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37章

秀才的逆袭-第137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江浙一带出海船只,一律给他以通倭的名义扣下来,送到岱山。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是!”众将领纷纷响应,整个码头气氛高涨。

    “将军,咱们这样干可是等于和江浙所有士绅为敌啊!”宋立本一脸担忧的对任思齐道,对这些士绅们的能量他再了解不过,岱山军不管不顾的扣下了他们出海的船只,势必会引起士绅们的反扑,以小小的岱山能抵挡的住吗?

    “怕他们作甚!郑芝龙为啥能称霸福建,由一海盗成为朝廷的总兵。就是因为他把朝廷把官府打疼了,打的他们只能招安。”

    “郑芝龙能做到的,我任思齐为何不能?我倒要看看,江浙沿海到底是谁人的天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枪和火炮

    三支舰队都出发了,奔赴各自负责的海域。季风将起,江浙一带的海商会陆续出发,相信很快就会有战果传来。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现在已经到了崇祯十七年六月,就在明年三月,清兵将会南下,整个江南将会沦为异族统治。

    任思齐不认为仅凭借岱山军的两千步兵万余水军就能扭转天下大势,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扩充实力,壮大自己。

    可想壮大实力就得有人有钱有粮,现在这两千步兵和一万水军几乎使得岱山入不敷出,每月四五万两银子的开支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必须想法弄钱,所以任思齐才把主意打到江浙这些士绅的头上,鱼肉罐头产生的冲突不过是一个由头而已。

    水军新立,虽然人数不少,可战力却很一般,大多数士兵仅仅经过了一两个月的训练,需要通过战争进行磨合,以尽快形成战斗力。而与士绅控制的海商们的战斗将是最好的磨刀石。

    另外水军的装备也差,虽然有大小战船上百,可其中安装了火炮、战力强大也还是原来几艘。

    不仅需要尽快制造购买大船,火枪火炮的铸造也得加紧。只有在船上装备大量的火枪火炮,才能具备强大的战力。否者只能靠着人多船多进行接舷战。

    机床虽然从澳门买来,可是由于是水力驱动的机床,要想让它工作,必须专门建筑一个水库,以形成至少十米以上的落差。

    原来的水库是为了蓄水灌溉所用,大坝就建在山谷脚下,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落差。随同机床而来的葡萄牙技师在岱山本地向导的带领下,数日间跑了几处山头,才在磨心山南麓找到了合适位置。

    此处是一个小的山谷,有瀑布从山顶直流而下,汇集成一个水潭,水潭里的水再顺着崎岖陡峭山壁,形成落差足有二十多米的大的瀑布,只不过瀑布很宽水量较小。

    按照技师罗曼的要求,只要在上面的小水潭四周建筑堤坝,收束向下流的的大瀑布的宽度,那么狭窄而急促的水流足以带动机床工作。

    只不过是建筑几十米长度四五尺高的堤坝而已,只不过需要把石头等建材搬到半山腰,在沙福发动五百多山东移民的共同努力下,花费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堤坝用石砖垒砌,缝隙间用糯米汤加蛋清粘合,坚固无比。

    在这五天内,下面山谷也被初步平整,技师罗曼也指挥着把机床安装完毕。在机床上方用竹子搭建了巨大的工棚,即使大雨天,也不影响机床的工作。

    机床安装好之后,怀特和贝尔等荷兰工匠也把工坊搬到了这里,开始了火枪枪管的制作。

    对于一支火枪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枪管,大明的工匠一般采用卷制铆接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火枪气密性差射程也短,为了增加射程好多明军火枪兵就会多加火药,结果造成炸镗现象时有发生。

    而有了机床,就可以用机床带动钻头,在圆铁棍上钻出枪管,据技师罗曼所说,这种机床每日可以制作出六根枪管,这样的话每月能生产一百八十支火枪。

    火枪的制作走上正途,火炮的铸造更是惊喜不断。这几个月来,怀特等荷兰工匠一直想法提高高炉的炉温,制作炮模,这些工作就花费了几个月时间。主要还是岱山地处荒岛,炼铁需要的焦炭,制作高炉需要的材料工具都得从大陆购买,一来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现在高炉终于建成,自日本采购日本的精铜被放入其中,红色的铜水便从高炉腰部流了出来,注入模具之中,冷却以后,炮坯就会造成。

    然后再放在机床上磨制膛线,进行后期加工,制作炮座,以及照门等瞄准装置即可。

    应任思齐的要求,制作的火炮分三种,一种是放在码头炮台或者城墙上的岸炮,这种炮口径巨大,炮管足有二十米长,重达五千斤,是真正的巨炮。

    去年从日本采购的精铜有四万多斤,也只够造出十门巨炮。

    这十门巨炮任思齐打算其中六门安装在高亭码头,在码头两侧建造两个炮台。这巨炮的射程足有二十里,有这六门巨炮,任何人都别想打岱山的主意。

    另外四门连同从澳门采购的两门大炮放在岑港。现在岑港已经成为了岱山军最重要的港口,那里每日都有帆船从对岸大陆驶来,走私过来岱山军海贸急需的生丝丝绸茶叶等各种货物。

    现在在岑港巡检司仓库里已经存储了三千多担生丝,两千多匹丝绸,还有大量的其他货物,去日本海贸的货物已经基本备齐。

    有了岑港这一走私渠道,岱山军的海贸再也不用受制于人,再也不用分出巨大的利润给刘德福李前宽等人,所以岑港可以说是岱山军最重要的经济港口。在这里长年驻扎一队步兵,并且以后三支舰队中茅十八舰队就以岑港为母港。

    只是十门巨炮,就把在日本采购的数万斤精铜消耗一空。

    其他两种火炮只能用铁铸造。好在自日本采购的赤铁品质极佳,经高炉重新融化后,注入炮模,造出的铁炮相对于铜炮来说质量更轻。

    不过铁的韧性不如铜,铁炮容易炸镗。好在岱山军培训的炮手历经大战,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只要按照条例操作,不会有炸镗之虞。

    这种铁炮每门重一千余斤,炮管修长,被安装在舰船上使用。

    这种舰炮任思齐打算造二十门,毕竟现在能安装大炮的三桅帆船太少,造多了也是无用。

    至于第三种炮,则是用于陆上作战的火炮,按上炮车,可以用骡马拉着行军作战。不过采购的生铁有限,还要制作大量的火枪,这种火炮现在也就不急着造,等以后再购买大量的铜铁再说吧!

