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334章

生于望族-第334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皇上与军队过不去,是求和派,是原本就不赞成出兵的,因此朝廷打了胜战还在那里说风凉话;若是刻薄些的……啧啧,说不定连通敌的话都说出来了呢”

    文娴听得脸色由红转白,总算露出几分惊惶失措了。她颤颤地转头去看丈夫,柳东宁转开了头,深深地看了文慧一眼:“多谢六表妹提醒了,你姐姐她……她不如你那么明白,不懂这些个。”文娴身体晃了一晃,紧紧咬住了下唇。

    文慧神色淡淡地:“我也不想麻烦惹上身呢,若真叫外人知道了,说不定连我们家都要编排上。柳表哥,这是你妻子,劳驾你看好了,别让她四处乱说话。从前在家时,她可没出过这种纰漏”

    柳东宁脸一红,眼中痛苦之色一闪而过,低头轻轻应了一声。

    场面有些僵,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文怡坐得气闷,心里越发觉得没意思了,便起身问蒋氏:“大伯母,说起来我们也坐好一会儿了,不知宴席什么时候开始?今儿还有外客么?”

    蒋氏惊醒过来,忙笑道:“今日本是家宴,也就是我们自家人,连你姐妹们几个一道聚一聚,倒是外头宴席上有几位外客,也都是亲朋故交,想必都已经到了吧?”回头吩咐儿媳葛氏:“贤哥儿媳妇快去瞧瞧,看他们都预备得怎么样了。若是外头的客人都来齐了,便吩咐厨房开宴吧。”

    葛氏忙应声一礼而去。蒋氏又笑着与卢老夫人说些今日宴席上的安排,还把文慧与文娟都拉上了,文慧虽是懒懒的,有一句没一句地,不大热络,但文娟却是孩子心性,不一会儿便又笑逐颜开,娇声软语,哄得于老夫人重新笑了起来。柳东宁心中气闷,低低叮嘱了妙露几句话,便趁机告退,往前院去了,将妙露留在了文娴身边。

    文娴独自坐在一旁,身边除了妙露与侍琴,便再没别人了,连这屋里侍候的丫头,除了倒茶之外都远着她走。她见状不由得红了眼圈,咬着唇,露出委屈之色。妙露见状神色不动,直直侍立在后,侍琴暗暗瞪她一眼,低头凑过去安抚文娴。

    文怡非常端正地坐在她们对面,脸色淡淡的,既不见多少笑容,也没露出怒色,但方才那一幕人人都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她心中着恼,倒也不敢象先前那般对她谈笑无忌了。段氏很是谨慎地起了个话头,与她说些家常。文怡有些爱理不理地,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不想说话时,索性闭上嘴,端着茶碗看茶水里的叶子。

    段氏见状倒没怪她什么,只是悄悄瞪了文娴一眼,觉得文怡会改****度,都是因为文娴说话莽撞之故,被她这么一闹,之后想要再提什么好话,都说不出口了再想到秋水传回来的密信,段氏心下一冷,面色也阴沉下来。

    于老夫人听着媳妇孙女们说笑,却寻了个空,招了段氏过去,沉着脸低声训斥:“五丫头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倒把九丫头两口子给得罪了她今儿到底是回娘家过节,还是回娘家添堵来的?你做母亲的也不知道好好教导”

    段氏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红着眼圈道:“婆婆明鉴,如今我们姑奶奶的架子大了,我也不敢说她什么。先前她在家时,我特地为她挑的丫头,婆婆还特地吩咐她带着陪嫁过去的,结果前儿来信,说是姑奶奶做主,许给那边府里一个粗使的小厮了。婆婆,陪嫁的大丫头,哪能这么糟贱呢?若是嫁给管事的倒也罢了,可一个粗使的小厮……能派什么用场?”她叹了口气,“那丫头当时哭得跟什么似的,我瞧着都可怜,可又不好拦着,只能赏了她一副好嫁妆,好说歹说,才安抚下去了,打发她回自己家待着,安心等着出嫁。可是姑奶奶这么做,以后还怎么收服底下人的心呢?我派了婆子送信过去,跟姑奶奶说这个事儿,她却叫人回我,说这是她的丫头,自有她做主,用不着我多管闲事婆婆您听听,这是什么话?再看方才姑奶奶进门时的情形,对我不过是尽个礼数罢了,哪里有将我当成是母亲的样子?我还能教导她什么呢?”

