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303章

谢家皇后-第303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走的人,她有些艳羡,又有些唏嘘,嘴上当然一向还是不服软的:“真是想不开。出去了又怎么样?这世上对女子就这么不公,外头不过是个大点的笼子罢了,她们还以为出去了能过什么好日子呢。”

    陈婕妤知道她一些就是嘴硬,也不揭穿,含笑将梨子削成一片一片的摆在小碟子里。

    其实陈婕妤得着消息,这次出去的人里,有好些是宗正寺做主,已经给配了婚了。听说其中一个才人配了远支的破落宗子弟,那人前头没了一个妻子,也没有留下儿女。这次一文聘礼不用花得了一个有才有貌又有嫁妆的佳人为妻,早就乐得不行了。能通过采选进宫的女子,基本上都是挑不出什么瑕疵来的,纵然不是绝色美人,也绝非凡品。

    对于那个才人来说,宗正寺给做的主,将来也不怕夫家会任意欺凌她。象她这样入过宫的女子,要是在外头寻个人家嫁了,那人说不定要疑心她是否清白,说不定就是被皇上幸过的,捡了皇家的绿头巾戴。可是宗正寺做主给配的就绝不用担心这一点了。

    这一门亲事可以说两下里都十分满意。既然都是奔着好好成家过日子去的,以后遇事多半也能有商有量,和和美美。

    有了头一个榜样,看她不是没有着落,以后日子也过得,本就心思活动的人顿时就按捺不住了,这之后又陆陆续续的出去了数人。其中就包括了曾经与谢宁同住过萦香阁的故人,刘美人。她的夫家也寻好了,曾经是侍卫,如今是五品游击将军,成了亲就要放外,这正合刘美人的心意。她家就在京城,左邻右舍亲戚好友都知道她进了宫,她现在可不好回家去。嫁了人就跟着出京,过个五年十年,甚至过得更久再回来,到时候这事也淡了,谁还管谁家的闲事去。

    刘美人也怕出去不好过,但她在宫里实在过怕了。好端端的人,一声不响就没了踪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种事太多了。宫里的人命太不值钱了,刘美人以前就想过出去,哪怕从才人晋到美人之后也没有安下她的心。现在终于有机会出去了,又不怕出宫以后没有着落,她起先还犹豫,等前头有人先出去了,这才心急起来。

    好在现在事情已经落定,刘美人一面还忐忑不安,一面将要带走的东西都收拾打包好了,屋里顿时空了不少。

    以前一直住着心里也没有感觉,现在一下子要走了,看这间屋子又有些不舍了。

    床是睡惯的,窗前的妆台她日日都坐在前头梳妆。窗子外头靠墙栽着两株巴蕉,天气晴好的时候,那叶子将墙都映绿了。

    刘美人出宫之前,永安宫曾经打发人来了一趟。来的不是旁人,正是过去后苑的管事,现在永安宫总管太监周禀辰。

    他带了一份儿贵妃的赏赐来,又叮嘱刘美人不必往永安宫去谢恩了。

    “贵妃主子说,刘美人若还念着过去在一块儿情分,以后回了京也可以可以往宫里捎个信儿请个安,不要断了音讯才是。”

    刘美人低头应下了。

    等周禀辰走了,她打开那一匣东西看时,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实在不打眼的首饰细软。一个金钗起码四两重,出去了戴不着也可以熔了花用,或是打成别的首饰插戴。

