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75章

生于望族-第75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那后生先是一乐,但随即又冷静下来:“可是今日咱们来时,你说的那家最有钱的富户,居然有官兵守着!咱们虽没法靠前去看个究竟,但光是远远数了数,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咱们能敌得过么?!再说了,大王要的是能守得住的地方,这庄子虽说好打,但打完了,也不好守呀?!咱们还是回去跟大王说,打平阴县城去吧?那里也有许多有钱人,而且还有城墙,只要打下来了,要守住也容易!”

    那刘老大呸了他一口:“我说你是个傻的,你还不肯认?!平阴县城原本好打,可如今那县老爷也不知道发的什么疯,成天叫了衙役满城巡逻,一见到生面孔就要盘问个半天,连周遭的村镇都有官兵驻守!上回老陈他们想进城去打听消息,在城门处差点儿就露馅了!大王想要在城外的几个村子起事,又几乎被村民困住扭送官府!这样儿还怎么打?!倒不如先来这顾庄试试水,至少能捞一笔,往后才好谋大事!”

    那后生缩缩脖子,却有些不服:“只是一个村子不成罢了,大王已经去其他村子打听了,就算那县老爷和几个有钱大老爷天天在城门口摆施粥的摊子,也架不住人多!守城门的才几个人?咱们兄弟们拼了命去冲一冲,未必冲不进去,就算真冲不过去,躲回山上也容易。虽说以前山匪的寨子被烧了,但山上也不是没有人家!官兵一来,咱就往山里一躲。百里太平山,有你这么个地头虫在,谁能找着咱们?!比打这顾庄强多了,除了金银财宝和女人,什么都没有,万一被官兵围住了,连逃都没处逃!我还听说住这里的那个顾家,他们大老爷是在京城做大官的,万一叫他知道我们抄了他老家,他一发火,叫皇帝老儿发大军来打我们,我们还有命在么……”

    刘老大一掌打上去,几乎没把他打懵:“你既然入了伙,还怕什么官兵?!要是怕死,就别装汉子!皇帝老儿爱打就打,咱们还怕了他不成?!”

    他回过头,盯着远处顾家长房大门前挂的红灯笼,冷冷笑了一声:“咱敢造反,就不怕丢了性命!难道咱们就是一辈子的穷命不成?!就算是死,我也要尝一尝有钱人是什么滋味!把那些贵人扯下马来,叫他们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咱们这辈子才不算白活!”尤其是那个公子哥儿,他非把那小少爷踩到泥里喂狗屎不可!还有那个千金小姐,到了他手里,看她还怎么傲!这些富贵人家,最看重那所谓的脸面和名声了,只要人在他手里过****,就算不死,他们家人也会要他们去死的!那时候才好玩呢!

    那后生晃晃头,见刘老大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有些不解地问:“刘老大,你……”

    刘老大一手指了指远处的宣乐堂,另一手揪着他的衣裳后领拎到跟前,凑近了狞笑道:“你白天时没听人说么?有个什么王爷的世子到了那家做客,说是皇帝老爷的亲侄子!那可是贵人!只要咱们拿住了他,随便咱们要哪个城池,还有人敢不开门么?!要是有人敢不从,咱就砍了那个世子的脑袋!到时候就算是皇帝老爷来了,咱也不怕!回去就这么跟你家大王说,听明白了么?傻蛋!”

卷一 望族孤女 第六十七章 两方角力

    第六十七章 两方角力

    四月的最后一天。太阳越发猛烈了,照得人口干舌躁,连粗使的仆役都宁可在廊下或屋中多逗留些时候,更别说其他娇生惯养的人。宣乐堂内外,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所住的房子,冰盆从早搁到晚,小丫头手中的扇子也没停过,但还是驱不尽暑气,叫人忍不住担心,还未进五月,天已经热成这样了,到了盛夏六月又该怎么过?

