,我想留王姑娘在身边做伴。”

    不止谢宁,屋子里其他人都十分意外。

    就连才走到门口的大皇子也停下了脚步。

    谢宁本以为已经说定了,这事请林夫人出面。即使这个孩子不放在林家养,林家也尽有地方安置她。而且,为着谢宁的吩咐,也必定会好好待这个孩子。

    玉瑶公主这突然的要求,是谢宁没想到的。

    她先吩咐人:“带王姑娘去歇息一下,用些点心。”等王念秋被带离开,她打算同玉瑶公主好好说这件事。之所以不当着那个孩子的面谈论她的去留,是怕这孩子才刚刚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心里正难受,听着这些话未免更难受。

    大皇子也在一旁坐下了,他问:“妹妹为什么突然想留下她?”

    玉瑶公主反问他:“我为什么不能留下她?”

    这话倒是把大皇子问住了。

    玉瑶公主一向很受宠。她是公主,同皇子又不同,皇上对女儿格外和颜悦色。再加上她曾经生过那样的病,好长时间才慢慢好转,所以皇上与贵妃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的。

    玉瑶公主发话想要一个小姑娘留在身边,那几乎是没有任何难处的。哪怕甘熙云,公主说一句让她伴着,她不就进宫做了伴读吗?那还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呢。王念秋没有那样的出身背景,公主想要她留下,只要一句话,内宫监的人立马就可以把她的名字录在册上,充做宫女,连一盏茶的功夫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