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67章

生于望族-第67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找其他的官?!远的不说,平阳知府还管得着平阴县的事呢!”

    文怡张张嘴,聂珩却是如梦初醒:“啊……”

    “啊什么?!”卢老夫人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又沉声道,“你且回去安心备考,尽力考得好些,若是能博个案首,就最好不过了!榜单出来后,拉上你那些舅舅、叔叔、伯伯什么的,到府衙各位大人跟前转一圈,若是能博得其中一两位的赏识,在平阴县令跟前,自然又添了一份筹码!你们现下那位县尊,听说为人还不算糊涂,只是才能平庸些,但事情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若是平阴出了乱子,他就算性命得保,仕途也到头了。你把事情要紧之处坦白相告,难道他还会硬着头皮找死不成?!若他要找死,你就去平阳想法子!”

    聂珩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郑重跪下,向卢老夫人行了一个大礼。卢老夫人气消了些,挥挥手:“去吧,别以为你自小聪明,会读书,就有恃无恐了。世人能人无数,你当这案首是那么好考的么?若是考不好,人家才不会把你一个寻常秀才放在眼里!”

    聂珩只是微笑道:“您请放心,晚辈心里有数的。”

    卢老夫人点点头,命他起身看茶,忽然又问:“今儿九丫头生日,你先前已经送过贺礼了,今天怎的你家又送了一份来?”

    聂珩却是从未听说过,当时便怔了怔:“咦?”

    文怡慌忙插嘴:“大表哥送我的礼物,似乎有些太贵重了,我平时其实很少戴那样华丽的首饰。”

    聂珩笑道:“你明年就要及笈了,跟小时候可不能比,自然要添几件象模象样的首饰钗环。月初时我陪你小书姐姐往银楼去挑新首饰,她挑了满满一匣子呢!件件不比你那对簪子差!我其实是瞧着那簪子还算不俗,你若是去别人家吃酒,也该有两件东西充充场面,才买了下来,其实不值什么。”

    卢老夫人点头道:“这话说得是。其实我也给她添置了几件,可她不爱戴那些东西,日常在家时更是连珠玉都没上过头。我劝了几回,她当时应下,回过头又忘了。”又转向文怡:“既是你表哥送你的生辰礼,你只管收好了,出门时拿出来戴戴吧。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个意思!你们年轻女孩儿,正是该打扮的时候呢!”

    聂珩微笑不语。文怡原在这些穿戴首饰上并不留心,方才也不过是为了扯开话题罢了,闻言便乖乖应了,然后飞快地将话题转到聂珩在平阳城中的饮食起居上来,生怕他想起了方才祖母提的那个疑问。不一会儿,紫樱前来给聂珩请安,她又尽量将话题限制在紫樱的婚事上。

    聂珩坐了个把时辰,仍旧回城去了,临行前还赏了紫樱两个一两重的金锞子,给她添妆,又答应捎信回家,让她父母前来送嫁。

    文怡送他出门,见他脸上已经恢复了镇定,心下稍安,脸上露出了微笑:“大表哥,且安心备考,也要多多注意身体。心里别太着急,其实就是考得不好,也还有别的法子的。”

    聂珩回头微微一笑:“表妹也太小看我了。其实到了今日,那些四书五经都在我肚子里了,不差这一两天的功夫。我心头大石去了一半,反而还能安心考试呢。”

    文怡笑道:“那我就在家等你的好消息了!大表哥也叫我有机会跟人炫耀一下,我有个一案之首的才子兄长呀!”