    就在任思齐全心投入火炮制作之中时,消息终于从海上传来,派出的舰队拦截了数艘往日本的海船,把他们全部俘虏,送回了岱山。(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让暴风雨来的更强烈些吧

    那是一艘来自台州府的海船,船上装满了生丝等货物,在六横岛海域被司马南带领的船队拦截。

    看到打着海防游击旗号的船队,海船主动停下来接受盘查,船主亮出了其背后东家的身份,声明这是台州林家的商船,让行个方便,并送上纹银二百两。

    在这海商看来,这个海防游击派船出海盘查,就是为了捞些油水。

    司马南不为所动,按照任思齐事先吩咐的,以防倭防盗的名义,让海船缴纳两千两银子的助剿费。

    两千两?这个海防游击疯了不成?商船的船主当时就不乐意了,海船出海前通过杭州郑家商会购买航标已经花了三千两,现在这个小小的海防游击竟然敢要两千两,他以为他是谁?

    恼怒之际,商船船主开始口出威胁,不外乎我家东家是谁,在朝中做过什么官,得罪了我们家,让你们那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吃不了兜着走。

    面对威胁,官兵们大怒,在司马南的指挥下,开始攻打商船。商船的船主试图抵抗,指挥着船员抵挡着水兵们的攻击,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却造成了几名水兵的死伤。

    愤怒的水兵们攻上船后,杀死了所有抵抗的船员,并把那位船主斩首,尸体抛入大海,然后派人把海船驶回了高亭港。

    第二艘海船则是在杭州湾为茅十八俘获,海船的东家则是杨家,宁波最大的士绅。

    海船被拦截后,船主并没有抵抗,而是声称认识海防游击任思齐。茅十八知道任思齐是宁波人,说不定真和这个杨家认识,不敢擅自处置,便派人把船主连同海船押送到高亭港,交由任思齐亲自处置。

    宁波杨家,“一家三尚书,一门十进士”的杨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任思齐就有些发呆。虽然他下定决心和江浙的士绅开战,可临到头还是有些胆颤。

    拿这杨家来说,从成化年间到现在,他们一家就中过十个进士,是真正的书香门第累世豪门,在宁波在浙江都是第一等的家族。

    这样的家族底蕴太过深厚,在朝廷在地方,关系盘根错节,像任思齐的前未婚妻张家,虽然也是鄞县士绅,却完全不能和杨家相提并论。

    可也正是杨家,依仗家世,大肆兼并土地,就他们一家在宁波就拥有桑田万亩,山林数片,店铺几十间,就这犹不满足,背地里还从事走私生意。

    被俘获的海船船主名叫杨文清,却真的和任思齐认识。

    二人同为鄞县县学生员,只不过杨文清比任思齐高上数届,年龄也比任思齐大上十多岁。

    既是同学,任思齐不得不招待一二。

    巡检司官厅之中,二人对坐,天草枫奉上热气腾腾的茶盏。

    杨文清端起茶盏,一手捻起碗盖,用嘴轻吹茶盏中的浮萍,姿态从容、神情潇洒,尽显文人风流。

    与之相比,任思齐的动作要粗鲁了许多,端起茶盏,咕咚咕咚的就把一盏茶倒入喉咙,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霜,他早没有了当年那种闲情逸致。

    看来任思齐的动作,杨文清心中一哑,轻抿一口茶水,把茶盏缓缓放在茶几之上。

    “一年多未见,思齐贤弟竟然已经做了岱山巡检司巡检,海防游击,真是让愚兄艳羡。”杨文清微笑着对任思齐道。

    “哪里哪里,小小的巡检,区区游击,如何会放在杨兄眼里。杨家书香世家,累世豪门,以杨兄之才华,中举人进士不在话下。思齐在山海之间奔波,不过是混碗饭吃罢了,不值一提。”

    任思齐知道在这些世家眼里,看不上自己小小九品巡检,至于海防游击这种武官更不放在他们眼里。可是现在,自己就想让他们知道,这世道已经变了,手中有兵有实力,说话底气才足!

    “思齐贤弟过谦了,愚兄何尝不是为了讨口饭吃,同样在这沧海之上奔波,说起来还要向贤弟讨个人情,看在往日的交情上行个方便。”

    往日交情吗?任思齐回思良久,却不记得和这杨文清有太深的交情,杨文清考中生员比较早,却屡次未能中举,去县学的时候很少,一年也难见上一面。

    “杨兄客气了,以咱们的交情,能行的方便自然要给。”任思齐微笑道,杨文清闻言就是一喜。

    “不过小弟恬为岱山巡检,海防游击,职责就是防倭防盗,杨兄这海船是前往日本,这可是有通倭之罪。杨兄身为鄞县生员,想必也熟悉大明律,违反海禁,这罪名可不小。”

    “你!”杨文清闻言,顿时气结,通倭,在大明谁人不通倭?你任思齐不是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