    于老夫人听得哑然,过了一会儿才说:“你说的可是秋水那丫头?我见她陪嫁过去的四个丫头里,就数这秋水最稳重能干,怎的就这么草草发嫁了?若是人没犯错就这么打发了,其他几人以后还怎么安心为五丫头办事呢?五丫头实在是糊涂不行,我得叫她来问清楚,好不容易给她找了门最好不过的亲事,可别叫她糊里糊涂的得罪了”

    段氏反劝她说:“婆婆,还是算了吧,如今她已经是学士府的少夫人了,仔细论起来比我都体面,跟她以前在家做女儿时可不能比。若是教训得多了,未免伤了她的体面。她父亲的官职,说来还要靠她公爹打点呢。”

    于老夫人骂道:“胡说她再体面也是我们顾家的女儿她若是忘了本,柳家也容不得她”遂命双喜去叫文娴过来。

    文怡看着文娴被于老夫人训得抬不起头来的模样,心下冷笑,只觉得这长房行事也太马后炮了,早干什么去了?不过她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样也好,至少有了这个缘故,日后跟长房就不必太过亲近了,省得纠缠不清。文娴可是长房的女儿呢

    她起身往外走,到了廊下,看看院中的花草,只觉得这初秋的天气凉爽宜人,心情也好了许多。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她回头一看,却是文慧。

    文慧仍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看那花草,静静地,忽然冒出一句话:“九妹妹,你其实不必顾虑太多的,不想来,就别来。你对他们再恭顺,他们也不可能满意的,既如此,倒不如随自己高兴。”

    文怡怔了怔,转头去看她:“六姐姐,你这是……”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三百零四章 肺腑之言

    第三百零四章 肺腑之言

    文慧看着院中的花草,神情淡淡,言语间带着一种漫不经心:“其实你对我们长房本就没有亲近之心吧?想来从前还在老家时,你就没少受我们家的气,虽然别人都说我们长房待族人如何如何厚道,老太太待族中妯娌晚辈如何如何亲切关照,实际上的情形如何,各人心里有数。我记得小时候,你叫小七欺负了,大病一场,老太太叫人请了大夫去看诊,却至今没赔过不是,只一味送礼,拿钱和东西堵人的嘴。六叔祖母为了这事儿还几乎跟我们家闹翻了呢,之后更是来往得少了。虽说这两年,两房因为一同上京的关系,见面多了,瞧着好象和乐融融的模样,但其实你们祖孙俩对我们长房,根本就没有好感,是不是?”

    这话倒是不假的,但说得如此直白,文怡倒不好承认了,只是笑了笑:“六姐姐多心了,一族里的亲人,在一处过日子,总是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但这都是小事,真遇到难处,这些琐碎自然就抛开了。”

    文慧轻笑,斜了她一眼:“你也历练出来了,说话行事滑不溜手的,跟以前比真是差太远了。你小时候可没这么聪明,胆子小,又怕事,鹌鹑似的,逗你一逗,说什么你都信,叫你去哪儿你都照去不误,就是没眼色,死死跟在人家后面惹人烦,想要明白叫你自个儿待着吧,你还老老实实把这话跟长辈们说,闹得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要挨训,真不知道你这人是怎么长的,活象没长心眼似的。”

    文怡听得暗暗咬牙,皮笑肉不笑地说:“真不好意思,小时候不懂事,叫你们为难了。”