    聂珩笑了,伸手轻抚她的头,淡淡地道:“难为你了。我总说会把你当亲妹妹般照顾,可事实上,却是你一直在照应我,却在暗里受了不少委屈。”

    文怡默了默,展开一个笑:“大表哥,等你考完试,就跟秦家姐姐订亲吧?她是个很好的姑娘,配得上你。”

    聂珩点了点头:“放心。”说罢行了一礼,便翻身上马,急驰而去。

    文怡心下暗叹,正要转身走回大门内,眼角却瞥见斜对面的路口有人在看自己,转头望去,原来是柳东行。

    (狗血俗套……求粉红票……)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六十章 贵戚临门(下)

    第六十章 贵戚临门(下)

    文怡心中立时想起了那枚玉兰簪。脸一下红了,慌忙背转身,不敢去看他。

    柳东行的表情却有些落寞,见她不肯看自己,心里就更难受了。

    文怡哪里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觉得脸上发烧,忙不迭叫上丫头,抬脚就往门里走,却听得不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她扭头看去,只见一匹黑马从柳东行身前迅速跑过,不知柳东行在发什么怔,差点儿就被它撞上了,吓了她一跳,不由自主地惊呼出声。

    柳东行反应过来,迅速往后退了一步,险险避开,只是脚下有些踉跄。他却顾不上许多,两只眼睛只冲文怡这边看过去,似乎听到方才那声惊呼,神色倒缓和了些,眉间隐隐带了喜色。

    文怡见他没事,暗暗松了口气。又见他只是盯着自己瞧,脸上不由得臊了,扭头就回了门里,命门房的钱叔关大门,便匆匆往内院走去。钱叔领命,却走到门外张望了路口几眼,面露古怪之色。

    钱婶从他身后走上来,不解地问他:“小姐让你关门呢,你在看什么?”

    钱叔道:“方才那骑马的人,远远瞧着倒有几分象从前咱们在长房时认得的一个熟人,叫胡桐的,你可记得?”

    钱婶忙道:“怎会是他?他不是随大老爷一家上京了么?”转念一想,“是了,大概是回来送信的吧?大老爷的儿女都在这里呢,如今虽不是节,也没哪位主儿过生日,但离端午也不足一个月了,兴许是回来请安送礼的吧?”

    “你知道什么?!”钱叔白她一眼,“这胡桐听说在京城早已成了外院二管事,送信的差事哪里需要他来做?!何况他是单独回来的,也不见有什么礼物随身带着,哪里象是回来请安的?况且眼下离端午还有二十来天呢,谁会这么早就遣人送礼?!这事怎么瞧着都有些古怪,不然我干嘛要问呢?!”

    钱婶白回他一眼:“你管这么多做什么?咱们都不是长房的人了,又是你说的,心里要时时记得自己已经归了六房,你整日挑我的刺。自己却去管长房的闲事!”

    钱叔没好气地道:“若是常事,我才不管呢!但如果长房出了大事,六房也会受牵连的。你怎么连这个也不懂?有眼色儿些!”

    文怡不知道发生在自家大门前的这场小争论,只是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也没觉得族里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她在经过一晚上的斟酌之后,寻了个机会,挑挑拣拣地将柳东行的身世告诉了祖母和赵嬷嬷,前者只是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后者却唏嘘道:“那位容氏太夫人好生可怜!柳家老太爷待她委实太不公了!”她转向卢老夫人,“老夫人,您要不要劝一劝三姑太太?这是作孽呀!柳大公子都成年了,放他分家出去自立便罢了,不肯放人,又压着不许出头,还把他当下人似的使唤。要是传出去了,柳家姑老爷也要名声扫地的!”

    卢老夫人微微一笑:“三姑太太怕是听不进我的话的。况且,你也别可怜那位柳大公子了,只怕他心里早有了盘算,如今不过隐忍一时,他叔叔婶婶委屈不到他!”又用颇有深意的目光望向文怡:“只是这些话……说来也算柳家阴私……你一问,他就都告诉你了?”