    朱景诚无精打采地歪在圈椅上,拿着本杂记逸闻漫不经心地翻着,又嫌身后的小丫头打扇子打得太慢,风太小了,索性把人打发了,自个儿拿着把大折扇扇个不停。

    柳东宁拿着一把山水碧玉壶进来,脚下顿了顿,方才微笑着走上前道:“古诗有云,‘为人心静身即凉’,表哥这般浮躁。只会觉得越来越热罢了。”说罢递上玉壶,“这是母亲叫人送过来的,拿冰块湃凉了的酸梅汤,还添了甘草,你喝几口,兴许会凉快些。”

    朱景诚立即夺过玉壶,随手拿过桌面茶盘里的杯子倒了大半杯就一口气喝下去,然后长长舒了口气,才道:“别说风凉话,我在东平和京城都没见过这么热的天气,就象火烧似的,哪里还能静得下心来?!”

    柳东宁笑了笑,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一边拿杯子给自己倒酸梅汤,一边仿佛不经意地道:“平阳在南方,夏天确实比京城和东平都要热些,你觉得不习惯也是人之常情。横竖你也待不了几天,暂且忍一忍吧,若实在忍不了,我就让我舅舅给你寻艘好的大船,沿着太平江走水路南下,比骑马要凉快多了。”

    “当真?!”朱景诚脱口而出,接着又顿了顿,笑道,“算了,父王也没定下时限,晚个十天半月也不打紧。我何苦在这大热天里赶路,自找苦吃?等下了雨,天气凉快些再上路也不迟。你若是有兴致去瞧瞧康城的风光,不如随我一同去?”

    柳东宁放下茶壶,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再说吧,母亲在这里呢,我怎好丢下她自个儿去游山玩水?”

    “那就连舅母一起去好了。”朱景诚笑道,“舅母一年到头,京城住半年,恒安住半年,想必也很少到外头去吧?难得有闲暇,见识见识大港的风光也好。我还打算等康城的事情办妥了,就顺流而下,到归海去见见世面呢!常听人说,那里有许多海外来的客商,各种珍奇异宝应有尽有,我早想去瞧瞧了。先前皇后千秋节时,我们王府进上的寿礼不大合皇后娘娘的意,九月的万寿节和十一月的太后寿辰,可不能再出差错了。我去归海逛一逛,指不定能淘换到好东西呢!”

    柳东宁笑笑。静静地低头喝酸梅汤,过了一会儿才道:“这都要看母亲的意思,只是有一件:你去康城是要办正事的,不过是顺路才到我外祖家来玩两天,为着天热,迟了上路,倒没什么要紧,姑姑一向疼你,自会在王爷面前说项,可你去康城办事却带上我们母子……就怕王爷会怪你呢。这又何苦来?”

    “这怕什么?!”朱景诚笑道,“我来之前已经跟父王提过了,母妃也让我多跟舅母和表弟亲近呢,他们不会怪我的。就这么办吧,咱们一同坐船南下,路上也不会无聊了!”

    柳东行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一紧,才笑道:“主意是好主意,但总要先问过母亲的意思才行。不如这样好了,若母亲也想去外头瞧瞧,就叫舅舅另备一艘船,比你迟几天出发,待我们到了康城,你也办好事了,咱们再一块儿玩个痛快,岂不两全齐美?”

    朱景诚笑着一击掌:“那就这么说定了!只等天气略凉快些,我就先行一步,你可千万得跟上来呀?!”才说完,又“呀”了一声:“万一你们找不到我们下榻的地方可怎么办?索性我留两个人给舅母和你使唤,他们知道我在康城的住处,也省得你们多费功夫。”

    柳东宁手上顿了顿。脸上笑容不变:“表哥想得周到,弟弟先谢过你了。只是……我大哥怎么办呢?难道要带着他一起去?不是我不为自家堂兄说话,实在是……他那个性子,想必你也嫌烦吧?可又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

    朱景诚眉梢一挑,笑得意味深长:“一起来又有什么要紧?他虽然不大机灵,但也是个难得的老实人,咱横竖不是跟他一块儿谈天说地的,就让他跟老罗他们一处混吧,我瞧前日宴上吃酒,他们还挺合得来嘛。”