    文慧又轻笑两声:“别恼,你也会说小时候不懂事了,我们只是被惯坏了,爱使小性子,其实真不是歹意。”顿了顿,却发起了怔,“那时候真是少不更事,仗着家里人的宠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就算闹出事来,也会有人替我们收拾残局,实在闹得大了,只要哭一场,装个可怜样儿向长辈们撒个娇,也就混过去了。于是我们就越来越胆大,只当世上真的没人能奈何得了我们……却不知道,那全都是虚的,真要涉及到权势利益,我们也不过是工具而已……”

    她越说到后面,声音便越低,到最后,只是低喃。文怡听得有些伤感,倒把心里的几分恼意暂时压下去了,温言劝道:“长辈们还是很疼爱六姐姐的,此前不过是因为姐姐闹得厉害,他们恼了,才会冷淡些。等他们消了气,自然会象以前那么疼姐姐的。”话虽如此,但文怡心里清楚,这样的日子恐怕永远不会来了,即使文慧嫁了个极体面的人家,以后风光无限,从娘家亲人身上得到的,恐怕也多半是打了折扣的真心吧?

    文慧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的,轻笑一声,瞥了文怡一眼:“你还真会说好话,其实你心里比别人都明白。若不是碍着我们长房在族中势大,你没有兄弟,却又还有祖母要赡养,恐怕早就不耐烦应酬我们家了吧?其实你就是习惯了做个好女儿、好晚辈,总想着要好名声,不然,凭你男人如今的体面,还有你母亲家的钱财,自个儿过逍遥日子就得了,何必还要勉强自己到我们家来奉承老太太?我实话告诉你,我们老太太待你们祖孙如此亲热,那都是有目的的,不过是看见你男人官做得越来越大,你们夫妻还认得不少大人物,想着要借势得些好处罢了。我虽被关在家里这许久,但母亲常来看我,有时也跟我说说家里的事。我猜想我们家近来必定有些麻烦,应该是老爷在朝廷上遇到难题了,不然,以二老爷正儿八经的进士功名,还有老爷的脸面,何至于一个七品官位跑了几个月还没跑下来?闹到这个地步,事情肯定不小,你还是少来我们家吧,省得叫我们连累了。”

    文怡有些惊讶地看着她,想了想,也稍稍减了几分戒心:“六姐姐既然如此直率,我也不好继续虚言以对了。外头确实有传闻,不过麻烦不在顾家,而在柳家,大伯父应该也是受了连累而已,麻烦并不大。我们夫妻还担心同样会受到连累呢。其实我家相公虽比往日略长进了些,有了官位,也认得几个人,但仔细论起来,在京城其实没什么份量。大伯祖母与伯母们若真的开口让我们帮忙,我们却是有心无力的。朝廷自来文武分家,我们家既是军队一方,自然不好与文臣之家多有来往,惹得上头猜忌。今日实在是因为恰逢重阳佳节,大伯祖母又下帖请我祖母来,我们敬着长辈,顾念着族人情份,不敢推辞。只可惜,我们家念着这份情份,别人却不在乎,我看着实在是有些心凉啊”

    文慧翘了翘嘴角:“也罢,既然你心里有数了,我也不再多说。”言罢果然闭了嘴,静静地延着抄手游廊,欣赏起院中的景致来,偶尔伸手去拈一朵盛开的菊花,左挑右挑,最后折下一朵开得极盛的来,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然后回过头来冲文怡笑笑:“九妹觉得这朵怎么样?可衬我今儿穿的衣裳?”

    文怡看了看便道:“颜色是好的,花也开得好,可惜略开过了些,若是簪到头上,只怕不到一个时辰便要败了。六姐姐若要戴,不如挑一朵含苞待放的好。”

    文慧笑说:“开得过了才好呢,我如今可不就是这个情形么?正好人花相应和了。”说罢果真把那朵菊花簪在了鬓边。

    文怡听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便劝道:“六姐姐还是放宽心吧,其实……大伯祖母与大伯父虽说恼了姐姐,但从前还是很宠爱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