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243章

生于望族-第243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至于后面的事,我会办好,让她别担心”

    冬葵几乎掩不住脸上的骇然之色:“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朱景深笑着嘘了一声:“我有了一个好主意,横竖宫里是要给我安排婚事的,太子殿下又说随我心意,我娶一个熟人,总比别的不认识的人强,是不是?你们小姐这样的正正好,她在族里也受了不少气吧?放心,有我在,那些人以后不敢再欺负她了,她想把家里人接过来照顾,也没问题”

    冬葵瞪了他半天,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朱景深知道她是被这件事惊住了,便笑着安抚道:“你只要回去把我的话告诉你们小姐,过后该如何,就看你们小姐的心意了。你们什么都不必做,我会派人去打听消息,若是三月初一那一天,亲事没能定成,我就会把剩下的事都办好的。”若是再传信,就怕被人发现了,对顾文怡闺誉有损。

    冬葵双眼幽幽地盯着他,仍是没有说话。

    朱景深心下觉得有几分古怪,但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笑道:“你放心,只要你照我说的行事,往后本世子绝不会亏待你的,随你想要什么,都没问题,若是你愿意,我还能给你安排一桩好亲事,包管又体面,又富贵”他从王府带出来的人手里头,确实还有好些人没成亲呢,他们可不是家奴一般的人物,这丫头能够攀上此等好亲,真真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冬葵垂下了眼帘,看不清她眼里有什么情绪,只听得她小声道:“奴婢可以替您传话,却不能担保小姐会答应。我们小姐……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只怕一听这话,就恼了也未可知。若是……若是小姐不愿意,你该不会……”

    “当然不会”朱景深顿了顿,有些艰难地道,“若是……若是她不想要这门亲事,也不想嫁给我……过后再跟我说也行……我只是想帮帮她,并不是要逼她……”他沉默了一会儿,方才继续道:“我又怎会生她的气呢……”

    冬葵低头屈膝一礼:“奴婢知道了。”

    朱景深又重现喜色:“你可都记住了?一定要尽快告诉你们小姐”

    冬葵乖巧地点点头:“您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

    朱景深放心又开心地走了。今日是他进京近五年来,最快乐的一日,就连翻身上马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他做起来都觉得自己的身体比先前轻盈了几分。

    冬葵看着他的背影远去,方才回到马车上。赵大家的着急地问她:“许大姑娘,那个是哪里的贵人么?他怎么会认识我们小姐?”

    冬葵微微笑了笑:“他哪里认得我们小姐?不,说认得倒也不假,不过他可没安什么好心。赵哥赵婶,你们在京里住的时日长些,想必也听说过那些高门大户里的公子哥儿,喜欢哄骗好人家女儿,意图不轨的传闻吧?方才那人就是这样的人小姐带我出门时,曾经见过一次,当时林家的小姐就曾说过他不是好人呢,要我们小姐提防,别叫他看上了。小姐当时应了,可从没想过真会遇上这种事,没想到他今儿就盯上了咱们”

    赵大猛地转过头来,赵大家的也吃了一惊:“确实……我听说过这种事,还在千户大人家里当差的时候,就有一个跟他家小姐交情很好的女孩儿,家里是开酒楼的,有些家底,人长得极标致,被人看上了,哄骗到手,家里人一概不知,直到后来她生了个……”

    “快住口”赵大厉声喝住了妻子,“这话是能给女孩儿们听的么?”

    赵大家的顿时后悔了,讪讪地笑了笑,又正色对冬葵道:“这可不是小事,那些权贵人家的子弟,专门盯着那些小家子里头长得好的女孩儿,认准了人家不敢闹大,到头来,女孩儿被他毁了,不是死,就是做了姑子,真真造孽既然这样的人盯上了咱们小姐,咱们一定得提防才是”

    冬葵笑道:“这个还用嫂子提醒么?方才我见他拦下了咱们,怕明白拒绝了,会惹恼了他,便假装答应会帮他传话。可这种事如何能进小姐的耳朵?赵哥赵嫂,你们回去后,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凭谁来问,都不能说一个字行么?”

    赵大家的爽快地答应了:“放心,就算是天王老子来问,我也不会说的”赵大也道:“这才是正理。”冬葵翘了翘嘴角,又笑说:“天色不早了,耽误了这么久,咱们还是快往林家去吧”

    去林家的差事进行得十分顺利,没多久,冬葵一行三人便回了侍郎府,向文怡复命,再送上林玫儿的回礼。文怡赏了钱,又添了两块料子,给赵大一家做新衣裳,便让赵大家的退下去了,又叫过冬葵,细问林玫儿的反应。

    冬葵一一答了,最后才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地说:“奴婢今日在路上……遇到了康王世子,就是那回在山南镇小药铺里遇见过的……”

    文怡手上一颤,几乎摔了茶盏,好不容易才镇定下来,放下茶盏,淡淡地问:“怎会这么巧?我记得他好象是住在宫里的。”

    “那位世子爷……好象是专程等着奴婢似的……”冬葵悄悄打量了文怡一眼,“他说他已经在府外等候了许久,才看到咱们一辆马车出来……”

    文怡皱了皱眉:“你是说……他拦下你说话了?”真奇怪,康王世子这是要做什么?

    冬葵怯生生地道:“他问了些府里小姐们的事……可是小姐们的事,如何能告诉他一个外男呢?奴婢不肯说,他就生气了,还说要教训奴婢呢……”

    文怡震惊之下,忍不住猜想:他也许是为了打听文慧的情况?想到这一点,她抿了抿唇,脑中不由得再次忆起前世的那一晚……口气自然就差了几分:“你做得对凭他身份再尊贵,也没有胡乱打听别人家女孩儿的事的道理你别怕他,你是我的丫头,他凭什么教训你?”