    这些不是最要紧的。

    重要的是,里面还有一个玉镯。

    同其他首饰相比,这个玉镯的成色一点都不起眼,有些暗,有些浊。但是刘美人一眼就认了出来,紧紧攥在手里不放。

    这个原是她的镯子。

    是她进宫前祖母给的物件。贵妃当时承宠之后,她为了巴结,想求着贵妃提携,手头其在没有旁的东西,就把这个当做贺礼送了出去,心里其实是舍不得的,后来还时常想起来。

    当时送了那个镯子,也没见什么响动,后来贵妃迁走,晋封,和她们这些过去的旧人不大往来,她以为这小小东西不被人放在眼里,也许早就扔了,不知道弄哪儿去了。

    可是没想到贵妃竟然一直都记得,现在又将镯子完封不还给了她。

    刘美人捧着那个镯子,忽然想起她们初选进宫时候的事情来,那会儿是暮春天气,论冷热倒是同现在差不离,她们坐在石凳上说话时,她转着手腕上的镯子同谢宁说:“这可是我祖母给我的,我们家传了好几代呢,到我们这一辈没给我嫂子,给了我了。”

    当时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可时光就象被大风刮走了一样,呼啦啦的一阵风过去,就已经隔了这么些年了。

四百二十四 夕阳

    谢宁陪着皇上在御园散步,夕阳西下,余晖只能照亮高处的一些地方了。

    皇上见她望着高处,那里被斜阳映成了一片暖暖的金色。

    “到上头去看看。”

    谢宁笑着说:“好。”又说:“幸好臣妾出来的时候没穿那香木底的鞋。”

    皇上平素起居行动都够简朴的,也不修行宫,也不爱打猎,那些都是先帝的心头好,全是烧钱的大宗。但是在打扮她这件事情上,皇上从来也没有简朴过,从以前就是这样。孔雀尾羽织锦给她穿,笼着夜华雾光的明珠给她戴,然后为了过这次仲秋,针工局得了皇上的吩咐,送来的衣裳鞋履吉服朝冠全是格外精致贵重的物件。就说那双鞋,沉香木鞋底,香屑从镂空细孔中幽幽弥散,皇上还笑着说,这可是书上写的步步生香了。

    好看是好看,穿着高底鞋子,走路姿态越发娉婷袅娜,如柳扶风。就是累脚。木底终究太硬了啊,而且因为太高,更加得小心翼翼的。谢宁穿给皇上看过一次就晓得那滋味了,那鞋还是供起来好了,反正是沉香木的,上头又嵌金销云,摆在柜子里还能充当香料用呢,真要穿,她怕脚踝骨要断啊。

    结果她说完话,皇上接着说:“不妨,要是你穿那双,朕把你抱上去也成。”

    谢宁脸有点热,脸扭到一旁去。

    等看见凤翼台高高的阶梯,谢宁却又忍不住想,皇上真能把她一路抱到楼顶吗?这阶梯可长着呢。

    到了楼顶上,看景致更清楚了。这里高,望得远,能一直看到清露池,在夕阳下金鳞点点,不过时已近晚,湖面上正在起雾,再往远处看,重重殿阁楼宇只有琉璃瓦屋脊还是亮的,就象在这雾海中游移浮沉的鱼。

    宫里越发冷清了。一下子走了不少人,仲秋节这循例的节宴,还办得起来吗?

    宫里人多时嫌烦乱,现在人走了许多,居然心里还有些怅然,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怅然什么。

    大概还是因为这座宫城太大了吧。先帝时这里光美人就有数千,再加上奴婢,太监,护卫,数万人也住下了,虽然听说很挤了些。现在这宫里人数只有先帝时的零头了,太监没有放出去,宫人却放出去了大半。连白洪齐都觉得现在很不象话,直说缺人手。

    其实人手是不缺的,只是过去都清闲惯了,比如长宁殿里光是管洒扫的就有几十个人,分做两班儿倒着干活儿,大多数时候人其实都闲着。突然间原来三个人四个人干的活儿要一个人干了,自然比以前显得紧巴劳累。按方夫人的话说,其实都是闲的。

    谢宁问过身边的人,结果并没有想出去的。青荷是拿定主意不想嫁人的,青梅也说宫外没有亲人了,不想出去。其他的人多半也觉得永安宫差事难得,出去了未必就有这样好,所以除了两个粗使宫人,倒是没有旁人放出去。

    青荷一向稳重,她要真走了,谢宁身边一时间还真没有可替代她的人。只是之前她以为青梅会出去的,没想到这丫头主意正的很,一口就说不出去。不但是这次,就是以后也不打算出去。