    文怡硬着头皮。垂首道:“孙女儿当时也问过他,他说他随萧老学医数年,没少到咱们家来出诊,家里上下也有不少人认得他。孙女儿既算是知****,若他仍旧瞒着,反而显得心虚,倒不如以实情相告。他还让孙女儿别传出去,不然他在家里会很难过……”

    “这倒算不得什么大事。”卢老夫人轻描淡写地吩咐赵嬷嬷,“跟底下人说,萧大夫师徒的事,别跟外人混说,违者重罚。”

    赵嬷嬷应了声,转身往外走,临行前还给文怡递了个意味深长的眼色。

    文怡有些局促地缩了缩脚,又把头垂得更低了。

    屋中只剩下祖孙俩,卢老夫人便道:“如今知道了他的身世,可见你在梦里是被人哄骗了,你四伯父四伯母给你说的这门亲,倒不算离谱,那什么庶长子、破相、填房之类的话,都当不得真!这都是你二伯母的侄女儿跟你说的?虽是梦里梦见的,但可知其人品行!你离她远些儿,别与她亲近!”

    文怡小声道:“梦里……说亲是三年后的事了,孙女儿也不知道在这三年里,那人会不会破相、娶亲……况且梦里他是个武官,如今却仅是白身而已……至于庶长子的传闻,从眼下顾庄上下的风传来看,倒怪不得可柔……”

    卢老夫人没好气地道:“若是别人误会,倒不希奇。可她是你二伯母的娘家侄女儿!你三姑母要哄人也是哄外人罢了!娘家母亲和亲嫂嫂又怎会不知实情?!你二伯母知道了,自然会跟侄女儿说,那可柔又怎会误将一个长子嫡孙当成是私生的庶长子?!我反而觉得,你三姑母选中你为侄媳,倒还有些眼光手段,却保不住你二伯母更有眼光手段,也肖想柳家大公子做她内姪女婿呢!”

    文怡大吃一惊,忙道:“哪能如此?孙女儿在梦里听得分明,可柔当时已经说好亲事了!若她当真有意于柳东行,直接求二伯母去说亲,岂不比孙女儿一个隔房的更容易?!”

    卢老夫人皱皱眉头,觉得孙女儿的话也有些道理,再回想段可柔,只觉得是个怯懦少女,未必有胆子去哄骗孙女儿,万一有别人将她的话拆穿,她岂非里外不是人?便放缓了语气,道:“罢了,她兴许真没这样的坏心,只是你也别再与她亲近了,祖母不喜欢她的脾性!”

    文怡有些沮丧地道:“她在梦里与孙女儿甚好,可如今却始终不肯与孙女儿亲近。况且她所作所为,有些不合礼仪处。孙女儿心里深以为憾,却也没法子,只能看着罢了。若日后有机会,孙女儿自当劝她几句,只盼着她能听进耳去……”她有些难过,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无论可柔做了什么,只要不象前世那样,胡乱嫁给一个中年商人,芳年早逝,就已经强十倍了。其他的,倒不必再强求。

    这么一想,她神色缓和许多,恭敬地对祖母道:“孙女儿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行事唐突。”

    卢老夫人点点头,忽然又道:“柳家大公子的事……我会留意,你在外头别再与他私下说话了,省得叫人拿住话柄,于你闺誉有损。”

    文怡脸一下涨红了,蚊子哼哼般应了一句“是”,便一直低着头不敢直视祖母。卢老夫人倒没怎么难为她,只交待了几句紫樱嫁妆的事,便让她离开了。文怡快步走回房间,只觉得脸上热得快要冒烟了,但一想到祖母说会“留意”柳东行的事,便又害起臊来。

    接下来的几天,文怡一直窝在家里安排紫樱出嫁的事宜,又亲自替后者收拾嫁妆,想到她陪伴自己几年,事事周到关心,如同长姐般,便又觉得不舍。

    紫樱红着脸道:“小姐别难过,日后若是想奴婢了,叫人捎个话,奴婢立时就回府来请安,仍旧能见面的。”

    文怡笑着点了点头,又道:“聂家那头已经送了你的身契过来,你以后再不是奴婢了,应该改口才是。不然到了婆家,岂不是叫他们小看了你?”

    紫樱摇摇头:“奴婢知道自己的身份,可不敢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