    “可是……”冬葵似乎还是忧心忡忡,“他说我不听话,他会跟小姐告我的状,比如说我故意****他,或是故意截下他给小姐的重要口信之类的……”

    文怡冷笑一声,随即温言安抚:“他不认得你,才会说出这样可笑的话来。你放心,咱们主仆是什么情份?岂是他几句话就挑拨得了的?我心里有数着呢”接着还恨恨地道:“我早该知道他不是好人,日后再遇上,休想我会有好脸色”

    冬葵笑着应了,又道:“小姐,咱们别管那些扫兴的人了。后儿您就要定亲,总不能穿旧衣裳吧?奴婢为您做了一件新的,才做了一半,只是担心您不喜欢那花色,不如您先掌掌眼?”

    文怡红着脸应了,冬葵转过身进里间取衣裳,嘴角冷笑一闪而过。

    她那么和善又好心肠的小姐,怎能便宜了心术不正、行事狠厉的仇人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定礼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定礼

    举行小定礼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

    柳顾氏请了一位与丈夫颇有交情的六部郎中的太太前来主持仪式。这位太太年纪不小了,却是父母公婆子女俱全的有福之人,在京城的中下品级官员圈子里,但凡有儿女嫁娶之事,十次里便有六七次会请这位太太出面,因此在京中极有名气。她熟知婚嫁一应事宜,却是头一回受到尚书、侍郎一级的高官人家邀请,故而颇有些受宠若惊,越发用心了。

    柳家送给顾家的定礼全是由她帮着准备的。虽然只有四样金首饰,四样银首饰,并绸料两幅,显得有些过于简薄了,不合尚书府第的气派,但与京城中一般的小富人家相比,倒也不算太离谱。那位郎中太太心里虽有几分纳闷,见柳顾氏坚持,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倒是她们准备出门时,柳东行派人另送了两盒子东西来,一盒是金银首饰,虽然不算顶贵重,做工却极好;另一盒是上好的衣服料子,全是南边来的极精致少见的花色,只在王公贵族人家见过,柳尚书府的夫人小姐们还未必能弄得到。柳顾氏看得脸色发沉,面无表情地挥挥手让丫头把东西加进小定礼中去。那郎中太太想要张嘴说几句好话,到底还是被柳顾氏的面色吓回去了。

    她们一行去了侍郎府,喝过茶,说过话,蒋氏便强打着精神,提议开始仪式了。

    这时文怡已经穿戴一新,端坐在里间的炕边等候了。李太太与罗四太太都在旁陪着,倒是文娴姐妹几个没出现。

    本来文怡还有两个月方才及笈,但蒋氏想着不把头发盘起来,不好戴簪钗等物,便让丫头给她梳了个简单的双环髻,除了一对大红绢花,头上并无其他饰物。但她正是青春少艾的年纪,不用什么华服贵饰,只需要穿着一身红衣红裙,略施脂粉,简简单单,便已是清丽脱俗了。

    那位郎中太太是做惯了的,自然又是一通夸赞,又是说她模样标致,又说她知书达礼、礼数周全,还有气度不凡、有福气之类的。这本是小定礼时全福人常说的话,文怡听得有些脸红,但还是淡淡地笑着,微微垂着头,显得十分端庄大方。

    柳顾氏却有些不耐烦,直接打断了那郎中太太的话道:“时候不早了,快替孩子插戴了吧,别误了吉时。”又拉着蒋氏问:“二哥夫妻什么时候能到京城?我还要跟他们商量宁哥儿的亲事呢母亲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是打算让大嫂子你来主持五丫头跟宁哥儿的定礼么?”她今日过来,就是为了这件大事

    李太太与罗四太太的神色都有些不豫。媒人说吉祥话的时候,怎么能随便打断?要商量自家儿女的婚事,也不必急在一时后者便将目光投向了蒋氏。她才是这府里的女主人,又是柳顾氏长嫂,正好出言。

    蒋氏黑着脸道:“难道不行?九丫头的定礼我都能出面,五丫头与我越发亲近了,难道我就主持不得?”

    柳顾氏张张嘴,讪讪地道:“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见大嫂你脸色不大好,怕累着你么……”

    蒋氏冷笑一声,淡淡地道:“这点事又怎会累着我?定亲的礼仪我都清楚着呢”她好歹也是快要娶媳妇的人了,“再说,除了我还有谁能出面?总不能劳动婆婆吧?小姑你又是没经历过的哪里知道这里头的规矩?好了,咱们就别说话了,九丫头的小定礼还没完成呢,照规矩是不能中途打断的,不然对婆家和娘家都不吉利”随即换上亲切的笑容,对那郎中太太道:“请继续吧,我们姑太太只是不清楚这些礼数。”又用更加亲切的笑容向李太太与罗四太太赔礼,请她们别见怪。

    李太太勉强笑着点了点头,不屑地瞥了柳顾氏一眼。罗四太太则和气地笑着说:“你也别多心,没经历过的人,对礼数上的事不清楚也是难免的,咱们都知道你素来处事最是周到不过了,又怎会怪你呢?”

    柳顾氏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喘了半天的气,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文怡心中本还对她有几分埋怨的,见状倒消了大半的气。大伯母说得对,三姑母只是不懂规矩罢了,自己何必跟她一般见识?再说,她现在被人嘲笑了,却又没法反驳,只能一个人生闷气,岂不比自己一方骂回去要强?

    那位郎中太太不敢当着蒋氏与李太太的面公然帮柳顾氏说话,只能干笑着又把方才说过的好话再说了一遍,然后才拿出一根早就预备下的镶玛瑙梅花金钗,一边念着吉利话,一边替文怡插在了头上。仪式便算是完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