    她服侍了谢宁几年,谢宁自然不会让她将来没着落。只是……难道出宫嫁人不好?她是服侍谢宁的宫人,不怕出去了没靠山受欺负。

    可她就是说不出去,以后也不出去。

    谢宁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明白缘由。

    青梅不出去,可能是因为外头没亲人,但是更可能是宫里有她牵挂的人。在宫里很多时候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心里明白就行了,大面上还是要装不知道。

    这次针工局也走了不少人,这些人都是手上有真功夫的,出去了也不怕找不到饭碗,多的是人愿意请呢。方夫人在针工局待了许多年,很是知道针工局里的情形。纵然走了这么多人,也不缺人手用。原来针工局里大把的人日日闲着,做皇上、妃子们的衣裳要不了这么些人,做宫女太监们那些粗活儿又用不着她们动手,其实这样闲着并无好处,一来闲着易滋事,二来手艺也都荒废了。这次一放人,她们乐得出去。

    虽然少了人手,可针工局交出来的活计仍旧没有半分逊色,可见走的人其实无关紧要。

    谢宁平时不去东六宫,听说那边倒是影响不大。本来太妃们身边的人就都有年纪了,出去了也没好着落,并不想出宫,就想留在宫里养老。所以这次放人,那边受的影响反而最小的。因着天气不错,东六宫那边倒有人过来给方尚宫请安送东西。东六宫是荒废了,不过那边的花木听说倒还照管得不错,宫苑里开的桂花,摘的石榴和葡萄,虽然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也是人家一片心,特意送来请方尚宫尝鲜。

    对于这些往来,皇上与谢宁是乐见其成的。方夫人平时除了照看玉玢公主,差不多很少出门。偶尔出来一趟,也就是去永安宫看看玉瑶公主和两个皇子。谢宁虽然时常过去,可是毕竟她和方夫人能说的话也不多。倒是东六宫里还有方夫人的旧识,这回宫里要放人,东六宫早就有人过来往方夫人那里探听消息。这么一来二去的,倒是走动起来了。

    “那儿就是福晖堂吧?”

    从凤翼台往下看,能清楚的看见永安宫,福晖堂就在永安宫再过去一点的地方,有着松柏树特别好认。

    “是。”皇上说:“不知道这会儿夫人用过晚膳没有,要不咱们去那里蹭一顿吧。”

    去是可以去的,宫里用膳的时辰是有定数的,方夫人那儿这会儿应该还没有用膳呢。

    不过说要去,自然不能两人就去了。皇上让人回去把二皇子三皇子一块儿带了来,连大皇子和玉瑶公主也跟了来。

    二皇子已经懂点事了,知道怎么行礼问安,虽然因为胖胖的一身肉,行礼十分笨拙。三皇子正在刚开始学话的时候,时不时能蹦出个字来,可大部分都是言不及义,谁也听不懂他在咿咿啊啊些什么。

四百二十五 晚膳

    席上的大多数东西三皇子还不能吃,可他馋得很,瞅着别人吃,急的直吧嗒嘴,口水淌了一兜。二皇子瞅着弟弟急巴巴的往桌上伸手,倒是挺想帮着弟弟的,把舀了一个肉丸颤悠悠的就想往弟弟嘴里喂。

    乳母在一旁赶紧劝着:“殿下,三皇子殿下还小,吃不得这个,牙没长齐呢。”

    二皇子有点儿迷糊,转头看了一眼皇上和谢宁:“弟弟不能吃?”

    谢宁忍着笑说:“你自己吃吧,弟弟明年这时候就能和你一起吃了。”

    二皇子有点遗憾的看着弟弟,然后毫不犹豫把丸子送到了……自己嘴里。

    三皇子本来眼睁睁看着自己能吃香香的丸子,结果到了嘴边儿又没了,小脸一皱,险些就要哭出来。

    方夫人心疼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