    柳东宁紧紧抿着唇,知道实在是推托不下去了,母亲那里,不用说定是千肯万肯的,自己再劝也只是挨训罢了,可若是与朱景诚同行,又怕父亲在京里难做……只能先顺着他的意思,将人送走了,再想法子了。

    朱景诚笑眯眯地又倒了一杯酸梅汤喝下,只觉得浑身凉快多了,心头舒畅无比,也有兴致想些乐子了,便问:“说来那天在席上时,我见你哥哥佩了一只香囊。味道挺清淡的,倒有些意思。母妃成天嫌内造的香太浓了,闻着腻,叫我帮她留意外头有什么好香呢。不知道你哥哥那香是哪里来的?”

    柳东宁此时哪有心情说什么香?只能含混地道:“左不过是那几样香草罢了,家里也有几个常用的方子,哥哥也是用它的。姑姑想必最熟悉不过了,只怕还觉得腻呢。你不是要去康城和归海么?那两个地方云集天下货物,你还怕到时候找不到新奇的香?”

    这时候柳家的小厮住儿在门外禀道:“大少爷,六表小姐叫了人送东西过来,说是给您的。”

    柳东宁立时站起身,接着醒悟到朱景诚也在场。有些不自然地笑道:“没瞧见我正陪世子爷说话么?东西送到我房里就行了,去吧。”

    朱景诚挑挑眉:“既是佳人有事,你尽管去就是了,我难道还会拦你不成?!”他何尝不知道柳东宁的心结?可这又不是他的错,难道还要他赔笑脸么?!忽然间,他觉得这顾家太没趣了,对那香囊的主人也失了兴致。这顾家的女儿,说不上有多重要,却是麻烦得紧。表弟心上那位六小姐爱跟自己耍心眼不说,连舅母一心要推给自己的那位五小姐也十分可笑,一见自己就摆出敬而远之的模样来,真当他稀罕呀?!还有那位十小姐,他什么都没做,她就整天瞪着他,就算长得再漂亮,也只会倒人胃口!

    柳东宁见朱景诚板着脸不说话,心中隐隐发苦,只能默默离了房间,去见文慧派来的人。

    来的是文慧院里的婆子,送来的是一匣子新造的五毒饼,还有一壶茶。那婆子道:“我们小姐怕表少爷白天读书闷坏了,因此叫小的送茶和点心来给表少爷享用。这茶是我们小姐大清早到花园的水池子边上,采集荷叶上的露水煮成的,夏天喝最是清爽不过了。”

    柳东宁心里有些欢喜,忙接过茶和点心,大方地赏了那婆子一个荷包,里头有两个足有一两重的银锞子。那婆子欢欢喜喜地谢过回去了。柳东宁便迫不及待地带着东西回了房间,然后叫贴身大丫头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只心爱的玉杯取出来,用丝帕擦干净了,再将茶水倒进去,深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茶香扑鼻,当中夹杂着一道清新荷香,别有一番风味。再打开那匣子点心,见点心精致,上头的五毒印子栩栩如生,更添了几分欢喜。他立即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却随即停下了动作,嘴边露出苦涩的笑。

    饼是杏蓉馅的,而他最讨厌吃杏仁,六表妹怎的就忘了这一茬呢?

    他心中一动,想起表兄朱景诚之前曾说过,顾家的点心里,有一道杏仁馅的做得最好,比宫里的精制小点还要美味些。当时,六表妹就在场,而且依他的习惯,每次从内宅送出来的吃食,他总是会请表兄一道分享的……

    他放下五毒饼,喝了口茶,只觉得那茶香也淡了几分。

    这两天,顾家的气氛有些古怪,可他向任何人打听,都没法得到真相,问母亲,母亲却叫他别管。可他总觉得,这件事必是与六表妹有关,往日他们天天都要见面,可自从那天宴席过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她了,而且进出二门时,赫然发现守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